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群众文化发展的根基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要知道文化需要有人去创造,文化也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更需要群众的认可,群众的参与。所以我们既要注重专业文化的衣领指导作用,更要摆正群众文化的基础性地位,达到互相促进,互为依托的作用,让群众文化孕育经典,涵养文明,建造人类精神家园。一部好的作品源于生活,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写照。
对群众文化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就不可能创造出好的作品,所以我们的一些专业文化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基层,到广大的群众中去体验,去感知,去充电,才能有创作的灵感,和素材。而且在广大群众中更是藏龙卧虎之地,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人才,他们本身就是一块没经雕琢的玉,经过一些打磨就会熠熠生辉。中国民歌天后宋祖英有一首《小背篓》唱响大江南北,从农村来到北京,被封为“小品之王”的赵本山和盲人二叔学艺,出演1990年春晚的小品《相亲》而红遍全国,备受国人喜爱。舞神杨丽萍也是农民出身,没有进过任何舞蹈学校的她凭借着惊人的舞蹈天赋进入一个舞团,以“孔雀舞”名扬天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群众文化的沃土孕育出多少伟大的艺术家。由于他们在电视荧屏上的出现,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艺术的享受,带去开心的笑声。
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创造,为此我们要给群众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更能促进他们的文化潜能,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以及各种网络媒体的参与,各种表演比赛等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想,也展示了新一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实现了人生价值。从这里涌现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优秀的各类艺术人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批新人伴随着他们的作品给文化艺术的殿堂增光添彩。
发展群众文化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就像金字塔,有了塔尖才叫宏伟壮观,但这些在塔尖上的人才不要高高在上唯我独尊,也不要躲在象牙塔里不出来,要知道面对大众的群众文化才是自己的根基,曲虽高而和者寡,只能是郁郁寡欢,人们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艺术也需要知音,就像伯牙与钟子期,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为了有更多的知音,为了更好地欣赏自己的艺术,为了得到更好更准确的评价,为了自身更大的进步,这些艺术家们要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把自己的真知灼见用浅显通俗的手法让普通群众领会,就如春雨润物无声的把他们带到艺术的殿堂,和自己一起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快乐。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只有把象牙塔里的经典变成群众文化中餐桌上的“家常小吃”,变成群众耳熟能详的东西,是我们发展群众文化的真正目的,而广大群众文化的普遍提高更反补了高层次的艺术,使其有更深厚的根基,更肥沃的艺术土壤。
群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思维方式。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与聪明才智,他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重要精神支柱。群众文化自身发展繁荣由其自身的特点和属性决定,因为它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总会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总有对真善美的热爱,总会使自己身心愉悦,从而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再投入到工作中去,总会表现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等等,这就无形中发展了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虽有自发性的特点,但我们不是对其放任自流,而是抓住其规律固其根本,耐心培育。群众文化的发展繁荣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需要专业文化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投向群众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用于发展群众文化,为其注入活力推动群众文化登上更高的舞台,让群众文化在高水平高质量的展示平台上彰显魅力。群众文化的繁荣代表着人们对文化的追求,群众文化的繁荣是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是标志所在、希望所在。
作者:张英杰 单位:朝阳县贾家店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