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融合发展下文化传媒业新策略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文化传媒业是集公共传媒与商业性质于一身的特殊行业,其发展有普遍性,还有特殊性。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日益成熟,以报纸和广电为传统传媒方式向多媒体融合转化,时代赋予文化传媒业更深的意义。如何在新时代融合发展背景下实现多元化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是广大传媒人需要共同探究的课题。文章以文化传媒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模式构建以及产业化路径选择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文化传媒业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力求为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整体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融合发展;文化传媒;信息化;智能化
一、引言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媒体的转型和发展,媒体融合成为传媒业的现实和发展趋势,推动了传媒业的巨大变革,形成了新的特点。与新媒体产业的发展相比,传统媒体产业的发展势头明显减弱,本文除了讨论传统媒体的变化对传媒产业发展的影响外,还讨论了新媒体产业的发展。媒体融合不仅需要考虑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的介入,还需要重点进行传播形态的定位,以及传播途径与传统传媒的融合。因此,在融合背景下文化传媒需要以现状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策略出发点,力求考虑全面,不留疑点难点,加快促进媒体融合。
二、融合发展背景下文化传媒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文化传媒业逐渐边缘模糊。在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媒业呈现一种融合状态,在时代的推进下,文化传媒行业在组织、内容、市场占有、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传统文化传媒业与新媒体之间的边界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边缘模糊,文化传媒已经从传统转型为新型媒体模式。移动端的文化传播模式使文化传媒业与新媒体一样在同一市场中竞争,因此,文化传媒业也应顺应时展,加快改革进程,抢占市场份额,在发挥传统文化传媒权威性优点同时加速融合,实现文化传播主流形式的回归,提升市场竞争力[1]。
(二)新技术助力文化传播,提升用户体验。用户注意力是文化传媒业生产力转化为经济力的重要保障,融合背景下,用户注意力与传媒技术创新、传媒主体之间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传媒业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已达巅峰。在融合背景下,新技术的加入无疑是给在转型困境中的文化传媒业带来了突破点,首先是以AR和AI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文化传媒业的广泛应用,实现现实与虚拟相交融的沉浸式体验,真正做到“身临其境”,使用户在吸收信息的同时身心得到最大的满足。以文化传媒业的报纸业为例,随着“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一切皆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在新闻信息良莠不齐的现代社会,精准的判断与分析思考是非常必要的,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易于理解的数据和信息,清晰流畅的报告,满足社会的紧急新闻需求。因此,文化传媒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来减轻繁琐的工作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专业性上。
(三)跨界经营成为新型传媒方式。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传媒业跨界经营已经成为传媒经营新趋势,在新趋势的驱动下,文化传媒业各个机构之间抛弃过去“老死不相往回来”的姿态,开始实现各机构联合的多元化营销模式。文化传媒产品也不依赖“单打独斗”营销理念,转变发展战略,实现产业产品营销的延伸发展策略。无论是跨界,还是联合,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想在时代的冲击下实现平稳转型,文化传媒业内部力量的加强也是改革创新的重点[2]。
(四)在文化传媒业专业队伍的重置与整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文化传媒业的从业人员工作职能和工作内容被不断的细化,在新技术和新文化传播模式下,需要文化传媒业加强对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训与建构[3]。例如,自从肺炎疫情以来,出版和发行中的许多环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出版商在内容创建、生产和打印以及离线营销渠道方面都在挣扎。这时,数字出版充分揭示了业务流程、沟通渠道、平台资源的优势。因此,广大出版业的从业人员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数字化出版技能,深化改革自己的固有思维,以更好的姿态融入到新的数字化市场中去,成为“全能”的文化媒体传播者。
三、融合发展背景下文化传媒业的新策略
(一)文化传媒应创新营销手段。文化媒体产品营销创新的核心在于制造高热度的话题,依靠高质量的内容和话题,辅助创意营销手段,加深文化媒体机构和粉丝群体的协同营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炸裂式”的传媒效果。例如,近年来随着国产电影的发展,除了电影创作和制作质量的提高外,电影营销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利用社交媒体的话题营销和粉丝营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最火爆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其题材是中国民众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抛开其作品本身的优秀特质之外,电影的热播还要归功于创新的营销手段。其导演“饺子”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艰难的创作历程,屡受打击却不放弃梦想的励志故事与商业元素的完美结合,经由知乎、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下形成了巨大的话题热度,从而引发了大众媒体的集中关注,最终成就了该影片口碑和票房的双赢[4]。
