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青年文化建设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院青年文化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院青年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医院团组织建立青年文化有利于引领医院文化,对促进青年医务人员成长、医院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传统工作观念、青年医务人员工作性质以及“微文化”的影响,医院团组织探索建立青年文化还有一些阻力。为此,文章基于以往实践经验,提出医院青年文化,探索建立以升级支部功能、整合外部资源、前置孵化项目、量化激励指标为模块的路径。

【关键词】医院文化;医院建设;共青团;医务人员培养

在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当下,文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实力象征的重要标志。团组织肩负着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建立青年文化将通过发挥感染塑造这一功能,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影响青年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人才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将有助于凝聚青年医务人员发挥出同心同德的整体效应,推动医院的建设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当下医院青年文化建设的阻力所在,基于以往实践经验,探索医院青年文化的建立路径

1青年文化的定义及意义

本文所指的青年文化不同于团委文化,它不是医院团委的单个部门文化,而是随着团组织功能延伸到团支部、团小组直至青年建立起的具有思想性、开拓性、创新性的文化,其覆盖面是医院35周岁以下的青年群体,影响范围可达到全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医院文化建设,青年文化先行。创新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思想活跃、敢于创新的青年群体正是文化建设的传承者和生力军。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文化的发展是对医院文化的进一步延伸和创新,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与医院文化整体精神有偏差,但文化的创新也将给医院文化向前拓展提供容错试错的机会和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这样的文化包容和正确的引导下,青年文化的建立从总体上来说,有助于凝聚青年医护人员战斗力,有利于提升青年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医院综合实力提升。

2医院青年文化建设的阻力

目前,探索建立青年文化的团组织还不多,绝大多数医院团组织缺乏青年文化建设的中长期规划。一些团组织的工作重心仍是将精力和时间集中投入在青年医务人员的文娱活动、体育运动以及传统的政治宣教、志愿服务等方面。很多活动开展很有创意也很有意义,但没有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提炼,从而导致对青年医务人员的影响力受限,而参与这些活动的青年医务人员也很难通过一两次活动切身感受到对自身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此外,医院团员构成大多是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工作性质便是频繁的值班、加班和学习[1],也自然导致活动参与度不高,更谈不上对文化建设的参与热度了。此外,“微文化”一方面方便了青年对知识的快速汲取,但同时也催生了肆意滋生的负面舆情与不实新闻、快速传播的消极情绪和负面能量、任意夹杂未经证实或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2],不同的网络内容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不同[3],这些对于青年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巨大的冲击作用。

3青年文化的路径研究

青年文化的路径离不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4个层面的建设。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支撑,没有硬件基础的文化建设是空洞的、容易被遗忘的。在物质文化层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活动基地、志愿服务共建基地以及科室的青年文明号都是青年文化彰显的有效阵地。制度文化确保了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和运行规范,为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保障,而精神文化的产物又促进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创新发展。在制度文化层面,制定团干部履职评议表以及适用于全院35周岁以下的青年评议表。在精神文化层面,举办青年道德讲堂、开展评先评优等。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共同推进下,行为文化方得以展现,并且不易偏离整体文化核心思想。在行为文化层面,短时间内促使某一种优秀品质蔚然成风,能有效促进青年思想向行动转化。围绕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这4个层面内容,本文以升级支部功能、整合外部资源、孵化项目前置、量化激励制度为切入口,创新探索医院青年文化的形成路径。见图1。

3.1项目化推进青年工作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提出,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要改革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构建纵横交织的网络化组织体系[4]。建立青年文化首先要改革创新团的基层组织设置,打破支部之间功能屏障。经历了2015年线上型团支部[5]、2016年自转型团支部[6]、2017年功能型团支部[7]、2018年职能型团支部的实践尝试,原本转型为兼具“部门”特征和职能的6个团支部,已经完全具备独立自主且有方向地开展医务社工、青年发展、青号训练、文化建设、思想研究、对外联络等工作能力,各团支部甚至个人已初步具有独立运转较大活动的能力。为提升青年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集中彰显文化内涵,职能型团支部可以进一步发展为项目型团支部,团支部或个人成立项目组,承担在统一文化价值理念下的全团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其他团支部或个人根据项目吸引力选择以协同、配合的形式参与其中。例如,项目组根据工作强度、职业风险、医学写作难题、职业规划等调查结果的突出问题,开展相应青年支持项目;还可以充分发挥微刊、微信、微视频等网络载体,对青年和集体的感动点及时积累和有效放大,争取在短时间内让某一种优秀品质蔚然成风、集中爆发,促进思想向行动转化;也可以青年文明号为抓手,团委充分参与青年文明号实地环境的布局和标识标牌的设计,确保青年文明号建设既具有科室工作特征,又有统一的青年文化价值指向。

