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渔家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沿海渔家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贡献度甚至高于金融业,颇受各地方政府的关注,将其视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和调整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产业,对其未来发展抱以大力支持的态度。而民俗旅游在旅游业中因其独特的风格广受游客青睐,其中尤以沿海渔家民俗旅游为盛,但目前,在各地开展的渔家民俗旅游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开发重点仅仅局限于渔家民宿、饮食等生活层面的发展,渔家民俗文化资源没有得到系统性的保护和开发,整体开发程度不高,渔家民俗文化产品单一重复,当地传统民俗建筑保护不当等问题。因此对渔家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不仅能够挖掘潜在的渔家民俗文化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还能够探索渔家民俗文化和现代休闲旅游业之间的平衡点,寻找到适合两者升级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渔家民俗文化;潭门;开发与利用

1潭门地区渔家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现状

1.1经典渔家民俗得以传承发展,助力潭门古镇旅游业

潭门渔家民俗活动众多,其中包括拜祭龙王、海神娘娘,祭船,送渔灯,洗龙水等,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不仅成了人们物质和精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还成了潭门旅游业的文化招牌,颇受游客欢迎。随着旅游业的稳步发展,潭门政府开始规划建设渔家特色风情小镇,并于2013年年初开始对潭门大桥、潭门中心渔港以及周围民居建筑、道路街灯等进行改造扩建,改造中融入千年渔镇的耕海文化和地方文化。2014年4月,潭门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潭门这个具有海韵渔味的南海小镇,也逐渐成为感受海南风情的旅游胜地。

1.2渔家文化宣传渠道逐渐丰富

随着潭门政府对渔家民俗文化宣传工作的重视,形式日趋多样,首先,从位于谭门中心渔港的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就可见一斑,该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7万多件,其中包括外销文物、南海生物标本、南海历史文物及相关档案资料、历代船模等。其次,每年定期举办的节庆活动—潭门赶海节,充分展现了其特有的耕海历史、海洋风情、海鲜美食和渔港文化,并推出出海捕捞民俗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把传统文化和古镇旅游相结合,在新模式中加入体验项目,极大提高了游客的参游兴趣。

1.3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出台各项政策措施

近年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大力促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首先,明确了将旅游产业作为海南未来发展的主要战略方向并指出将海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以此打造业态丰富、品牌集聚、环境舒适、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消费胜地。其次,充分开拓海南旅游消费发展空间,意见中提出海南将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实现离岛旅客全覆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第三,支持海南旅游消费领域对外开放,大力推进旅游消费国际化。文件中指出支持海南开通跨国邮轮旅游航线并将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稳步开放海岛游,除此之外还支持境外患者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诊疗。

2潭门地区渔家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问题

2.1开发项目单一,缺乏当地色彩

在潭门地区的诸多渔家村落中,绝大多数的村子经营的主题与范围都大同小异,主打渔家乐的招牌,推出餐饮与住宿、休闲、观光等服务,但对具有热带特色的渔家风情与耕海文化却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一方面与省外沿海城市如日照、青岛等相比风格类似,并没有突出自身的地理位置与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与省内市县如临高、三亚等相比题材相同,并没有体现出其独特的渔家民俗,而这显然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就会减弱,进而影响潭门地区的经济收入。

2.2文化产品品质偏低,质量难以保障

旅游景点商店所销售的商品大多从批发市场购入,产品工艺相对粗糙,欠缺工艺性,形状样式大同小异,大多产品都是散装摆放,并没有进行包装,包装的产品数量寥寥且外观随意,并没有形成特色文化品牌,体现不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更路经、鲤鱼灯和出海仪式等海洋文化元素。

2.3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方式滞后

潭门镇民俗旅游宣传渠道大多选择旅游社和报纸、杂志以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效果欠佳,吸引的游客数量有限。对新浪微博、微信、腾讯QQ与各大短视频平台以及多家旅游APP等新媒体关注少甚至不投入,游客不能及时在政府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找到旅游资源的最新数据、了解实时动态和获取旅游建议,对旅游景点的选择取决于网民的旅游心得,信息散落且真实性有待考察。在产品营销方面,面对不同年龄、需求的游客却采取相同的营销方式进行营销,并没有结合所需采取网络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移动支付方式,影响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2.4当地民俗文化面临流失,传统建筑遭到破坏

南海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就是“旧渔船”和“古建筑”。前者在南海博物馆和潭门中心渔港中随处可见,而后者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多是仿古建筑,很少能看到原汁原味的民居。由于海南旅游业、房地产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居民将店铺和房屋承包给外地移民经营,向外发展,原有的古建筑被拆除建以新式楼房,传统村落也逐渐消失,使得耕海文化意蕴不在,严重的破坏了渔家古建筑的历史价值以及潭门古镇的文化氛围。

3潭门地区渔家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建议

3.1集中开发渔家民俗资源,突出自身特色

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风格迥异的文化内涵是区别于其他民俗旅游的核心,应该深入挖掘潭门古镇的渔家文化资源并且准确定位其文化风格,对于每一个村落、项目的设计都应该进行详细具体的科学规划,既要注重同一区域内渔家文化资源的整合性开发又要了解不同地方的民俗资源开发侧重点来避免同质化的现象,以此形成黄金旅游线路来带动旅游的发展。

3.2丰富渔家文化产品线,打造特色渔家品牌

创建渔家文化产品应以潭门镇别具一格的渔耕文化资源为核心,对具有浓郁南海风情的特色美食、手工艺品、传统服饰、原始乐舞、礼仪风俗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下融入渔家特色开发多种文创产品并结合市场和游客需求进行创新设计。在开发文创产品时,首先要赋予其具有内涵和灵魂的文化故事,它是文创产品最重要的“IP”,即潭门古镇的专属品牌。例如可以推出渔家小船、捕捞渔具、古老建筑等颇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让游客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渔家文化的魅力,当游客购买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时还能吸引更多人对渔家民俗文化的兴趣。

3.3创新营销载体,打造立体化宣传格局

多元化和现代化的传播渠道更能够提高潭门地区的曝光度与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扩大消费群体。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中,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改变了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方式,潭门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各大社交软件进行推广。例如,通过自媒体博主如微博、小红书、b站等流量明星宣传潭门赶海文化来培养潜在客户,通过QQ、微博、微信等公众号来旅游攻略和线路推荐,通过与大数据公司如百度、浪潮等合作来共同整合用户数据,了解市场需求,实现精准营销,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淘宝、京东、阿里巴巴、天猫等电商平台线上销售渔家特色产品,线下利用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移动支付平台进行消费,创建智慧城市,通过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传播渔家文化,甚至将渔家民俗植入到电视栏目中实现互动。

3.4保护传统建筑,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在对潭门古镇的传统村落进行开发时应提前准备一份科学协调的建设规划,并在开发过程中让熟知村落的位置布局、房屋结构和保护方式以及旅游规划的相关文化部门人员加入其中,从而给开发单位提供一些可信性的建议,这样既能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貌和传统文化的历史内涵,又能让历史建筑对旅游事业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叶绵源,张世杰,白鹤.琼海市潭门风情小镇特色塑造[J].价值工程,2019,(31).

[2]王洪涛.文旅整合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研究[J].人文天下,2019,(22).

作者:黄光励 隋晓 单位:东北林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