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3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网络文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3篇

第一篇

一、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与初中生的道德心理特点

1.自认为有了较成熟的道德判断能力,但又尚未摆脱儿童的天真幼稚

这是初中生道德心理发展最显著的矛盾体现。这一时期是由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不仅身体上迎来了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心理上也逐渐接近成人,但尚未达到成熟程度。他们思想独立、开放,自认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不再对老师和家长言听计从;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认可,但同时又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和缺乏自觉性。在这一阶段,随着抽象思维和理性认识的高度发展,他们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道德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单一的表面理解,开始有了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还未成熟,还带有儿童的特点。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情绪很不稳定;且思想单纯,对待事情表面化;抵抗诱惑的能力较低,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因此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标准;道德意志非常薄弱,在面对一些道德问题时也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2.渴望被关注和认同,但又将自己封闭起来

这种开放和封闭的矛盾可以说是初中生阶段最为普遍,也是最有影响的特点。他们的“成人感”和平等意识非常强烈,这在他们的道德心理发展上也表现的很明显,在遇到道德问题时,开始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事物的善与恶、好与坏,并且他们希望周围的人也能够认同他们的判断。但同时进入这一阶段的孩子也开始强调自己的独立空间,隐瞒自己的心事,不再向老师、父母甚至是同伴表达自己的心声,内心世界变得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神秘。虽然他们渴望得到关注,但他们不会轻易的表现自己,更不会轻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心理不仅会使他们感到孤独,而且由于缺乏交流和沟通,使得他们对道德问题的看法和判断很难被外人所知,也就不能及时地得到鼓励或者引导、纠正,他们的看法会变得很狭隘,甚至固执己见,这无论是对道德认知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培养,还是对道德行为的实践都是不利的。

3.他们强调自我,但又十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进入初中以后,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注自己,并且从道德品质和人格特征等方面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在道德发展方面,他们也开始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而且由于他们追求自我,往往都对自己的标准十分坚持。但同时,随着与社会环境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也更多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虽然这一时期他们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很高的发展,道德判断能力也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还尚未稳定。由于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的飞快发展,他们可以更早、更全面的接触社会,接触成人世界。再加上他们的好奇心极强,善于接受新兴事物和追求新鲜刺激,因此当受到社会上种种因素的影响时,他们有时就会主动改变自己原有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标准。而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矛盾往往会导致他们的道德情感混乱,道德意志薄弱。

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初中生道德发展产生的影响

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之产生的网络文化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对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初中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中国的网民数量现在已居世界第二,而其中初中生又占了较大的比例,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对初中生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同时网络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初中生道德发展的影响也尤为突出。

1.丰富了初中生的认知内容,但也冲击着其原有的道德认知结构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初中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但同时,网络文化的复杂多样也会使其包含的不良信息对初中生的道德认识产生消极影响。“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道德现象、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或者说是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认识。”初中生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是心理从幼稚发展到成熟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开始对道德认知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且开始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体系。而网络文化是多元性的,其中有大量关于道德的教育内容,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对同一个道德问题看法也不尽相同,这些可以让初中生从更多、更广泛的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而初中生也可以从这种种不同的观点中自主的选择自己认同和愿意接受的,对于逐渐趋于成熟的初中生而言,这比传统的家长老师强制灌输的方法更能促进他们道德认知的发展。但此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未成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容易受到诱惑和影响。

①对初中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它既是一个信息库,同时也是一个垃圾场。人们可以自主地选择和获取网络中充斥的各种信息,初中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民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由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的矛盾性,当他们受到其他价值观念的冲击时,往往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就会发生改变,甚至会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更为严重的是,因为这些价值观是他们自愿接受的,所以对于强调自我的初中生而言也更容易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

