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论文(4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定义
何谓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所有文化活动及其内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形式的综合体。网络文化的概念可以总结为“文化观念”、“文化活动”这两个相对形象、具象的方面。解决了网络文化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何谓“优秀网络文化”。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一书中提到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环境威力法则。如果能够掌握这些因素,就可以轻易地推动起一个流行潮。在网络环境下要成为“优秀”,前提要满足的是“主旋律的网络文化”“流行起来”。
二、遵循原则
网络文化产品的最终形成通过资源转化为超文本内容产品,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将传统文化产品网络化,即将优秀传统文化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利用;二是网络虚拟文化产品化,即基于网络虚拟场域整合新资源,形成新的超文本内容产品’因此,网络文化产品既包括传统文化产品的数字化,又包括以信息网络为载体形成的不同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产品。优秀的网络文化流行起来了,但流行的东西经常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周期很短。怎么使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及时转化并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这是优秀网络成果存在的现实价值。文化观念和文化活动作为网络成果的具体表现,其转化和应用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品牌化。
“三流企业做产品,一流企业做品牌”。文化成果要想有吸引力、生命力,必须要有品牌。在这方面,许多高校做得不错,如南京林业大学在一百一十三年的建校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水杉”、“樱花”两大特色品牌。水杉有水杉剧社、水杉学术沙龙、水杉艺文空间等;樱花有“南林喊你看樱花”、“南林不只有樱花”等子品牌。这些品牌在微博、微信、人人等平台上展示度很高,也受到师生校友的热捧。
(二)市场化。
只有经受过市场的洗礼并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成果才能称得上优秀的网络成果。现在高校对学生创业的重视和孵化可谓前所未有,这种导向是正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整体的导向是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这些社会二次分配的行业,那是不合适的。只有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企业这些直接创造GDP的行业,那整个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长。南京高校中流行的“樱花邮局”,通过和邮局合作,售卖樱花系列文化明信片。这样的邮局直接流动于樱花盛开季、校园人流量最多的地方、是网络文化产品市场化的很好体现。
(三)专业化。
成果要想转化成功,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要想拥有核心竞争力,就一定要体现专业性。网络视听、网络动漫、移动网络内容、网络游戏、网络影视这些网络文化产品要想成功转化和应用,都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专业的人员。专业化成就优秀的网络文化成果。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水杉剧社坚持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以排演经典传统题材和现实生活题材为主的大学生话剧团。因其指导老师的专业性(田汉之女田野等),高校、企业、农民工子弟学校等不少团体请他们演出、策划。
三、实现途径
(一)议程设置秉承文化引领、文化育人导向。
用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去引导人、陶冶人、激励人,努力营造适合于师生发展的网络文化环境,使之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高校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精品佳作,鼓励网民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议程设置中坚持内容为王,持续推进。网络文化要实现很好的转化和应用,内容是最重要的。有温度、有信度、有力度、有角度的内容才是师生喜爱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有文化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能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容,才是可以流行、能够引爆,能转化、可应用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
(二)完善建立以产品为核心的战略性营销体系。
核心产品也就是顾客真正要购买的利益,即产品的使用价值。传统的营销战略中,在选择渠道,或促销作为战略性手段,通过其他要素实现核心竞争力打造。通过对产品核心的建立,构建一个以产品为核心,匹配营销资源的新的营销战略体系。任何一个产品都是由三层构成的,最里面是核心产品,第二层是外围产品,第三层是外延产品。如今,微博、微信的盛行,体现的是“人类交往革命”的转变。要充分利用好微博、微信这些新的传播渠道,开发、完善适合大学生网络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拓展相应的宣传平台。平台的拓展、渠道的配备要有媒体融合发展的思维,“新媒体视野”加上“传统媒体灵魂”是该思维的精髓。在“人类交往革命”的转变的过程中,需要营销不仅仅是向师生提供的产品的基本效用或利益的核心产品,也包括外围产品和外研产品。
作者:陈艾芳 高晓琴 刘子超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二篇:自媒体高校网络文化机制与策略
一、自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的特征
(一)多种信息传播机制并存
网络信息的传播如果从时效性上看,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前者的信息是“即时”传输的,后者的信息则是“延时”传输的。如果从信息反馈的及时性来看,网络信息的传播又有“同步”和“异步”之分。所谓“同步”就是每次通信需要参与对方确认,需要双方配合才能完成通信,它强调通信双方时空上的共同性,所谓“异步”则是指通信双方不需要共同参与,通信双方可以在时间上错开,分别对信息进行处理。由此,信息传输机制按照同步异步、实时非实时来组合本应该有四种形式,但非实时显然是无法实现同步通信的,因此,信息传输机制实际上有三种形式:实时同步、实时异步、非实时异步。面对面的部落广场通常是实时同步的,机械媒介的媒体传播通常是非实时异步的,而互联网传播则是上述三种传播方式并存。
(二)弱联系
传播的发生,离不开参与各方之间的联系。在部落广场的条件下,信息的传播以同步方式进行,这种信息传输机制需要人以独占资源的方式参与,此时,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强制排他性的,这种联系我们称之为固定联系,由于具有独占性和强制性,固定联系的效率是很高的。在机械媒介的媒体传播中,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不存在任何强制性,我们称之为松散联系,由于没有时效性的要求,加之参与者参与的时间也非常分散,松散联系的效率通常很低;网络信息的传播既可以采取固定联系的方式,比如即时通信、网络电话,也可以采取松散联系的方式,比如电子邮件、网络跟帖等。网络还能够提供一种综合效率更高的联系方式,我们称之为弱联系。弱联系保持了同步方式的同时性,但不要求参与双方以独占的方式共同参与,弱联系通常是以实时传送、异步处理的方式实现的,由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都是实时的,因此,在网络传播中,除了互联网同步方式建立在固定联系上,其他的传播方式都是建立在弱联系上,松散联系因为效率不高通常不为互联网传播所采用。由于弱联系传播方式不需要独占资源,是一种信息共享的方式,所以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为了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减少信息干扰,我们更多地采用弱联系而不是固定联系来进行信息传播。
