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古代诗歌资源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多年来,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研究,甚少涉及在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除全方位开发历史文化旅游外,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工艺品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青睐,好几年前台北故宫的一件印有“朕知道了”的胶带纸,曾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现在越来越多的带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显示高雅审美情趣的事物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在南京工艺美术市场和夫子庙、博物馆等处,也能看到带有历史文化因素的工艺品。当然,如果仅仅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创意的应用局限在工艺品领域,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包括文化项目的开发、文化活动的构想、文化产品的设计,也包括文化内容和文化服务的创新,文化生产活动和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文化旅游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艺术创作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音像影视和出版业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四,工艺品对文化历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五,对文化历史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山川形胜,人杰地灵,南京历史文化流传至今的既有六朝碑刻、明代城墙、民国建筑等有形的历史遗址,更有大量的六朝文章、唐诗宋词等文字作品和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其中更具深层历史影响的南京古代诗歌资源,代表了六朝以来形成的南京历史文化的精神层面,也是南京历史文化流传至今所发挥的深刻的内涵。它不仅影响着今天生活在南京的人们,也发挥着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南京古代诗歌资源极为丰富,完全可以成为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的重要源泉,两者结合,更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南京古代诗歌资源是在漫长的历史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对当代文化产业创意策划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转化为城市文化产业创意发展源,将对南京市文化产业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作用,体现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软实力价值。多年来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研究虽然较多,却甚少涉及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应用,绝大部分研究局限于文史领域和思想意识范畴。我们仅能见到的诉诸社会经济文化应用方面的零散文章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学习古代诗歌资源,建设文化城市;二是利用古代诗歌资源,装饰旅游景点;三是文化艺术创作等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借鉴。总的来看,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与当代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基本状况的分析研究
1.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基本状况
南京古代诗歌资源极为丰富,山水城林之间,无处不流淌着古今文人墨客的遐想情思,移步换景之处,都让人想起怀古叹今、深沉纯美的美好诗篇。与南京有关的、带有南京元素的古代诗歌有多少?除全面系统收集的难度外,界定的标准、把握的尺度也是较大难题。本课题项目组进行了大量地搜集整理工作,从各种近代以前的诗歌总集、诗人个人作品集、诗文合集、古代文学史等着手,进行比较充分的初步梳理,并按时代顺序和作家、作品简要归纳比较。初步统计出与南京有关的、带有南京元素的古代诗歌约五千首(不含诗赋之外的其他文体),比通常估计的数百首、上千首多得多1。一般来说,名家作品较易被关注,不以诗赋名世的人以及普通诗人,易被忽视,如许多明、清和近代诗人,这一点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容易被重视的是诗歌佳作最多的唐宋时期,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同样易于被忽视的,却是同样佳作不少的六朝时代。比如,晋室南渡之际是玄言诗的盛行时代,名人郭璞的歌咏老庄哲学、也善于抒情的《游仙诗》就是当时南京诗坛代表作。至于南朝乐府民歌和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庾信、谢朓、沈约、孔稚圭、江淹、何逊、吴均、任昉、徐陵、丘迟等人的诗赋作品,更是南京六朝时代诗歌的瑰宝,但他们的名作较少为大众知晓。