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建设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文化建设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大学文化是大学成员之共同理想信念、文化传统和精神气质所构成的价值系统,在其发展中具有“创造性和继承性”“差异性和包容性”的特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终的价值诉求,并不断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关键词】大学文化;内涵式发展;文化建设

“所谓大学者,非谓之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之所以称“大”,在于其有大师、有大德、有大义,而更重要的是大学有大精神,即大学文化。从一般意义上讲,校园里可见的自然景观、名人雕塑、教育教学设施等都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式;大学的人事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等组织性规范是大学文化的制度形式;而大学文化最核心的本质归属在于其精神内核与文化传统,如校训、校歌、办学理念等。在当今这个文化时代,大学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现代大学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文化在大学发展中的特质

文化是由人在“人文化成”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物质形式、精神形式、制度形式为代表的文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几乎囊括了人类社会中一切社会现象和内在精神的创造、传承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讲,大学便是一种文化。现代大学最早起源于西方,英国学者纽曼认为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德国学者洪堡则认为大学是“具有培养人才与发展科学、开展科学研究”双重职能的场所,而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又赋予“大学为社会服务”的使命[1]。在中国历史传统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鲜明地阐明了我国教育本质和办学传统的精髓。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不仅是立德树人的场所,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存在,文化在其大学这个载体中具有双重的特质。

(一)创造性与继承性的统一

一脉相承是文化发展的基本特质,文化的发展不是无源之水,大学文化的形成必然孕育在其本体发展的过程之中。大学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特定地域、特定大学人在潜移默化的行为方式中形成,成为大学成员所共同的理性信念、价值认同和精神气质,并在一代代大学人的传承、整理、改造与创新中不断发展。继承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根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发展是大学文化的驱动力。北大精神是中国大学理念的发源地,北京大学的命运与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阶段相结合,北大学子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革命年代首发声,举起“民主”“科学”“爱国”“自由”的大旗,走在革命的最前端,在一次次的爱国行动中形成了“精神自由,兼容并包”的北大精神。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经历120年风雨洗礼的北大精神仍在一代代学子中传承,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新是第一动力,在这样的历史际遇下,不仅是北大要弘扬创新创造的大学精神,中国的高等学府都应当在自身的文化气质中注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二)差异性与包容性的统一

就文化发展格局而言,大学文化突出的是独特性。大学精神孕育的本体是各形各色的大学实体,每所高等院校都有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都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自身特有的历史作用,因此,差异性是大学文化发展的本质特征。这就启示我们,大学精神的形成贵在寻找本院校独有的精神气质,将其渗透在校风、校训甚至每个大学人的行为方式之中,在形形色色的高等院校中打响自己的口号,亮出自身的亮丽名片。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的“太行精神”充分展示了农大人“崇德、务实、求是”的精神品格,是河北农大大学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指引。从事物发展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角度而言,差异中必然包含着同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包容性。每所院校的大学文化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扬自身独特性精神传统的同时,要对其他院校的大学精神秉承学习、借鉴的谦虚态度,在相互交往、相互碰撞中不断为自身文化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文化的本质追求

大学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文化、人的精神,那么大学文化在其发展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价值诉求。大学的主体是大学人,所谓大学人包括在特定校园环境中工作的教育教学工作者、行政管理者、后勤保障人员、大学生等相关人员,本文以下所论述的大学人特指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际遇,这个群体将参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整个过程,中华民族的明天需要他们接着奋斗下去,一代接一代的继续前进,青年大学生是追梦者,更是中华民族的圆梦人[2]。在当下,大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大学校园,其受大学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是最大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大学人,这是研究大学文化本质追求的根本落脚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核心的内容和最本质的价值体系,也是共产主义事业最高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贯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高等学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智库,更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要将大学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高等院校“培养专业性技工人才,迎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教学实践使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一度进入梁思成先生所说的“半个人的时代”。中国大学精神失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功力主义势头兴起。在市场经济追求高效率、高收益、短周期的模式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偏向知识本位的发展方向,过度强调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的培养,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而素质教育、文化教育、道德教育则在培养“技术机器”的主流中黯然失色。(2)大学人精神失落。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勇于尝试新鲜事物,这也增大了他们接触不良文化的几率。再加上,学校缺乏高质量、高效果的道德教育与指导,使得大学生容易在五花八门的社会思潮中迷失方向。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指出,“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所谓“完全之人物”,是指人的身体和精神两者之能力达到调和的状态,“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亦或是“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都不能被称之为“完全之人物”[3]。大学精神的主体在于人,大学文化建设必须基于人,因而当前大学文化的本质追求就是要让大学回归人的大学,将学生作为一个主体性的人去看待,培养一代人格健全,心理和生理,情感与理性,智力与体力全面协调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

三、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走势向好,如何在自身发展中突破体制机制的桎梏,打破社会不良风气的入侵,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领制高点,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在自身发展中实现质的飞跃是当前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大学文化发展由“知识本位”向“内涵式发展”转变

内涵式发展即要求高校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与挖掘,将发展重点放在大学理念传承、大学文化宣传、教育科研创新、人文素养培育深化等方面,使大学的“文化输出”“人才输出”更有效率和质量,实现大学“质”的飞跃。在今天这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大学迫切需要一种文化传统、精神理念、思维惯性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掌握船舵,在全面发展中“重质量、重内涵、重文化”,坚守自己的文化操守,不能轻易被社会思潮改变发展方向,而是要积极占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大学文化建设要以大学教授为中心

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大学教授就是这一研究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大学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尊重教授的能动性,在管理机制上赋予大学教授一定的自由性,使教授能够真正地潜心研究学术,让学术思维徜徉,让追求真理不受世俗的羁绊,这才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所在。

(三)大学文化标识建设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中的一片草地,一座雕塑,一句宣传语都会在一点一滴中对大学人的思维养成产生影响。对于大学人而言,他们对自己所在的物质环境、组织环境所产生的情感多半以物质实体为纽带,如校徽、校训等。大学在构建大学精神的过程中要积极创造本院校独有的物质载体,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园风气和人文积淀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成具有大学情怀的校徽,在毕业季创办具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品,使大学人对母校的情感认同有所寄托,并将母校的大学精神传递到社会中的每个岗位,这是大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傅林.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3-24.

[2].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05-02.

[3]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J].教育,2014,5(19):25.

作者:米亭 单位: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