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网络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网络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网络文化

一、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高屋建瓴、洞察深邃、远见卓识的创新思想,打开了意识形态工作新视野,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境界。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是讲到位了。因此,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现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没有变,也不能变,还要加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包括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意识形态工作,凝聚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共识。同志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为坚持人民性提供政治保障;坚持人民性就是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为坚持党性提供群众基础保证。这在更高层次上鲜明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的深刻思想。把正面宣传和舆论斗争统一起来,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在京第三十三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5.8%。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是顺应我国网络发展、舆论格局变化的战略选择,是保证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要求,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新发展。我们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虽然早已重视和论述网上舆论工作,但是,明确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还是同志的最新论断,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以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为突破口,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同志在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正面阐述和分析问题结合起来,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为什么要强调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除了上面所述的理由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问题倒逼我们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所谓网络文化,从广义上说,就是借助于网络这一载体进行传播的思想观念、新闻信息、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等的话语体系,是人的力量和各种关系及其变化发展在网络上的话语表达。即网络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及其成果的统一体。狭义的网络文化,有学者称是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所开展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我国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文化也丰富多彩。在“人人持有麦克风、个个都是发言人”的自媒体时代,有人说只有理解网络文化,才能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有道理的。网络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改变或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网络文化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先进的网络文化发挥积极作用,落后的网络文化发生消极作用。由于诸多原因和工作的不完善,我国网络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思想政治上的理想信念缺失,意识形态淡化,是非观念模糊。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为物役,信仰缺乏、政治立场不坚定、崇拜西方价值观的现象在网络文化上常有表现。二是网络淫秽色情、血腥暴力和低俗媚俗之风比较严重,怪异新闻、花边新闻充斥网络。文字、图片、视频、声响极具挑逗性,对青少年摧残身心,影响甚大。三是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泛滥,网络谣言屡禁不止。这里说的网络暴力与前面讲的血腥暴力有区别,一般在网络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四是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时有发生。通过网络信息传递,使现实中的一些人上当受骗,怨声载道。五是民族文化弱化,知识产权难以保护,网络安全受到威胁,等等。为什么网络文化建设中会出现上述问题并且屡禁不止?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理,可以发现:首先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媒体不够。现当前网络中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谁发表正面的、支持党和政府的言论或者驳斥那些攻击污蔑党和政府的言论,谁就会受到围攻,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这从反面说明,我们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其次,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独特性,为网络文化的低俗内容、怪异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具有高度开放的特性,是最容易实现信息传播自由、最难控制的传播方式。并且网络的无界性为打击在境外操作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加了难度。再次,西方国家的强势网络文化对我国的渗透和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不但在经济、科技、军事上占优势,在文化上也占优势。他们拼命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通过网络文化等途径千方百计地推崇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加之先进的网络技术的优势,的确为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增加了压力、困难和挑战。最后,经济利益的驱使。有些网络文化的操作者、管理者不讲社会效益,不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只讲经济利益,乃至不择手段在网络文化上攫取金钱,满足私欲。

三、以实现中国梦为价值取向,确保网络文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机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是有明确目的和价值取向的,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就是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同志的重要讲话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这一论述,对我们网络文化建设有深刻启示,即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作为价值取向,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大局和大势。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召唤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我们一定要在网络文化上把它作为尺度、作为标准,认真贯彻、始终坚持。网络文化建设的形式上看,应提倡丰富多样。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可以反作用于内容。因此,也不能忽视在形式上的努力。从上网主体来看,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到81.0%,手机上网仍然是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既要研究计算机上网的特点,也要探索手机上网的特点;既要发挥计算机上网的作用,也要发挥手机上网的作用。从上网载体来说,要利用好数字报刊、移动电视、手机媒体、计算机媒体、微信、博客、播客、微博客等新兴媒体。为此,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工具的行家里手。网络文化建设的方法上,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我为主,重视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也要重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在网络文化建设上,也要提倡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的统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注重实践,勇于探索;加强顶层设计,就是要注重网络文化的关联性和前瞻性,要有规划和谋划。虽然我国的网民人数最多,网络事业发展最快,但核心技术和先进技术还不如国外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发展网络文化,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精心做好对外宣传。网络文化建设的途径上,要勇于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狠抓落实。一是坚持重在建设,立足加快发展,积极开发利用。二是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拓展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展览馆、网上影院等业务,推动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传播。三是加强对网上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把公众情绪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特别要注重对突发事件的网上引导,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把网上引导和网下处理紧密结合,综合应对。四是积极推进网络法制建设,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实行依法办网、依法管网、依法上网,落实执法责任。五是切实维护网上安全。六是提高网络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党委领导、行政监管、法律规范、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道德感化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

作者:蔡丹 蔡永生 单位:四川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