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教育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教育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络文化下大学生教育探析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1.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前沿阵地作用

当前,网络已成为全国各高校巩固、强化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的战略要地,在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信息加强“意识渗透、和平演变”的“无硝烟”战场上,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以迅速快捷的实际行动,全面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网络,在实践中探索并形成了成效显著、特色凸显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牢牢把控了高校思想意识教育的“制网权”,主动打造文明、超越、健康、高尚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确保先进思想文化始终占据校园网络文化的主导地位。

2.高度重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成效

校园网络文化的传播具有载体新颖、时效迅捷、信息量大、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对高校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使得网络文化中出现“巨大负面作用”的文化传播现象,如:多元的价值观文化、虚拟文化、色情文化等,这些负面文化导致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多元化、道德意识弱化,因此,许多高校非常注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网络环境,建立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网络平台。

3.切实提高校园网络文化主体的网络素质

近年来,伴随高校校园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网络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利用,如:创办网上办公平台;倡导德育教育工程网络化;推行网上党团组织、虚拟社团等。对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校园网络文化主体在网络方面的素质:首先、增强了校园网络文化主体的网络意识;其次、提高了校园网络文化主体的知识素质;再次、提高了校园网络文化主体的网络使用、甄辨能力。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看重,但由于网络自身具有一些不良因素,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观念造成一定的负面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消解了校园文化的主导价值观念。

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对我国主导的价值观念形成强烈的冲击,使得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并出现多重评价标准并存的局面。这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必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将会对校园文化建设构成一定的阻碍。

2.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削弱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整合作用。

网络的自由性、交互性、娱乐性对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带来了足够的诱惑力,使得许多大学生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而网络与我们现实生活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宣扬色情暴力、散布虚假消息、侵犯个人隐私等与我们大力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不良信息。大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看待事物不够全面,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弱,又缺少丰富的社会阅历,因而,在网络的刺激诱惑面前,容易表现出任性,冲动的一面,进而做出一些有失社会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事情。

3.网络文化的“负面效应”容易造成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网络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使得许多大学生一旦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他们往往会选择在网上随心所欲地宣泄个人情感,而这些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网上行为,又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个人意识的极度膨胀,最终深陷其中而迷失自我,进而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道德人格的缺失。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开启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新战略问题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极为强烈,因为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纳新事物,也善于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网络空间的虚拟世界里能够使人得到现实世界无法得到的强烈的感官刺激。这对于那些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若是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持续失去先进思想文化的指引,大量具有“和平演变、西化分化”图谋的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就会乘机而入,一些大学生在西方错误思潮的影响下难辨是非,出现道德滑坡、理想信念丧失、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的现象。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要群体,从这一点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特别是关系到各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构建和谐网络校园和社会的重要政治课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大变革的瓶颈期,又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于大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时代追求和团结奋进的精神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这一时代重要政治课题的深入开展,使当代大学生自觉担负和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从价值观的深层次达成社会思想共识,把其智慧和青春自觉自愿地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宏业中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凝练、升华。在全国各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大力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同时,大学校园也受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的冲击,通过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使当代大学生对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等这些非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本质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从而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信息化时代,一个国家、民族创新的程度是这一国家、民族发展进步的标尺。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技能,更应具备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动力、世界前沿问题的敏锐性、把自己命运与祖国事业腾飞相结合的创新奉献精神,从这一意义上讲,创新能力更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精神风貌。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团体或学生组织;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自发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其个性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

作者:韩中敏 单位: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