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产业的消费经济效益和优化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文化多样性展现出其特有的生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理解文化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者的有效提高能推动我国的繁荣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当代社会的经济形势之一,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还能改变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不仅是软实力,文化产业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还为国家经济注入了新鲜活力。
1文化产业的含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文化及相关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立足于经济学视角,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能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
2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价值
2.1强化经济发展质量
文化产业属于一种低污染、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的创新产业与服务型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改革需求,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发展。通过拉动美术工艺、文化创意、文化传输等艺术服务行业的发展,有效缩减高污染、高能耗及低产品附加值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2]。
2.2创新消费模式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不仅获得了物质水平的提升,还对精神上的追求更加多样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并推动消费模式的创新。文化产业具有复合型的特点,并且其经济属性是十分独特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中,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所以,文化产业的受欢迎程度较高,消费市场占比很高。
3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现状及发展趋势
3.1文化产业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现状
为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软实力,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金额也逐渐加大,但是由于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所以地区之间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例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文化消费水平较高,这些城市的人们不仅有较高的消费意愿,还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支撑文化产业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达到57305056万元,其中主要涵盖两个层面,其一是用于文化和旅游部机关人员的工资及单位日常运转,包含国家制定的政策方案等开展的各项活动支出。其二是用于部署文化、旅游、文物及信用出版预算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单位的正常运转,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投入及业务活动的支出。2019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金额支出为66567220万元,2018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类金额支出为62058729万元,2019年增长7.26%,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原国家旅游局相关支出调整转列该科目。2020年度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年度收入总计57883317万元,其中文化和旅游类收入42118615万元,文物类收入14974266万元,新闻出版电影类收入190436万元,旅游发展基金收入6000万元。我国文化产业近五年来消费经济效益基本呈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率在下降。2020年上半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526亿元,同比下降4.8%;2019年上半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604亿元,同比增长5.9%;2018年上半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346亿元,同比增长5.8%。2017年上半年我国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72亿元,同比增长10.3%。由此看出,2021年上半年我国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同比增长率为五年之最。
3.2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发展趋势
和物质消费不同的是,文化消费体现在更高层面的,其不是作为物质的硬性需求,而是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变化,且会发展为“黏性”需求[3]。并且,文化产业消费经济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面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群体、不同年龄的群体、不同阶层的群体,其侧重点也不一样。此外,文化产业还具有引领价值观的特点,不仅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很多生活上的便利,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大大促进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创新和消费水平提升。在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发展趋势良好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弱势。由于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分布不同,所以文化消费指数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见表1),使得区域间存在的消费不均衡性也有可能出现进一步加强。如上所述,对国内各个地区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及文化消费指数都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北京、上海及东部省份的消费指数更高。再加上已有数据显示,农村人民的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都不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文化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差异[4]。所以,要想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由此实施针对性的优化对策,才能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消费经济的效益水平。
4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优化对策
4.1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