②对初中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影响。由于初中生的叛逆心理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觉性较差,而网络文化又复杂多样,其中不乏有关暴力、色情、欺诈等不良信息,使得初中生的法律意识变得很薄弱,出现了一些缺乏道德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总之,由于受到多元性网络文化的冲击,现在许多的初中生道德认知变得模糊不清,人生观、价值观也开始动摇,这对他们的道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为初中生的道德判断提供一个新平台,但也弱化了其道德情感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初中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但同时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会妨碍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养成。初中生是处于渴望被认同和自我封闭相矛盾的阶段,他们希望除了学习成绩,自己的道德品质更能被认可。但此时他们又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向人征求意见,因此,在遇到道德问题时,他们就往往按照自己标准去判断。对于思想还未完全成熟的初中生而言,判断错误的机会是很大的。而多元化的网络文化恰恰为较为封闭的初中生打开了另一扇门。网络文化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网络上表达的观点和看法也各不相同,而在这些观点和看法背后所蕴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自然也就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初中生可以通过浏览这些观点和看法来接触到不同人的不同意见,并通过与之比较来分辨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是否正确,再加以改正。但是毕竟初中生的道德认知和分辨是非的能力还有限,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如爱憎、好恶等。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意志薄弱、感情敏感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情感上的波动。而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包含了人们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报道,这不仅会使分辨能力还较弱的初中生出现混淆和迷惘的感觉,同时大量重复的介绍和报道也会导致初中生对这类事件的情感弱化,再遇到同类事情时,他们会表现出麻木和冷漠,特别是那些消极信息的不断出现,会导致更为严重的道德冷漠。而道德意志是指人在道德行为过程中的意志表现。处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本就渴望受到他人的认同,再加上网络文化中有大量充满功利色彩的内容,因此,很多初中生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一定的目的,比如会受到老师或家长的表扬等。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道德行为动机使得现在的初中生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意志都比较薄弱。

3.增强了初中生的自律能力,但也使其道德行为变得狭隘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可以促进初中生自律能力的培养,但也会对初中生实践道德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传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基本上是老师说,学生听;家长教,学生做的模式,学生完全是听从命令行事,其自律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而当他们面对多元性的网络文化时,选择的权利在他们手中。这样也就对初中生的自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这对他们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具有较强自律精神的初中生可以在网络繁杂的内容中自觉地选择那些积极向上、与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信息,从而增强其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意志。而网络文化对初中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最终都会体现在其道德行为实践上。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得一些消极信息和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内容有机会进入初中生的视野,而初中生的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接受较快,因此网络上传播的色情内容、暴力游戏、封建迷信等消极信息都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初中生实践道德的方式产生了影响,现在网上投票、捐款等形式已经成为很多人实践道德的方式,而对于还在学校中尚未成年的初中生而言,这种方式也更加方便,但却使得很多初中生误以为遇事只要捐钱就是道德行为了,使道德行为的范围变得很狭隘。另外由于网上捐款等活动不需要到现场就可以进行,这就使得原本具有很强道德教育作用的事情对初中生的道德情感冲击并不是很大,甚至完全失去了其教育意义。另外由于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的大多是虚假的个人信息,也可以发表虚假信息而不用承担责任,这使得同一个人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出现了双重的道德人格,这对青少年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不仅会使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减弱,道德行为方面也会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表现。

三、在多元性的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初中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1.学校要变革德育内容,增强其对现实的解释力

我国传统的德育课程主要是灌输式,内容也比较陈旧,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因此,不仅收效甚微,更受到了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而网络文化之所以被学生喜爱和接受,正是因为其多元性、生动性和创新性满足了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要借鉴网络文化的这些优势来充实学校的德育内容。“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是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和基础,网络对于青少年道德观念的影响也是网络对青少年诸方面影响的核心和关键”,而学校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易斯•拉斯等人提出的价值澄清模式中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关注生活,这在当今的网络文化背景下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校德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德育内容上除了介绍那些经典的英雄事迹外,更应该把网络上学生关注的一些热点话题和新闻人物加入进来,并且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加以展现,让学生感受到这就是他们的生活,而不仅仅是遥远的历史。德育内容也不要只是单一地叙事,可以在其中加入一些使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进来,促进他们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但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与指导,特别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教师和学校要在德育课堂上通过价值澄清来帮助学生在走出混乱,增强道德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增强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教师的教育者角色决定了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传递知识的同时,解释和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问和困惑。”但在以说教为主的德育课堂上,学生很少提问,教师也很少解答,有的教师甚至完全忽视甚至不允许学生提出异议,这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很消极的。因此,必须对这种不符合时代特点的德育方式进行改革。如引入体验式教学和情境教学,根据麦克菲等人提出的体谅模式,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一些有关道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将一些网络热点和社会新闻拿到课堂上互相讨论,使他们都能参与其中。这不仅符合初中生强调自我、追求平等的性格特点,而且在转变角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别人的处境,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而且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扮演角色和讨论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改正。

