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文化建设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健康文化建设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健康文化建设路径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健康制度方面提出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的举措,并提出通过发展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健康文化建设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统率居民健康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国健康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尚存诸多不足,为此,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基层医疗机构、学校为主力,社区共建的建设路径,发展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关键词】健康中国;健康文化;建设路径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提出通过发展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以达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根本目标。因此,研究健康文化的内涵、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对我国居民健康生活的普及和健康素养的提升具有显著意义。

1健康文化的内涵

健康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又称亚文化。健康文化指以协调人与自然和疾病斗争为核心,在防治疾病、维护和增进健康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的总和[1]。健康文化是全社会成员在协调人与自然和疾病斗争过程中积淀而成,包物质层面(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价值观念)和行为层面(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健康意识、健康素养与行为层面的健康行为。

2健康文化的建设意义

健康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自然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健康文化在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方面,能起到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指导人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人的不良行为转变、保护人躯体免受伤害等作用,对居民健康行为的选择和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辅助健康中国建设。

2.1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对健康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健康、崇尚健康、追求健康。但我国居民维护和促进健康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第六次全国城乡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5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9.79%,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维护和促进健康的需要。健康文化是人们在协调自然与疾病的过程中由人所创造的文化,存在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追求健康过程中智慧的结晶,具有无形性、软约束性、稳定性和民族性等特点。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健康文化建设,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防治结合,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实现长足的健康绩效,助推健康中国建设。

2.2统率居民健康行为

健康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成员健康意识,倡导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危险因素,提高居民身体素质。经过全社会成员长期的努力和历史积淀建立起来的健康文化传统一旦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念,就会体现在每个居民的价值取向、期望、态度、行为之中,具有指导社会医疗发展方向、统一健康价值观念、促进社会成员健康行为选择的作用。例如,“大健康”观念一旦在全社会形成,全社会就会爱护自然环境、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减少疾病的危害因素,注重疾病预防,主动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居民身体素质自然随之提高。总之,健康文化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会体现在居民的意识中,统率居民行为。

3我国健康文化建设现状

《纲要》提出发展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但目前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尚未出台。纵观我国健康文化建设现状,尚存如下不足:

3.1理论研究及主体认识缺失

学界对于健康文化的研究处于萌芽阶段,文献检索发现,有关健康文化研究甚少。通过“维普”、“万方”、“中国知网”以“健康文化”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近5年的相关文献“中国知网”仅有21篇,“万方”和“维普”的相关文献也较少,仅有64篇和206篇,内容涉及健康文化含义、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医院健康文化建设、校园心理健康文化、人口健康文化、传统养生健康文化、体育健身文化、警营健康文化、工作环境健康文化等多个领域,涉及内容杂乱而分散,缺乏高度的理论概括和系统性研究,难以统揽全局以指导健康文化建设体系。各个社会参与主体还未充分认识到健康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健康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方面未明确提出建设健康文化的举措,在资金、人力和制度方面缺乏相应保障。政府、学校、社区未将健康文化建设纳入常规性、持续性的工作。医疗机构对健康文化建设的认知度不够,缺乏足够重视[2],整个社会健康文化建设主体意识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

3.2基层医疗机构及学校的健康教育缺位

以“防未病,治小病、常见病,转大病”为主要职责的基层医疗机构是健康文化的主要建设者和传播者,基层医疗机构主要在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传播和建设健康文化。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健康教育中具有病人相对固定、服务便捷、针对性强等其他场合所不具备的优势,应成为健康教育最直接、最重要与最佳场所[3]。但由于经费、编制等因素,健康教育专业人员得不到足够重视,加上待遇较低等因素,造成专业队伍匮乏[4]。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专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加之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无直接经济效益,往往成为被忽略的领域[4]。学校在以健康教育为载体的健康文化建设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校园健康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健康教育。据《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大中小学校27.06万所,2.16亿在校学生[5],占总人口的15.7%,其处于健康价值观、健康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其自身行为,并可由他们扩展到家庭和社区。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意见》,将提高学生健康素质、培养健康意识作为出发点[6],对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以中考、高考为目的教育模式影响下,有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重点抓与升学有关的课程[7],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并未顺利开展,健康文化建设未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阶段都存在制度不健全、监督缺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结构陈旧,缺乏针对性等主要问题[8],另外承担健康教育教学任务的除体育教师外,往往是班主任、校医、生物教师和科学教师,而校医的教学功底、班主任以及生物、科学教师的卫生保健专业素养都难以保证[9]。