4.1.1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转型升级传统文化要想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前提就是应实现消费升级。我国历经多年发展,消费结构前后已经历了4次升级。在前三次,消费结构主要是针对物质方面的转变,如汽车、住房等,第4次升级在一定程度上向精神层面延伸。与此同时,近年来国民消费能力逐步提高,从文化产业的消费能力来看,如果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就会快速增长,如果超过了5000美元,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就会出现井喷式增长[5]。然而,我国2020年的人均GDP约为1.084万美元,已经远超俄罗斯、马来西亚、阿根廷等国家,在新兴发展中国家中的排名靠前。由此充分证明了我国公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且精神世界越来越丰富,人们十分享受文化类的产品,且有能力购买文化产品,大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水平较高。我国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有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大部分人民的文化传承意识有待加强。在该背景下,我国就要积极充分地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加强其和文化产业的整合,结合各个地区的民族文化差异,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产品中,不断开发具有一定民族特色的文化项目和产品。通过丰富文化产业内容,提高文化产品的创意性,优化文化产品附加值,从而实现多方位资源的整合,满足更多群体对文化产业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强大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4.1.2结合新时代消费需求,丰富文化产业内涵
过去,我国文化消费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传统新闻出版发行服务等方面,人们对创意文化产品设计服务等方面的需求量不大,可能是文化产品的核心价值和创意度并不高,没有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无法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文启湘、文晖(2016)认为,我国消费具有多样化、个性化、情感化等七大特点,销售者必须掌握新时代下的消费趋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主动权,才能有效带动居民消费水平。所以,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必须全面挖掘其消费卖点,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提升文化消费水平,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化发展。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就能达到该要求,通过构建数据库,应用信息技术统计并分析消费者的兴趣爱好,重点推送受欢迎的消费项目,并进一步升级其内涵。依托于互联网,整合多样化的相关资料,将文化产业的功能、内涵、服务、创意和时尚等相融合,由此设计出更具新意,满足大部分群体需求的文化产品。
4.2文化产业的需求侧管理
4.2.1融合新旧媒体,提高公众购买欲望及能力
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意愿不高,究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是产品自身的问题,如创意性不足、质量不过关等。另一方面,大众对于产品不了解,产品知名度不高,大众不了解,消费欲望没有得到激发。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一是基于对产品的认识和需求,二是基于对产品的认知情感。所以,要想提高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文化产品的认知和情感阶段的宣传,依托新旧媒体平台,将两者有机整合,加大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力度,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购买。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同质化产品越来越多,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消费者常常感到选择困难,所以宣传和推广环节是不可忽视的[6]。郭庆光教授认为,传播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消除障碍保证信息传达的有效性。基于此,要想促进文化产业消费经济效益的提高,就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服务及产品的宣传力度,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消费欲望,进而通过购买拉动对文化产业的消费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在以往的产品宣传和推广中,大部分的形式都是广告、营销等,借用名人效应、制造热门话题等,逐步提高在群众中的知名度。在新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提高产品知名度的方式得到转型,如现在十分流行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都大大促进了公众对文化消费的不断升温[7]。为此,将新旧媒体实现有机融合,不仅能发挥新媒体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广泛性,还能在一定层面上体现旧媒体的权威性、严肃性,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群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使得各个群体都能获得自身需求的消费,满足了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也实现了购买力的转换。
4.2.2激励公众分享互动,提高客户满意度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9.8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951万人,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70.4%,提高了2.4个百分点。从社交软件来看,微博、微信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且群众的使用率很高,年轻群体占大比例,尤其是微信朋友圈的用户渗透率更高。已有数据证明,消费者在前期的产品认知阶段中,主要通过广告等方式获得相关信息,而后在自己的需求上进一步理解、选择产品,通过查看互联网上关于产品的口碑和评论,或亲临实地考察,而后实现最终的购买决策阶段。此外,如果奖励用户在购买成功之后分享看法经验,也能提高相关消费者的再次购买概率。日本电通广告公司提出的AISAS模式显示,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再是终止,而是分享产品、扩散产品知名度的开始。由此可见,文化产品的推广宣传,可以依据消费者的购物流程,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通过消费之后的体验反馈,在新旧媒体平台上传播,引发不同群众对产品的思想碰撞,不仅能进一步激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看法,引发群众注意力,还能为文化产品的开发者提供参考建议,不断完善文化产品,实现消费的再次循环。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奖励的形式,刺激已经购买消费的群众进行意见反馈,通过在微博话题互动、微信公众号留言等形式,结合消费者的信息分享和互动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消费者进行物质奖励,实现信息传播的延续,从而提高公众的客单价达到提升消费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结合目标公众的特点,对文化产品的信息进行针对性的传播和互动,让一部分大V用户进行传播,发挥意见领袖作用[8]。在此基础上,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满意度,从而引发更多消费者的二次消费,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
5结语
当前,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实力较强,是我国产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强大,带来的消费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多。通过分析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找出其中存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出依托互联网激发群众消费欲望,提高群众消费能力等措施,由此在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作者:党菁 单位:陕西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