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研究

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的朝阳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信贷政策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发挥信贷政策作用支持文化产业融资,推进汕头市文化与金融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为潮汕地区的中心城市,汕头的文化底蕴深厚,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享誉海内外,有着“海滨邹鲁,美食之乡”的美誉,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具有深厚的文化沉淀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汕头的文化产业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特色,融合时代元素,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形成涵盖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文化演艺业、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会展业、包装印刷业、光盘音像业、动漫玩具业、文具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等在内的综合性、多层次发展格局。近年来,汕头的文化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显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左右,位居全省前列,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汕头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音像光盘生产基地与文具生产基地,还是我国三大玩具与工艺礼品产业的生产基地之一。其中,澄海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玩具礼品城”、“国家火炬计划澄海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产业基地”,拥有全国七分之六的玩具上市企业以及四分之三的玩具中国驰名商标。在《汕头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汕头提出要力争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0%,成为汕头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将汕头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粤东区域文化产业中心。

二、信贷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的措施及成效

(一)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工具,满足文化产业资金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在当地的派出机构,人民银行汕头中支进一步加强窗口指导,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把促进汕头市文化企业发展和支持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纳入银行信贷工作重点,加大对文化产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16年9月末,我市文化产业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2.33亿元,贷款余额20.29亿元,比年初增长17.1%。

(二)加强政府部门横向协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人民银行汕头中支联合市委宣传部,会同市财政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金融工作局、汕头银监分局、汕头保监分局等相关单位建立文化金融合作部门会商机制,联合研究出台《关于促进金融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强化部门沟通协作,协调解决在产业政策、信息共享、企业上市、重大项目融资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举措,建立协同推进的长效机制。

(三)积极构建产融对接平台,加大对文化产业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汕头中支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相关单位,通过举办“汕头市金融与文化融合发展推进会暨专家座谈会”等会议,积极构建产融对接平台,不断增进银企对接,并在会上派发由人民银行汕头中支主编的《汕头市企业融资服务指南》,系统介绍相关的融资产品及融资服务。会上,有7家金融机构与9家文化企业签订了总额达12.17亿元的授信协议。

三、我市文化产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文化企业存在融资难问题

我市经济主体目前以中小微企业为主,大型企业和地区标杆性龙头企业数目较少。文化企业中,除奥飞娱乐、星辉娱乐等上市公司外,其他文化企业绝大多数为中小微企业,整体上仍呈现规模小、水平低的特点。由于中小文化企业普遍缺乏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且产品的市场销售易受大众审美观、价值观、政策调控等复杂因素影响,需求弹性大,预期收人不稳定。在难以核实企业的经营数据且难以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出于风险管理考虑,银行对中小文化企业贷款仍保持谨慎态度。

(二)文化企业市场价值难以评估,抵质押品不足

现阶段,我市多数文化企业自身资产规模较小,可用于抵押的有形资产有限,难以提供足额的贷款抵质押品。同时,文化企业所拥有的文化创意和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由于现行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导致文化企业的市场价值评估难度大。近年来,辖内少数银行对于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抵押开始了初步探索,但仍然缺乏权威的方法和体系。此外,我市文化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缺乏专业性的文化保险机构、融资担保机构,难以实现对文化产品价值的准确评估和后续监测。

(三)银行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度不足,合作方式仍显单一

当前,我市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缺乏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规划、与文化企业合作方式单一等问题,传统抵质押担保形式的贷款仍占主导地位,大多数商业银行未针对文化产业信贷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在金融产品方面,针对文化产业企业,各商业银行主要是以流动资金贷款、小企业简式快贷等融资类业务产品进行对接;在服务创新方面,目前也仅有中行“中银文化通宝”针对中小文化企业轻资产特征设计合理授信方案,整体上看,辖内的文化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仍然不足。

四、信贷政策支持文化产业融资的对策

(一)建立文化产业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完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加大文化产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和信贷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实行文化产业贷款贴息。调动商业银行、担保机构、保险公司等力量参与,完善贷款风险担保机制,打造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在内的文化产业金融链条,拓宽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文化企业融资渠道。综合运用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资源适度向文化产业倾斜。

(二)提高文化产业融资服务水平,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以澄海区建设“广东省玩具礼品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为新起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工艺玩具、印刷包装等汕头辖区传统文化产业企业在新工艺、新设计、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提高产品的文化创意附加值,改进传统玩具礼品等制造企业向文化创意、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环节延伸的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以汕头市申报“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文化产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推动在文化产业企业聚集地设立为中小文化企业服务的信贷专营机构和特色支行,针对中小文化产业企业的特点,拓展应收账款融资、产业链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信贷业务。

(三)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当前,社会融资规模已逐渐成为金融体系支持实体经济的权威指标。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引导文化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探索开展旅游景区经营权和门票收入权质押贷款业务,推广旅游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林权抵押等贷款业务,创新版权、商标权、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模式,积极满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需求。充分利用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支持文化企业用好华侨试验区相关政策,支持金融机构进行跨境金融业务创新,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作者:郑堉材 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