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文化产业专业建设构想和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发展前景极为广阔的新兴学科,具备较广的专业覆盖面和潜在的就业前景,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突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紧密结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确定专业方向;第二,依托传统优势学科资源探索制定明确可行的专业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合理课程设置,凸显文化基础,提炼专业价值内涵;第四,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文化产业;专业建设;专业方向;人才培养
文化产业是一门年轻而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兴学科。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早在1998年文化部就设置了“文化产业司”,但直至2004年教育部方批准四所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试点本科教学,此后跟进的高校不少,作为学科的文化产业,只有短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如此,与社会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文化产业专业”却发展前景广阔,甚至有人喻之为“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国家层面启动的新经济政策及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00年10月“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央决议的文件中,《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2001年“发展文化产业”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中央、政府的诸多政策文件都表明鼓励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心: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则细化了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自2011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此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成为全民共识和明确的努力方向;十八大以来,中央一以贯之地重视文化建设,特别强调文化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巨大作用;2017年5月国务院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目标任务,也对包括“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11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部署。这些都充分显示出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提出了数量上及质量上的高要求,高校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应珍惜把握这一良好时机,遵循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更直接地直面现实需求,探索可行有效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1.重视区域性文化产业人才需求,准确制定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文化产业专业的开设已有十多年的经验,一些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已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复合性:既要懂文化又要懂管理运作,既要有开阔的人文视野又要具备深广的产业经营理念,因此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广阔的人文视野,熟知现代产业理念,具有现代产业经营能力,能够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宣传部门、各类文化企业单位从事文化艺术管理、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产品开发、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文化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专门人才。[1]这样的表述,作为学科培养目标可谓简练明确,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许多学校的文产专业却暴露出“专业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缺点,这里面很大的原因在于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可谓复杂,学校在专业定位时很容易不知所措。2003年9月文化部文件《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举凡新闻出版、广电影视、旅游动漫等都属文化产业范围,而“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还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设备的生产、商务、管理经营等。2004年国家统计局明确“文化产业”的内部结构为:新闻出版,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以广告、会展、文化商务为主的其它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产业涉及如此广泛,而一些高校在培养目标还很模糊的情况下未做深入调查论证,急于求成盲目开课,往往直接将原有的文化类、经济类、管理类、法律类、艺术类等课程简单组合,而不是从真正的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及学科建设的内涵规律出发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这样一来,文产专业很快就面临生源质量和就业市场的双重拷问。作为学科的文化产业专业在高校里的开设,其首要任务便是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服务,尤其是为地方经济文化服务。地方性高校脱离地方需求谈人才培养,极易造成培养目标的无的放矢和学生就业的迷失。地方性高校应该结合地方优势文化产业以及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产业化”主线,制定符合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培养方向。这方面,有些专业定位较明确的可资借鉴:M理工学院文化产业专业依托福建省及厦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将办学重点落实在动漫产业与新媒体,确是对国家政策及福建文化市场需求的正面呼应。FS大学的文化产业专业偏重理论,其立意在“为地方政府部分提供文化产业规划与政策咨询,为文化企业经营提供战略策划和理论指导,并承接政府及民间机构的课题研究项目,开展专题研究、产业咨询、资讯整合等多方位的合作与交流”。
2.依托原有优质专业完善课程设置,夯实基础课程突显专业特色
作为学科的文化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一无成熟的课程设置二无一套业内比较认可、发行范围大的核心教材,几乎所有高校都是依托本校的优秀学科筹建起“文化产业专业”,此种情形往往被形容为“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学科背景又五花八门”[2]。其实,这也正是文化产业学科自身具有的复合型、交叉型特点所引发的。文化产业专业旨在为整个文化产业行业输送懂得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专业人才。按照文化产业“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的定义,文化产业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及相关层三个层次,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广电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等近年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是文化产业的延伸。[3]三个层次分别对应着文化策划、创意等设计型能力,经营管理等技术型能力,从事文化产品的推广、宣传、营销等经纪型能力,由此来看,培养如是之“懂文化、能管理、谙市场、有技术、会营销”的全能复合型通才,可不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产业专业能轻松做到的,因此,对于文化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专攻一面了解其余是人才培养的常态,高校应依托原有的优质学科资源,有机融合人文、经管、艺术、理工等学科来完善课程设置,形成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文化产业专业课程可分为三大类:文化及政策类,旨在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文化修养,了解国内外相关政策,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管理类,培养学生的文化产业项目运营、经营管理、宣传推广能力;相关学科类,诸如创意设计、新媒体技术等,培养学生一定的网络新技术运用能力。