(三)弱组织
传统组织都是有固定边界的,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让组织不再具有确定的边界,而且传播的信息也不再保持固定边界,因此是一种弱组织传播,弱组织传播与传统组织传播的区别不仅在于边界是否确定,还在于传统组织是在传播之前就建立的,与传播过程没有关系,而弱组织是在传播之后边传播边建立,其边界取决于动态的传播过程。同时,弱组织具有共享性,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弱组织,弱组织传播具有以下特征:
1.去中心化:
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是点对面的传播,公共信息一般是由具有话语霸权的权威媒体发出,传统媒体处于信息传播体系的中心。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是去中心化的,信息的传播可能由任何普通个人发起,并以他为中心传播开来,在此情境下,每一个信息传播的发起者就是中心。因此,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中心,而是指去掉静态固化的中心,其实质是多中心化。
2.话语权的转移:
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传播力和话语权主要取决于信息发出者,而自媒体条件下的网络传播则是“人人自带麦克风”,其传播力取决于每个参与者个体。它改变了传播生态,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权力分享机制,“网络的结构是一种民主精神的显示,它的共时性让所有的终端用户共享信息”。
二、自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的传播机制
(一)以层级带动为特征的次传播
所谓次传播是指传播是以层级带动的,如果信息接受者直接接受从信息者发出的信息,我们称之为首次传播,如果通过一个中间人接受从信息者处发出的信息则称之为二次传播,以此类推,接下来有信息的三次传播乃至无限延续下去的N次传播。次传播具有社会化效应,一条看似不起眼的信息,经历次传播后可能会引起一场大流行,而且这种流行往往并不肇始于传统的权威媒体,完全可能来自势单力薄的网民个体。如2009年百度“魔兽世界吧”里一句“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在短短的5个小时便引来了超过20万名网友的点击,近万名网友参与跟帖,迅速蹿红为年度网络流行语。
(二)以信用驱动为特征的社交传播
当传播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多次进行,决定传播的不再是传统的空间结构,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自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更多地依靠人际关系实现,换言之,自媒体是通过以信用驱动为特征的社交关系来实现多度传播的。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理论”:通过熟人的熟人,最多六个人,你就能联系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模型最大化了熟人网络的力量,它指出了一个极限,最遥远的人之间通过六次间接联系最终也能联系上,然而真正有效的关系远比想象中来得少,只有两种:好友和好友的好友。在熟人网络里,一度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信息,传播信息的双方相互信任,通常表现为情感维系的好友之间的传播或者契约维系的客户之间的传播,一度传播是用户节点间紧密传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其他多度传播的起点。二度传播也叫作信任担保传播,它是基于好友之间的信任来实现的,两个陌生人借助共同好友实现了信任的传递,此时,共同信任的好友起到了双方的信任担保作用。接下来,三度及其以上的传播不再是基于信用的,因为朋友的朋友未必还是朋友,所以信任担保不具备可传递性。因此,以个人交际联系为动力的信用传播实际上只包含一度传播(即好友传播)和二度传播(即担保传播)。
(三)以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为特征的裂变式传播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通常会导致网络文化的裂变式传播,破窗效应揭示了信息如何在人群中放大扩散,这一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提出的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公共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破了而没有被及时修补,那么其他窗户就会莫名其妙地接连被人打破。破窗效应表明人都有从众心理,潮流一旦开启就会势不可挡地演变为流行趋势,表面上,破窗效应的关键点在于谁开启第一次,但是,并非所有的第一次都会必然导致流行,实际上,破窗效应得以实现还需要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这种从众行为必须是利己的,而且容易付诸实践,这种利己不一定是指经济利益上的满足,也可能是心理上的满足。自媒体上的信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流行,或者说破窗效应能够得以实现,其前提是“待流行信息与所有参与用户的知识背景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即参与用户在相应的领域中已经具有足够背景知识的积累和铺垫。背景正相关包含两个方面:信息背景正相关和用户背景正相关。前者是指参与用户具有共同的信息背景,所以对信息的反应高度一致,后者关注的是传播链的相互信任,足够的信任是传播得以延续下去的重要基础。一些网络词句的流行大致如此,这些词句如果经由传统媒体直接使用很难流行起来,而在自媒体语境下,某些网民觉得某一语句有趣而相互传递之后,其他网友也有同感并大量转发,网络流行语就能得以广泛传播。另一种会导致网络文化迅速流行的效应叫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揭示了信息在人群中传播时的不确定性。这一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的理论认为:亚马孙河流域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会导致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引发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是说让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必然能够带来一场龙卷风,而是说微小的偏差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大流行。换言之,蝴蝶效应表明了未来流行趋势的不可预测性。如果说破窗效应能够告诉我们未来会流行什么的话,那么蝴蝶效应则告诉我们,理论预测是不可靠的,预期中期望的流行可能往往并不存在,因为只要时间足够长,任何一些小的干扰信息都会导致完全不确定的结果,而且时间越长,这种偏差越大。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造就了网络文化传播的两个重要特征:迅速传播,主题多变。破窗效应让流行在短期内迅速扩张,而蝴蝶效应则让流行点不断变换。
三、自媒体语境下网络文化的引导策略
(一)恪守以人为本
人类的技术不管如何发达,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人,自媒体语境下高校网络文化的传播也不例外,所谓以人为本,就是指我们的文化要不断满足当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草根性、个性化等诸多特点,这就对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既不能对高校网络文化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和乱象听之任之、视而不见,也不能因噎废食,以高校网络文化存在种种缺陷为由而视之为洪水猛兽,无端加以压制和禁止。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不断净化高校网络环境,改善高校网络文化生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和优质的网络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多元化、差异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高校网络文化重在引导,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定向引导,让高校网络文化传播中的蝴蝶效应、破窗效应朝着既定的价值目标和方向发展,而不是完全随机地发展,以形成有良好价值倾向的公共舆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和概括,也是当今中国网络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时下的网络文化纷繁芜杂,泥沙俱下,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大学生网民对网络文化的辨析和鉴别能力,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侵蚀,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审美情趣,防止“网络审丑”现象的泛化,弘扬真善美,拒斥假丑恶;强化自媒体平台的责任担当和政治意识,坚守道德底线,做到守土有责。
