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传统曲艺文化在网络时展浅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提要】中国传统曲艺文化有着十分悠久的传承与发展历史,随着网络时代信息的爆炸,它陷入了传播困境。将传统曲艺与现代传媒两者有效结合,增加现代大众传媒中传统曲艺的出镜率,提高网络用户对传统曲艺的了解程度,也为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承人与传播者探索其在网络时代的新型发展道路提供更多的思路。
【关键词】曲艺;网络;文化;传媒
传统曲艺的发展可溯之源长、可鉴之史短。中国传统曲艺真正形成的时期大约在隋唐时代,其作为一种诞生于民间并且流行于市井街巷的民俗文化,是大众为了日常解闷以及满足茶余饭后的低级趣味所创造出的一系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随着新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文化信息呈井喷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这种信息量的爆炸式膨胀和信息迅猛更替的速度使得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起传统广播、电视等媒介,新型的现代网络传媒具备了一系列独特且新颖的表现特性,同时也催生了更多更符合现代传媒特色的流行文化。这也给陷入传播困境中的传统曲艺进行创新与再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机遇。
一、现代传媒下传统曲艺发展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网络时代观众群体审美的变化。中国现存的传统曲艺曲种约有400个,曲种之间地域性差异明显,很多曲艺使用地方方言进行演绎,因此唱词不够通俗,大多曲目的曲调和内容局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整个曲种一旦脱离原生语言环境就很难再进行传播和再创作。同时,不同时代下的大众群体的兴趣爱好必然是不同的。虽然传统曲艺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沉淀,其本身就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从唐代俳句百戏的流行和宋代勾栏瓦舍的繁荣,到茶社剧院的兴隆和民国电台播演的风尚,再到建国后广播评书和电视戏剧的出现,传统曲艺的表演空间、表演形态和艺术创作形式都在不断革故鼎新以适应时代。但是在如今信息数据爆炸的时代,以网络自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传媒传递给大众群体的信息具备了数量更加庞大和内容更加繁杂两个鲜明的特点。大众群体处理和消化信息的能力又十分有限,信息传递一旦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个体主动接收信息的能力就会减弱,思维也会逐渐僵化。具备这类特点的观众群体主要表现为无具体热爱的文化表现形式、但热衷于快餐文化,追捧炫彩浮夸的娱乐文化表达方式,对颇具内涵品质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缺少细细品鉴的耐性。
(二)传统曲艺表现形式的变化。按照传播学理论,人类的文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与电子传播时代,将其影射到传统曲艺文化的传播上,与之对应的分别是曲艺的剧场传播、剧本传播和数字媒介传播,曲艺的观演方式也相应地从线下舞台面对面逐渐转换为广播听觉享受,再到线上视觉为主、听觉为辅的模式,新兴的传播媒介和观演方式间接促进了各个曲种的曲目创新。因为网络平台和短视频的出现,观众可以通过视频软件对喜欢的曲目片段进行反复观看,优秀的演出内容短时间内就能在网络上风靡一时并迅速被其他演员借鉴和模仿,这使得传统曲艺演员的创作过渡周期缩短,创作积极性提高,也打破了传统曲艺表演行业演员之间个人藏私、禁止刨活等约定俗成的老规矩。
(三)新型传媒营销手段的影响。当代信息文化传播易受到媒体热点营销的影响,开放的网络平台为众多小众文化提供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和大众关注。新型传媒团队进行营销赚得热度和大众关注度是非常容易的,但是这种热度和关注度一般很难保持。新的热点层出不穷,曝光率不够持久的信息很快就会被大众遗忘。现如今,也有许多传统曲艺的传承艺人为了生活,不得不靠蹭流行文化的热度进行自我包装和营业。但是以通俗流行的表演形式演绎传统曲艺在呈现效果上是存在差异和问题的。传统曲艺一向以说唱的表现形式为主,总体来说是一种听觉艺术。当听觉艺术在以视觉艺术表现为主的电视网络上进行展示和传播时,演员需要考虑向观众呈现更多的视觉效果以加深印象。近年来,网络上备受喜爱的大型专业相声社团德云社的相声演员们组团参加了许多喜剧类电视网络综艺节目,为了加强观众视觉的直观性和冲击性,很多演员以华美艳丽的演出服取代了传统演出的长袍马褂,神情举止也存在用力过度引起观众不适的现象。抛却网络时代信息媒体唯营销手段和噱头马首是瞻的状况不谈,传统曲艺的传承者还是要回归曲艺表演内容本身,毕竟演出内容的不断创新才是曲艺文化发展最强大和持久的核心驱动力。