我们所说的南京古代诗歌,其中包括诗人在南京的作品,也包括诗人在别处提及南京和含有南京元素的作品。例如,南朝宋齐间的杰出诗人谢朓的名篇《人朝曲》2,为南京诗人在南京写南京的作品,而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名篇《泊秦淮》3,则是外地诗人在南京写南京的作品;庾信的《春赋》、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是诗人在南京的作品,而庾信的《哀江南赋》、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4,则是诗人在外地写有南京元素的作品;李白的《永王东巡歌(其四)》是来过南京的诗人在外地写到南京,左思的《吴都赋》则是从没来过南京的诗人写南京。5如何对大量的南京古代诗歌进行分类?按时代顺序和作家、作品等方法进行简要归纳只是研究的起点。近年开始有人注意到有关南京的诗文,从历代诗文对南京何处着墨,按地名分类历代名家的诗文6,这种分类法不仅显得碎片化,也与丰富多彩的诗歌内涵关系不大。诗歌门类虽多,作者的出发点和时代各异,林林总总,但要与文化产业创意策划联系起来,就宜以“景(色)、(抒)情、感(悟)”三类型分,进行文史多方法分析研究,提供作为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的基础。
2.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基本分类:歌咏美景、抒发情感、感悟兴亡
歌咏美景,歌咏江南美景、南京长江天堑、江南烟雨、亭台楼阁、城市繁华、物产丰饶的山水诗赋、咏物情诗。从丘迟《与陈伯之书》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从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到《金陵》“始发碧江口,旷然谐远心。风清舟在鉴,日落水浮金。瓜步逢潮信,台城过雁音。故乡何处是?云外即乔林”,都是古代南京地区令人陶醉的江南春天的美丽画卷!而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似乎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站在北宋南京的江边山峰,欣赏当年的秋色:“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抒发情感,抒发当时金陵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热情向往,对亲情、友情以及忠诚、爱国感情的抒发和深情赞颂。例如,南朝乐府民歌中的《采莲童》“泛舟采菱叶,过摘芙蓉花。扣攕命童侣,齐声采莲歌”;《读曲歌》“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分别抒发了对劳动生活和爱情的生动感情,让人难以忘怀。再如,唐代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洋溢着对亲友的真挚感情,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而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更是借景抒发了激越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精神:“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咏物与抒情常常联系在一起,若以物写情,写物中带有感情,则归入前一类;若以情写物,写情中提及事物,则归入这一类,如刘禹锡的《金陵五题•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人生的感悟和兴亡的慨叹,特别是慨叹和感悟南京六朝以来兴亡诗歌。南京六朝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虽然繁花似锦,雄冠天下,但由于是半壁江山,南京六朝也是专制皇权相对削弱的贵族政治时代,比如,东晋初年就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因此这是文人士大夫相对活跃的时代,当斯时也,名士风度,玄学兴旺,儒、道、佛三教以及无神论思想等都参与争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这种历史积淀和文化惯性一直延续到隋唐五代(及南唐)、两宋和元明清乃至民国时代。如果说西安的古都历史文化是以帝王陵墓和强盛的汉唐气象遗存为特征,开封杭州的两宋历史文化是以市井繁荣和发达的经济文化为特征,北京古都文化是以明清故宫陵阙表现的泱泱大国及皇城根文化为特征,而南京的六朝以来诗歌则是与六朝石刻、明城墙相辉映的士大夫的兴亡之感悟,这种对咏物抒情的延伸,对繁华与悲恨相续的伤感和慨叹,低回婉转、忧思抑郁结合了慷慨悲壮,一咏三叹,正是它引人感悟、激励人心的魅力所在。正如宋末元初诗人白朴《沁园春》上阕吟道:“我望山形,虎踞龙盘,壮哉建康。忆黄旗紫盖,中兴东晋,雕兰玉砌,下逮南唐。步步金莲,朝朝琼树,宫殿吴时花草香。”让人永远引发的是随之而来的兴亡之感。该词下阕:“长江。不管兴亡。谩流尽、英雄泪万行。问乌衣旧宅,谁家作主?”直教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词)。
3.南京古代诗歌万紫千红与主基调