(二)树立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技术发展趋势正在迅速转变,新的文化媒体形态可能会继续出现,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关键。无论是以传统传媒手段为代表的传统图书、电影、电视、新闻等,还是以手机,微信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媒体,内容始终是参与营销活动的竞争优势。借助“互联网+、大数据、5G+AI”等,将内容创作放到文化传媒创新营销的上游,对产品内容进行多方面的整合,要改以往单一整合的思维为多方位、多领域的融合发展思维。通过整合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并从内容流通、版权交易、销售渠道等环节形成有力的支撑体系,把内容生产转变为系统行为,从而进一步促进文化媒体业的融合发展。例如,“5G+AI”技术对于文化传媒业具有颠覆性的改变,这一次的信息革命是文化传媒实现了“万物互联”的传播形态。技术赋能对于出版业融合发展是起建设性作用的。梦想人科技和济南出版社合作推出国家标准AR地理教材,确保学生在学习地理时不再感到模棱两可,并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出版业将更加准确地呈现高质量的内容,我们可以期待集成出版的未来。随着5G时代的到来,视觉阅读将成为未来的主流。作为最佳的视觉表达技术之一,AR具有显著的效果,低成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强大的沟通能力,得到超过百分之九十五的用户好评。比如2019年,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利用“5G+AI”制作了《道士下山》的数字图书,在电影上映前期提前发售,且在电子书中加入了《道士下山》的电影片段及有声方式。随着电影的热播,电子书也被抢购一空,形成现象级的数字图书。
(三)打造融媒体背景下的全媒体平台。为了建立一种沟通方法并加强创新,文化传媒业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工作。一是专注于构建平台,吸引用户并使观众成为内容创作的主题。二是,它积极整合新技术以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三是树立抓住机遇的意识,将原始内容的生产能力作为价值追求。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文化传媒业全媒体平台应运而生,这种服务平台模式为文化传媒业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该平台可以融合多种媒体技术,将传统文化传媒产品,比如新闻传播,做大做强做全,能够更有效的与用户进行情感沟通,提升回应信息的到达率。例如,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节目是一档开播于2002年的老牌民生新闻热线类节目,一直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节目宗旨。在2018年上线的“新闻坊+”小程序,最初散布在官方账号中的突发新闻、寻求帮助和投诉的渠道已经集中在一个综合的新平台上,从而创建了一个全新服务平台。媒体可以回答热线电话、进行网络交互、网络图形和文本实时广播以及音频实时广播[5]。
(四)加强融媒体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传媒业应加强原有采编人员的技术能力,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可以请高校专家进行培训等措施进行联合培养,打造一支以信息化技术、新媒体技术运用为主要技能的全媒体人才队伍。除了文化传媒业自有人员需要加强培训之外,还应制定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引进计划,以市场导向为人才需求基准,注重引进一批具有融合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全媒体内容生产人才,还要注重引进既懂文化又懂技术、既懂管理又懂运营的复合型高端人才[6]。
(五)建立健全文化传媒业融合发展政策。文化传媒业的创新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尽管中央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是大多数政策都是综合性的,对实际的文化传媒产业还是缺少针对性指导。因此,文化传媒产业应推出推行针对性指导政策,力求全面、实际、操作性强的政策进行指导改革。首先,政府应增加对文化媒体产业的财政投资,主要集中在新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其次,加强监督,包括资金,人才政策等政策程序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加快文化传媒产业的创新和转型[7]。除需加强媒体融合法规建设与监管之外,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也很必要,新媒体应以传统媒体为基点,积极寻找最佳切入点,保证对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强化在实践中的各类平台互动,为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四、结语
文化传媒业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实现创新改革,各个机构要更新观念、积极融合,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更新服务模式,进行数据整合和利用,打造全媒体服务平台,为我国文化输出贡献自己的力量[8]。同时,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文化传媒行业的融合转型,推出各种政策来推进文化媒体的改革创新,协调产业、媒体、市场之间的发展。
作者:李子 单位:重庆出版集团社科分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