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途径

摘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正走向国际,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武术产业自身及对外发展现状的梳理,结果显示武术竞赛主导文化产业、培训机构两级分化严重、武术企业与武术旅游市场空白、武术文化传播方式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优化武术产业,增加武术文化在交流中的地位、扩大校际间的交流,发挥武馆的优势能保证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黑龙江省

2013年主席外访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年来,中国同各有关国家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以开放包容姿态致力于共同发展和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边境边缘2700公里的黑龙江省无疑成为冰上丝路带的重要区域,以俄罗斯为中心目标,向日本朝鲜韩国等周边国家辐射,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龙江丝路带•体育文化先行”战略,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一种优秀传统的文化符号的特殊体育,正走向国际化,太极、少林、咏春等文化品牌,逐渐被外国友人所喜爱。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地缘优势的黑龙江省武术产业自身及对外发展现状的梳理,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旨在推动武术国际化的积极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扩大武术文化的影响力。

1黑龙江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武术竞赛主导产业链

近年来,黑龙江省武术相关部门每年都组织武术锦标赛、武术套路比赛、传统武术比赛、高校武术锦标赛、社会指导员素质大赛等不同规模的活动,其覆盖面涉及全民健身的各个年龄段。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特别是2010年省太极拳协会建会以来,两年一届锦标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每届参赛人数达1800人次以上,赛事规模较大。此外,黑龙江省还积极参加并举办全国性比赛,比如2017年7月的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首次增设的群众太极拳比赛项目就有5名龙江选手一展龙江风采;2018年2月为助力第34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由体育局主办、武术协会和旅游有限公司协办成功举办了首届传统武术邀请赛,吸引来自北京、天津、张家口等16个城市的67支代表队的700余名运动员,广大武术爱好者领略哈尔滨市冰雪文化,体验哈尔滨武术人“冬练三九”、赏冰乐雪的人文情怀,搭建武术健身冰雪长廊,促进武术与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1.2武术培训机构两级分化严重

黑龙江武术培训机构主要以社区辅导站、武术俱乐部、武术学校、社会指导员和高校教师培训为主。黑龙江省内培训机构整体呈现“社区辅导站天天化、武术协会培训固定化,少儿武术培训融合化,武校数量减少和转型化”的趋势,其中,自2013年起,在全省开展“武术段位推广普及年”活动,平均每年举办6期培训班,培训2000人次以上。为促进武术段位制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在2012年6月9日举行了1326名岁幼儿一起演练武术操创澡了中国大世界基尼斯纪录,针对幼儿的《武术新三字经》和《武术新弟子规》培训,全省已有3000多名幼儿参与培训;目前黑龙江省内武馆武校数量逐年下降,规模较大的数量不多,文武寄宿学校屈指可数,哈尔滨市的武校相对较多,其它市县级武校均在一所到两所之间,甚至没有,整体上,武术馆校前景不容乐观,向跆拳道或搏击类方向转型,在市场经济和西方体育强烈的挤压下处于体育文化的边缘化。

1.3武术企业与武术旅游市场空白

企业是承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武术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区域武术文化的进步、积累和沉淀。向武术企业九日山、泰山、龙泉宝剑等企业,依托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为各自省市武术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黑龙江省由于地理位置特点,省内的重心一直将冰雪项目作为重点发展项目,一度将冰雪打造为世界登峰造极的高度,其体育品牌企业也是与冰雪相关联。目前黑龙江省内仅限于提供各种武术服装和器械,武术练习者的服装基本由周边裁缝店的制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术品牌和生产武术器材企业,其它武术表演零星地出现在婚庆、各企业公司开业等舞台上,市场不景气,服务行业仅局限于武术商品用品经营店。走在武术文化旅游前列的是河南少林寺旅游,据相关数据统计,自本世纪以来,少林寺每年接待游客达260多万,其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其次为山东和河北两省武术资源开发相对前列。反观黑龙江省的武术旅游市场则处于空白,还未开发和挖掘。

1.4传统及现代传播方式不完善

黑龙江省内对武术的传播主要集中在组织培训、竞赛、表演娱乐和互联网四种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文化的传播应离不开新闻媒体、电视、网络等现代方式。目前黑龙江省内的出版的书籍较少,电视及网络的传播主要代表有《龙武堂》和《快活武林》两个武术节目。《龙武堂》以龙行天下、武动中国,传播武术文化、记录文化轨迹为主旨,《快活武林》是第一档武术类综艺节目,通过“全民学武术”的模式体现“武术也快乐”的节目宗旨,这使黑龙江的武术文化传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再现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但是,这只是昙花一现,《龙武堂》和《快活武林》的停播也使本省武术文化的传播进入了低谷,传播方式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武术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黑龙江省武术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2.1中俄文化大集持续发力

为了更进一步推广武术国际化,国家层面与省内的相关部门也在采用不同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2010年省文化厅和黑河市政府与俄共同举办了首届中俄文化大集,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武术也从最初的省内单一表演向中俄双方演练稳步发展,2017年第八届中俄文化大集,黑龙江省中华武术学校的表演团在俄阿洲江畔列宁广场演练了“动作刚劲相济立体而直观,文化内涵而收敛”的精彩武术表演;2018年第九届中俄文化大集中国武术表演团作为特别嘉宾,来到俄罗斯乡村参加了一场地道的俄罗斯运动会,并与俄罗斯武术代表团共同贡献了一场精彩的武术表演,观众达20万人次以上。同时第九届中俄文化大集除黑河以外,还分别在省内的鹤岗、绥芬河、抚远、同江、东宁等5个沿边城市和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滨海边区、哈巴罗斯克边区等地同步举行,中俄文化大集已经从区域间文化交流活动成长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性项目。