南京古代诗歌洋洋数千首,万紫千红,蔚然大观,却有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域诗歌。我们必须从南京的地域特征和历史发展中追寻南京古代诗歌的主要特色、或曰主基调,为南京文化产业创意策划提供重点和核心元素。南京六朝以来的诗赋表现了一部悠久的兴亡史。六朝的兴亡,特别是其与豪华相续的遗恨感悟,不仅是那个时代主旋律的真实写照,更给以后历朝的文人墨客、政治家思想家深深打上永无熄灭的时代烙印,让人们的内心深处始终凝结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与感奋之情。东吴、东晋、南朝奠定了“六朝兴亡”的根基,隋唐五代、两宋及元明清乃至民国年间,后之诗人笔下的江南怀古作品,多借六朝之事寄慨言志。这类诗词歌赋,在我国历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伤感之情,溢于言表,且与世沉浮,经久不衰,进而成为历朝历代忧国忧民者的共同意识。这种起源于六朝、滋生于南京而后来代代传承并在华夏大地蔓延开来的共同意识,理所当然具有广义的内涵。从历史看,六朝虽逝,隋唐以降,政治中心北移,金陵无复往日的繁华,但金陵由六朝沉淀的历史是无法抹去的,它对后世以至于近现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深沉纯美、遗恨无穷的独特的城市文化资源。六朝始于东吴,吴主孙权称帝前,即公元229年之前,金陵王气弥漫江东八十一州,展现了堪与曹刘争雄匹敌的吴国霸气,第一次印证了“帝王之宅”的著名论断,枭雄曹操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是,东吴王霸气概不因既有帝号而强,却有称帝而微的历史遗憾,称帝即预示着衰落势头的到来。及至孙亮、孙休、孙皓,国祚日颓,王气渐无,终于在咸宁五年即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兴师伐吴,吴主献城而降,吴国随即灭亡。对此,唐人刘禹锡说“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7,表达了六朝之首的吴国是兴亡命运的象征。六朝诗赋予兴亡的关系应从伤东吴开始。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建都建康,并于次年称帝,即晋元帝,从此西晋没而东晋始。“衣冠南渡”又找回了金陵的王气,名相谢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建康遥控八万北府兵在淝水杀得前秦苻坚南下的数十万大军一败涂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淝水之战”是代表中原正统的东晋王朝又一次上演气吞万里如虎的霸气,门阀大族如王、谢、庾、桓先后支配着王朝政局,匡扶晋室,绵延晋祚104年,同时也显示了权臣贵族的强大。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代晋称帝,历史宣告东晋“王气兴亡”的周而复始,给后人留下无限伤感。北宋词人周邦彦进一步演绎了刘禹锡诗:“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8伤逝之情,浸漫斜阳巷陌,借喻呢喃燕子,述说故国的淡淡哀愁。六朝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南朝宋齐梁陈时期,虽然仍比北方安定,也多次规划兴复中原,但最终亡国恨的悲情演化为浓浓的脂粉气和靡靡之音,如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达369年的魏晋南北朝,但它给后代的文人骚客、忧时伤今者多少感慨和多少咏叹,正所谓“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9南朝建都金陵,不同于一味暴虐嗜杀的五胡十六国和北朝,兴亡与悲恨相续的史实饱含着极深的教训,因此“金陵怀古”几乎成了后人咏史的专题。“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对六朝兴亡相续,历代文人墨客感受最为深刻。历史的沉重,君王的无用,红颜的辛酸,英雄的无力回天,一并而来,化作唐宋诗词歌赋和学者文人作家的无限伤感。原本“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东晋谢脁),经过“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水流”(唐李白),诗人感叹“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唐刘禹锡)而“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和“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最为沉痛地渲染了《玉树后庭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六朝诗赋为兴亡感悟的属性。六朝止于陈,但六朝兴亡之伤感忧思的基调在南京从来没有停息过,也不仅存在于诗词歌赋中。它历经南唐、南宋、南明,甚至近代民国,岁月悠悠,不绝如缕。南唐,李氏父子都金陵,荒于政,痴于情,闺愁深而国祚浅。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成了亡国之君。追忆故国,李后主无限伤感,发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无奈之叹。源于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王气”兴衰又一次在金陵传承,南唐是六朝亡国恨的第一个承接者。李氏父子的千古绝唱,在艺术上升华了《玉树后庭花》,在思想上演绎了六朝的“悲恨相续”。六朝以后诗赋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演绎着自己的兴亡史。被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赞誉的“华夏民族文化登峰造极”的两宋之世历320年灭亡后,1279年秋,南宋政权覆亡已半载有余,金陵亦被蒙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转战南粤的文天祥战败不幸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过金陵驿》:“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诗作情辞委婉而含蓄,多处借用典故,抒怀渊深,情愫悲壮。文人爱国者的怀古之幽情不仅是抒发对往事的感伤,更有忠臣烈士的爱国精神和壮志豪情。唐宋之后的感伤诗赋已从君王之悲演绎为国破家亡、臣民离散的家国不幸,其中的家国情怀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例如辛弃疾、陆游的著名诗篇。今人考证,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亦作于南京,其中充沛的爱国主义激情,更使每一位读者心潮澎湃、意气难平。