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所谓数字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多项经济活动的综合,其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媒介,借助数字化信息与知识,并和信息通讯技术相结合,对经济结构予以优化,推动经济显著发展。充分运用多样化的数字技术优势,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良好发展,生产、传播、服务文化创意内容,这对培养新供给,促进消费极为有利,和传统文化产业相比,数字文化产业体现出个性化消费、网络化传播以及数字化生产的显著特点,所以在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中,数字文化产业必将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但如今数字文化产业才刚开始发展,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在发展过程中仍有诸多问题存在。对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出版;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数字文化产业属于经营性行业,即立足于工业标准,借助数字技术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数字文化产业具有消费个性化、传播网络化、生产数字化、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其是文化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可以使当前人们日益丰富的数字文化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意义十分显著,现阶段其在我国数字经济战略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统计显示,截止到2016年,群攻数字经济总量已突破了22万亿大关,在全国GDP总量中占比30.61%。2017年4月,文化部出台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明确了数字化产业的发展内涵以及核心内容,政策保障措施、生态体系、重点领域、发展方向等方面入手,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制定,促进了数字文化产业显著发展。但对比西方文化强国,仍存在诸多不足,急需得到解决。

一、我国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缺乏完整的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的文化规制以行政法规为主,比如国务院和印刷业、出版、电影、广播电视、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等相关的管理条例,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图书出版管理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据相关统计可知,我们现行的有关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已非常多,但即使如此也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体系。各项法律法规条例密不可分,甚至具有一定的冲突性,这对数字文化产业在统一法律轨道中的健康发展极为不理。因为不理解不同领域的融合,其难以应对动态变化、多对象、跨行业、跨媒介的数字文化产业规则的挑战。

(二)并未详细分析受众群体特征、产品精准定位

首先,在数字文化消费方面,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通过分析数字文化产业区域分布不难看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数字文化产业的主要拓展区域都是城市,在文化服务与创新产品上,城市居民的接受度更高。因此,数字文化企业产品定位便将广大农村市场给忽略,未对农村受众群体展开详细分析与精准研发。但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对农村市场进行有效培养后,可以使数字文化产品消费市场得到拓宽。[2]第二,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并不重视结合现有优势文化企业,同时在借助现有数字文化企业开发新产品方面缺乏动力。

(三)数字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缺少竞争力

在艺术发展中必须积极创新,文化产品不仅需要创新艺术内容,同时还需要积极创新营销策略、传播方式、应用技术和产品形式。例如,我国商业影片和美国好莱坞的影响在人物情感和主题内容方面差距并不大,甚至相对而言,我国的影片在细节内容上的表达比好莱坞影片更好,但为什么好莱坞的影片票房却比我国高很多,运用高科技让观众和影片融为一体,使其产生一种仿佛置身于真实情境之感,而这些技术是我国没有的。当前我国的文化产品较为缺乏,在高兴技术应用、产品形式制作、营销策略制定、现代传播方式方面的专业人才不足,从而对文化产品创新能力的增强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四)不能充分体现群聚效应

现阶段,各地数字文化企业均未有较大的规模,很少有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以动漫游戏企业为例,大部分企业的年产值都在三百万以内、人数不超过二十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一定的规模形成,龙头企业的示范促进作用难以得到最大化发挥。各地的数字文化产业园区规模有限,和数字文化相关的产业企业并未大规模入驻,同时园区中各企业的联系较少,从而并未将产业合作、利益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形成,进而不能起到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五)缺乏复合型数字文化专业人才

对企业来说,其发展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人才,而数字文化产业包括工商管理、文化专业、数字专业等,所以要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培养诸多复合型人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一个地区的人才资源水平会直接影响当地的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的数字文化人才基本上都聚集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但在其他地区,十分缺乏具有扎实专业文化、多元化知识、国际化视野的创意人才,同时存在严重的优秀人才外流现象,这些都会对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除此之外,尽管我国诸多地区均设置了专门的培训机构,但在实际人才培训中存在不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培训内容之后等问题,不能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保证。

