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解好调查“必答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调查研究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常态新形势下,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研究的能力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学会心系群众“寻题”、贴近群众“破题”、服务群众“解题”、凝聚群众“验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好调查研究这道“必答题”。
【关键词】群众文化;调查研究;基层需求
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依靠群众,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群众文化工作有相对的独立性,只有对生活有深入思考,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作品[1]。调查研究就是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把调查研究作为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的有效途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锻造宽肩膀、练就真本领,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一、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心系群众“寻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工作的导向。基层调研时,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把群众的需求“看在眼里”,把群众的冷暖“揣在心里”,从群众所盼、所急、所忧入手,而不是事先就定好调子、搭好台子,只浮在表面听汇报、看材料,搞盆景式调查、花架子研究。紧紧围绕问题抽丝剥茧,少一些走马观花的“指定路线”,多一些实事求是的“随机路线”,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深入挖掘民生、文化题材,防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做好周密准备,对调研课题的背景、内容、方法了然于胸,提前列出提纲计划,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重点问题抓住不放,在解剖麻雀中发现典型素材,及时校准调查研究的“方向盘”。
二、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贴近群众“破题”
“言能听,道乃进。”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基层的文化更是富饶的。调研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摒弃“官本位”思想和身份“优越感”,善于以群众为师、以实践为师,弯下腰多向群众虚心求教,扑下身子在基层挖掘“富矿”。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融入群众、平等交流,让群众打开心底的“话匣子”,说出真故事、讲出好办法。多用引导式的语言,找到话题的“共情点”,不要真实情况还没了解多少,就开始“指手画脚”。有时群众的话语会比较急切、缺少层次,但往往是最真实的声音,此时更要摆正心态、耐下性子,既要听顺耳话,也要听逆耳言,善待群众的“差评”和意见,听懂背后的需求和期盼,奋力答好“群众问卷”。
三、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服务群众“解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提高对群众文化的认识,树立起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致力于为人民群众更加优质服务[2]。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会沉淀多少真情。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以优秀的作品鼓舞和激励人民。一些群众文化工作者下乡采风调研时,容易“眼高手低”,往往调研结束便将发现的问题和需求束之高阁,没有了下文,如此不仅寒了群众的心,也背离了调研采风的本义。要把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放在首位,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秉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勇于担当、善于创新,用行动回应群众在文化需求上的关切和呼声。要强化对调研成果的梳理运用,有的放矢、去伪存真、切中要害,把调研中形成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办法,及时转化为提升群众文化工作效能的行动,坚持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出、反映人民的冷暖,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带给群众,写好调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
四、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凝聚群众“验题”
“工作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调查研究应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将群众的评价作为检验调研成效的度量衡。群众文化工作者要把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到调查研究的整个过程,坚持轻车简从,简化公务接待,不为群众添麻烦,不为基层增负担,做到“脚步轻、脚印深”。在下乡指导群众文化活动的时候,要牢记“文化惠民、服务基层”的宗旨,通过开展技能培训、艺术展览、文化节、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传递文化艺术魅力的同时,建立更广泛更深厚的群众基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数字电视、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平台,开设文化惠民服务专栏,提供内容更加丰富、使用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渠道,让基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惠民活动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毅.加大群众文化建设力度推动群众文化大繁荣[J].大众文艺,2013(01).
[2]薛念阳.研究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J].神州,2016(06).
作者:高华超 单位:日照市岚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