3.2引入优良的外部资源

争取更多外部优势资源共建共享,引入系统内外的优秀文化因素,打破现有文化基因屏障。同时,整合内外力量,能有效缓解院内医护资源紧张。例如,医院团组织可以通过国内外知名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医护人员营造学习氛围,还可以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团员青年基地,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注入行业内外青春正能量,帮助青年医务人员舒缓工作压力、改善倦怠情绪。在全民运动的热潮下,团组织还可以积极与社会运动组织加强联络,集中组织青年医务人员开展毅行、骑行、夜跑等活动,在参与的同时还可发挥青年所长,提供随行的医疗保障。志愿服务一直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鼓励医务人员提供公益服务的同时,也要积极引进社会社工,采用累计时长打开服务包功能和积分制星级评价机制,提供包括直接对接专家咨询、中英文荣誉证书等在内的激励措施,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社工队伍中。医院团委还可以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年活动基地、志愿服务共建基地这些共建场所、区域内凸显文字、标识、图案,强化文化品牌理念对外输出、内外融合。

3.3为科室发展提供孵化项目

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下,医院团组织可借鉴省、市各级团组织孵化创业项目的模式,将孵化作用点前移至培育科室新建亚专科、科研项目、断层断档人才培养等需求。在2015年,我院团委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启动眼科近视防控公益项目,依托“新媒体+健康教育”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掌握“主位诉求”,递进服务策略,从微信、微刊、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建立线上、线下青少年眼健康全覆盖[8]。此外,我院团委还对该公益项目持续孵化,建立了“小卫士”四方共管干预的新模式,打造“眼课堂+”品牌,打包口腔、推拿、护耳、减重等服务项目,启动了健康爱心一卡通服务,患者凭卡享受院内4项免费服务项目。

3.4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

任何模式、机制、架构没有相匹配的激励指标都是空中楼阁。青年文化建设对团干部工作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措施,其向外辐射的影响力和长期维持的持久力必然是短暂的。2019年,我院团委创新设计按贡献值积分的团干部履职评议表。评议表依据“贡献值”对团干部量化考核,将参与项目的不同分工按“负责”、“协助”、“配合”3个层级由团支部评议后给予“3、2、1计分”,与项目型团支部这一功能的发挥充分契合。为体现文化建设过程中整合外部资源、孵化项目前置这两块功能,根据某项团活动是围绕所在科室建设开展的、某项团活动是与院外资源共建开展的、某项团活动有创新性且超越以往活动等,还给予“贡献值”,然后予以“6、4、2翻倍计分”计算。团干部所在科室还将对团干部的“团科融合项目”、“团干模范效应”以及“科室负责人助手功能”等表现勾选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团内推荐的唯一标准,避免多重标准评议导致的各种结果缺乏参考价值,确保青年文化建设贯彻团的所有工作。此外,在实践论证团干部履职评议表合理性、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制定适用于全院35周岁以下的青年评议表,加强青年在青年文化建设的贡献值量化评比,对于因人因事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案例给予表彰奖励。

4总结与思考

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彰显先进的文化价值观,不断创新文化实践活动。医院团委建立文化,其本质是树立青年医务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医务人员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激励青年医务人员自觉维护医疗卫生的共同利益。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其强大的渗透性、持久性、多样性、历史性,从建立到成型并非一朝一夕。本文基于我院团委以往实践经验,初步探索构建青年文化的路径,但在今后实际运行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现实问题,我院团委将在试行后对相关问题和经验进一步总结分析,改良文化价值路径,以便建立符合当下青年需求和医院需要的文化价值,更好地服务医院文化精神,促进医院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人杰,孙青,曹琪,等.医院青年医师职业压力现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1):1-5.

[2]陆人杰,张艳,苏文娟,等.微文化对医院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4):32-35.

[3]卢家银,张慧子.网络新闻和娱乐使用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基于对北京三所高校的调查[J].现代传播,2015(4):48-52.

[4]中办印发《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N].人民日报,2016-08-03(001).

[5]陆人杰,张艳,苏文娟,等.微文化对医院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4):32-35.

[6]陆人杰,张艳,汪蓉,等.医院共青团自转与公转联动工作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7,7(3):37-41.

[7]陆人杰,董悦之,姚惠玉,等.共青团改革背景下的医院团工作创新实践探索[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8,8(3):43-46.

[8]陆人杰,陈颖,阮丽花,等.新媒体与健康教育协同发展的医院志愿者管理模式探索[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9):861-863.

作者:陆人杰 王燕 何美南 张艳 马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