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摘要:创意文化产业是极具有活力的朝阳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安徽越来越重视创意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总体而言,皖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薄弱。本文首先分析了皖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皖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不景气;文化人才稀少、地理位置不优越,导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区位优势薄弱,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困难等。最后提出培养和引进文化人才,建立健全文化人才体制;加强文化产业改革,提高区域知名度;发展皖北内部交通等对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意文化;皖北经济

宿州位于安徽省北部,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史称“扼汴水咽喉,当南北要冲”,为百战之道。在秦朝时期,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农民起义,揭开了人民反对暴秦统治的序幕,掀起一场血雨腥风;楚王争霸,虞姬垓下自刎身死,奏响一曲千古悲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将年轻宝贵的生命留在宿州大地。从古至今,宿州孕育出许多文人墨客,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闵子骞便以“鞭打芦花牛车返”的纯孝故事,成为后世无数人学习的道德楷模;著名的皇藏裕公园因刘邦曾在此躲避战祸而得名;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出生于这里;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这里写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的千古诗句。宿州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若能加以利用,是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绝好之地。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由此可以看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宿州作为一个千年古城,更应该要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一、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必要性

为紧跟时代潮流,响应时代号召,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是必不可少的,其发展的必要性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宿州区域知名度

文化资源是一个区域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区域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是提高当地区域知名度的重要手段。宿州文化资源丰富,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深刻挖掘文化内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知晓而了解宿州,进而提升宿州区域知名度。

(二)推动宿州经济发展

地方的经济发展并不单单仅靠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文化产业也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新枝,比其他的文化产业更具有朝气,也更具有活力,因此,对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弘扬宿州优秀传统文化

宿州自古以来出了很多名人,像闵子骞、嵇康等等,这些名人给宿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意文化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元素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发展创意文化产业,还能够最大限度地将宿州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当出属于它的光芒。

二、宿州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宿州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导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不景气

宿州虽然是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属于“长三角城市群”,是安徽的北大门,但是宿州的经济相较周边城市显得较为落后,尤其是与周边的徐州相比和更远一点的南京相比。矿产资源经几十年的开采,面临枯竭,也没有其他经济资源的有效发展。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宿州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不景气。皖北其他城市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不景气或多或少也与这个原因有关。由此可见,要想发展好创意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发展好经济。

(二)宿州文化产业人才稀少

由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文化产业人才大多被周边城市所吸引,比如说徐州。徐州又称彭城,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所以徐州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得比较好,文化产业人才被吸引到徐州。而宿州一是因为周围有徐州这个强大的对手,二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很难吸引到文化产业方面人才,三是政府没有制定相关政策来发展文化产业和吸引专业文化人才,四是历史文化渊源不及周边地区,这些都是宿州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不景气的原因。

(三)宿州地理位置不优越,导致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宿州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东至东北与宿迁、徐州接壤,西与商丘、菏泽毗邻,南与蚌埠相连,由于宿州受这些城市的影响,地理位置就显得略微尴尬。相较于徐州、蚌埠,不论是旅游的人,还是安居就业的人,首选的地点都不会是宿州,导致宿州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四)宿州区位优势薄弱,创意文化产业发展困难

受周围城市的影响,宿州区位优势被压制难以发挥出来。文化资源上,徐州的文化资源比宿州更加丰富,创意文化发展的更加突出;在交通上,周围城市交通比宿州更加便利,外来人流量少,所以本地文化走不出去,得不到发展,这就显得宿州的区位优势在与其他城市的比较下显得黯淡。宿州正是由于区位优势被压制,创意文化产业难以发展。

三、皖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一)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人才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任何一个产业想要发展壮大,必然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的目的是更好地使用人才,发挥人才作用,使文化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第一,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当地政府要紧跟时代潮流,将国家关于创意文化的政策深刻贯彻到底,给文化产业人才一根定心针。第二,当地政府可以有方向的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从里到外,全方位的引进人才,并且,政府多做文化宣传,各领导干部做好带头作用,营造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此来提高当地人民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第三,文化企业建立和完善培养人才机制,对现有的人才要有一定激励体制,内部之间相互激励进步,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企业应合理选拔和任用人才,让他们充分发挥出特长与才能,对优秀人才实行奖励措施。

(二)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改革

现在的文化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规模较小、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发展速度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改革的必要性。政府应鼓励扶持大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给予相关优惠政策,比如文化市场准入逐步放宽。企业内部优化文化产业结构,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创意文化与科技、互联网联系起来,抓住网上新商机,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有机整合有效信息,将这些信息应用到文化产业,与影视产业、旅游业相结合,提高当地知名度,吸引外来游客。另外,各高校多举办有关创意文化的活动,培养学生对创意文化产业的兴趣,让学生多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他们是创意文化产业的后备军。

(三)提高区域知名度

要想提高皖北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区域知名度打开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地方的知名度高了,创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就大了。像西安、南京这些城市,它们的创意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得那么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区域知名度高,因此,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发展创意文化产业。提高知名度的方法之一就是发展旅游业,政府可规划古遗址、历史遗迹、生态园林等旅游景区,将创意文化与景点相结合,同时提高了经济水平和知名度。把各自的特色向外推广,包括美食、手工艺等特产,不仅可以吸引大量爱好者,还可以吸引游客和文化产业人才,以此来提高区域知名度并发展文化产业。将皖北一片的知名度打出去,相信创意文化产业的未来形势一定很乐观。

(四)发展皖北内部交通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地方的交通是否便利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皖北各市虽都有火车站,大部分都有高铁站,但是由于线路太少,很多时候都需要转车,这对于人们的出行极为不便。拿宿州到阜阳举例,虽有直达的车辆,但都是在夜间或凌晨,这不利于宿州阜阳两地人民之间的往来,白天的火车点往往都需要转车,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却花了五六个小时,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皖北内部交通就不便利,更何况皖北与其他城市的沟通来往呢?如此看来,发展好皖北各市的交通尤为重要,交通方便了,邻市彼此的往来也方便了,更方便了与其他地方的往来,交通对旅游业发展有很大帮助,间接给创意文化的发展带来帮助,同时,对发展皖北各市创意文化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综上所述,皖北创意文化产业由于经济问题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由于地理位置问题导致文化难以走出去、因为人才不充足使文化产业难以得到更新和创新,这些问题遏制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但是通过政府政策的实行和皖北文化企业的共同努力,引进、吸引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发挥文化产业本身优势。努力发展好皖北各市的经济,使皖北内部交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与外界来往更加方便,也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以提高区域知名度,吸引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如此文化产业会得到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永进.文化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J].政策,2004(3):1-2.

[2]廖红君,王豹江.价值链整合的视角下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商业化,2015(7):272.

[3]苏卉.基于集群导向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6):23-24.

[4]张舒.上海发展文化创意文化产业对南通的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4(2):84-86.

[5]王晶,毕鸿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才流失的解决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4(6):76.

[6]杨修伟.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辩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8-50.

[7]肖虹飞,刘爽.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J].山西青年,2017:92-93.

[8]胡庆十,毕学成,毕学进.皖江城市带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定位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3-85.

作者:郭佳佳 杨康佳 余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