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环境下家训文化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突破了大学生学习形式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为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模式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在大学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专业教学效果,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一个健全的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积极引入传统家训文化,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吸收家训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对古典文化的认识,激发其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为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资源
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一个健康的高素质人才,不仅仅具有具体行业或者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还要具有健康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健康的心理在大学生成才发展过程中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已经得到高校、社会、教育界的共同认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有必要积极引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传统家训文化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不仅在古挥出培养优秀人才的积极作用。传统家训文化拥有丰富的思想道德内涵,对于发展个人健康心理也有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基于当前网络发展的便利条件,老师和学校必须要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优势,通过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及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前网络环境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不仅会产生积极作用,也会有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关注正面影响的基础上,还需要去关注消极影响的一面,以此引导大学生去规避各种消极因素,正确利用网络环境来凸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1积极影响。网络对学生社交关系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网络环境下人与人交往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决定了大学生更愿意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因此人际沟通更直接有效。同时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较,网络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也使得学生的眼界更加的宽阔,交互的及时性帮助学生扩宽了更大的社交范围,在自主的学习中就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通过网络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主动的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意愿,并且能够在海量数据资源中进行鉴别,所以无形中也提升了个人的决策分析能力,因此个人的综合素养也进一步的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1.2消极影响。当前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学习中,互联网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方式和更多的信息资源,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多负面信息也大量充斥在网上。大学生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使用互联网,他们在网络世界中很容易受到其中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对其心理健康的发展产生消极作用[1]。具体来讲,大学生由于自身鉴别判断能力较差,对网上的信息难以有效区分,导致他们在上网过程中对于某些负面信息往往难以准确判断,因此很容易受到影响。比如网络上流行的拜金思想、攀比思想、享乐主义思想等,大学生被这些思想毒害以后,其心理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导致其个人学习和发展难以实现预期效果,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支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也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传统文化中有构成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气质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推动我国实现不断发展、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关键。基于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学习,推动大学生建立自身健康完善的人格和心理,推动大学生实现成才[2]。传统家训文化注重对下一代进行全面的教育,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将传统家训内容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根据教育需要引用相关内容,强化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推动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传统家训文化有助于规范大学生行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融入传统家训文化,以家训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约束大学生的行为,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大学生个人思想心理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经过有效学习,大学生还会受到传统家训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并在个人学习生活中主动强化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效果。
三、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
第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传统家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培育个人形成积极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培育的一种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可以促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奋发图强,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大学生投身社会建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当前,部分大学生受到网上或者自身生活环境中负面思想的影响,追求享乐,厌恶吃苦,喜欢与他人攀比,针对这种病态的心理,通过引用传统家训文化中的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改正大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激发大学生的进取精神,最终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第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传统家训文化中,很多内容都积极引导个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将这些传统家训训练结合大学生自身学习生活实际,引导大学生对国家、民族、社会、个人的关系进行深刻认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没有国就没有家的思想,还可以利用传统家训中的爱国主义故事来强化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促进大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社会的正确认识,推动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第三,“贵和持中”、“推己及人”的人际观。大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掌握大量专业知识,还要发展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是一个人才必备的素质。在发展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传统家训文化的积极作用。我国传统家训文化中,讲究“贵和持中”、“推己及人”,也就是说,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善于站到对方的位置进行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同时传统家训文化也讲究与他人和谐相处,讲究以和为贵,这些传统文化思想可以帮助大学生在自身的人际交往中形成良好状态,促进大学生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达到个人身心健康协调的发展提供支撑。
四、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教育新模式的应用分析
4.1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网络环境下的翻转教学模式更具有创造性,在实际的应用中效果非常的明显,其中教师需要先对学生的主体差异进行相应的了解,同时需要关注课堂中视频的展示效果以及师生之间的位置转换,能真正的将课堂移交给学生,并且多加鼓励学生自主的学习实践,并且进行自主研究自由发挥说出自己的相关意见想法,以实现自我教育成长。翻转课堂应用的同时需要教师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教师也要不断的自我提升,熟练的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传递给学生。
4.2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当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越来越丰富多样,所以对学校以及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积极充分的实施微课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视频来积极的调动学生的听觉以及视觉的感观,让学生在微视频的学习中全面健康的发展,真正发挥出微课教学应用的作用。
五、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性技能型高水平人才的重要场所。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要改变传统的以资源和人力为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转而以科技和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作用非常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才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校的责任也就非常巨大。需要注意的是,高等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专业性人才的同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状态,要确保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要注重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因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是一个社会需要的全才,如果仅仅具有专业上的能力而缺乏良好的心理素养,那么他在工作中也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有效发展个人心理,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有必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借助相关的心理健康教材,还要从传统家训文化中吸取营养,为达到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撑,为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在引入传统家训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从大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出发,科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方面对学生的身心状态进行引导,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对传统家训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思想精神进行感悟。要重点引导学生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爱国修身等思想进行学习,帮助大学生在新时期实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树立爱国敬业的良好心态,为大学生后续发展打下基础,促进高校教育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新民,肖敏.赣南家训文化在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当代价值[J].才智,2020(11):226.
[2]李鲁宁.优秀传统家训文化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2):38-40.
[3]杨峻岭.传统家训的道德意蕴及其创新发展——以宋代《袁氏世范》为主要对象[J].伦理学研究,2020(01):75-78.
作者:李冉 单位:山东理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