(三)着力培育公民的网络公共理性
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场,充斥着各种极端化思维和情绪化表达,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更是泛滥成灾,加上网络水军的推波助澜,总体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甚至是失控的态势。良好的网络公共理性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重塑大学生网民的网络公共理性,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势在必行,这需要网络管理部门不断与时俱进,做好网络治理的顶层设计;需要自媒体平台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为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媒体环境生态;需要网络意见领袖善用手中掌握的话语权,做好网络信息传播的“把关人”;需要大学生网民提高自身网络素养、学会理性表达。
(四)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危机处置机制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破窗效应和蝴蝶效应通常会导致网络舆情事态的严重化和复杂化,甚至酿成社会群体性事件。因此,要确保网络舆情可管可控,就必须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和危机处置机制。高校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甄别和疏导,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中的不良苗头和倾向,做到防患未然;另一方面,要完善危机处置机制,加强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效能建设,把握好危机处理中的“24小时黄金期”,对大学生的关切第一时间予以响应和回复,严防“破窗”扩大,做到网络舆情处置公开、公平、公正、透明,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和升级。
(五)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
同志指出:“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高校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网络文化产业既是满足大学生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更是助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因此,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在网络文化的发展思路上,我们要坚持统筹发展、多头并进;在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上,我们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式上,我们要鼓励创新、奖掖创造。
作者:邹新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第三篇:校园网络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论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的网络文化及其自身概念的解读
(一)网络文化概念解读
网络文化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概念,这一概念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文化表现形式。网络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通过新时代的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语言的时代表述,具有明确的时代特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与时代技术的结合,有其自身的特性,这些特性表现为继承性、技术性、信息融合性、开放性、互动性、价值的多向性、难以管理性、虚拟性、被引导性等。毫不夸张地说网络文化是一种大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仅包括好的文化,同时也包括不好的文化,网络文化最大的特性就是包容性和无辨识性,任何文化都可以在网络文化内生存,而网络文化本身又不具备辨别好坏的能力。而因为网络文化的即时性,根本无法做到对网络文化流向的控制,但是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人们日渐清晰的看到了网络文化的这一弊端,积极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诉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时期,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只有正确引导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让网络文化发挥更大的价值,推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的国民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一体系内既包含了社会崇尚的道德原则、精神风尚、思想理论,同时也将人们的理想信念囊括其中。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追求;从社会的角度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追求;从个人的角度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精神追求。这一价值观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思想指导性,对网络文化的引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网络文化的发展流向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甄选、引导、协调,进而对网络空间的文化进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吸收、发扬好的文化,对不好的内容要坚决禁止传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促进网络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的灵魂所在,具有校园特色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大学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校园文化对其形成意义重大。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是社会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进行引导,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校园文化,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及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个学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来说,有三个因素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学生的影响,校园文化是一种流动的文化,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校园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学生群体所吸收的成人文化会自然而然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影响校园文化。