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群众文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群众文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互联网+时代下的当代群众文化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成为近年来广为热议的一个词语,由这个词汇进而又衍生出了更多颇受热议的话题,诸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购物”“互联网+旅游”等,使得“互联网+”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专业学界都成为不可避免的焦点。群众文化作为根植于大众的文化、作为最贴近人民的文化,当其“遭遇”了互联网之后,亦呈现出一系列全新的变革。当代群众文化的传播、服务、消费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群众文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群众文化;互联网;传播;文化消费;审美意识

一、当代群众文化概述

“群众”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无论是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社会、夏商西周的奴隶社会,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再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时期,抑或是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后,虽然在每个历史时期“群众”的范畴有所差别,但它一直代表的是社会大众成员、主要成员。当代中国的“群众”,主要指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从事劳动生产、进行生活作息为主体的人民大众。因此,“群众文化”一词从字面上来看,即是指全体人民大众的文化,也就是基本社会群体的文化。当代群众文化较之历史上之前的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阶段来看,是最为多样、多元和多维的。自古至今流传和保留下来的群众文化样式不胜枚举,有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竞技等等。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来说,中国群众文化的多元性在它形成的时候就已然存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文化的发展,当代的群众文化又越来越细化,从而形成了多维化的局面。每种类型的群众文化看似各自独立、自成一体,却又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群众文化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自20世纪60年代诞生,至90年代风靡全球,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启了互联网的时代。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从此以后中国社会的一切文化都与互联网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关联。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使“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阶段。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上的虚拟世界通过“互联网+”与现实世界自由联合、深度交融、升级换代和创新变革。“互联网+”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革新模式,社会中的文化,通过互联网不断升级转变。同时,“互联网+”也逐渐改变了所有文化之间的连接关系,让实体文化之间得到了新的重组,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群众文化亦如此。

三、“互联网+”群众文化的现状

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在“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下,借助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高效等优势以及虚拟性、自由性、便捷性等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形成了全新的模式,形成了以服务群众为主旨,结合文化传播、审美教育为目的的公共文化形态。

(一)传播平台的创新

与传统的群众文化传播媒介相比,“互联网+”为当代群众文化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平台,数字化的载体,为人们获取群众文化开创了新的路径。从人类社会文化传播的历史角度来看,群众文化的传播已经经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首先,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时代开始的口眼相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口传身(心)授”。这种古老而又传统的传播方式,贯穿在群众文化传播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直至今日依旧运用着。这一阶段的群众文化在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延续之后一直传承至今。中国传统的民间口头文艺形式几乎都是以口传身(心)授的方式传递下来的。比如中国的戏曲艺术、相声表演艺术、民间的说唱性曲艺等等,无一不是依靠此种方式传承至今。文字出现后,群众文化的传播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也是人类文明传播进入的一个新的时代。文字是人类智慧与知识的结晶,记载了文化的精髓。文字的出现诞生了书面传播方式。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通过文字被记录、记载下来。著书立说、印刷出版,产生了愈来愈多的书面文献。文献学、目录学、校勘学等一系列与书面、文字有关的学科也不断建立。此外,文字传播也让群众文化的传播摆脱了人类生命体的时间限制,破除了传播的时空界限。比如拥有传统工艺制作的技术或艺术表演技能的先人们,因为离世导致自身的本领无法继续传承下去。而文字的记录,有利于后辈们从书面获取前辈们流传下来的相关知识,这无疑填补了传承过程中断层的缺陷。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高科技在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各个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群众文化也步入了高科技方式的传播阶段。时至今日,与传统的口眼相传、文字传播相比,“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使得群众文化传播实现了开放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新平台,形成了新型的公共文化传承网,开创了增强国民文化素养的新路径。

(二)服务范围的扩大

群众文化是社会全体人民大众的文化。从历史发展的传统意义上讲,中国群众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在民间自主、自发创造和传承的。在新中国成立前,无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都没有正式为群众文化服务的专业机构。而当代的群众文化机构(如文化馆、群众馆等)是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所服务的。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相关的群众文化机构的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在不断的改革和发展中,但总的来说还是较为有限的,服务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当代的群众文化从区域划分上包括农村群众文化、集镇群众文化、城市群众文化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群众文化等形式。若从人群构成上讲又有社区群众文化、军营群众文化、校园群众文化、企业群众文化类型。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去综观当代的群众文化范围,都是覆盖了整个社会人群的。群众文化是面向大众的文化,是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行为和活动样式。从参与对象的角度来看,群众文化是不受性别、年龄、职业等因素限制的,只要是人民大众,都可以参加。但是,有些群众所要参与的活动在形式上确实也有一些限制。比如有些群众受到年龄、身体、天气、交通等因素的限制,就无法参加特定的活动。而在“互联网+”的平台下,扩大了群众文化的服务范围。如果想参加某个文化活动,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在相关群众文化的网站了解服务项目和活动情况,也可以浏览网站上的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互联网是一个交互平台,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咨询窗口、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群众文化服务,实现了创新,拓宽了服务渠道,促进了社会文化传播,每个人都可以平等地登录、体验该平台,享受到均等的群众文化服务。