2.2大众比赛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绥芬河、黑河、牡丹江、哈尔滨以及沿边等城市在相关体育局和武术协会的指导下,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国际武术比赛交流会、定期举办体育交流会。比如中俄体育交流赛自2014年11月以来,共举办了三届区域间体育交流大会;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与对外交流中心、省武协将武术融入黑龙江的休闲文化、冰雪文化之中,精心打造了“四季之春”“四季之夏”“四季之秋”“四季之冬”武术户外展演活动,尤其是“四季之冬”武术户外展演根植于龙江独特的冰雪文化,使武术“冬练三九”的境界登峰造极,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的眼球,网络媒体转载达40万条。哈尔滨少林武校协助国际武术联合会、中国武术协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成功举办第四届散打世界杯,成功举办了中俄、中日、中伊、中美、“功夫王”等系列国内外顶级大赛,打造了黄磊等多名功夫之星。在民间,中俄之间有着更加广泛的交流。黑龙江沿岸7个市、地10余个县,与俄罗斯州区城市每年开展的武术、冬泳、滑雪、篮球、射箭、自行车、跆拳道、拳击、体育舞蹈等活动达到几十次,给各地市县与俄罗斯各州区合作扩大地域覆盖面、增加合作项目提供了平台。

2.3校级之间比赛交流不断涌现

校级之间的武术交流赛主要包括大中小学校、孔子学院、武校、少年文化宫等之间的中外武术交流活动。武校占主要部分,哈尔滨少林武校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每年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武术爱好者,国外的武术爱好者特地慕名而来。截至2017年,黑龙江省高校接受155个国家来华学生15019人,其中俄罗斯3328人,蒙古364人,黑龙江省12所大学与俄罗斯13所高校举办合作办学项目26个,落实招生计划1830人;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黑河学院分别在韩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的高校建立了孔子学院。

3黑龙江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途径

3.1优化省内武术文化产业

审视黑龙江省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相对多样,具有巨大的潜力,理性审视武术文化产业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问题:省内市场化开发程度相对较低,缺少与相关产业融合匹配的完整产业链,没有真正形成良性发展,而且处于“脱钩”发展低收入的状态。因此,将武术推向国际的同时,应首先优化省内的武术文化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坚持市场驱动,融合冰雪优势,与文化、娱乐、旅游、互联网、地方武术偶像赵文卓介入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武术赛事城市和表演聚集区,真正培育本地区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武术表演企业,真正的打造北方特色的冰雪武术,同时力求承办国内及国际高水平的赛事。

3.2提升武术文化在交流中的地位

武术是一项以拳种和文化为载体的特殊体育项目,不同于西方体育,既有筋骨皮外在技术的展现、又有精气神内在意蕴的修炼。在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首先要采用武术“技术领先,文化渗透”的方式,既注重外在的形,又不丢内在的魂,武术工作者要强化自身文化内涵,认真梳理武术文化;其次,国际传播是跨语言传播,教练武术应加强外语语种的学习,提升对外交流的能力,消除沟通障碍,将武术的正确技术和文化知识底蕴都完美的呈现给国际武术爱好者,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最后,充分发挥留学生、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的优势,借助课堂的本地化优势,充分将深厚的武术传统文化进一步渗透,让武术国际化的传播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3.3发挥武校武馆优势

武校是培育武术后备力量和对外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它是培养新生力量和推广普及武术运动的基本单位,地市级武术队的开展程度,直接影响在全省范围内的推广程度和社会武术发展前景。首先重点打造一批省内知名武校。比如哈尔滨少林武校曾参加过中国少先队建队五十周年庆典、迎香港、澳门回归大型演出,中韩文化交流、世界杯开幕式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大型演出活动。对于自身创新力比较强的武校,相关部门应制定奖励政策,创造机会,打造省内知名武校;最后武术协会或体育总局应大力扶持各地武术学校的发展,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将本市的相关武术竞赛、培训、考级等活动由各地具有资格的武校承办,同时培育特色的武术竞赛和表演品牌项目,培养更多的优秀武术人才参加高水平的比赛,让更多的社会群体所认可,形成武术商业链,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扩大社会影响力。

3.4顶层设计与优秀传承人的乘积效应

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都需要持久而有效的发展规划,顶层设计主要政策对武术文化产业的导向,包括对外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武术专业教练员的配备、后备人才培养等一系列问题,导向性的付出切实有效的行动,让传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多元到规范;其次,积极发挥高段位武术工作者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省武术七段以上的有十余人,拳法技术精湛、文化底蕴丰富、武德高尚,应为发扬武术文化之领军人物,另外还应发挥传统武术优秀传承人名家和优秀传承人的示范引领作用,淡泊名利、在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温搏,焦艳菊.论传统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三个支点[J].体育文化导刊,2018(06):6-9,35.

[2]张园园.欧洲孔子学院武术的传播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7.

[3]丁传伟,李臣.“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03):127-133.

作者:仇银霞 王洪磊 宫祥辉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