其次是固有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文化影响也大多是通过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固有成人文化的保留和继承。最后是教师、校园管理层的影响,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层是校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校园文化的形成来说,校园文化是一定程度上社会文化的缩影,通过这个缩影体现出了校园管理层对于如何管理校园的一些思路和方法。高等院校是人才的培养基地,只有高层次、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高层次、高品位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高等院校的教师专业文化水平较高,只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第二是文化产品的高水平。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来看,虽然国家的快速发展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有利的发展契机,但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众多矛盾也日益凸显,这给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院校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走出当下难题的唯一出路,这一出路不但符合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建设,同时也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网络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的建设路径
(一)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发挥校园文化价值主导作用
在进行高等院校网络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积极进行宣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旋律来发挥其作用。高等院校在进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时候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把理想信念牢牢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首先,高校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去武装教师和学生的头脑。这个过程主要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高等院校应该定期组织一些学习活动,让老师和学生学习最新的政治理论,尤其是高校的教职工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巩固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地位。从活动的角度上来分析,高等院校应该以班级为单位,让各个班级的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主体班会活动或者其他形式的班级活动,同时在遇到一些重要的节日的时候也要开展一些大型的主体教育活动,通过活动的方式把教育内容融入其中,并发展校园文化。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奋斗精神和抗压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发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作用进一步来培养的创新能力以及爱国主义情怀。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高等院校因为处于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更加需要一批高水平、高素质、高技术的理论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从多方面上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质量。在课程学习上,要把理论是实践结合在一起,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的小组,在理论教授完成后进行专题讨论。除此之外,高等院校还可以聘请一些校外的专业研究者来校讲座,组织学生们研究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积极交流。
(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校园文化进行管理
当代,高校正处在多种文化观念、多元价值、多种社会思潮相互交融的复杂环境中,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更应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并确立为校园精神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管理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这样才能让校园文化真正渗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管理必须融合,例如社会科学的讲座、校内出版物的出版、标语的审批管理以及岗站的管理等,这些校园文化活动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相符合,能够保障校园文化所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引导和监控校园文化的负面言论以及负面思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在老师和学生的工作、生活、学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发挥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发挥了舆论扩散的作用,因此高等校园做好舆论的搜集工作可以对舆论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学生和老师的思想动态充分了解,发挥学校工作的主动性。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学校应该发挥党委宣传部的作用,以党委宣传部为中心,成立专门的机构对校园的舆论进行监督管理。
(三)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
无论是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还是其他文化表现形式,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来展现的。高等院校在发展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想提高其文化的地位,就必须把文化的功利性展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这其中包括个人的内心素质修养以及社会公共精神,社会公共精神又包括知行合一、爱国思想、求真务实、社会良知等。同时要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学生的主动性、师生的互动性、校园文化内容的生动性等方面着手进行。高校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充分结合、互相融合,通过各方面的精品文化活动的熏陶学生们的心灵,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品质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和方向。高校应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精品文化项目重点打造,以便能够推进高等院校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四)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时候也要突破传统的旧方式,积极探寻新方法,不断创新校园文化发展的手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清楚的认识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服务学生,因此校园文化的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校园文化的展现方式中也要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方式,让这种文化的展示贴近学生,进而吸引学生,让学生为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自己的作用。