朱元璋得天下,都金陵,派大军北伐灭元。立志重建霸业、克服六朝的脂粉气。宋濂在《阅江楼记》中说“金陵为帝王之州”,但是历史上一直偏据东南,没有形成映照天下的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实足以当之”,称当今的大明天子,以其“开千万世之伟观”的非凡气度,改变历史的不对称。为了避免拟建中的阅江楼成为执政者的娱乐场所,宋濂委婉规劝洪武帝登览之顷、“悠然而动遐思”的是怀柔恤民的励精图治,而不是像陈后主那样,建临春、结绮意在“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重蹈“王气终”的覆辙。然而,明朝历史最终未能摆脱历代王朝的兴亡循环,到了明清之交,又得到分外的渲染。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大明灭亡,次年南明亡。辗转时间虽短,离乱遗恨却长,王气终伴随着遗民泪。明末清初文人多出于江南,他们的诗赋流出的是江南的血脉,是大明的国魂。“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钱谦益作《金陵秋兴》,多达104首,形式上步和杜甫《秋兴八首》,澜翻不穷,饱含着作者与其红颜知己柳如是抗清复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史学大师陈寅恪评价说,“较杜陵尤胜一筹,乃三百年来绝大著作也”。作者身为清吏,深感其耻,重经南京,写出“桃叶春流亡国恨,槐花秋踏故宫烟”诗句,用王维拘于菩提寺典故表达自己的感伤(王诗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更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牧斋抒发国恨,也包含河东君的无限深情:“苑外杨花待暮潮,隔溪桃叶限红桥。夕阳凝望春如水,丁字帘前是六朝。”充溢着历史感悟的六朝以来诗赋步入近代的时空,南京再次演奏着慷慨激昂又无可奈何的兴亡旋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民国的历史一直演绎着内忧外患和所谓安内攘外的不幸。民国政府政治腐败,致使南京遭受近半个世纪的战乱与离乱,直至最终抹去做国都的资格。这段沉重的历史足以使那个时期的诗人感同身受,少不了抚今追昔,油然而生悲恨相续的六朝情结。历史从哪里开始,逻辑就从哪里开始,历史走到哪里,悲恨相续就在哪里延续,令人感叹。综上所述,南京六朝以来诗歌资源的历史内涵,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兴亡史,成于魏晋南北朝,延于唐宋元明清乃至民国,损益兴替,可谓史事沉重;作为主观意识的文人故国情,愁肠百结,一唱三叹咏千年,绵延不绝,可谓情感凝重;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虽经兵火损毁或人为破坏,但重修重建增其旧制的易代努力,还是被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偃蹇如山,可谓景物厚重。其“史、情、景”的表现形式和融合形式,文化层面的内涵自然从兴亡感转变为忧国情,从客观转向主观,是历代思想家、文人学者群体意识的结晶与升华,转变提升了六朝以来诗歌资源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从而凸显了由故国情、家国恨升华而来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个南京六朝以来诗赋主基调,其作为南京文化产业创意策划资源层面的核心内涵,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价值。
三、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利用研究
1.文化产业创意策划能利用南京古代诗歌资源
(1)南京古代诗歌资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和宗教思想不清晰的国家,儒家思想长期以来成为中国社会主导地位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经》为诸经之首,中国古代就有“诗教”的传统,诗赋是有教化作用的。南京古代诗歌是南京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的源头活水之一和重要土壤。文化创意产业策划必须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方能使其策划产品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接受。
(2)诗歌创作和文化产业创意策划有相当多的共同性,两者都是既诉诸理性,又诉诸感性,都既有理性的思索,又充满个人感性的体验,其中个体、个性、感性包括体验及创作(策划)者和读者(消费者)两个方面。
(3)诗歌创作和文化产业创意策划都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文化创意产业是高级产品产业,其打动人、感染人必须依靠“美”的力量,依靠人们的审美感受。例如,苹果手机为什么畅销,领一时之风骚,除了使用便捷、功能全面之外,诉诸人们对美的感觉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其轻薄美观的设计和为使用者舒适方便的考虑符合美学的审美价值,如同诗歌通过美的力量来影响人、感染人一样。
(4)从根本上说,对于诗歌的价值,古人说得好:“诗言志”。诗歌是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诗歌的主体历来是地域的、历史的民族精神的反映。文化产业的创意策划必须把准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和积极向上、进步发展的主流,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这些产品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前进的方向,才能为社会、为人民、为广大消费者所需要和追求。