3.提高教师网络文化素养,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自然转化

道德行为的培养是整个道德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方面,也是最终目的。教师作为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群体,其自身的网络文化素养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初中生的道德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要提高教师的网络文化素质,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教师对网络充分了解,并且学会利用网络、分辨网络信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势利导的规范学生的上网活动,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榜样示范作用。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类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在社会环境里,人们通常是直接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模式而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初中生很容易受群体和同伴的影响,因此教师除了通过价值澄清,角色扮演和组织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外,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现实的道德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力。另外,虽然学校是初中生道德培养的主要场所,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需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合作。

家长应首先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网络的利与弊,提高自己对网络安全的意识,发挥监督和引导功能,但不能完全限制孩子上网,应指导孩子健康上网。而政府机构和相关组织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执政部门要加强力度整顿网站中色情、暴力、反动的内容;电视、新闻、报纸等各种媒体都应发挥其广泛的影响力来宣传健康积极的网络观念。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由于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初中生的道德品质发展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社会、学校、家庭应统一起来,在充分了解网络文化的优势与缺点的前提下,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以确保初中生的道德品质可以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杨露 杨淑萍 杨俊平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连艺术学院音乐系

第二篇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研究概述

1.研究的总体思路

研究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遵循了由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分析再到找出解决对策这样的思路。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首先是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然后是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或大学生的影响,最后提出应对网络文化挑战的对策或德育创新思路。这类思路的文章以李远贵的《试论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王淑芳、王宏欣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思考》,陈进华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模式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孙慧明的《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为典型代表。第二类:开门见山对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予以分析概括,然后就问题提出高校德育应对网络的思路或途径。这类思路的文章以朱桂娟的《网络化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黄祖辉、冯家贵的《信息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袁世斌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李志的《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路》为典型代表。第三类:通过对网络文化特点及其效应的认识,指出加强高校德育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思路。这类思路的文章以陈志超、汪谦慎的《用先进网络文化引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张廷俊的《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张群耀的《直面网络文化挑战的高校德育》为典型代表。还有一类思路较为特殊,即逐条提出应对网络文化影响的高校德育对策,严考亮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为典型代表。

2.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这些文章,分析其内容主要集中于网络文化的特点、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以及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或创新。网络文化的特点:产生或传播于互联网络的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的社会文化,是文化的一种新形态。通常来讲,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虚拟性、多元性、便捷性(即时性)、交互性、国际性(广泛性)、综合性(丰富性)、渗透性、难控性等特点,同时也使主体具有平等性、隐匿性、自由性或自主选择性。从文化传播与控制的国际视界来看,网络文化也具有话语霸权性。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点,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才构成了冲击和挑战。网络文化的影响: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也对其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主要是讲挑战方面的影响,可以从两个角度概括阐述:一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二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网络文化挑战。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从思想方面讲,海量信息良莠不齐,给大学生造成价值判断困惑,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冲击,尤其是黄色、黑色、暴力、黑客等不健康信息和行为对他们造成思想污染,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滑坡;从政治方面讲:西方凭借文化传播技术优势实行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渗透,使大学生的理想、政治信念动摇,他们对国家和民族以及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荣誉感减退,政治思想过度自由化,崇尚西方政治模式;从心理方面讲:网络文化的虚拟性、隐匿性以及各种网络文化形式的趣味性、吸引力,容易导致大学生对虚拟世界的沉迷,形成人格缺陷和心理发展障碍;从行为方面讲,人机互动下的网络文化交往模式以及有毒网络文化,使得自制力弱的大学生在虚实之间角色转换不当,其行为与在现实生活脱节,社会人际关系发展受到不良影响。网络文化中的消极成分致使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高校德育工作者面临的网络文化挑战,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

