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文化下网络选秀节目的特征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饭圈文化下网络选秀节目的特征,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饭圈文化下网络选秀节目的特征

摘要:2020年3月爱奇艺推出的网络选秀综艺《青春有你2》的热度在全球低迷的影视业中一骑绝尘,它的超高热度离不开蓬勃发展的饭圈文化。本文通过对节目的观看与文献分析,从饭圈文化的视角研究我国网络选秀目的特征,以解释节目火热的成因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饭圈文化;养成类综艺;国际化;文化工业

自2018年起,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大视频网站陆续推出自制的网络选秀综艺节目,国内网络综艺开始新的发展。2020年3月爱奇艺推出的《青春有你2》更是一骑绝尘,仅播出三期,其百度搜索热度与同类节目《偶像练习生》《创造101》过往的最高值持平,最后一期的搜索热度超过同类的71%。在饭圈文化影响下,这类选秀节目着眼于偶像“养成”,具有国际化传播趋势,是文化工业产物。

一、饭圈界定

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饭圈”进行明确的界定。随着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粉丝在线上形成了各类的应援站、粉丝站,这些粉丝组成的圈子就被称为饭圈。饭圈粉丝以青少年为主,个体间以明星为核心目标聚集成社群,形成饭圈。个人需依照组织安排担任不同分工,发挥不同职能,以维护饭圈稳定性,由此形成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行顺畅、话语完备的追星生态圈。饭圈是伴随着“养成”系造星模式而出现的一种粉丝文化现象,是粉丝文化的变体。粉丝文化经泛化后已经不再是一种亚文化,但饭圈文化仍然是一种亚文化。

二、网络选秀节目特征

(一)养成类综艺兴起。养成类综艺是练习生通过参加选秀,经历4至5个月的集中练习,最终由观众票选出道成为偶像的节目。这类综艺给受众提供话语权,使粉丝可以由自己的喜好来决定选票,从而决定选手的命运。1.女性意识的觉醒。由于社会分工的改进,女性自主意识显著提高①。饭圈粉丝大多数为青少年女性,随着性别意识的觉醒与互联网赋权,她们有了更多的话语表达诉求。相较于由经纪公司直接推出的偶像组合,养成类偶像极大程度地满足了粉丝的话语表达。粉丝在追剧期间担任“青春制作人”,全方位地审视练习生,通过自己的选票,助力选手出道。这种模式基于受众的情感、娱乐、精神等需求来帮助受众构建虚拟的群体身份,将偶像出道的选择权依托于受众,以增强受众的参与和互动②。这种参与式的体验让受众由被动转为主动,因此节目会被追捧至如此火热,养成类综艺开始大量出现。2.差异化风格。饭圈文化中,传统审美的认知被打破,粉丝不再如主流、父辈那般过于局限于选手的唱跳实力,而开始关注选手的个人魅力;饭圈审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白瘦美。除了选手本身的鲜明个性,注意力经济促使这种差异化加剧发展。节目一开始,109位参赛选手就被导师划分到5种实力等级的班级中,实力水平差异较大。原先在最优等A班里的成员并没有因强大实力而全部出道,最后所成的“The9”九人团里也存在以超高人气出道的练习生。虞书欣是参赛时只有一个月练习时长的训练生,其练习时间是109位参赛选手中最短的。她的唱跳实力在短期内虽有进步,但仍不及队友。在节目中,她却能凭着“作精本精”的活泼性格迅速圈粉,多次赢得排位第一,最终以排名第二的超高人气出道。陈珏,一位外貌不符合传统女团脸、性格也不算活泼的“中国女孩”,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唱跳实力与耿直的性格,同样在不被主流看好的情况下收获众多粉丝的喜爱。虽然主流传来了大量质疑声,但超高的人气仍证明了差异化风格的出现。3.跨圈层抵抗。亚文化中有一个更边缘化的群体,即同性恋群体。相比于被贴上“脑残”污名的饭圈文化,同性恋群体因与传统人伦观念相背离而遭受更大的排斥。由于主流对边缘的排斥,不同的亚文化群体愿意跨圈层合作,以达到抵抗主流文化,从边缘成为主流的需求③。节目播出期间,微博、网易LOFTER平台上出现大量CP超话,如“大虞海棠”“欣风雪雨”等。这些CP名由粉丝结合练习生姓名与现实文本拼贴形成,同时通过想象,对大众文化中的文本元素挪用、拼贴,进行文学创作。这些话题是同性恋群体联合粉丝借助偶像表达诉求、进行抵抗的一个桥梁。4.自我投射与自我实现。偶像养成节目中的选手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投射心理。英国社会学家斯泰西认为,粉丝会将自身的优良品质投射到明星身上,通过假扮、模仿、复制的方式,再将明星身上的好品质内射到自己身上④。参赛的109位女孩的年龄、努力过程与粉丝群体大致相似,粉丝们将自我投射至选手,渴望看到她们的努力来激励自己。为此,粉丝以投票、打榜的方式为选手助力,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