管理类及相关学科类在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地位,构成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和专业方向课部分。各高校应该依托原有专业资源夯实文化产业专业基础课程,以便形成自身的专业方向和办学特色,最初一批开设文产专业的学校都是充分利用原有学科优势提炼专业方向的:山东大学(最早一批获准开设文化产业本科专业的高校)依托其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科的优势,通过“文化资源学”“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文化资源评估与规划”等优势课程确定其文化产业的专业方向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上海交通大学的文化产业则是凭借其在媒介研究及文化研究方面的优势,明确其“培养国家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的专业特色,其优势基础课程是国家文化安全、文化政策学、文化行政等;而中国传媒大学则利用其在传播理论与实务、新媒体及网络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开设“媒介经营与管理”“新媒体理论与实务”数字传播艺术”等基础课程,其文化产业专业则偏重于文化传播方向。注意依托原有优势形成自身特色,避免千校一面,方是地方性高校学科建设应走的捷径。
3.重视人文课程,强化文化基础,凝练价值内涵
文化产业专业发展不仅是学科建设发展的问题,也是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没有人会否认文化产业对提升国家或社会的文化内涵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有专家认为“文化是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最根本、最长远的历史底蕴”[4],“文化”可谓是文化产业的基石。在这个急功近利言商言利的浮华时代,文化最容易被除去内涵意义成为空洞无内质的装饰品,当前文化产业最缺失的可能还是“文化”,金元浦就曾言“在市场洪流的裹挟之下,文化的缺失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5]。而文化的缺失,一方面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提升发展,另一方面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伦理缺失的实际问题,如文化产品的诚信问题、涉黄涉毒问题、职业道德失范问题、网络谣言问题,甚至还出现了传统文化遗产不受重视甚至灭失等令人痛心的现象。“文化市场与其他市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们在文化市场通过买卖交换的是思想、观念、感情、信仰、审美、价值观等等一切非物质形态的精神产品”[6],向勇《中国文化产业人文内涵的问题与策略研究》[7]一文较早关注到文化产品人文内涵的标准的问题,认为具有知识产权的文化标准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差异性、艺术性和效用性,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最根本的源头之一应该还得是培养文化产业人才的高校文化产业学科首先具有人文内涵。学科的人文内涵是通过具体人文课程的开设得以体现并强化的。窃以为,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文类课程包括两部分:一种是诸如文化学、文化产业概论、文化资源学以及文化研究前沿、文化研究方法论等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能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文化产业,熟悉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研究方法;另一种是文艺审美及文化伦理规范课程,例如中国文化概论、美学概论、艺术欣赏、文学经典欣赏、文化传播伦理规范等课程,这些课程看似与文化产业关系不大、可归属于无用课程,其实却能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对优秀文艺、对规则禁忌的较深了解和敬畏,确保学生有文产专业非常需要的创意“巨人的肩膀”,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尽可能不走歪路、有机会将优秀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最重要的是,借助于学习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优秀的文艺作品能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他们的审美辩识力,而不是仅仅成为制作者或赚钱者,所以说,人文课程的重视性不言而喻,专业建设者应合理有机地加以安排,由此提炼出自身的文化产业专业内涵并不断加以夯实。
4.建立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
学科专业建设要想取得预想的成功,师资建设不容忽视。向勇的《学科范式的转换和身份认同的构建》[8]简要梳理了中西方文化产业发展阶段,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两种学术路径,“一种是将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置于传统学科的分类之下……希望将文化产业管理作为‘管理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另一种就是将文化产业学科作为一个学科群来建设,可以从传统学科,比如: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任何一个学科角度都可以对文化产业进行研究,可以在传统学科专业下自设方向”,现如今我国高校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多走第二条路,这也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师资多是从文、艺、经、管等相关学科转型而来,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教师很少,虽然可能有部分师资来自实践一线。当前文化产业专业师资情况便是如此:转型而来的多,科班出身的少;学院出身的对产业经营很是隔膜,来自一线的又可能理论素养不足;更者,懂文艺的搞不清管理,会管理的弄不懂文艺,而懂文艺会管理的又很可能攀不上“技术”这座山,要培养出具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又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更兼具备“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的全能文化产业人才,负责培养人才的老师本身却不具备这样的技能和修养,人才培养又从何谈起?更何况,文化产业运行对技术具有高度依赖性,作为专业教师不了解文化领域的新科技革命怎么行?——因此,建立文化产业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非常重要。强化师资队伍的措施不外乎:(1)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和研究机构进修深造;(2)密切校内教师联系,以成立专题科研小组的形式让老师们加强沟通交流,相互促进;(3)鼓励专任教师到当地文化企业任职或实践,实现产学研结合,优化师资队伍;(4)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请行业优秀人士(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文化管理部门、社会团体负责人及文化研究机构中的研究员)担任课程指导或客座教授,而只有学校真正下定决心亮出态度拿出适宜政策,师资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够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黄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亟须规范[N].中国文化报,2009-6-19.
[2]贺莹.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路径探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1).
[3]赵晶媛编著.文化产业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
[4]金元浦.我国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与新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4).
[5]胡惠林.作为公共领域的文化市场[J].学术争鸣,2014,(8).
[6]向勇.中国文化产业人文内涵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艺术评论,2009,(9).
[7]向勇.学科范式的转换和身份认同的构建[J].学术月刊,2010,(8).
作者:黄长华 单位:闽江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