高校德育工作者主要包括学校相关党政团领导和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第一,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单向传输教育,在网络文化影响下,以教育者为主导的“说———听”式德育关系结构,以及德育方法途径,丧失了原有的德育效果。互动、多样、广角是对高校德育模式改革的要求。第二,高校传统德育内容的文化主导地位受到严重冲击。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传统德育内容显得僵硬、枯燥,大学生在面对多元爆炸式信息进行自由选择中,主导文化被湮没,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权威也受到挑战。第三,高校德育工作者素质结构及应对能力挑战。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文化素质结构与网络文化发展相脱节,网络应用技术和能力欠缺,对“彼”认识不全面,也导致“此”的舆论导向和控制力衰减。第四,高校德育环境恶化,受网络文化影响不良环境因素难以清除。

网络文化的发展使得高校德育存在的社会环境条件极为复杂,文化垃圾和不良信息将高校师生团团包围,教育系统承担育人责任却不能左右复杂的宏观育人环境。面对网络文化给高校德育工作造成的巨大压力,学者们纷纷提出了应对之道。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途径或创新:重视高校德育工作,改变传统德育模式,创新德育方式、方法和途径,增强德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微观德育育人环境,如“积极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建立网络德育平台,实施网络文化教育,开展网络德育活动;普及网络资源利用知识,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安全观;健全相关网络立法、规范网络运行制度、加强网络文化管理,净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德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建立精干的专兼职结合的网络德育队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服务。

3.研究中的不足

前人的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问题研究成果反映了大众视角和认识创新之处,但仍有不足。由于学者思考的切入点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进而对每个侧面的认识程度也不一样。有的问题并没有理清说透,有的问题没有得到关注和审视。目前,学者们忽略了对网络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中几个问题的考虑,(1)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环节;(2)德育育人的目标、标准、本质与社会发展节奏、环境条件之间的矛盾;(3)高校德育工作应对网络文化影响的机制、体系。此外,很多学者对高校德育提出的对策或创新方法叙述比较笼统,具体操作性不强。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关于高校德育模式与德育内容

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传统的高校德育模式是封闭型的,信息的传输以单向为主;信息的发出者是德育工作者,其在德育过程中是主体;而信息的接受者高校学生则是德育客体;德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载体简单固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网络文化的盛行破坏了这些旧有模式的有效运转,于是高校德育模式的改革、创新被认为是必然趋势。但模式的改革、创新需要一个探索过程,在新的模式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不成熟和不健全。当前,伴随着社会的转型,高校德育模式也由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变,但并未定型。在此过程中,由于对网络文化了解不全面、对原有德育模式反思不彻底、对新德育模式探索不充分,存在一些认识失误。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德育主体并没有得到客观、正确理解和实施,德育内容的更新、针对性与信息社会发展、网络文化结合有限,德育工作创新的实效性有待增强。同时,高校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手段、载体等的采用,忽视新一代学生的兴趣与接受能力,与对学生需要的考量相脱节。这反映出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研究与实践的相对滞后性。

2.关于高校德育工作者及其工作体系

高校德育工作者是承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道德素质培育、身心健康诱导任务的主要责任者。他们的道德文化素质和其他个人素养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道德等方面的接受效果。然而,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结构受到挑战,他们对网络技术、网络文化现象的掌握和深层问题剖析略显被动和迟缓,应对网络文化侵袭的能力较为薄弱,这与熟悉计算机技术、网络操作的深受网络文化吸引的高校学生形成强烈反差。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媒介没有被教育双方平衡地使用,这一对矛盾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高校德育工作常被误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也是偏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育,德育的其他方面受到教育观念、教育教学资源配置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实现其应有效应的最大发挥。高校德育工作者和工作体系的后天不足使得当前高校德育效果与社会期望值有一定差距。

3.关于高校德育环境与德育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效率是突出的特征。网络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社会节奏的加快。因此,高校德育工作除了面对多元、复杂、嬗变的网络文化,更处在快节奏的社会潮流驱赶的之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与生产不同,德育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式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自有其发展规律,而不是靠外在的添加剂“催熟”,更不能用一般指标量化。网络文化的“快餐”效应,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浮躁、肤浅,高校德育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实属不易,从而不利于深入德育。当前社会发展的目标是效益的增加,对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德育有所忽视。高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学生就业、科研能力的培养上,德育只起到辅助作用。高校人才培养的天平失衡,德育地位与德育目标、本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错位。网络文化背景下,人口素质的道德分层对高校德育育人标准也构成了挑战。高校德育系统承担了育人责任,但并不能左右育人环境。高校在宏观上如此的育人环境下,开展德育工作不可避免受到制约。