(5)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南京文化产业创意策划是利用南京古代诗歌资源提高文化产品品质和魅力的重要途径。今天人们评价文化产品品质和魅力的注重点是其文化内涵,在影响文化产品品质的诸多要素中,其文化品质内涵居首要位置。许多专家断言,现代城市文化产业以文化论输赢。高品位的人才喜欢高文化品位的城市文化产品,高文化品位的城市文化也必然吸引高品位的人才、引领城市发展。因此,以文化产业创意策划的文化品位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推动城市发展,理应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中之重。
2.利用南京古代诗歌资源进行当代文化产业创意策划
(1)文化旅游创意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化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对于古代诗歌资源各方面的利用可以根据资源类型进行细分:历史遗迹类,民俗风情类,娱乐游戏类,宗教类,建筑和园林类,还有专门的文学艺术类。随着旅游者对旅游文化产品内涵、文化品位日益强烈的追求,旅游活动开始由观光游览向知识度假转移,文化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动向,构成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和提升质量的增长点,旅游资源开发理念由“浅层产品”向“文化旅游”“深度旅游”转变。南京古代诗歌文化资源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它在漫长的时间延续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历史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对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大作用,体现资源软实力价值。文化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京经济的发展,从最近10年数据看,南京旅游总收入呈递增趋势,由2003年的244亿元到2013年的1360.67亿元,增长了5倍多。旅游收入对GDP的贡献维持在15%到19%之间,GDP对旅游的依存度从2003年到2008年逐年上升,2008年以后稍有下降,总体维持在15%左右。这对南京这样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来说,既有欠缺,也意味着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南京的GDP和旅游收入逐年增长,但旅游收入的增幅没有GDP的增幅明显,说明南京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被充分挖掘,旅游价值没有充分实现。总的来说,南京旅游产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尚未确立,其作为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旅游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国际化水平不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南京旅游产业与南京文化资源融合不足,文化资源彰显不够。仅从历史遗迹类来看,我们研究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旅游资源化,既可以在各个景点、遗址立出诗碑,增加旅游景点历史氛围和文化价值,也可以按照时代、诗人、诗赋作品等组织富有诗意和历史感的旅游线路。总之,发展文化旅游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以各类南京古代诗歌遗产为主线,设计出文化产品和市场品牌的传导机制,将诗赋资源概念及其表现形式进一步物化,包括现实和虚拟的历史遗存,物质空间结构和旅游景点等,充分彰显南京人文古都魅力,提高南京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水平。
(2)文学艺术创作与表演创意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以南京古代诗歌的某些内容作为题材,重新进行再创作。以某一历史时期、历史内涵的南京古代诗歌为主题,进行文学艺术创作与表演和经营。复原和发掘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艺术形象,将其原汁原味地展现给观众。改编某些南京古代诗歌,创作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和作品。以历史文化遗址为舞台背景,进行南京古代诗歌形象与意境的艺术表演。南京的文学艺术创作与表演历来很有成就,但发展空间和潜力仍然很大。不仅可以在现代文学艺术创作中利用南京古代诗歌元素,更可以各种方法利用南京古代诗歌和其反映历史文化事件打造大型文艺节目。南京的这些资源不仅可以打造超过杭州大宋千古情、印象西湖的典范观光文艺产品,产生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都市艺术,也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南京古代诗歌的艺术化,活化南京古迹和历史遗址,再现历史场景,在演艺产品、文化创作、数字娱乐、创意体验等领域实现突破,打造若干精品,彰显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创作优势。
