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

摘要:随着近段时间校园霸凌事件的增多,这一现象现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小学校园霸凌的发生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乃至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进一步预防和阻止此类事件的再一次发生,笔者认为,应从学校这个大环境入手,着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从源头上消除这一行为,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关键词:校园霸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对策;社会工作

中小学和谐的校园文化在我国先进的文化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社会文化前进的步伐中具有前沿性和主导性的功能。在整个中小学的基础教学过程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通常运用提示、启发、规范、教育和管理等方式,用特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道德素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谐的校园文化在影响和促成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方面,具备了其他教育手段不可取代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校园霸凌不断发生的背景下,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存在着举足轻重的价值和意义。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是指发生在学校学生之间的一种压迫和欺辱,同时对被霸凌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损害的行为,通常伴有反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二)和谐校园文化

文化是特定形式下经济和政治的缩影,蕴含着典型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不同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或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时期,所发展出来的文化具有差异性。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代表人民利益和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民族的、大众的和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中小学校园中的具体形式和体现。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它在社会文化的主导下,通过中小学校园得以完整的展示出来,这其中包括了学校的制度性、精神性和物质性文化等三种形式。在整个校园文化体系中,若每个要素和组成部分都处于协调稳定的状态,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学校的文化属于和谐文化。这种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和谐与融洽,并以文化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优良的学风校风等,一般就是和谐校园文化的生动展现。

二、构建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中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特殊阶段,他们对社会还没有形成合理正确的认知,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特点,通过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协助学生确立起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从源头上消除霸凌行为。基于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了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

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中小学生的培育出优良的品德,引导他们在面对事物时,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辨识能力,在培养其自我感知和辨识能力的同时注意到了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学校是知识的储藏室,是人才培育的一方沃土,在校园中形成的和谐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抵制错误和腐朽思想的能力,帮助他们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更好的认识自我,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和谐文化氛围的陶冶下,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中小学生有的处于青春期中的叛逆期,他们冲动易怒,标新立异,有的甚至为寻求刺激和成就感而“拉帮结派”、聚众斗殴。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征组建足球、篮球和马拉松等校园文化活动,组建街舞社团和创新创业大赛等社团来满足中小学生的发展要求。通过这些和谐的校园文化来鞭策学生自觉学习学校相应的规章制度,学生经过学习这些行为规范条例来反省和检查自己的行为。当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时,学生之间就能相互起到学习和榜样示范的作用,这样,学生的主要精力将投入到学习和其他的课外活动当中,而不是聚众霸凌。

(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中小学校园中,高年级的同学已相对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然而霸凌事件还是不断发生,究其原因,即使他们具备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由于学校和谐文化气氛的不足,导致他们盲目从众或者以旁观者的态度参与到校园霸凌当中。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咨询、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等相关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理想目标和信念,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学校广播、校报和网络,以及定期举办文艺文化活动等,促进学校逐步形成浓厚的文化气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质,做到不盲从,不跟风,增强其自控能力,在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避免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

(四)有利于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校园文化具有促团结、聚人心的作用,如集体性的文艺表演活动,新生、毕业晚会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形成尊重差异、相互理解的人际圈。中小学生的友谊都是单纯而简单的,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决定他们之间是敌人还是朋友,因而,和谐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尤其是共同的价值观念,能够激发出学生对双方的认同感,学生之间因为同处一片蓝天,同在一个学校学习,从而使他们具有极强的群体意识、内聚力和向心力。那么,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同学之间就会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同学关系,从而在校园内消除霸凌行为。

三、构建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对策

中小学校园是启蒙一个人学习思维和造就祖国人才的出发地,是孕育我国优秀教育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激发各种思想火花的舞台。我们要紧跟时展的步伐,注重中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积极扩大和谐校园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前瞻性和基础性作用,从源头上减少霸凌行为的发生。笔者将具体的构建对策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时,要以学校全员为根本,尊重师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和个人能力的协调统一,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注意与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始终保持统一,及时学习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勇于剔除陈旧的东西,坚持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发展具有相互适应性。一方面,学校要满足教师团体正当合理的需求,激起教师团体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对教职工做出的教学成果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赞扬,同时建立起一套奖励机制,激励教职工为学校的完善和进步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另一方面,学校要满足学生对知识和各方面发展的渴求,定期对教职工的教学知识和体系进行检查和培训,同时也不能阻止教职工教学风格的独特性,开展符合学生差异性和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为学校的“多样性”添砖加瓦,满足学生学习的多样性需求。