4.关于德育工作开展与德育考评

网络信息社会给予高校学生更广阔的生活、学习空间和平台,他们在现实社会中与德育工作者的联系弱化。虽然网络文化为师生提供了很多虚拟交流平台,但师生联系除了课堂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任务需要,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学生的主动关心和学生的主动求助在大学生活中边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服务功能减弱,德育工作的开展缺少“情”。以情感人、以德育人方能使德育工作有效,深入学生中间才能了解学生需要和存在问题。高校德育工作者如果从感情上和行动上脱离了学生,就算理论上对网络文化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认识深刻、对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规律见解独到,也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传播正能量。很多大学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纳入到教师考评体系中去,充分体现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民主;但反过来,德育课程结束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等素质,是否达标、处于何种层次,教育者没有深入去了解,却只用一直试卷来断定。德育工作也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举个活动方面的例子,某高校进行“孝星”评比,评比的办法只是个人申报孝道事迹材料,然后交由校团委统一评审,能否成为“孝星”,全凭材料写得是否精彩,而不去真正了解申报者的日常表现。本是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只被执行成一次选秀式比赛。网络文化背景下,弱化的师生关系和片面德育考评机制都是高校德育的问题所在。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应对策略

1.高度重视,反思并形成良性德育机制

从思想和行为的关系上看,“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内部动因,行为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没有主观上的重视,就难以达到预期的行动效果。道德是人才的必要条件,人才的培养要以德育为先。所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是高校德育应对网络文化挑战、培养人才的第一需要。如前所述,网络文化的日益盛行,使原有的高校德育模式之下德育实施效果减弱。那么,只有进行德育的自我审视和反思,形成适应网络文化环境的新的德育机制,才能有效发挥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新的德育机制的形成,需要以网络文化为线索或参照物,考虑到并处理好几个关系,认识到并解决好几个问题。

关系主要有三个。一是教与学的关系。新的德育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和高校学生之间的主客体地位关系要摆正,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发挥引导作用,在有效的制度规范、环境作用下,高校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追求道德进步,摆脱网络文化负面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为德育主体,不等于德育工作者退出教育主导席位。德育工作不能仅仅把德育时间锁定在课堂教学,还应体现在日常生活、课外实践活动等各方面。二是教与管的关系。德育对学生的作用是深层次、内在的,管理对学生的作用是表层性、硬化的。德育育人,教育应发挥主要作用,需要管理的辅助。三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简单说,德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或者说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认同,是认识的层次,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高校德育不能停留在观念认识的层次,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层次。德育工作要给予学生道德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实践不等于个人行为的随意发挥。网络虚拟社区等也是高校学生的道德实践平台,要特别注意他们的网络言行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问题也有主要三个。一是网络资源的利用与网络观教育问题。网络资源的良莠不齐对高校学生产生不良诱惑和精神污染,使高校德育认识到对网络资源的利用要有选择性,对网络信息的认识要辩证。高校德育应包括对学生进行网络观教育,要包括安全教育、自由教育、法制教育、伦理教育、批判教育等等,使他们增强辨识能力、抵抗能力和自律能力,提高网络信息素养。二是德育的实施过程问题。结合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我们知道德育应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德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双向交流,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德育工作的进行,不只有一个环节,德育的反馈、调节、评价等都应纳入到德育机制,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效果的冲击,可能从高校德育的任何一个环节中体现出来,如果环节中断,就给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带来障碍。高校德育工作的评价要改变"一卷定高低"的评价模式,重视过程评价。三是德育工作队伍中教师结构的问题。

德育教师的个人风格、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也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在配备德育课程的任课教师时,应考虑到不同风格、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相搭配,教学特长互补,增强课堂效果。如,某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行团队教学,每位主讲教师各自承担一定课程量,每人讲解自己擅长的板块,这样,学生可以接受不同风格的教学风格,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可以把涉及到网络道德的课程内容交由年轻教师承担。

