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自媒体的传播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媒体迅速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日益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传播形式之一。拥有大量互联网原住民的高校面对自媒体的兴起,既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增加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互动,同时也影响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文化
自媒体是个外来语,也是一个意译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自媒体(WeMedia)研究报告。认为“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一般认为自媒体是由用户产生内容,具有平民化、私人化、普及化、自主化的特点,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总称。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电脑、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各种APP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我们将慢慢远离传统媒体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即互联网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延伸,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结合物,具有多元性、开放性特征。在自媒体时代,现代大学生是自媒体发展的主力军。高校校园是自媒体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既是自媒体产生地,又是自媒体受众区。由此可见,自媒体不可避免地会对高校网络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1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多样
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已成为互联、电视、电信三网融合、互相渗透的传播环境高地之一。自媒体的融入使大学生网络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样,大学生通过QQ空间、朋友圈、微博、自创平台传播自己喜爱的文化,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目前,许多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渠道创办自媒体,观察视角更贴近大学生、内容更符合大学生需求,是大学生自创媒体与其他自媒体不一样的地方。高校也利用自媒体创建网页、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等进行自我宣传,高校教师更是通过公众号、微博发表观点、传播思想。大学生更是通过自媒体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可以休闲娱乐,陶冶情操。大学生通过“南师国学堂”鉴赏国学,通过“21天极速健身”“练瑜伽”学习健身,通过“思想聚焦”“罗辑思维”充实思想,通过“微在涨知识”提高生活技能。自媒体已成为高校网络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之一,丰富了高校师生群体的生活,也给了高校师生群体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使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多样。自媒体已经深层次地融入校园网络文化中,已经是校园网络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媒体话题更是被高校师生群体津津乐道。
2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互动频繁
认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多。其中,自媒体的出现就增强了高校网络文化的互动性,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校内和校外的互动、网上和网下的互动。微助教是应用于课堂中的微信公众号,它是一种课堂教学系统,为老师提供在线出题、看题和查看答题数据、课堂签到等服务,为学生提供课堂答题和签到等服务。这种类型的公众号增强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校、家长、教师、学生、校友和社会群体都基于高校网络平台进行广泛的互动和交流。近期“双鸭山大学”成为家长、学生、校友、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自媒体平台被广泛关注。“双鸭山大学”就是中山大学,英文名字是Sun…Yat-sen…University。“双鸭山大学”这个名字来源于一本书,该书作者五年前在广州坐地铁路过“中大”站的时候,他听到报站的声音好似“双鸭山大学”,后来他把这个名字写进了书里,最近走红。中大团委公众号发文称,中山大学的升级版别名“双鸭山大学”除了亲切可爱,更给中大学子带来一种身份的认同感。中大自媒体对该称呼的回应让更多中大校友知道这个别称,纷纷表示非常喜欢“双鸭山大学”这个名字,在校园网络平台上掀起热潮。
3自媒体的传播使高校网络文化安全受到挑战
自媒体带来了众多好处,但也挑战着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一直被人们诟病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舆论导向”“账号冒充”等问题层出不穷,大学生在搞不清事件原委的情况下对失实信息推波助澜,快速分享,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捕鸟事件”就是迎合人们的喜好、博取眼球的失实报道,在自媒体平台上被疯狂转载,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污染了高校网络环境。自媒体蓬勃发展,但是相对应的自媒体监管机制并没有建立,纠错机制也不够完善,导致高校网络文化有时出现无序状态。自媒体信息一旦,其影响是者本人无法控制的。一些人冒充、盗取高校师生自媒体平台账号虚假信息,获得不法利益,影响了高校网络文化的安全。“信息时代对信息和时空的集聚与压缩,加剧了挑战的风险和难度。这种复杂性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文化交往层面,实际上是渗透到社会细胞的最深处。”指出,做好网上舆论工作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传播快、影响大、覆盖广、社会动员能力强的微客、微信等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工具用户的快速增长,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田智钢.自媒体[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
[2]徐仲伟,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文化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钟家全.和谐校园视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5]敬菊华,等.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6]黄庭满.网络空间治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研论(下)[J].汕头大学学报,2017(1):10-22.
作者:林璐璐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