二、加强我国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策略

(一)为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现阶段,文化产业、媒体和数字技术的立法融合已成为全球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就是对过去的法律法规进行创新、调整、整合、清理,融合传统分门别类的立法,合并重复的法律法规,第一时间废除和发展实际不相符的法律条文,对符合行业融合特点的法律法规予以增加。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中,可以把网络中流通的信息内容分成两类,即非公开性和公开性。[4]就公开性内容,若是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同时公共职能特殊的,可以继续运用当前实行的广播电视内容规则,普通的媒介服务则尽可能为其创设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就非公开性的内容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最大限度的法律保护。除此之外,在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和新问题,在立法上也要尽可能用更宽容的态度,以内容分级和事后追惩为主,以为数字文化事业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对已有的著作权法律法规予以完善,如《出版管理条例》《著作权法》等,同时第一时间颁布新的政策法规,为数字出版发展提供法律依据,严厉打击和制裁侵权。盗版等行为。

(二)对受众群体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发数字产品

在对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予以构建的过程中,包含决策咨询、服务以及孵化平台等,并且还应对现存平台资源予以科学的整合,适当对相关服务业务予以丰富,进而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公共平台效率的全面提高,并对产业发展成本进行科学的控制。同时,对受众群体予以全面的分析,有针对地开发产品。就我国数字文化企业而言,十分注重城市受众群体,在部分互联网以及通信企业的影响下,需对农村市场盈利空间予以深入的发掘,立足于受众群体,实现精准研发。[5]除此之外,大力推动数字文化产业的进步,并对受众群体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文化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对产品进行研发。通过市场调研对阅读群体进行分析,对于老年人群体、农民工群体以及重度阅读障碍人员而言,将不同的数字文化服务和产品开发出来,调研分析数字文化产品的付费习惯、产品获取渠道和使用偏好、产品和服务类型、数字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场馆使用情况等,就不同类型的群体,对不同的数字文化产品进行精准研发和推广。

(三)提高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产品自身品质

要有效促进我国数字文化和数字出版产业竞争力增强,将文化产品自身品质提高极为关键。这里应对继承和创新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具有古来的文明,我们需要基层其所体现的沧桑和厚重之感,清代绘画家石涛曾提到:“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淘泳乎我也。”为了创造,要以古人为榜样,但不能完全不创新,而应以此为基础积极创新,对古人进行学习主要目的是当今的创新。要大胆创新,尤其是在制作和传播文化产品的形式上,要对高兴技术、现代传播方式进行积极借鉴和应用,根据国家通行的营销手段,在促进我国文化产品艺术内涵增强的过程中,促进制作和传播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使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四)引导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将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文化基地、科技融合示范等具备的作用最大化呈现出来,构建具有规模化、特色化的集聚区。将国家级新区、自贸区以及高新区等,与数字文化产业衔接在一起,进而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让产业能够集聚起来。同时,增强动漫产业集聚区的构建,给予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五百强吸引和支持,使其能够在其中入驻,将“VR+”游戏、动漫等发展基地、数字创意产业园等积极建立起来。积极争取文化旅游投资企业的支持,并将区域文化资源整合在一起,同时积极展开数字化开发和转化,将数字文化产品展示教育平台建设好。报业集团,应对融合文化创新、包装设计的数字印刷产业集体,进而使出版发行企业对数字印务中心予以构建的基础得到夯实。

(五)加大数字文化人才培养力度

技术和人才是文化产业和数字技术融合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数字技术掌握娴熟、文化内涵和文化产品价值敏感性兼具的复合型人才。[6]首先,要将完善的数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构建起来,借助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给予诸多数字文化领域创新项目以及重大课题积极支持,借助龙头企业、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系统性进行数字文化产业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将一批专家智库形成。其次,也要积极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打造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机结合高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实现优势互补,若是条件允许,高校应试点性开设数字文化相关专业,给予高职院校鼓励,让其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借助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不同背景和跨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学习等,鼓励产学研结合互动,创造条件,吸引跨学科人才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不断壮大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最后,结合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不仅要积极把国外优秀的数字出版人才引进,又要大力在出版单位中着重对有潜质的员工进行培养,同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供给员工。