2.与时俱进,德育工作者育人不落窠臼

高校德育工作者对于网络文化带来的挑战,要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克服。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正视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背景下自身的不足,接受权威被挑战的现实,并积极争取主动,做到与时俱进、知己知彼,适应德育工作新需要,不落窠臼。首先,根据德育需要更新专业知识,拓展教育视野,理论紧跟前沿;改善德育方式、方法,运用德育艺术,提高个人魅力,增强德育的启发性、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真心喜欢、从中受益并指导实践;主动学习网络技术,适应网络生活,洞察网络文化现状及分析其问题与发展趋势,能够具体地向学生陈以利害。第二,坚持“三育人”原则,树立师表形象,将德育上升到"以情动人"的认识高度,关心学生的生活、心理等,了解其网络生活状态,引导和帮助其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行心理疏导,发挥感染教育法作用,用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信任。这样既实现了师生互动,又使德育工作落实到育人的本质,不流于形式。第三,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国际视野、民族意识和危机意识。由于网络文化传播的国际性,西方意识形态侵略的危险带给高校学生。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有警戒性,掌握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并及时予以疏导,以高度的责任感守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课堂调查等形式随时考察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思想道德境界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QQ留言、微博、微信、飞信等新技术与学生进行“微”互动来了解他们的状况。只有这样,高校德育工作者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德育工作新需要。

3.疏堵结合,德育占领网络文化阵地

抢占网络德育阵地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但网络德育要注重同网络文化领导权相结合。因此,高校德育进网络,还要与文化领导权紧密结合--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文化领导权”理论是由著名意大利共产党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先驱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他关于无产阶级占领文化“阵地”的著名论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占有重要地位。普通现实德育不能解决的问题,网络德育可以弥补其缺点,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网络德育主要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拦堵”,二是“疏导”。“拦堵”主要是政府职能和学校职能结合,依靠网络技术堵住带有负面信息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利用法律、制度做好网络监管,抵制消极的、庸俗的、扭曲的、“西化”的垃圾文化对高校学生的侵害。“疏导”则是利用网络德育阵地、采取有效方法使学生转移对负面信息、垃圾文化的注意力,摆脱对网络游戏等的过度依赖。打好网络德育的阵地战,要搭建网络德育平台且“管理要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提供的优势特点,传播主流文化、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和民族文化等先进文化,营造德育氛围,构筑坚固的网络文化堡垒和防火墙。

通过开展寓教于乐、丰富有趣、贴近学生的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培育他们的网络素养,使他们提升道德文化层次,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把高校网络德育平台作为德育的辐射源和先锋阵地,借鉴成功教育类网站的经验,增强吸引力。天津大学天外天网站,集网上思想教育、新闻咨询、资源下载、娱乐互动及网上办公为一体,层次高又适合学生需要,而且运用的网络技术水平高,就起到了良好的网络教育示范作用。举办网上德育活动,如民族文化知识竞赛、主题教育课讲座、先进性事迹报告与交流、德育微课评比、读书征文、网上纪念馆参观、德育课件制作比赛等等,都能够提升高校学生的品位和格调,值得探索和实践。

4.虚实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渗透德育

校园文化是亚文化体系中的一种,是一种社会环境影响下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在文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环境中理解、体现、保护、增强、促进和传播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以及国际文化和历史文化”。浓厚而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文化生活、疏导消极情绪具有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作用。践行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虚实结合、网上网下德育齐抓共管,多渠道、立体化、网络式传播主流文化和舆论,弘扬主旋律,对于巩固和增强德育效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使校园文化建设展现育人的魅力,首先就要将校园文化建设的标准提高,剔除“三俗”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很多流行元素虽然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但实际上思想和文化含金量不高,不排除某些网络现象因产业链发展需要而忽视了对大众精神上会造成污染的考虑,这其中包括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网络红人、网络歌曲、网络流行语等等,为大众熟知的“鸟叔”、口水歌曲等是否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被吸收进来值得慎重思考。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保持开放而警惕的态度,既要与网络文化的发展相联系,又要甄别和辨识网络文化,考虑与高校学生的适应性。第二就是以学生为本,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去行政化、教条化、同一化。高校文化是以高校师生为传承和创造主体的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其中任何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重视,又要起到积极推动和参与的作用,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发展困惑;高校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在参加建设项目或活动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和道德提升。第三在于形成校园文化特色。无论是校园实体景观、学校制度章程、精神内核,还是校园网站教育宣传,都要适合学校发展特色,凝聚师生热爱母校的信念和力量。如果自己学校的校园文化不足以吸引高校学生,那么自然就给不良网络文化和社会文化以占领机会,而其中夹杂着不利于高校德育的内容。第四则是对高校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和审美能力培养。德育和美育之间具有共通性,美育对德育起到牵引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将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审美、高雅艺术欣赏、美德实践等渗透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杨恩泽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第三篇

