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文化产业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定海神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遇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导致大而无当,笼统空泛。因此,制定目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既要顶天立地,又要具体明了。
1.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定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尽管目前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归属还不明晰,还存在争论。但经过十来年的实践,学术界和教育界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据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王育济老师的说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既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还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以往大学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积弊,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的痼疾。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何种文化产业,这些都属于宏观层面上的共性要求,当然也都应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予以体现。
2.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广泛,有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之分,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无用武之地的“四不像”,貌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什么都不精。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专业细分,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这一点对省属高校尤显重要,因为省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将来毕业生就业也以省内为主。倘若脱离省情,忽视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自然难以突破就业瓶颈的制约,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受损。以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为例,《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新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与此相应,贵州高校就要及时跟进,以培养立足贵州、服务贵州的优秀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予以充分考虑。
3.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办学母体的优势和特色。
省情与省情各不相同,校情与校情也互有差异。由于没有明确的学科定位,各高校当初在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时,有挂靠文学院的,有挂靠历史学院的,有挂靠经济学院的,有挂靠管理学院的,也有挂靠新闻传播学院的,虽无一定之规,但基本上都与办学母体长期形成的优势和特色有关。因此,各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也应立足校情,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挂靠历史文化学院者可突出文化资源开发与研究,挂靠文学艺术学院者可突出艺术市场经营管理,挂靠理工科类学院的高校可突出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或数字媒体文化产业管理,挂靠传播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媒体产业运营及相关产业,挂靠经济管理类学科的高校可突出文化企业经营管理等。近年来,一些高校依托自身优势,根据专业细分要求,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进行了大胆探索和积极尝试,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例如,在人文学科方面颇有建树的山东大学依托历史文化学院,开设了会展、演艺管理等方向,强调文化的培养和积淀;以经济学科见长的中央财经大学,开设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和公共文化管理等方向,重点培养资本运作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则开设了文化经纪人和制片管理两个方向,着力培养影视管理者和文化经纪人。各高校只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充分发挥办学母体的优势和强项,也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效益。
二、围绕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石,也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关键。高校只有紧扣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突出核心课程,强化特色课程,增加实践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并不断优化提升,才有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关于核心课程设置。由于各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挂靠院系不同,核心课程的构成和侧重也有所区别。例如,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涵括文化资源学、文化传播学、美学、艺术基础、宗教文化、中外文学艺术、中国传统艺术、应用民俗学、文化产业学、管理学、文化经济学、文化投资学、文化贸易学、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传媒经营管理、经济法学、文化法规学、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中外文化体制与产业政策比较、文化法规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网络设计与管理等。同为教育部首批试点招生专业,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核心课程主要有文化产业概论、世界文化产业概要、世界文化史、文化政策与法规、管理学原理、文化市场营销学、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研究、音像与多媒体技术、项目策划与管理、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等。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文化产业管理挂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其专业核心课程也因此有所不同。尽管各高校在专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上互有差异,但大家对核心课程的总体分类则基本趋同,大致区分为文化基础与文化资源类、一般管理类及文化产业管理类、经济学类、政策法规类、现代信息技术类等几大模块。关于特色课程设置。文化产业范围广、类型多,在横向上可划分为各种不同的行业门类,在纵向上又可拆分为不同的市场运行环节,因此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应根据不同行业门类和市场运行环节而有所侧重,充分体现大专业、小方向的专业细分原则,以增强专业识别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色课程设置就是要在核心课程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细分,强化专长教育,避免千校一面。各高校应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自身学科基础、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和学生兴趣爱好出发,不断丰富各自的特色课程或课程模块,培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专门人才。例如,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着重于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和城市文化三个方向,其特色课程就包括文化发展规划专题、创意设计概论、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互联网文化概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专题、文化创意项目管理、新媒体策划与写作、城市文化专题、艺术市场与文化消费、文化艺术策展实务、互联网传播专题、新媒体广告等,总体定位明确,专业特色鲜明,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管理的办学特色。关于实践课程设置。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的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有宽广人文视野,又有精深产业理念,具备较强组织策划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课程设置就不能简单地从理论到理论,而应理论联系实际,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丰富实践课程的形式,提高实践课程的效果。凡适合在实践中讲授的内容,都应从传统课堂向实习实训室转移,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和亲身体验,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增强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至于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也应转变观念,不拘一格,充分用足校内校外两种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实现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例,高校可以针对合作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专业方向,按照工作流程改革专业课程设置,并把课堂延伸到实践领域和生产一线,实施“订单式培养”,使学生走进企业就能胜任岗位工作。企业则可以通过给学生发放奖学金的形式支持学校共同教育学生,通过定期培训或讲座形式给学生灌输企业文化和行业精神,通过工学结合实习场地完成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当然,高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优秀文化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实践者,请他们走上讲坛,给学生传授最新的实践经验和具体操作流程。
