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网络文化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健康网络文化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健康网络文化发展

一、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性

(一)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5.13亿。正确引导好广大网民的文化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他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积极发挥好他们的创造性,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力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社会共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现在,世界各国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优势地位。当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积极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同时又充斥着反动、迷信、色情等有害信息以及网络犯罪、网络黑客行为,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如何引导青少年趋利避害,接受健康的网络文化,保证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全社会应及早采取有效的措施,共同来构筑网络文化防范体系。

(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现实社会中的各类矛盾几乎都能在网上形成舆论热点,一些局部“小事件”被网络聚焦放大,极易引发网民的情绪大宣泄;案件的某一细节,经过网络的发酵,极易演变成为震动各界的社会热点事件,加上一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的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渗透破坏,很容易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危害国家安全。所以必须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做好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二、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发展机制的不健全,网络法规的不完善,以及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强势网络文化渗透西方国家强势网络文化的渗透成为我国文化安全的潜在威胁。由于互联网“无国界”的特性,加速了各种文化的相互吸收融合,某些强势文化、宗教文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感受和价值判断。由于文化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敏感性大大增加,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霸权国家向其他国家实施文化扩张和渗透的新载体和新渠道。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社会的渗透更加便利频繁。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独霸网络、推行网络霸权主义的格局仍是主导性的,网络被认为是它们对其它国家内政外交横加干涉、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演变的重要战略工具。

(二)网上不良信息泛滥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传统的把关人作用的削弱,以及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机制,使色情、暴力、迷信、反科学、伪科学和带颓废、低俗恶搞等落后文化在网上泛滥。互联网的强大技术支撑使其成为不良信息大肆蔓延的天地,输入一两个词汇就可以得到成千上万的链接页面,网络色情、暴力、迷信、邪教、恐怖等不良信息应有尽有,这些不健康的信息充斥于网络,污染了网络环境。这些垃圾信息的泛滥严重危害着社会并诱使青少年违法犯罪。此外,迷信、邪教和恐怖组织的存在历来是危害巨大的社会问题,当互联网普及后,很多迷信、邪教和恐怖组织开始把网络作为实施危害社会的活动的重要工具和场所。

(三)网络犯罪增加近年来,中国的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各种传统犯罪与网络犯罪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侵害他人财产的犯罪增长迅速,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入侵和攻击计算机与网络的犯罪日趋增多,利用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从事赌博等犯罪活动仍然突出,不仅侵害群众切身利益,而且危害国家安全,严重破坏了网络的经济生态。

(四)知识产权和隐私权受到侵犯网络知识产权、名誉权、隐私权受到侵犯。网上大量的文章、音乐、影视都可免费下载而不需要支付版权费。网络文本的可复制性也致使网上知识产权的维护成为一大难题。另外,互联网也已经成为个人隐私泄露的重要平台。一是对个人隐私的直接侵害。人们通过网络进行的所有活动被记录下来,这些活动包括电子邮件收发、远程登录、远程文件传输、网上漫游等。二是对个人隐私进行多手传播。调查显示,许多在线购物者上网查看了自己的礼物后,网站会将他们的习惯、爱好等个人信息收集起来,以备扩展商务之用。三是对个人信息进行歪曲。一些网站管理者或别有用心的人对上网用户的记录进行窜改或有目的地加以传播,使个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网络的政治生态受到污染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很快,但是,西方社会也有一些人不能正视中国社会崛起的现实,心态异常复杂,把中国的快速发展视为对西方价值观念、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的网上舆论斗争日趋严峻。目前,境外反华敌对网站有2000多家,网站有300多家,藏独网站有400多家,互联网已经成为境外敌对势力向我渗透的重要工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勾结“藏独”、“疆独”、“东突独”、“”邪教组织等各类境内外敌对势力,围绕人权、民族、宗教、新疆、西藏等问题,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加紧对我进行渗透破坏,实施颠覆图谋。

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应采取的措施

(一)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创造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产品,提供优质便捷的网络文化服务,是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兴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善于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投身于文化创造,推动我国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和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使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产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网络文化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文化。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自觉服务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于广大青少年,要主动适应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形式,为广大青少年网民创造出更多喜闻乐见的网上文化产品,为他们的成长提供绿色的网络环境。

(二)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巩固和发展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针对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应当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要坚持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在网上展示,积极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热点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讲求引导艺术,提高网上引导水平,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各类重点新闻网站要形成网络宣传的合力,大力宣扬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从而占领网络文化的制高点,有力地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使中国文化在网络世界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三)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创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加强对广大网民进行网络伦理和网络法制教育,倡导文明上网,使广大网民从思想上筑起抵御网络有害信息的堤坝,积极参与到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同时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对网上流传的错误思想和言论,要及时地加以批评和引导,从而有效地消除其影响;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清理、删除网上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并督促网络运营服务企业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文明办网,不为有害信息提供传播渠道。

(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网络文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的全新文化形态,是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领域。从互联网发展历程看,网络技术的每一项重大创新应用,都对网络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产生深刻影响。技术能力决定传播能力,传播能力决定影响能力。要充分认清技术建设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网络文化繁荣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核心要素,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和基础工程来抓。要站在互联网科技发展最前沿,及时跟踪掌握互联网技术最新动态,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加快培育新兴业态和新的市场需求,抢占网络传播制高点。

(五)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必须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需要一支规模宏大、德才兼备、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网络文化建设大军。近年来,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科技飞速发展,但是,网络文化专业人才奇缺,特别是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网络文化领域的高级人才,现在的人员大多数都是网络技术人才,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既懂技术又懂文化网络的文化专业人才。不仅对网络文化建设构成了巨大的障碍,而且也给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和管理实践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当务之急,加快培养具有战略眼光,视野开阔、善于谋划、锐意创新的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具有较强把握导向能力和策划能力、掌握网络文化创作生产传播规律的内容建设人才队伍,具有现代市场观念、懂经营、善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等“四支队伍”,为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并积蓄发展后劲。

作者:刘静 单位:中共烟台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