一、网络文化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

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使高校德育环境焕然一新,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快捷性等优点,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不仅体现在高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得以创新,而且体现在德育工作的科技含量、文化含量以及管理含量都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内容创新。多样化的网络信息决定了网络德育内容的丰富多彩,并且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方法上的创新,德育工作者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科技优势的多媒体技术,将网络德育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将德育教育内容用现代科技信息展示,让德育的形态由静态转变为动态,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这种创新有利于师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当然,网络信息全球化的实现也使传统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强烈冲击,网络特异文化则增加了高校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从而对高校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丰富多彩、无孔不入的网络文化让高校学子逐渐远离形式单一、内容乏味的传统德育阵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的德育力量因此大大削弱,德育权威的地位及作用受到冲击;另一方面,由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没有时空限制和权威制约,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色情、暴力等网络污染以及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慢慢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仰。

具体而言,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信息载体,网络上的内容包罗万象、极其丰富,它既是人类最大的信息库,也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垃圾场,淫秽、暴力、反动的言论以及邪教组织在网络上散布的反动言论和歪理邪说,极大地困扰着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而趣味丰富、万象纷呈的网络文化又使得部分学生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玩游戏、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等方面,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另外,大众媒介所带有的种种“玩世不恭”、戏说调侃的色彩也极易感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网络文化这些病症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严重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及价值取向,从而对其身体和心理造成极大伤害,甚至会改变学生正常的人生之路。因此,如何利用网络体系的特点,在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剔除大学生的惰性与堕性,成为当代高校德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二、高校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校园网络文化成了高校德育建设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和主要阵地之一。在网络文化不断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的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总结和发现网络文化的新特点,认真研究探讨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特点和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高校德育工作。

1.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主动抢占校园网络文化主阵地

在这方面,高校要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传播工具,创建高校德育网络教育工程,提高网络德育的渗透力与影响力。特别是要建立起富有活力,融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互动性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网上教育活动,通过德育网络教育工程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去占领校园网络文化新阵地,使校园网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将大学生的网络热情正确引导到学习、成长的方向上来,最终使校园网络文化成为体现高校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先进主流文化,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辐射力和感染力,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和免疫力

网络道德素质是大学生处理自身与网络的关系,适应网络的能力。提高网络道德素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始终用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增强对网络信息的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以及对信息技能吸引的自控、自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之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自觉抵御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遵守合乎时代要求的信息道德,以时代的信息道德准则来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同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大学生法制意识教育,使之自觉地遵守有关网络的法律和法规,做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的优秀网民,从而实现自身网络素质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3.坚持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多元文化的共处和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高校在宣传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也必须提倡文化的多元化和多样化,提倡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文化融合中寻找契合点,需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新的校园文化,也需要师生共同吸取多元文化的精华,共同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而这个契合点既要符合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规律,又要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培养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费孝通先生多次强调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文化多元融合的最好表述。

4.加强网络管理,建立网络管理的长效机制

为了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园网,高校德育决策者和广大德育工作者必须注意随时收集、分析网上信息,规范网络运行,制定网络管理的规章。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改革和高效管理的原则下,和树立民主、和谐、人文等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整套网络课程体系、开展网络德育的实效评估,建立科学完整的德育阵地机制、德育主体配合机制、德育方式方法最优化机制,全面完善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的整体环境。

三、总结

总之,开放的网络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从而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我们不能因为网络文化带来的法律道德问题,就全盘否认网络文化这一新兴文化形态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当代高校大学生和决策者以何种态度和方法对待网络文化,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网络文化价值合理性的高度,也决定着高校德育建设的有效程度。

作者:李华 任宽志 单位: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