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汉字文化建设的意义与对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要】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元文化,是各类文化发展的起始点。河南省在传承以及建设汉字文化中具有着重要意义。但在当今社会中,河南汉字文化的发展仍然存在着缺少长远规划、功利性较强和文化产品单一等问题。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政策,以希望促进汉字文化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河南汉字文化;管理建设;意义对策
一、河南汉字文化概述
河南是文化大省,其中又主要以汉字文化最为光辉璀璨。在几千年的文化史上,河南汉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为中华文明的延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汉字文化主要是指汉字单位构成和字群体系当中蕴涵的文化属性,体现为造字原理,识字心理,用字共识,正字规范以及书法美学。在河南,汉字文化的生成主要是由仓颉造字、甲骨文字和许慎文字得来。
(一)仓颉造字文化
河南省是我国汉字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在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很多文化名人。追溯历史源头,仓颉乃是汉字的最初创造者。据历史记载,仓颉为皇帝左史官,视为造字圣人。仓颉把民间的图画进行搜集整理,并创造出一套完整体系的象形文字,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传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甲骨文文化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称殷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它是商朝时期所使用的文字,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据考古研究发现:甲骨文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是中华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许慎汉字文化
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人(今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姬石镇许庄村)。东汉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许慎以太尉南阁祭酒校书东观,初步完成《说文解字》。他所著作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释词义的字典。其中收录了文字9353个,重字1163个,共10506字,均按540个部首排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它极大的保存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的文字特征,体现出了古代文字的风貌。许慎分析了上万个汉字词义,创立了以“六书”来分析小篆构形的理论,从根本上反驳了今文经学家随意根据隶书字体解析汉字形体、说解字义的弊端。
(一)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
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河南推进汉字文化建设正是体现了要求:“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提高河南省汉子文化的建设力度,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它明确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觉,并加快了文化改革发展的速度。河南省是文化发展大省,肩负着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重担。加快汉河南汉字文化建设满足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提高河南省人民整体的文化素质水平。
(二)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传承河南特色民族文化
河南省的民族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如开封盘鼓、朱仙镇木版年画、河洛大鼓、少林功夫和周易文化等。河南省是汉字文明的始源地,是其他各类文化产生的基础。汉字的创造和传播启发了古代民众的智慧,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社会飞速发展。但在当今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我国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都被渐渐遗忘。年轻一代的人们往往被西方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奢侈主义所迷惑,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爆发,各色各样的快餐文化充斥着青年人的头脑。因此,推进汉字文化的传播在此刻颇显重要。要让青年一代认识到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新树立起对汉子文化的热爱。
(三)提高河南居民的文化素质基础
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了绝大比例。而我省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水平整体不高,甚至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要想解决好人口素质水平问题,推进汉字文化建设势在必行。文字是一个人学习文化的基础和关键,文盲问题曾困扰着我省整体的社会发展。想要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汉字的认识是前提和关键。汉字文化建设的推进,可以让群众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所在,发挥全体居民的积极性。小到稚嫩孩童,老到古稀之年,每个人都可以在汉字文化的传播中汲取到所需和所想。因此,汉字文化的推进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基础,弘扬优秀特色文化。
三、河南汉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长远的建设规划
随着党中央的精神指示和文件要求,河南各地都开展了文化建设活动。起初,建设的态势轰轰烈烈,掀起了一股文化浪潮,各种各样的汉字文化宣传活动层出不穷。但随着时间的向前,建设者的热情逐渐冷却,或者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之后,对于汉字文化的推进开始缓慢下来。群众刚刚有了学习的热情,燃起了汉字文化的火苗,却又很快熄灭了。归纳种种,建设者在推进汉字文化发展的时候缺乏长远的规划,没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所期望达到的成果也无法量化。此外,各地区的建设者由于职位的改换,文化推进政策容易改弦易辙,完善的文化建设政策得不到延续或传承,造成汉字文化无法深远传播,让汉字的重要性无法深入人心。
(二)汉字文化建设意识不高,功利性强
在很多地区的领导者意识当中,GDP的增加是首先要考虑的,失业率的减少是必须做到的,人均收入水平是应该不断提升的。于是,建设者们把大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投入到这些目标中去。当然,所收到的成绩也是一目了然。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提高,城市建设有了新的面貌,能够体现出一位领导者的建设功绩,但是对于一种文化建设,很难收到这样的效果。汉字文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个地域或者一个省市的发展,是难以说清,更难以看清的一种现象。受到这种制约,当地的领导者在资源的分配当中不会更多倾向于汉字文化的建设,在意识不到汉字文化所带来的深远意义情况下,以功利主义为色彩的经济社会,汉字文化发展仍然是缓慢的。
(三)汉字文化产品单一,市场调节失控
当今社会,关于汉字文化的衍生产品非常少,大部分主要以举办文化节或者文艺晚会为方式,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限,其传播人群也相对较少。央视曾举办过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热潮。但热潮过后,市场效应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调控,汉字文化的发展仍然受到了限制。汉字文化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综艺节目去宣扬,需要主流媒体的传播,需要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各种热销产品去营造。
四、河南汉字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各部门统一协作确定长远规划
推进河南汉字文化建设,需要各部门统一协作,并制定长远的战略计划。营造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建设汉字文化时,各部门应统筹相关责任,分工协调。领导者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定一套完整且稳定的建设体系,确保不会因为人事的变动而使汉字文化的建设遭到阻断。政府部门应多方位考虑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建立以市场为基准的发展计划。政府应建立专门负责汉字文化推广的小组,教育部门、宣传部门和组织部门多方协调,分步骤按计划的促进汉字文化的传播。
(二)完善汉字文化的建设布局
汉字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形成良好的布局。首先,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大纲。以目标和大纲为建设依据,并以制度形式或法律文件形式加以确立,让汉字文化在建设当中有章可循,有法可循。其次,政府部门在执行当中应上下统一,每个环节应以制度作为保障,应有专业的人才进行推广。切忌阳奉阴违,上面大政策,下面小政策,让汉字文化建设走入困境。再次,具有完备的监督机制。建设汉字文化监督小组,对于汉字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错误及时制止,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汉字文化的传承需要领导者不断规划,在不断改正的道路上坚持前行,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必不可少。最后,健全汉字文化建设的评价机制。对于一种文化来说,加以量化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对于汉字文化建设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评估的。在汉字文化建设中,应建立科学的评判指标,通过绩效来测评建设的程度,提高汉字文化建设的效率和速度。
(三)提高社会群体的汉字文化意识
建设汉字文化,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更应是人民大众的义务。我们每天使用的口语或者书面语都是汉字文化的体现。在我们使用汉字过程中,是否出现过错字、别字或者提笔忘字的情况。这是在我们的意识当中,对于汉字的使用已不再关注。因此,提高河南汉字文化建设,我们要从自身出发,提高汉字使用的正确性。在河南,我们有着仓颉文字、甲骨文文字和许慎文字等多种文字传承。我们需要把汉字的各种体系保存下来,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四)丰富汉字文化产品
关于汉字的产品,我们常用到的就是各类字典或词典,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书之一。除此之外,我们了解汉字的产品就相对较少了。因此,推进汉字文化的传播,我们应先从教材做起,建立起稳定的研究体系,编纂汉字文化的系列丛书。主流媒体和各大网络平台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坚持有计划拍摄汉字文化生成的纪录片或者商业片,引起广大群众的关注。汉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我们国家的元文化,各类特色文化的源泉,我们可以从各类文化中找到汉字文化的影子。推进汉字文化的建设,任重道远。
作者:刘莹璐 王帅 单位:郑州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