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西方大众文化渗透与中国网络文化安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反思了西方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标准化、欺骗性、控制性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在由其传播。我们要警惕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强势和网上话语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文化渗透与扩张战略,维护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在积极参与全球互联网进程的同时吸纳其精华,去其糟粕,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更好地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营造文化自信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互联网;大众文化;法兰克福批判
网络安全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的批判,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由于对大众文化的偏激态度,他们不断遭到非议。目前仍然存在着法兰克福学派所指认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大众文化的特征,并且对于认识当今西方大众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应该对西方大众文化的大肆扩张保持清醒的认识,用理性的态度面对其对中国大众文化市场的挤占、对意识形态的冲击。
一、从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反思西方大众文化的特点
(一)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卢卡奇说;商品结构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物体的性质,是一个“幽灵”物体,其基本性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被其严格程度掩盖起来,好像它是完美、合理和自我调节的。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在资本主义时代被商品化,物与物的关系替代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们的自主性丢失了。大众文化起初并不具有商品的性质,从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角度来看,由于得到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创作者不再局限于艺术的形式,文化工业的设计背后岿然不动的是商业的力量。换句话说,文化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要和商业利润,人的需要已不再是主要动力。大众在这样的氛围中时刻受其影响,最终消费者成为消费的奴隶。在《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中,霍克海默说:“过去继承了艺术传统的所谓娱乐,现在只是游泳或足球等流行的刺激因素。”今天,“艺术清楚地认识到它完全是一种商品,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令人惊讶的是,艺术品自豪地成为消费品,发誓否认其独立自主性。”在商品拜物教的影响和控制下文化工业产品成了彻底的和奇怪的商品,其交换价值取代了使用价值占据主要地位,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期望不再是文化内涵,而是它带来的名望、财富和地位。
(二)大众文化的标准化根据阿多诺的说法,当文化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时,就会出现大量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模仿品,文化产品随着标准化产品的出现而成为商品。商品与文化艺术相互对立,艺术品应当是风格化的,当艺术性不复存在,它就失去了一件艺术品的本质。在《启蒙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文化产品丧失艺术性给过这样的评价,“文化工业以效益为目标,与文艺作品的反叛性相违背,并依赖于替代性作品的形式。”工业化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艺术本身的特性也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逐步丢失。创新是艺术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是艺术的本质。艺术品以营利为目的脱离了艺术品的单纯性。人们生活在产业社会之中,既享受这些文化产品带来的精神乐趣,同时也慢慢丧失了主观判断力陷入恶性循环。
(三)大众文化的欺骗性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起着“社会水泥”的作用,它通过娱乐消遣的麻痹加以强制性的隐秘控制,迎合人们在机械劳动中的需求,消解人们的内在超越维度和反抗维度,使大众在虚假的满足和欢乐中不思痛苦和忧伤,不思抵制和反抗。享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逃避,逃避对现实的反抗。在《批判理论》中,霍克海默描述过逃避现实一词的含义:“人们已经沉溺于个人的观念世界里,当重新调整现实的时机成熟时,他们才会重新调整他们的思想观念。人们内心的精神生活和理想已成为保守的因素......人类已丧失构造出一个不同于他生存的那个世界的另一世界的能力。那个世界就是艺术世界。”无论文化产业是为公众提供娱乐,还是通过不断的对话和承诺得到公众的接受,这些都是大众文化欺骗大众的手段。他们不断地将维护自身统治所需的社会规范灌输给大众,直至大众最终放弃对现实的否定。
(四)大众文化的控制性表面上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消费者都是极其自由的,事实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文化的控制从未放松过。阿多诺与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是统治阶级生产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工具,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比传统意识形态更具有隐蔽性,潜移默化地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变成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人们即使看到了社会不合理的方面也处于无能为力的状况。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声称工业社会的力量一劳永逸地影响着人们。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的融合消除了社会的对立面,促进了整个社会高度融合。以往的社会中没有完全消灭对人的控制,从未彻底消除消极观念和抵抗思想,但在这种高度融合的社会中,文化是单向度的文化,思想是单向度的思想,人在单向度的控制中成了单向度的人。当今发达的工业社会彻底挫败了旨在使人类摆脱奴役的抗议和行动。公众对世界一无所知,他们看到的都是统治者愿意让他们看到的,文化产业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工具。
二、互联网时代西方资本主义大众文化的渗透
互联网作为集三大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于一身的新型数字化媒体,因其具有信息传播快、跨时空、互动性强等特征已经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促进民主进程和文化交流的同时,网络背后隐藏的强文化对弱文化的渗透与控制对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形成了极大的威胁。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大众文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然存在,过去困扰大众社会的弊病现在原封不动地为消费者社会、信息社会和当今互联网社会提供“营养”。互联网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西方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也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在扩散。西方国家利用其信息强势和网上话语霸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文化渗透与扩张战略。近年来,“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情的改善在西方流行起来,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防范的主要目标,这加剧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网络文化渗透,我国的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借助“网络自由”肢解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社会和文化的基础,也是指导我们行动的基本准则,与国家安全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近年来,西方国家受益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通过社交媒体美化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将网络自由与人权联系起来,歪曲中国的公民权利问题,妄图加强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渗透,企图在思想上制造混乱。
(二)借助监控系统制造网络舆论。近年来,新型社交媒体成为西方国家传播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正在成为组织和动员抗议者的重要力量。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的数据显示,2014年3月19日至5月18日美国有2077台带有特洛伊木马和僵尸网络的服务器控制着我国大约118万台主机。监测社会各领域的情况,通过高度伪装,招募网络水军响应社会舆论,回应互联网用户心理,具有战略灵活性和技术隐蔽性的特点。
(三)借助网络文化产品的输出腐蚀国民思想。世界已经摆脱了暴力和金融控制的时代,未来全球政治的力量将掌握在那些有媒体能力的人手中,他们将利用互联网控制和传播信息,利用强大的文化和英语语言优势实现金钱无法实现的目标。互联网使西方的文化产品广泛传播,这种传播往往是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幌子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使公众产生接近和信任西方文化的感觉,动摇了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三、辩证看待、理性应对
法兰克福学派曾指出,作为资本与现代技术结合的西方大众文化,它的商品性及意识形态性是毫无疑问的。资本无限扩张的本性决定了它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必然性,这意味着它承载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观念也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形成对文化弱势国家的文化霸权。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大众文化已成为西方文化霸权、干涉别国文化主权甚至政治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和传播西方大众文化时必须充分意识到并保持警惕。其次,我们还要看到西方大众文化中值得借鉴的文化成果。不能因为有文化霸权存在的可能,就因噎废食,关闭文化交流的大门,这只能故步自封。总之,面对西方大众文化的蔓延,我们应该保持一个大国应有的理性与宽容,既要坚决抵制西方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渗透,又要吸收借鉴西方大众文化的积极成果。在利用互联网了解世界的同时,清醒地看到互联网并不都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那样有优越感。吸纳精华,去除糟粕,对西方文化渗透有意识地拒绝,保持良好的网络环境,更好地建设和管理社会主义网络文化,营造文化自信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143-144.
[2]霍克海默.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载霍克海默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227.
[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148.
[4][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117.
[5][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135.
[6]霍克海默.现代艺术和大众文化,载霍克海默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262.
作者:隋文茹 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