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不分时间和空间的崭新的信息文化形式,具有虚拟、开放、平等、弱可控性和时效性等特征,对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的新挑战。本文据此提出了四条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即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调整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立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和建立健全网络文化监督管理机制。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自互联网信息技术问世以来,就以其快捷、开放、互享和多元等特点快速发展,并日益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我国人民的影响也越来越深。青年大学生作为我国网民的主力军,网络文化对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如何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充分认识网络文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文化概述
结合学界的观点,本文认为网络文化是网络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是不分时间、空间的信息文化形式,对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独特特征,即虚拟、平等、弱可控性和时效性等特征。网络文化的虚拟性是指,在网络空间人们通过影音、图像和文字等构造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尽情地享受网络世界带给人们的虚拟身份。网络文化的平等性是指,网络社会弱化了上下等级和层次,网民既可以在网上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查看接收各种网络信息,也可以作为信息的者和传播者。它不管人们的身份、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和职业等的差别,都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平等地交流互动。网络文化的弱可控性是指,由于网络技术管理的难度大,一个国家虽能从网络终端管理网上信息的流入流出,但却很难对网络信息实行有效的跨国管理和监控。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用户的匿名性和各种匿名网络事件的原因导致追究责任的难度加大。网络文化的时效性是指,网络文化是按电子运行速率传播的,它更新的速度非常快,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性,任何一条信息都能在瞬间到达世界各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和快捷。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邱伟光、张耀灿等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1]这也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定义,本文遵从学术界公认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高校根据国家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学生自身成长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以一定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政治观和道德观等的教育,旨在培养符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栋梁之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教育性、艰巨性等特点。首先,政治性是指其阶级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即从根本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就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群体热爱祖国和人民,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锋队。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是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政治观,引导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和人民,乐于奉献和助人。最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是指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监控技术的滞后。大学生作为使用网络的主力军,学生在网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和娱乐等信息的同时,网上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对学生产生了不利影响。如网上色情、暴力和反动等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如何在网络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结合大学生自身成长的特点有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三、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时效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它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相对有限性。传统教育资源依靠传统媒介而存在,如书本、报纸和广播等,其信息量相对较少、内容单一、更新速度慢。而网络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和信息共享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多样化。这样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可随时随地进行互相交流,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主动在网上查找相关信息,凸显新时代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独立意识。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课后谈话和班级总结等方式进行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学生很大程度上是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主要掌握在教育工作者的手里,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相对较差。在网络文化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和远程技术辅助教学,集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为一体,实现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丰富化和生动化,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育氛围。最后,网络文化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和电子邮件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及时了解、分析一些困扰大学生群体的共性问题。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进行研究,找到问题的根源,以解开学生的心结,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另外,网络文化的快捷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使得信息沟通和反馈更加快捷,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首先,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挑战。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为学生获得无限丰富的信息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能及时丰富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失去兴趣。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的方式。其次,网络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地位提出了挑战。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和互享性等特征,为大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和比较提供了可能,学生通过网上信息浏览使自我教育的成分增多。因此,网络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能力。网络环境中的人际交往是虚拟的,大学生感觉在网络社交过程中能忽略现实世界的束缚。网上人际交往相对自由、轻松,甚至一些大学生花很长的时间在宿舍玩游戏、看小说和网上交友,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进而更倾向于网上交友,久而久之害怕甚至厌恶现实社会中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和互动。
1.提高教育者综合素质和能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及时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同时也要掌握相关的心理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其他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借鉴作用的专业领域知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非常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储备。最后,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应具备较高的网络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意识,积极主动地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紧跟时代步伐,敢于突破传统,迎接挑战。
2.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这是网络文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呼唤。在这一时代呼唤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工作者也要打破传统的主客体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实现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恰如保罗•弗雷尔说:“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以及学生的教师等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及学生教师。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2]
(二)调整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多偏重于社会层面教育,对学生个体层面关注相对较少,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设置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大学生在接受这些宏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由于其缺乏贴近学生生活需求的亲和性、表现出刻板性和教条性,使学生没有兴趣关注,不能取得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情感教育相对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情绪。意大利著名教育家亚米契斯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3]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可加设生命观、审美观和幸福观等情感教育。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关注社会宏观层面的同时,也要立足于生活,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的具体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为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问题做出一定的指导。这种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能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产生心灵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主动去努力学习和践行,继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落实和开展。
2.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
大学生作为网络文化的主力军,其是否正确使用网络,对网络道德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提高大学生自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一方面,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习惯(即网络道德教育),来调节大学生的网上行为,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一定的善恶标准和价值观。在外界和他人不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自觉维护网络健康,抵御网络中不文明信息的侵蚀。另一方面,加强网络法制教育是使大学生提高他律能力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对学生网络法制方面的教育。高校可以设置相关的网络法制教育课程,也可以多邀请相关的法制专家给大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解答,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法制意识。
(三)打造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1.建立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当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内容除了学校简介、党建工作成果、学校重要通知、教育成果等功能外,其他功能比较少。另外,网站内容不贴近大学生生活、信息更新速度慢和缺乏趣味性等原因,使网站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浏览和学习的兴趣。因此,高校应加大投入,在网站上及时和更新信息,创办一些师生都感兴趣和实用性较高的网站。首先,教育工作者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上及时表彰校园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鼓励学生向先进模范学习,促使学生不断追求自我进步和发展;其次,高校可以增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特色网站,例如职业发展、心理健康咨询、兼职工作和休闲娱乐等相关内容;最后,各大高校也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网站创办比较成功的经验,如以党建团建网站为代表的“北京大学红旗在线网站”等。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实现与其他网站的链接功能,如学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进入到中国共产党相关新闻网站和党史知识大讲堂等。
2.加强校园网络信息监控工作
环境对人具有重要的影响,校园网络环境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一些危害国家安全、毒害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信息容易流入进来,严重地影响了高校网络信息环境。当前,我国高校几乎都实现各自校园网的覆盖,所以,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与管理是各大高校亟须着手的工作。高校应通过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对校园网流入的信息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遏制校外网络不良信息在校园的蔓延。
(四)建立健全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
1.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些有害的信息对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很大危害。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网络法津、法规和制度作为保障,规范和调整人们的网络行为。1994年2月18日,我国第一次颁布了有关网络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些年来,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版权自律公约》等法规,来加强网络管理,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法律保障。但目前,我国一些网络法律法规仍然落后于网络的实际发展。网络立法工作还需要不断深入和细化,尤其加强文化传播、出版发行和电子商务等法规,制定出严格的法律法规,约束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规建设,打击网络犯罪,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2.促进网络监管技术的发展
通过网络监管技术过滤虚假和有害的信息,是保证网络环境健康发展非常必要的手段。因此,要加快网络信息监控技术研究,严格监测国际互联网,对流入的信息进行过滤。网络监管部门要有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作专家,积极研发新的互联网技术,能对各种网络技术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研究。可以通过积极引进相关过滤软件,如防火墙,实现入侵检测,有效阻止有害于道德及社会秩序的不良信息传播。
五、结论
信息社会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使得网络文化对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它的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给当代大学生生活和学习造成了很多的困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提出了挑战等。面对这种情形,我们更应慎重对待网络文化,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高效的开展。只有政府、学校、教育者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网络文化是随着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就需要研究者们与时俱进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以使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4.
[2]王天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9.
[3][意]亚米契斯.爱的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2.
作者:王芳红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