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生态文化认知的国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国有林区肩负着繁荣国家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从原始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四个阶段重新归纳审视生态文化价值认知的演变,提出通过正确评估森林生态文化价值、促进林业“生态+文化”的产业融合、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提升林产品文化附加值等方面推动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化价值;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产业
国有林区肩负着繁荣国家生态文化的重要使命。大力弘扬和繁荣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生态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推动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良好生态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国有林区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确国有林区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全面实施以生态文化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开发生态文化的历史思想资源,繁荣生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促进林区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不仅是林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推动国家生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需求。
一、生态文化价值认知的演变
1.原始文明:亲近自然的生态文化。原始社会阶段人口少、寿命短、生产力低下,导致社会发展缓慢。当时的人类被动地接受自然,依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和简陋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在抵御大自然所带来的灾害。在原始社会的背景下,原始文明悄然而生,人们把自然当作威力无边的主宰,他们开始亲近自然,通过部落祭祀来表示对自然的敬畏、顺从之心[1]。在原始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他们创造出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生活。原始社会的生态文明以亲近自然为核心,人们有着简朴的自然价值观和敬畏自然的心理,从中体现出原始社会朦胧、简朴的生态文化。原始社会的生态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产物,也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文化[2]。其价值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永远只属于那个时代,那时的人们平等善待每一个生命,维护着大自然的一切[3]。原始社会赋予生态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永恒的,提醒着我们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每一个物种的生命价值,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
2.农业文明:利用自然的生态文化。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农业文明阶段。农业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文明形态的转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简单的采集渔猎转变为耕种农作物和驯养野生动物,普通的青铜器转变为铁器。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处于人对自然变革的初级阶段,人类仍旧依赖自然,依靠自然来维持基本生活,塑造了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农业文明依旧保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生态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农业生态文化可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利于人们形成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保持了农业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态文化逐渐转变为工业生态文化。
3.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生态文化。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人类文明史迎来了第二次飞跃,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工业文明是以工业化为重要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主导地位的一种现代社会文明状态。工业文明把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人类的生活范围不断增大,寿命开始延长。工业文明时期,工业革命加快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促进了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农业文明来说,工业文明将人类工业化建设推到了巅峰,而工业文明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兼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类自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大规模的工业化发展导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恶化,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引发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工业文明的生态价值在于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的弊端,让人们懂得不可以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要珍惜自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自然、社会的共同发展。
4.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因为过度使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生态危机,人们需要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来解除这些危机,所以要建立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结果[4]。如果说工业文明是征服自然的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新文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生态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而生态文明的生态文化就是把三个阶段生态文化进行整合,塑造出一个全新的且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生态文化。
二、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估
1.文化服务价值的类型。国有林区在整个林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确,由以提供木材和林产品为主转向为以提供生态效益为主,为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与挑战,挑战在于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木材生产规模逐步缩小,机遇在于木材产量的减少将引致木材精深加工业、林化产品加工业等多资源利用的壮大和发展,为此,需要把握国有林区木材采运业、木材加工业、森林旅游与休闲服务业诸多林业产业在新的形势下演进与发展的规律[5]。依据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分配,参照2018年霍思高等人基于对美国国家森林公园公共价值、偏好的相关研究,结合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 中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概括与分类,整理出生态文化服务价值类型,包括美学价值、教育价值、文化遗产价值、消遣娱乐价值、康养价值、宗教与精神价值等[6][7]。
2.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估方法。森林文化价值的评估方法中,目前以旅行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TCM)和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居多。在相关研究中,森林的文化价值可用“人与森林共生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一般森林的文化价值用游人在森林公园中逗留的时间来反映。其中,门票免费的森林公园,其森林文化价值的计算公式为:8760n87601TTVniFC==∑式中,VFC为免费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n为参与到森林公园中的人数,Ti为第i位游人的逗留时间,T 为人均停留时间,1年总计8760小时数,森林文化价值的计量单位为“文年”(Cultural Year,简写c.y.)。对于收取门票的森林公园而言,其森林文化价值还需要将门票收入折算成时间累加进去。其计算公式为: p GDPITp GDPTIVniFC/8760n/87601+=+=∑式中,VFC为收费公园的森林文化价值,I为门票收入,GDP/p为年度人均GDP 。根据森林公园的面积可求得单位森林公园面积上森林的文化价值。即: FPFCFPFC/SVV =/ 式中,VFC/FP为单位森林公园面积上森林的文化价值,SFP为森林公园面积。
三、国有林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积极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的产业融合发展。“林业+文化+旅游”,用文化产业协调当前森林旅游业发展的不平衡,挖掘林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潜力。对林业而言,通过融合发展,可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收入,扭转林业产业发展难、林农增收难的困境。以林FCV业生态旅游为例,可以通过提升旅游产品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断完善生态旅游业链条,由浅入深,由最初的森林公园到森林康养、森林小镇等的出现,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不断拓展。
2.构建发达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遵循“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构建多层次的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林业生态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承与创新中保护林业生态文化资源的同时,努力满足人们美好生活中的生态文化需求,实现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目标。林业生态文化产业体系一般包含物质文化产业和精神文化产业,以及信息文化产业。结合当前人们的生态需求趋势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重点推进森林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3.提升林产品文化附加值。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文化形式,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也将生态文化融入了人们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全面改进了人们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在理念[8]。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基础和强大驱动力。增加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避免产品同质化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将生态文化元素融入林产品加工、林业休闲观光,赋予林业产业更多文化内涵。要发展特色的生态文化产业,就要围绕国有林区特色的生态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培育文化产业,特别是要把文化和生态资源转化嵌入林业生态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作者:孙嘉琪 黄鲁玙 丛美琪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