3.3社区建设乏力

国家将健康放在战略地位,《纲要》围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出完善全民建身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从硬件上保障居民健康锻炼。同时社区也开展了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推崇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生活。但是由于社区建设健康文化的活动缺乏资金支持,文化专业人员缺乏[10],社区工作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素养,居民参与积极性低,活动影响范围小。

4健康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4.1重视并加强健康文化理论研究

现有健康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少,政府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健康文化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性,从健康中国建设的全局出发,组织并扶持专业研究队伍及人员系统开展健康文化的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健康文化研究及建设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深入探讨本土化的健康文化的内涵及外延,重点研究其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发展规律及制约因素,积极探索健康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和措施,促进健康文化建设。

4.2塑造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格局

健康文化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发挥建设的主导和引领作用,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健康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工作机制,从治理健康影响因素入手,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11],统筹规划,全力推进,为健康文化建设主体即基层医疗机构和学校提供政策、人力与资金方面的保障,同时鼓励、扶持社区和个体积极参与。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充分了解社区居民健康文化需求,结合社区居民特征开展对应的健康促进活动,使居民在健康文化方面的诉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居民参与意识。

4.3充分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及学校的主体作用

基层医疗机构在积极履行治小病、常见病的职责基础上,更应履行其在预防疾病等公共卫生方面的职责,加强基层健康文化建设,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和形式开展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做健康促进工作的排头兵[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2]。应充分重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真履行健康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一方面,将健康观念深植于教育理念中,重视健康文化建设,培养学生健康素养。以人为本,开展普及健康知识,宣传健康行为等健康文化建设活动,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或宣传单,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电子显示屏、校报、网络等媒体开展健康教育主题巡展活动[13],科普健康知识的同时引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同伴教育等参与式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积极性,自觉选择健康行为。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尽快确定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的健康教育教材,保障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另外,通过引入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加大对健康教育老师的卫生知识培训,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考核指标[14],保障健康教育课程的质量。最后,学校还应该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协作,让孩子在学校学得健康知识,在家庭、社区的促进下得到巩固和践行,同时孩子也会影响家庭、社区,助力健康文化的传播。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网络的相互协作,为学生健康素养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助推学生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将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融入到自身发展和生命活动中。

4.4积极利用社区优势,调动社区力量

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组织动员居民同疾病和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全民动员、人人动手。社区是体现现代社会“以人为本”价值观的载体,是调节和维系社会秩序的基层单位[15]。人们日常生活在社区,居住在社区,成长在社区,是人们的第二家园。良好的社区健康文化环境对于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互联网+”的时代,面对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社区健康教育必须与互联网的技术手段、互联网的思维相结合,与社区居民的健康需要相结合[16]。社区在配合基层医疗机构科普健康知识基础上,整合区域内传统健康文化,加强社区工作人员健康素养的培训,充分利用传统科普活动和“互联网+”思维,丰富健康促进的宣传和教育形式[17],采取灵活、生动、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18],将健康观念融入各项活动中,使人们从亲身参与中受到启迪,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强能力。同时积极建设社区治理平台,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参与度,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塑造和引导其健康行为,推动健康文化建设。

作者:王中灿 程雪莲 何中臣 唐贵忠 杨淋淋 冯显东 陈阳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重庆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