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速平稳放缓时期,旅游经济却逆势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过去传统的旅游方式对大众游客不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产业应该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转型,促进旅游经济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文化产业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从党的十七大到,其发展地位的重要性逐年凸显,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也将成为旅游业的新的转型方向。济南市作为山东省会城市,也应该积极寻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济南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和影响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其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瓶颈,并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政府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市场营销、推进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促进济南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世界各国纷纷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跨界整合,使之互相借力,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繁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不仅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学者对两大产业关系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国外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两大产业融合形成的具体形态上,即旅游节庆活动、博物馆旅行、影视旅行等方面。学者Prentice以英国为例,研究了英国传统节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Hashimcto以日本为例,重点介绍了日本传统的艺术和节事活动;Kole介绍了美国夏威夷的演艺活动———塔希提舞蹈;Cohen介绍了西班牙的传统节事活动———犹太文化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得很快,形成了多方面、多领域的研究。学者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路径进行了研究。麻学锋等在《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析》中指出,不同的产业由于自身发展趋势、发展条件、性质等方面的不同,导致旅游产业与该产业的融合途径也大不相同,根据产业性质的不同,他把旅游产业融合路径分成四种类型;付瑞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一文研究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路径,以秦皇岛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更侧重于主体角度。另外,还有学者对两者融合的动力和障碍因素进行了探索,张辉、黄雪莹在《旅游产业融合的几个基本论断》一文中指出,旅游产业融合能够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和升级,不断开辟新的旅游市场;周春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与协同效应》一文基于协同创新思维,从消费需求驱动机制、制度环境协同推动机制、技术和制度协同带动机制三个层面提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及协同效应的理论假说,并运用前沿面板计量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实证探究。
二、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一)济南市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国内外罕见的“七十二名泉”、林木资源等,其中以泉水资源为主的泉水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济南作为泉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山东省政治、文化、科技、经济、教育中心,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直接推动旅游经济效益不断增长,2017年,旅游收入为970.8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近10.4倍,年均增长率达19.8%。与此同时,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如图1所示),由2004年的5.81%增加到2017年的13.48%,可见济南市旅游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旅游产业在济南市经济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二)济南市文化产业发展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层面开始重视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其发展。从2011-2016年,文化产业政策除了致力于自身发展外,还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济南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肩负着“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制度的重任。为了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济南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且将财政投入从2014年的75.3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62.8亿元,年均增长21.8亿元。此外,济南市政府还提出,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的目标。可见,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
新常态下,文化产业饱含着创新发展的能量,旅游产业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济南市将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形成了“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格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具有极强的产业关联性,这主要表现在两者之间的共性和要素关联性,文化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内涵,而旅游产业又对文化具有传播宣传作用。一方面,济南市通过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来寻求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点,增强旅游产业的内涵;另一方面,以旅游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济南市的文化,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体来看,济南市已经形成了一批文旅产业融合的旅游景点,如龙山文化遗址、城子崖遗址、江北第一古村朱家峪、商河谷子秧歌、万德镇等。同时,也陆续推出了诸多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如红叶谷生态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了整合济南战役纪念馆、济南市党史馆、解放阁、蔡公时纪念馆等为主的红色文化研学旅游产品。随着会展以及节庆活动的市场推动作用,济南市也开始发展节庆等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形成了不少具备文化内在的旅游产品,例如明湖民间曲艺旅游文化节、济南泉水文化周、济南民族风情旅游节等。此类节庆活动也给济南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带来了新的契机。
三、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与瓶颈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现状
济南市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两个产业之间不断渗透合作,增强了市场活力。一方面带来旅游产业的创新,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产业具有文化承载功能,又促进了济南文化的传播,使游客对济南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济南市进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条件,济南现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36处、市级74处,拥有洛庄汉墓、龙山文化、大辛庄商代文化等文化遗址,并且拥有独特的泉水文化资源,目前已经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泉水文化旅游产品、名士文化旅游产品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见表1)。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给当地旅游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效益,泉水文化一直是济南的核心旅游产品,但是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泉水资源规模较小,而且仅限于浅层次的开发,缺乏对整体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游客对于核心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强,但是济南的旅游资源开发还远远不够,根本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相较于周边城市青岛、泰安等,济南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仍然较小。另一方面,济南仍然以传统的旅游为主,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不足,“旅游+文化”产业融合这种大产业格局尚未形成,仅仅以泉水文化为主,缺乏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济南市对其他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对于所形成的文化旅游项目,宣传程度远远不够,这也显示了济南在市场推广营销方面存在着不足。因此,如何实现济南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四、济南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管理
济南市要继续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就必须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政府方面也必须有所作为。首先,应该构建合适的引导政策及管理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给予文化产业融合一定的政策支持。其次,强化文化、农业以及旅游等相关部门间的联系,互相奠定基础,寻找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契约点。最后,明确济南市旅游发展的准确定位,结合济南的文化及其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同时要构建起政府主导机制,明确发展目标,不断提升特色项目文化内涵。
(二)优化产业结构
济南市在旅游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是要想继续发展,必须先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增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充分融合本市的文化资源与旅游产品,实现两个产业的协调发展。济南对于游客的吸引大多来自于泉水,但随着游客需求的提升,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更想要深层次的旅游。此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济南市必须对其旅游项目进行创新,实现文化与旅游的合作共赢,实现跨行业以及跨所有制的整合,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优化互补,优化产业结构。
(三)强化市场营销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须始终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搭建起良好的产业消费以及投融资环境。具体来讲,要想将济南市的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品营销出去,就必须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例如,济南市所打造的泉城文化,可以形成品牌杠杆力,凸显市场竞争优势。就目前情况来看,济南的泉城文化的创新不足,一直仅仅依靠泉水资源,并没有其他创新点,并且新推出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文化遗址游览很少有人了解。一方面,是由于对游客的吸引力太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宣传程度不够。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济南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最大限度地利用新媒体平台来拓展旅游产品的影响范围。同时,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进行宣传。
(四)推进产品创新
产品融合可以更新传统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对于产品的需求。在新形势下,进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并不是简单地将两者进行相加,也应该重视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的内涵,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符合本地特色的旅游产品。
作者:时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