(二)尊师重道,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在校园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之上,学生理解教师的辛苦,尊重老师,敬畏知识,懂得感恩。同时老师也能积极主动将师从关系转变为和谐的朋友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作好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友好的关系中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另外,在学生之间以及教职工之间,也能形成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的关系。教职工作为学校的主导性力量,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中的竞争与合作,努力提高每一位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防止学生之间产生粗暴行为。

(三)鼓励创新,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很多中小学生都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中小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并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为有创新能力并愿意投身其中的学生提供帮助与指导,在必要时学校还可以帮助学生链接资源,让学生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展自己。同时,学校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文艺文化表演活动,如歌舞比赛、各种技能竞赛和学习竞赛等,以及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活动,如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比赛和马拉松,甚至冬夏令营等,在学生学习之余,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在解除其学习疲劳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多样性发展。

(四)建章立制,建立科学严明的学校规章制度

正如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学校的规章制度可以在全校成员的行为方面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成形的校规校纪是维护校园正常教学活动的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关键。所谓科学的,即学校应该在征求学生代表、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以及相关的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具体教学情况和教学安排建立起来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所谓严明的,即要对学校全体成员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并能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督促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规则。

(五)润物无声,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校园的总体精神风貌是校园文化的实质和外在表现,学校的精神面貌体现了整个学校教书育人的氛围。因此,学校要着重培育教师这一领导班子的师德师风,注重对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水平进行培训和考核,增强教师群体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才能,培养老师真正解惑传道授业的本领,强化教师的学识底蕴对学生的说服力。同时培育学生求知若渴、积极进取的学风校风,带领学生在知识的世界里畅游。通过建设图书馆和开展知识讲座等,增加学生汲取知识的渠道,为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奠定扎实的基础。

(六)助人自助,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

现如今,许多中小学校在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忽视了对学生言行举止的管理,导致很多中小学生的行为及认知开始出现偏差,校园霸凌事件频繁出现。为在以上措施的协助下能更有效的促成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成,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引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社会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进行结合,以综合有效的方式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社会工作者在对学校展开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可以熟练的运用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在第一时间疏导学生的不满情绪,从而避免“小摩擦”升级为“大冲突”。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且自助的职业。在校园里,其职能主要是协同学校完成对学生的教育目标,同时,它与学校老师进行协作,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并鼓励学生发扬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其目标是帮助学校和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协调好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职人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发现自己的潜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自己的目标,以完成教育指标和其他社会目标。学校社会工作能够以学生的多样性为出发点,以“个别化”为原则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服务,建立起沟通、预防和干预的一整套保护体系,能在学生之间产生摩擦的过程中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解决问题,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同时,学校社会工作还能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安排当中,为学校的教学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出言献策。

四、小结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由于霸凌事件的不断发生,被霸凌者的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和损害。为有效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最根本和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源头上消除学生的暴力行为。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能够将学生学习之外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学校文艺文化活动当中。另外,笔者认为,通过开展学校社会工作,在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的同时,也能将社会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结合发展,为学校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提供一种全新的、截然不同的学校综合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梦如.拒绝校园霸凌,建设安定、和谐校园[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6):26-27.

[2]冯梅,龚平.以和谐引领校园文化建设[J].现代农业,2007(08):101-103.

[3]黄虹.中学校园霸凌现象的剖析与对策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11):150-151.

[4]马亚琴,王丽.防范欺凌问题建设和谐校园[J].教育现代化,2018,5(39):303-304+309.

[5]胡巧斐.中学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之探索[J].文教资料,2008(10):93-95.

[6]伍维权.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J].中学教育,2003(11):22-23.

[7]高铭.我国中小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今日科苑,2010(20):196.

[8]姜雪南.学校社会工作介入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5):154-155.

作者:杨丹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