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对外法语教学的文化教学及多媒体技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关于文化的探讨一直是语言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文化可为具体的语言行为提供背景,脱离了文化背景的语言便失去了其意义。在法语学习中,学生需要借助特定文化背景来了解词汇的具体含义。因此,文化教学在对外法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论证文化教学在对外法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对文化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内容加以解释;同时,我们将讨论多媒体及网络等新技术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文化;对外法语教学;多媒体
1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的对外法语教学一直致力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然而,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隐藏在这四种能力背后的另外一种能力———文化能力。尽管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文化本身的定义仍然存在纷争;但不可否认的是,关于文化教学的探讨已经成为语言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在传统的对外法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被看做是语言教学的一个方面,并以其实用性为外语教学服务。然而,在罗贝尔•加里松(RobertGalis-son)[1]提出的“语言-文化”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地位得以重新定义:作为文化的具体体现,语言被看做是了解文化的一种途径;而文化教学则成为了“语言-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与最终目的。
2文化教学的地位
2.1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说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有效交流,那么对于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便是其中不可回避的一项任务。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文化可为具体的语言行为提供背景,一旦脱离了文化背景,语言便失去了其意义。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了解与掌握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必要前提。Galisson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结论:“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文化障碍要远比语言障碍更加难以克服……民族认同感来源于文化,而非语言。”[2]113换言之,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难以实现有效交流的真正原因,在于对对方文化的不认同感,在于价值观与行为表现方式之间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外语学习者“除了易犯语言的错误外,更容易犯文化的错误。”[3]而在当今跨文化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文化能力已成为高素质语言人才的必备能力。如何帮助外语学习者在克服最初的语言障碍后,实现真正有效的跨文化交流,成为外语教育者应该加以关注的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教学必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2.2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
路易•波彻(LouisPorcher)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定义如下:“每种语言都承载着一种文化,语言既是其文化的生产者,又是该文化的产品。”[4]5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即通过文字符号,我们可以借助语言去直观地感受文化,而不拘泥于后者的表现形式;如文学、艺术、科学,甚至于信仰、道德等都可以利用语言加以描述。在特定的社会群体中,个体之间往往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生产者。而同时,语言又会受到文化的影响,随着文化的发展与更新,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亦须不断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文化,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又是文化的产品。基于此,语言不仅仅能够表达简单的概念与观点,它亦能体现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定群体的共同意识。由此可见,语言是了解一种文化最有效、最直观的手段。因此,外语教学应从语言展开,却不应以语言为目的。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最重要的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流,而真正有效的交流则必须建立在对文化的理解之上。不论是作为了解文化的基本手段,还是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都是外语教学内容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撇开文化单论语言教学显然是无意义且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文化教学,也就是通过语言手段让学习者了解该语言承载的文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
3文化教学的内容
对于文化教学的具体目标,国内外众多学者已经就此问题展开过研究,如瓦莱特(Valette,1977)、西利(Seelye,1984)等。托马林与斯坦普尔斯基(Tomalin&Stempleski)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文化教学目标归纳为以下7条[5]7-8:(1)帮助学生发现、了解文化对社会群体产生的共同影响;(2)帮助学生了解年龄、性别、社会等级、居住地等社会因素对话语及行为方式的影响;(3)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目标文化影响下,人们在特定情境中所表现出的共同行为方式;(4)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目标语言中单词与句子的文化内涵;(5)帮助学生发展根据事实评价目标文化的能力;(6)帮助学生发展收集目标文化信息并适应目标文化的技巧;(7)激起学生对目标文化的求知欲,鼓励跨文化交际诉求。针对这一系列递增的教学目标,除了常规的文化教学内容之外(如针对目标语言国家的地理、历史概况介绍,对目标语言使用人群的社交礼仪、风俗人情讲解等),对外法语的文化教学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目标群体的共有文化
在传统的对外法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点通常着眼于法语文学、艺术作品赏析,费尔南德•杜蒙(FernandDu-mont)把这些作品所呈现出的、便于人们进行研究的文化叫做“第二文化”[6],而与此同时,他认为更为重要的“首要文化”却常常被忽略。那么何谓首要文化?Galisson在谈到该问题时提出了“共有文化”(Culturepartagée)的概念:“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共有文化并没有具体的定义,它来源于直接的社会经验;共有文化深刻于日常行为中,并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影响着该人群感知世界的方式及行为模式”[2]118。基于以上定义,我们不难发现,共有文化是特定社会群体在日常生活社会化的进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共有文化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获得,而不需要刻意学习。然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我们只能靠后天的学习去了解目标语言使用群体的共有文化。鉴于中文使用者与法语使用者在共有文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目前中国的对外法语教学中,介绍法国人或其他地区法语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方式应成为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3.2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