二、传统曲艺与现代传媒的结合
(一)传统曲艺在现代传媒中的传播优势。千百年来,传统曲艺一直承担着教化普通民众的重要作用。众多曲艺的曲目和唱段与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唱段中取材于历史故事的英雄事迹和文化传说善恶分明、褒忠贬奸,向观众群体传递了很多优秀的中华传统人文美德和价值观念。在现代传媒中,各种电视网络节目也承担着相似的寓乐于教的功能。将传统曲艺文化丰富的传统内涵和硬核的专业知识进行精致化和时尚化的创新表达的确能够获得更多的热点和流量。《国色天香》《国风美少年》等电视网络综艺节目正是将戏曲与流行歌曲相结合后创造了一种新型戏曲表达方式,这样不仅巧妙地提高了戏曲表演在大众之间的熟知度,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群体对传统曲艺的好感和兴趣。近年来国家逐步推出相应的政策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倡加快传统文化产业复苏和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比起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文化类节目的内容品质更具保障性,而为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娱乐内容已经成为了现代媒体责无旁贷的本职工作以及大势所趋。
(二)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型视听体验。新兴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带来新型的观演模式。传统曲艺作为每年春节联欢晚会的保留节目,其节目策划的表演内容和舞台呈现方式不断推陈出新,3D技术带来的特殊的观演方式和视觉冲击感提高了观众群体的观看愉悦感,也更具趣味性。视听元素的结合不仅能够加深观众对传统曲艺的印象,还能引起年轻网络用户主动接触和学习传统曲艺文化的兴趣。传统曲艺文化作为国家的重要社会财富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寄托,其体现出的中国特色和文化认同感非常适合与现代传媒下催生的新兴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作用。
(三)网络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发展。5G时代的到来促进了网络短视频和直播技术的发展,抖音、快手等网络短视频的运用拉近了大众与传统曲艺的距离,网络自媒体适度揭晓曲艺演员的台前幕后工作加深了观众对传统曲艺文化的了解并且能够增加个人的粉丝粘连性,使观众对“角儿”产生更深厚的情感。这种宣传方式成本低、见效快,在观众和演员之间形成了一种新的互动模式。现如今已经有不少曲艺艺人将自己的生活和表演日常拍摄、剪辑成小视频分享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并因此形成了稳定的粉丝群体。以部分地方曲种为例,河南姬派莲花落第十二代传人姬银龙老师通过网络短视频平台开通直播,对很多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进行传统演绎,他的直播真实有趣、表演灵活生动,每次直播间粉丝观看数多达四十万。打赏、点赞、赠送礼物都是粉丝对曲艺艺人认可与喜爱的直接表达方式。
三、结语
田连元先生谈起传统曲艺的发展曾说过,真正的曲艺改良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传统中很多精粹都应保留,在传承传统的同时还必须要十分重视出新,将来也要成为传统,也要被人有所突破,有所弃舍,出新为了丰富传统,传统又在不断出新。诚哉斯言,传统曲艺的活态继承存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框架,即传统曲艺需要适当学习和借鉴新兴流行文化受大众追捧的部分特性,同时传统曲艺的创新依然要保证其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一脉相承。传承中创新发展,发展中不忘传承,不断为传统曲艺文化注入符合时代特色和社会大众期待的新鲜血液,传统曲艺才能在网络时代不断泛滥的艺术作品中脱颖而出。
作者:徐佳慧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