(三)消费途径的变革

纵观当下中国社会,人民的日常消费逐渐趋于“无纸化”消费,即纸币消费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手机支付。微信、支付宝的支付功能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消费范围,群众文化的消费亦是如此。文化消费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这是由文化自身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作为广义的“文化”的一个方面,群众文化的消费主要是涉及精神层面,这亦是由群众文化的内涵和特性所决定的。群众文化的主要形式是各自文学艺术样式,这就注定了群众文化的消费直接指向精神层面。换句话说,群众文化的消费与群众文化本身一样,都是为了满足群众自身精神需求而进行的文化消费活动。无论是观看电影所购买电影票的消费,还是聆听音乐会所购买的音乐会的入场券;无论是参观博物馆的入馆门票,还是游览景区的景点门票;无论是去游乐场的游园票,还是去参加某种文化艺术培训的学费,都是群众文化消费的范畴。就群众文化的消费特性而言,其本身就具有参与性、自主性、多样性、灵活等特性。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趋丰富、消费途径的不断便捷,当今人们的群众文化消费观念和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代社会中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增加了人们对群众文化消费的认识和投入;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也增加了群众文化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之间的进一步联通发展。文化市场作为当前我国群众文化消费的必要途径,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形成了新的局面。整体而言,群众文化的消费由低级转向高级发展,人们对于群众文化的消费意识普遍提高,社会对群众文化消费的投入不断增多,群众文化消费的质量亦逐渐提高。此外,从当前群众文化消费的现状来看,消费重心较之过往有所转移。其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影响了当代群众文化的发展趋势,牵动了整个社会群众文化的结构调整和变化;其二,随着互联网进入了家庭,以“互联网+”为途径的消费模式也导致了群众文化消费重心的转移。各种文化演出的网络和售票、各大电影院的线上购票优惠等都促使群众文化消费途径的变革。

(四)审美意识的提高

人类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也使得人们对群众文化的审美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群众提供相应的文化艺术活动和审美体验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群众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新、求美、求乐的文化需求。正如上文所举的例子,观看电影是享受影视的美的体验。尤其是借助高科技手段制作的3D甚至4D电影,以强烈的视听感受让观影者沉浸在影视作品的全景氛围中。再如前往音乐厅聆听一场古典音乐会或者去美术馆欣赏一场绘画展览,这些以音乐、美术为表现样式的接受型群众文化,无疑是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的群众文化形式。以艺术文化为核心,发挥文艺美学的审美、教化和认识功能,提高群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引领社会审美新风尚,塑造社会文化价值。互联网的渗入使得群众文化的审美方式和审美内容有了新的倾向。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样式和内容以电子的方式通过互联网呈现在电脑前。人们可以面对电脑屏幕或智能设备,选择能够满足自身精神需求的群众文化,如欣赏文艺节目、观看视频或图片,检索文字等。同时,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浏览、点赞、投票、评论等交流互动活动。这种新形态的群众文化不是网络上传播的已有文化,而是在网络中生产的文化,如网络文学、数码艺术等,其生产的过程是与粉丝互动的动态的生产过程,这些新的文艺形态借助网络平台,调动了全民创作、集体参与的热情,成为“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审美倾向和审美意识。此外,利用计算机科技协助制作的全息影像虚拟智能互动,更是给人带来全新的现场视听、人工智能和审美体验。这种审美现象和审美境界把群众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和研究推向崭新的领域和境界。

四、结语

通过互联网所诞生的群众文化为人民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全方位的群众文化维度,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群众文化系统。在“互联网+”时代下,当代群众文化的众多业务和服务项目都成为可以信手拈来的便捷体验。人民大众在电脑、手机等多终端上就可以获取各类群众文化信息,接收群众文化咨询,甚至定制符合自身精神文化需求的群众文化内容。“互联网+”时代是共享时代,是人类社会文化进一步发展和创新的时代;亦是群众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杜染.群众文化的现代化[M].北京:华龄出版社,2018:1.

[2]冯守仁,鲍和平.群众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3]倪卫涛.互联网+风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3.

作者:季炎 单位:江苏省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