当代社会是一个互联网极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的周围都有互联网的影子,这对老师和学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这让我们的交流越来越便捷,这也给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因此,高等院校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采用开放的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的核心,来打造符合自身校园文化的特色网站,并通过网络来宣传自己的校园文化。“易班”是现代多种互联网的合称,其中包括微博、BBS、博客等,通过这些易班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共同分享一些信息和资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院校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去,不但开创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同时引导高等院校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高校的学生们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中可以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和认知的能力,以自由、活泼的方式来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作者:刘嫔妮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播系
第四篇:高校社交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社交网络文化的特征
(一)开放性
社交网络虽然建立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但其与现实生活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社交网络的帮助下,用户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圈,随时随地与熟识的好友进行交流,并通过好友的朋友圈与更多的好友建立联系。通过社交网络,很多人找到了多年未联系的好友。另外,通过社交平台的参与,用户可以与完全陌生的人建立联系,并在网络上完成交流。
(二)实名制
在当前的社交网络中,很多都是采用实名制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加大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用户在申请社交网络的账号时,必须输入自己的真实信息。如果申请者不想对外泄露自己的信息,只需在主页中加以设置即可。实名制的建立使网络走出了虚拟的时代,使交流更具现实意义。
(三)平等性
社交网络具有一定的平等性。在社交网络中,没有身份和地位上的分别,人们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在论坛中发表出来,其他人也可以自由进行评论。在社交网络中人们的个性得到展示,也得到了他人的尊敬。在自己的观点获得积极的评价后,能够使网络用户心理上的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
二、社交网络文化冲击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在社交网络文化的冲击下,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难免会受到影响。高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了解社交网络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企图将学生带离网络环境,而是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利用网络环境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管理,让社交网络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贡献力量。
(一)加强对网络实名制的利用
在传统的QQ、BBS等交流平台中,缺少实名制的管理,学生在网络交流中往往使用虚拟的身份,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网络的管理形式也逐渐演变为实名制的管理,如SNS社交网络就是一类实名制管理的网络平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告诫学生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做到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近年来,由于网络不良言论而引发了多起民事纠纷,我国法律也明确规定了禁止传播网络谣言的相关事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案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散播网络谣言的严重性,从而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
适当的网络交流能够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到集体环境中。但过度的沉迷于网络就会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思想动态予以把握,同时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利用网络而不是沉迷于网络。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以学校为单位的交流平台,并鼓励那些平时不善言辞的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完成与同学和校友间的交流。学生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与更多的人相识,从而扩展自己的交友范围。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为学生组织真实的社会活动,让学生能够走出网络,又通过社交网络的交流性、外向性和开放性融入到真正的社会集体中去。
(三)鼓励学生参与话题制造
网络具有极强的传播能力,很多网络热点话题也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话题制造,让学生在在社交平台中传播正能量。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网络话题的制造,并让学生收集评论,在同学间展开讨论。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话题的制造。学生在这样的话题制造中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收获了自信,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也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以便于对其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三、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环境中去。当前社交网络发展迅速,社交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社交网络的特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网络实名制的利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话题的制造,使社交网络能够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所服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作者:黄才华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