(二)国际化趋势。1.国际化传播。爱奇艺平台在2019年11月开始国际传播的尝试,打造了IQIYIAPP。《青春有你2》上线后,迅速与油管、推特等国际媒体合作,以本土化的翻译方式、适合当地语境的剪辑方式,选择8种语言面向全球播出⑤。有饭圈女孩为国出征的先例,饭圈女孩再度上线,联合ChinaDaily、GlobalTime等意见领袖为节目进行宣传。且受疫情与冬歇影响,全球影视业陷入低迷,《青春有你2》卡住机遇获得全球关注,多次登上推特世趋,登顶泰、韩等国趋势排行榜。2.国际导师与学员。节目的舞蹈导师Lisa是泰籍顶级女团成员,拥有3千万ins粉丝,带足话题与流量。因长时间未曝光引起了全球粉丝的期待,这场中国综艺首秀直接吸引大批量国际粉丝聚焦。此外,练习生中存在国际友人或是有海外表演经历的选手,他们所拥有的海外粉丝群也投入关注。3.口号与情感共鸣。节目以“不定义女团”为口号,支持练习生的多元化设定,满足各地粉丝的差异化喜好。虽然粉丝群体存在地域、文化差异,但追随偶像实现梦想是每位粉丝的信念,在看到练习生辛苦付出而产生的心理共鸣也是一致的。除正片外,爱奇艺还播出了《少女的秘密》《青春加点戏》等衍生剧集。练习生们住在类似于学校的宿舍里,受疫情影响要与老师直播上网课,会展示自己练习时的喜怒哀乐。这些因素让全球粉丝在观看中获得沉浸式体验,为选手的经历而狂热甚至极化。

(三)文化工业产物。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提出:在资本主义下,大众文化被“刻意地结合其受众”创造出来。文化工业的技术从一开始就是扩散的、标准化、机械复制的技术,使文化产品得以大批制造、大规模复制⑥。不论是《青春有你2》,还是之前的《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所采取的赛制、环节、节目模式基本类似,除人员与技术的差异,并无太多创新。团体出道后,因分散在不同的经纪公司,且没有后续节目、作品的持续曝光,偶像们便很快被粉丝遗忘,但工业生产会持续运作。《青春有你2》虽邀请了上季选手来出演,但节目结束后他们的热度又很快消散。粉丝的流动性强化了注意力经济,也促使这种文化工业产物层出不穷。

三、结语

饭圈文化背景下,养成类偶像综艺开始兴起并有国际化发展趋势,前景大好。但国内的偶像培养产业链并不完善,一方面成批偶像被作为商品产出,另一方面平台、公司未能及时提供后续节目、作品来维持偶像的热度,其资源会迅速被其他“产出偶像”抢占。因此,建立健全偶像文化产业链是养成类综艺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

注释:

①姜雯嘉.传播视域下的“饭圈文化”探析[J].东南传播,2019(06):51-53.

②申林,高静.粉丝文化视域下网络综艺节目的特征———以《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为例[J].青年记者,2020(08):78-79.

③孙小惠.青年亚文化视角下国内选秀类真人秀的风格塑造[D].兰州:兰州大学,2019.

④马昌明皓.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J].青年记者,2018(23):70-71.

⑤迟迟.从全民走向全球,《青春有你2》多元个性的中国女孩构建起海外用户全新对话场[J].电视指南,2020(08):82-83.

⑥朱珂.基于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浅析当代偶像养成类综艺[J].大众文艺,2019(23):184-185.

作者:徐童 单位:湖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