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思考

【摘要】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是北京落实“四个中心”战略定位、回答提出的“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命题的重要举措。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党的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文章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从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形成合力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北京;文化产业;全国文化中心

一、新时代北京文化产业的新内涵

2014年2月25日,视察北京时明确提出了建设全国文化中心、打造人文北京的要求。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北京“四个中心”的战略定位,“全国文化中心”是其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2016年6月3日,北京市政府实施的《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中,首次将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报告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和“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发展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产业需要坚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利用首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文化资源,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丰富文化产品数量,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凝结文化创新成果。这既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二、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1.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政策供给不断增加。北京市专门成立了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蔡奇担任组长,从顶层设计上为文化建设“一盘棋”打下了扎实基础。同时,先后颁布了《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北京市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5-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绘制了清晰的产业发展蓝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产业支柱作用凸显。文化和旅游部颁布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北京市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市场活跃,文化产业支柱作用凸显。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105.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8.2%,继续排在全国首位。三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特色鲜明、集聚度高,形成了“两条主线、七大板块”的产业支撑体系,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581.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0%。

2.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有待加强,文化资源活力有待激发。例如,北京作为多朝古都和文化名城,源远流长的皇城文化和独具特色的京味文化都代表了首都的文化标签和发展优势,但目前对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有待提高,文化旅游吸引力在逐步下降。2016年,北京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416.5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7亿美元,“十二五”以来年均分别下降4.4%和1.3%。二是文化消费能力仍有提升空间。2016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分别达到5.7万元和2634.8元,均列全国第2位。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相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居民文化消费占比超过30%,而北京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只有10.6%,文化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三是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目前,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性产业关联度和互补性较低,产业竞争力差距明显。2016年,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到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的一半以上,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是天津的2倍、河北的4.2倍。北京处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吸引了周边大量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但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关联性不强。

三、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补齐短板——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投资方向,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实用、适用原则,加强社区文化中心、乡村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15分钟文化服务圈,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确保全体市民共享文化成果。二是合理引导文化产业投资方向。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逐步向中西部倾斜、区域间投资差距缩小的态势。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早、市场较为成熟的北京来说,传统产业市场已经相对饱和,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发展机遇,合理引导投资方向,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低效率、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产业投资,加大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体育融合、文化商务融合等相关领域投资,发展产品附加值高、环境友好、符合首都特色的“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三是着力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充分挖掘首都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等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做好文化旅游宣传和推介工作,扩大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的影响力,提升文化旅游吸引力。

2.发挥优势——培养文化消费习惯,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挖掘文化消费潜力

一是要积极引导大众文化消费观念,培养大众文化消费习惯。通过推出类似《中华诗词大会》《朗读者》《百家讲坛》等一批线上精品文化类节目,开展“阅读之城——市民读书计划”“书香海淀”全民阅读活动等线下品牌类文化推广主题活动,激发大众文化消费热情,实现文化消费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二是加大对文化消费扶持力度,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推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开展万场演出下基层等品牌惠民项目,总结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举办经验,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放文化消费券,提升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积极性,让大众想消费、愿消费、能消费。三是增加有效供给,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文化企业要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培养和挖掘文化IP资源,推出更多体现首都水准和北京特色的文化精品,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消费热点。例如,故宫周边文创品牌“来自故宫的礼物”,是故宫博物院将北京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将文化创意与实用功能结合,借助互联网电商销售,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和粉丝互动,扩大品牌影响力,最终形成了叫好又叫座的原创IP品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

3.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要素流动,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京津冀三地政府秉承“一盘棋”战略思维,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打破地区间“条块分割”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加强统筹合作,建立定期部门间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根据三地文化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状况,出台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三地要站在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高度共同保护和利用文化资源,突出北京的皇城历史文化、天津的民俗文化以及河北的红色文化特色,大力挖掘历史人物、风俗美食、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打造具有京津冀特色的文化品牌。三是促进要素流动,培育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三地要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原则,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形成各有侧重的产业分布格局和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构建信息和科技交流共享平台,利用财税政策支持、金融扶持、人才引进奖励等多种方式促进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培育统一开放的区域文化市场。最终,构建以北京为文化中心功能核心层,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为文化中心功能拓展层,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京津冀文化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赵东坡:《当前我国文化消费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商业时代》2009年第10期。

[2]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3]毕小青,王代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进展、问题与展望》,《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4]顾江,胡静:《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和文化产业统计司,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出版社2017年版。

[6]梁君,黄慧芳:《中国省级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1期。

作者:李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