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科技期刊青年学术编辑学习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编辑职业生涯中,终身学习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每位编辑都非常重要。不经意间,笔者入行已有九载,回顾这些年的所学所得,总结出4条伴随科技期刊青年学术编辑成长的学习途径:由表及里向前辈学习,有声无声与同仁交流,幕后台前为作者服务,有意无意提笔写作。
1由表及里向前辈学习
青年学术编辑虽然具备学科专业优势,但入职时,是站在编辑业务门外的,必须要参加编辑岗位培训班,由“师傅领进门”,学习一些编辑通用的“表面”功夫: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常见错别字辨析、量名称和单位符号的规范使用、参考文献的规范著录。前辈们知识渊博,工作经验丰富,严谨而不刻板。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前辈讲授医学论文题名字数限制时,举了一个20字以上题名的例子,如何将其字数删减?他在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定是一个字都不能少。这对我们从事编辑工作有很大的启发:凡事都有例外,掌握规范是前提,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阅读前辈们发表的文章之时,我们常常能够从中感受到他们的与时俱进,例如对新标准的解读,对新问题的答疑,对新现象的分析。《编辑学报》2015年第1期了该刊参考文献著录细节变更的4条说明。第1条“期刊析出文章‘页码’的著录”区分了阅读型和引文型参考文献页码的著录,分别应著录文献的起始页和信息所在页,笔者感到这一变更非常科学,有益于作者在写作时核对文献、读者在阅读时查阅文献。4条变更均体现出编辑前辈对于标准的深刻解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以创新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实际问题,非常值得青年编辑学习与发扬。
2有声无声与同仁交流
“有声”交流是指编辑同仁之间通过谈话进行交流。编辑工作是一桩苦差事,青年编辑往往难以想象十几年甚至更长的编辑工作所带来的案牍之劳,甚至会有相关职业疾病的困扰。而很多同仁多年来始终活跃在编辑一线,如常青树一般。他们如何能在应对繁杂编辑工作的同时,保持最初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在向多位编辑同仁求教之后,笔者获得了如下答案:若要真正将编辑工作当成此生热爱的事业,就一定要在认真钻研业务的同时,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工作之余用艺术陶冶情操。这不仅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更能触发灵感的火花。古语云:“功夫在诗外”。编辑工作同样需要跳出去,用艺术的、审美的眼光看待生活,从而得以在更高的层面上打开思路,并让自己做到“无案牍之劳形”,拥有焕发的形象气质。“无声”交流是指与素未谋面的编辑进行交流,比如以同学朋友的稿件退修意见作为媒介,从中“偷学”几招。“有提高的空间”可以对作者进行激励,而从读者的角度发出提醒,则让作者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意见。这种婉转的语气让人如沐春风。相比之下,在处理“稿件英语水平不佳”这个常见问题时,我们的例行表达是“英文水平不过关,请仔细修改”,这就似乎生硬了许多,也冷淡了几分。意识到这一点,在给作者提修改意见时,我们也会格外注意措辞,使作者能够愉悦地修改文章。还有一次,笔者被国内杂志发送稿件反馈意见的方式深深吸引:编辑部在发送退修意见的同时,附上了原稿的电子版本,采用批注形式在文中标出退修意见。需要修改之处一目了然,利于作者快速无误地领会修改意见。当时,与作者沟通不畅的问题正困扰着笔者,遂果断采取此方法,一解燃眉之急。大概一年后,笔者读到了文献,回忆起自己早已悄然学到了不相识的编辑同仁的“高招”,更加感到这一学习途径的可贵之处。
3幕后台前为作者服务
幕后默默无闻地为作者服务是编辑的本职工作,是“一对一”的。学术编辑要做初审和编辑工作,至少要读懂来稿。然而,编辑不可能对所有知识了如指掌,这就需要积极面对每篇来稿,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例如,一篇稿件中提到了“自噬诱导剂氯喹”,氯喹是一种抗疟药,这是基本的药学知识,但用于自噬实验还是第一次见。在百度上搜索“自噬”和“氯喹”这两个关键词,显示的信息都是“自噬抑制剂氯喹”,究竟孰对孰错?于是继续搜索到作用机制———氯喹是通过破坏溶酶体的功能抑制自噬。后来提示作者核对原始数据,其证实为笔误,将“氯喹”修改为“雷帕霉素”,并对我们的细心和负责表示赞许。生物领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新技术、新方法在来稿中有所体现,编辑不妨先把挑错放在一边,抱着学习的态度审稿,必有所获。“台前”是幕后工作的延伸,是“一对多”的服务形式。本刊的主要作者群是硕士研究生,来稿往往是他们初次撰写的科技论文,因而存在较多问题。我们在主办单位尝试举办了《科技论文撰写入门》讲座,与该群体面对面交流,以期使他们印象深刻。在准备讲义的过程中,首先要搜集整理大量资料:从经典书籍《编辑工作手册》和《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到《编辑学报》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提炼出生物技术论文相关的写作规范,从经典论文《Astructureforde-oxyribosenucleicacid》到范文《TransmembraneproteinSID-IfacilitatessoakingRNAi》(改编自《Science》发表的一篇报道),来展示文章部分及整体写作技巧;其次会回顾曾经处理的稿件,找出典型的错误案例,引起大家的关注。在引经据典、结合实际的过程中,编辑也从头至尾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梳理,“台前”的讲座是“幕后”书面表达的有益补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编辑的沟通水平。
4有意无意提笔写作
笔者作为学术编辑历经5年“为他人做嫁衣”的时光,可以说积累了大量“怎样做好针线活儿”的经验,能够从中找几条“主线”为自己“做新衣”了,即有意识地写作。由此,编辑转换成作者身份,进行投稿,接受审稿专家的指导。稿件的修改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得知稿件被接受的那一刻,精神上的愉悦和成就感是编辑工作无法替代的,这起到了调味剂的作用,激发了工作热情。在有幸发表了几篇编辑实务的论文[3-5]后,我们切身体会到了这一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篇关于英文摘要编辑加工的论文是与笔者英语专业的同学联合发表的,在文章撰写过程中,双方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最终达成一致。从本质上来看,这是学科交叉的行为,学术编辑可以学习并提高英文水平。无意识地写作是有感而发,自觉下笔,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最近,笔者发表了主题为“中外科技期刊语体风格对比研究”的论文,是编辑工作的升华。相信只要从事多年编辑工作、尤其经常查阅中英文参考文献的学术编辑,一看便知这是从编辑实务中提炼而来的感想。与友人偶尔交流感想,两人不谋而合,搜集资料,提笔写作,几经易稿,终得以刊出。可以说,这篇论文的创作是无意识写作的雏形。笔耕不辍、“择良而栖三十载”的游苏宁先生就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想必写作已成为他的日常习惯,完全达到了无意识写作的境界。
5结束语
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学习的机会无处不在,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学有所成、学有所悟不仅可以带来知识理论的提升和编辑能力的提高,更能够使青年编辑在最短的时间里,走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困惑期,顺利进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期,从而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觉悟期,享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编辑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