三、根据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
文化产业管理实践性很强,重在培养学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显然难以为继,不仅无法落实既定培养目标,也很难体现新课程设置的核心价值。因此,高校应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课程设置为依据,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目前各高校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来看,以下方法可资借鉴和参考: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活动的模拟,针对某个基本原理,提供相关案例及背景资料,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经过分析案例、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案例教学重视的不是能否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通过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启发,培养一种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技能。不仅如此,案例教学还是一种很好的群体活动,藉此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例如,在《文化创意与策划》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德尔菲法,也即专家意见法的案例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模拟创业项目策划大赛,让学生在掌握理论方法的同时,锻炼提升自身的创意策划能力。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在老师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到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交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藉此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由主角退居配角,不再是一部百科全书或一个仅供学生检索利用的资料库,而是一名现场导游和顾问,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迅速前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与老师的地位变化相对应,学生上升为主角,回归真正的学习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提高了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会在观察、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激发灵感,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水平,有利于教学相长。例如,在《景区规划与管理》教学实践中,就可以让学生深入合作企业,针对企业委托的景区规划任务,组建项目小组,按项目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完成项目论证和文本撰写。
3.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法是在老师带领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主动参与课堂教学,通过知识学习和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分组教学的关键是把整块教学操作内容通过有机分割化整为零,交由学生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以《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教学实践为例,纵向来看,一个项目的运作由调查、策划、运营、管理等不同环节共同组成,因此就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分别进行探究式学习,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体系。当然,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避免推诿扯皮,老师也应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加强对各小组的跟踪指导。横向来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有演艺项目运作、影视项目运作、节庆会展项目运作等不同类型的项目运作,因此可以组织相应的学习小组根据各自兴趣爱好分别完成一个整体项目的策划运作。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都有别于传统专业,对人才培养质量也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属新兴产业,缺乏相应的师资储备,大部分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从相关传统专业转入,还存在一个学科转向问题。至于“双师型”教师占比,也有待大幅提升。因此,现阶段仍需着力加强文化产业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在岗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
各高校应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教师主动从原有专业转向现在岗位。应根据课程模块组建专业教研室、课程小组,通过专题研究和集体备课等形式,密切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内部挖潜,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时,还应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联动发展,广开渠道,多搭平台,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去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或当地文化企业短期实践、考察或挂职,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参与文化企业运作与管理,参与各类文化产业项目研究,掌握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当然,也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跨学科的学术活动和文化产业实践活动。
2.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为解决校内师资不足、实践型教师匮乏等问题,各高校还应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需要,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打破以学历和资历衡量专业水平的积习,积极聘请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机构、行政主管部门、文化企业以及各类社会文化团体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型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专业研讨、课程教学、实践指导等形式,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还应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在课题研究、教材编写、教师互访、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互通有无,互相学习,甚 至实现一定程度的替换式教学,力求达到专业优势互补、相关资源共享的最佳状态。
五、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文化产业管理突出的实践型、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征,要求各高校必须改革原有的评价激励机制,针对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入手,建立健全新的评价激励机制,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1.针对学生的评价。
传统评价机制主要通过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估,而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而言,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一张考卷见高低的评价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必须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双重评价标准。定性指标可侧重于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考察,定量指标则更适用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测评,甚至可以用社会认可度部分取代应试测评成绩。
2.针对老师的评价。
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在教师考核、职称评定、课时计算、学科评估等方面,对所有学科都实行简单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各学科专业尤其是新兴专业的差异化特点,忽视实际教学效果和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导致许多专业教师迫于考核晋级压力,不得不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去,严重影响了学科教学和专业发展。因此,必须制定一套针对文化产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以稳定军心,激发斗志,促进高校文化产业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更好地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针对新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紧扣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评价激励机制,逐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国家文化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作者:张全晓 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