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融合,全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关系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两者的融合,旨在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时期群众文化;有效融合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时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能够进一步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以及发扬,并为新时期群众文化提供更多素材。本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有效融合,具体分析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关系

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关系是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的关键。两者的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非物质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起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常见的比如:口头故事、风俗、礼仪、艺术、表演、节庆和传统工艺等,这些文化来源于群众日常生活,有明显的民族性、大众性特点,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2)非物质文化是群众文化的基础。非物质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较多特点,比如:文化性、流传性、通俗性、集体性等。正如前总理所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智慧结晶,非物质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群众文化;(3)非物质文化是群众文化的根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传统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也是群众文化中的精髓,经过漫长时间的发扬已经融入到部分区域群众生活中,从这个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根本,也是需要继承与发展的关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融合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融合,能够丰富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在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则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继承与发扬,依靠文化创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融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转变观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均注重地方特点,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研究价值较高,但是缺少继承人,影响到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后续继承,在不能传承的情况下何谈发展。当前部分继承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个人的宝贵财富,不愿意将其公开,这种态度需要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融合过程中,需要转变态度,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应主动借助媒体进行宣传,并积极地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伸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群众文化融合期间,需要持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时期的群众文化特点相结合,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汁原味”。非物质文化发展中可逐步形成一定的产业化发展,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的行业需求,通过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并形成具有品牌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曲艺等,通过产业化发展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并丰富群众生活。

2.加大对非物质传承人的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有后续力量去继承与发扬,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期间需要有继承人,但是当前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较少,且继承人年龄较大,缺少较多的年轻群体。对此,需要加大对不同非物质文化继承人的培养,依靠当地政府的主导作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加以奖励,给予相应的补贴,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带领团队的积极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文化生活,依靠广大群众的支持挑选出更多继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继承。非物质文化在培养继承人期间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并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基础上加以创新,避免因为经济利益驱使引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味”。继承过程中,不同继承人还应在群众中加大宣传,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生活中的应用,始终坚持“非遗即生活”。群众生活中可借助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非遗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发扬,同时融入到群众生活中。

3.提高管理部门与群众的参与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以及融入群众生活中需要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依靠群众的力量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提高群众参与度方面应强化多部门联合,依靠文化部、宣传部、民族宗教管理部门、教育部门、基层党组织等多个部门的综合力量,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与发展。比如可在中小学教材中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提高中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继承。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群众特点,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宣传教育,并由专人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群众文化中的融合。比如借助社区力量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定期在社区内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竞赛,寻找真正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自发组建发展团队。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让群众在日常文化生活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并愿意自觉参与其中。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灿烂文明以及劳动人民丰富生活的精华,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并借助多途径使其融入到新时期群众文化中,依靠群众参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玉超.新时期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传播[J].昌吉学院学报,2017(06):71-77.

[2]施慧.新时期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启示——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非遗保护工作为例[J].社科纵横,2017,32(04):148-151.

[3]海梦蝶.浅谈新时期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和途径[J].大众文艺,2017(02):230.

作者:曹军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