在不同共有文化的影响下,各语言使用人群的思维模式及言语行为都各不相同。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单位、结构与使用均受到其文化制约,因此,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于外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每一堂语言教学课都应该被当做跨文化交流的工具;每一句话甚至是每一个单词都应被看做其文化的载体。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当学习者在母语中无法找到与目标语言单词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时,单词背后所暗含的文化意义便成了制约其理解与表达的重要障碍。根据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GeoffreyLeech)的理论———“语用原则基本上是共有的,但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却因文化不同而存在差异”[7]。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外语教育工作者应当把语言与文化当做一个完整的体系来看待,尽量让外语学习者理解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及思维逻辑,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语用文化失误。
3.3让学习者对目标文化树立正确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各民族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将目标瞄准学习者母语文化与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只有在了解两种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基础上,外语学习者才能够主动地转化文化立场与思维模式,从而保证沟通与交流的有效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目标语言文化的态度常处于两个极端:部分学生唯本民族文化为先,在跨文化交际中,常以母语文化为背景选择语言行为,从而导致沟通的不顺畅;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学生对于目标语言文化欠缺了解,或学生从心理上抗拒非本民族文化。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常因求胜心切而急于抛弃母语文化对外语表达所产生的影响,对目标语言文化产生盲目崇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做好外语教学的同时,应当引导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正确处理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自20世纪以来,大量的社会学家及语言学家都提到了文化的相对性原则,也就是说每一种文化对行为标准的衡量、对价值观的定义等都不尽相同,然而它们的存在却都是相对合理的,没有一种文化比另外一种文化更先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以一种客观的角度看待目标文化,尊重目标文化,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并处理好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关系。
4新技术下的文化教学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各样的媒体及交流应用程序的出现,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应该看到的是,非本土文化正以多种多样的姿态迅速涌入中国市场,影响着我们的外语教学。从此,“语言-文化”学习也不再只局限于课堂,丰富的媒体资源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样的大环境,对外语教学工作来说既是新的机遇,又是新的挑战;新技术的发展也对外语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4.1适应新技术、充实课堂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提供了无限可能。在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将教学的重点内容放在单词、语法的讲解上,这种脱离了实际情境的教学活动略显单调,因此较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引入原版内容,以音频或视频等方式加以呈现,借助真正的日常交际对话场景加深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涉及的文化内容加以解释,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消化和吸收。事实上,新技术的应用,所带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在学生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的同时,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也将被完全打破。近年来,库克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外语教育界备受推崇,多媒体的出现无疑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在文化教学中,学习者可就目标文化的某一特定现象在课前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并形成报告,最终以多媒体辅助演讲的方式于课堂上呈现,并与教师及其他学习者进行互相交流,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
4.2借助新技术丰富课余活动
随着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中国的法语学习者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法语原版资料,例如法国原版电影、纪录片、网站、电台等;对于学习者来说,这些新技术为文化学习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便利的途径,这些“原汁原味”的资料可将目标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习者。因此,我们可以说,新时代背景下外语文化学习的主要舞台已从课堂上搬到了课后。对于教师来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技术的出现,带给我们的并非全部都是便利:大量的网络信息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如何辨别有用信息成为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习的新挑战。在利用新技术组织丰富文化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应当注意指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学习材料,并对其体现出的目标文化进行客观分析,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些文化现象。
5结论
正如前文所说,对于母语学习者来说,首要文化往往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而是通过日常社会经验自然获得(ac-quisition)的。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文化的学习是被动且略显枯燥的。然而新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学习者可以更直观地接触目标文化人群的生活,以自然的方式了解目标文化,真正实现从文化学习到文化习得的转变。
作者:马一凡 单位: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法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