(3)音像影视和动漫、出版业创意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音像影视和动漫、出版业通过图像、文字、音乐、语言等再现南京古代诗歌里的风景名胜、历史文化、习俗风情、美好情感、时代沧桑、家国兴亡等。具体表现为,通过音像、影视、图书来再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感悟等。树立品牌观念,以南京古代诗歌资源主基调和历史文化特色为灵魂,以南京诗歌名人及其创作反映的故事为主线,构筑南京音像影视和动漫的主打产品;挖掘南京古代诗歌的资源禀赋,梳理资源特质,提升产品层次,以这些音像影视和动漫的主打产品丰富南京风景名胜和历史遗存的内容,开发城市文化的品牌价值,在宣传上积极拓宽播出平台,多渠道向全世界宣传南京;充分发挥中山陵、明孝陵、夫子庙、明城墙等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把南京的六朝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充分展现给世界。
(4)城市建设与社会生活空间的文化构建中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元素的开发和利用。城市标志性产品的创意策划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利用。认真思考推动城市建设及其他城市标志性产品、文化旅游产品之中,创意开发利用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具体对策。可以把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各种历史文化因素融入相关建筑、景观、公共或民间设施中,研究这些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内涵和物质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浓郁历史文化氛围的现代都市。例如,在今天的南京城南长干里,结合李白《长干行》,建设爱情园;在可能的情况下,长期规划复建南京古代诗歌里著名建筑和景点,如赏心亭、凤凰台等等,充分彰显南京人文古都魅力。至于其他城市标志性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完全可以融入南京古代诗歌元素,南京古代诗歌名句可以用作商标、包装等外在名称,如秦淮灯笼、南京风筝都可以利用南京古代诗歌元素,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自会让人们感到亲切和喜闻乐见。其次,运用南京古代诗歌的诗意和创作手法,策划含有南京地域特色诗意的中高档城市标志性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第三,学习古代诗歌的创作思维,策划出仿古或出新的城市标志性产品、文化旅游产品。
(5)文具、工艺品等文化产品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比如,比较常见的工艺品可以凭借其高超的工艺和南京古代诗歌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欢迎。
(6)一般文化商品创意策划中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元素的开发和利用。除了上文提到的具体分析外,对一般文化商品创意策划,还可以利用诗歌的创作方式,如联想、发散思维、感性体验等等,策划开发出各种全新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商品。(7)城市文化精神锻造中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元素的开发和利用。
3.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南京古代诗歌影响面和感染力
做好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的利用,挖掘和扩大南京古代诗歌影响面和感染力,较充分地初步梳理,有意向性地总结南京历代诗歌,进行有价值的归纳和分类,深入挖掘和凝练其中可作为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元素的资源要素。这是第一个重点,也是本文的初步探索。要多方面把握南京历代诗歌丰富涵义,在此前提下准确理解“景、情、感”既可分类与一体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南京古代诗歌的主要特色,为南京文化产业创意策划提供重点和核心元素,使人充分感受和接受研究结论。第二个重点是在学校和社会上,有意识地加强南京古代诗歌的宣传教育,扩大南京古代诗歌影响面和感染力。可以通过举办读诗活动、朗诵比赛、新闻媒体宣传、群众团体参与等多种方式,普及南京古代诗歌这个地域文化的瑰宝,为文化产业创意策划对南京古代诗歌资源利用奠定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作者:赵建中 单位: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引文注释
1例如《金陵颂——历代名家咏南京诗文精华》(叶皓主编,南京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一共收集历代(从古代到近现代)名家歌咏、赞扬南京的诗词文赋及楹联、书简、笔记等计306篇(其中有的是节选)。
2其中名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3名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哀江南赋》名句如“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等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通篇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永王东巡歌(其四)》:“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吴都赋》全篇以华丽辞章写南京。
6同1。
7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8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
9杜牧《台城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