三、我国数字文化以及数字出版产业的未来趋势

(一)数字出版即将迈入智能出版时代

出版行业中迅速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方便,使出版业得到了转型升级。当前纸质图书增长速度极慢,纸数融合、纸电一体的全媒体出版产品服务很有希望变成出边的主要形态,将传统出版业复兴的重要责任承担起来、科学技术创新和大数据的成果,将读者阅读行为转变成流量和数据,出版企业信息化管理由面向功能驱动慢慢想数据驱动转变,使出版业务更加精准,将内容资源数据化运营和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提高了出版收益。尤其是在5G的支持下,万物互联的智慧生活和智慧社会的到来,融合现实环节和虚拟环境的社会网络的形成,均将更多应用场景提供给了出版业,这将促进当前新兴出版业态的发展,使数字出版逐渐转变成现实和虚拟共存的智能出版业态。在出版内容生产和内容推送中广泛应用机器算法、智能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使智能呈现、智能创作、精准智能推送的目标顺利实现。

(二)生态化竞争越来越成熟

现阶段,数字技术得到了显著提高,用户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数字文化产业生态化竞争环境,单体竞争现象越来越少,行业形式、资源和主体等内容生态竞争不断加强。融合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多样化的产品供给,不断提高了用户选择标准,只从行业内部的融合已经不能使市场的变化得到满足,逐渐打破了行业便捷,媒介渠道、数字技术和文化内容不再是单一的个体,不断凸显了交叉融合的高层次生态竞争趋势,充分融合优质资源,也会增多精品化优质作品数量。最近几年,故宫做出了诸多尝试,在H5短视频等新媒介传播形式、丰富的文创产品类型、综艺节目的打造方面,故宫均尝试着创新融合各类平台,打破了行业的区格,今后此趋势越来越成熟,有序健康地生态竞争环境将不断创新升级文化产品,显著增强了数字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优势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诸多的数字文化企业,特别是大型数字文化企业,由于其实力强,进而对产业链发展战略予以了科学的设置,包括多业态融合、国际化拓展、垂直整合、水平整合等,并对产业环节予以控制,让产业链能够得到较好的延伸,并对数字文化内容价值进行全面的开发,避免市场风险的产生。例如,阿里巴巴推行的新零售战略,不断打通了大文娱板块和核心电商业务之间的连接,在购物软件中整合游戏、直播、视频等娱乐功能,在电商平台之中融入娱乐业务,进而向消费者创造出客观的价值,并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对于区域层面来讲,此产业链发展需要将优势产业作为基础,构建出具有共赢共生特点的区域产业生态,诸如杭州数字文化产业在发展方面需要互联网中的龙头企业——阿里巴巴的支持,今后的发展将借助IT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对产业链进行拓展,提升区域竞争力以及影响力的提升。立足于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发展,对新兴技术领域予以布局。现阶段,数字技术得到了大力更新,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数字文化企业要促进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并确保技术能够和前言维持同步,在技术中体现优势地位。同时,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全产业链发展战略作为基础,展现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以核心业务、优势领域为中心,展开延伸和拓展,在开拓新兴领域和探寻外部合作的过程中,要重视和自身业务相协调。

四、结束语

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人民群众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数字文化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优势和意义,对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后浅谈了现阶段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今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将日趋多样化,发展模式会越来越丰富,强大的产业关联能力将促进整个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革新。

参考文献:

[1]张跃飞.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鄂州大学学报,2019(4).

[2]贺依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营与管理,2019(3).

[3]蓝庆新,窦凯.中国数字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9(4).

[4]朱一青,谢华斌.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之发展障碍与路径选择[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3).

[5]范玉刚.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问题与未来瞩望[J].中原文化研究,2019,7(01).

[6]余钧.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趋势研究[J].经济论坛,2019,583(02).

[7]潘道远,李凤亮.区块链与文化产业——数字经济的新实践趋势[J].文化产业研究,2019(1).

作者:牛壮壮 单位: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