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型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以其快捷方便、信息海量等优势迅速吸引了大众的眼球;但新媒体不具备传统媒体苦心经营多年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尤其在学术传播领域,学术期刊的权威性不可替代。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作为学术领域主要传媒的学术期刊不能置之度外,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媒体融合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提出的,是指各种媒体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作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是期刊的立脚之本,学术期刊一直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而且可以优化资源配置,使传播效果达到最大化。国内期刊从业者对媒体融合理论进行了相关研究:吉海涛等探讨了学术期刊新媒体产业联盟的组建方式、运行模式、风险防范及保障制度;傅晓琴认为学术期刊应坚持内容为主、技术为辅的原则,促进期刊内容资源与新媒体技术的融合发展;指出,科技期刊在与新媒体融合中要有发展战略,因刊制宜,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融合之路;徐亟等认为在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部要开拓除传统的科技信息出版功能之外的市场空间,不能原地观望,要有探索的勇气,抓住一切机会,才能让科技期刊重拾市场主体地位。《机械工程学报》作为国内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期刊,承载着报道和传播机械工程领域及其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工程技术应用的优秀科研成果的使命;但是截至目前,国内机械类学术刊物尚没有新媒体发展的经验可借鉴。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本文拟以《机械工程学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探索为例,探讨适应自身特点的发展对策,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考
1.1学术期刊的传播劣势
学术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期刊的传播方式始终比较单一,不管是通过大型的数据库出版商,还是建立期刊自身网站,其最普遍的做法是纸刊内容原封不动地数字化,而且在传播方式上与纸刊大同小异,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库出版商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大,呈现出海量化的特点,学术期刊经历着从以纸版出版向网络出版再到知识出版为主的转变,科研工作者在搜索学术文章时,不再关心出自哪一本期刊,而是在哪一家数据库出版商可以查询到更多的相关知识点。这种传播的转变也使得学术期刊的品牌在削弱,内容特点很难有效地凸显出来。
1.2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
“内容为王”是办刊人追求的目标和采取一切办法、措施与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尤其学术期刊的内容是经过多层把关才进入发行渠道的,其优势主要依托3个方面:一是投稿文章具有较好的学术质量。目前,高等院校的师生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是学术期刊的主要作者群,他们的高质量的研究成果确保了文章的高学术质量。二是强大的评审专家队伍。学术期刊在选用文章时,通常采用同行评价的办法,只有通过同行评价的文章才能刊登,这就从评价体系上确保了刊登文章的学术质量。三是编辑部选题策划及“三审制”。优质的文章是基础,优秀的编辑是主体,良好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制度是保障。这3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是学术期刊不同于其他期刊的优势所在。
1.3新媒体对学术期刊的影响
新媒体作为开放平台,是一种技术。传播环境的改变一方面给学术期刊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学术期刊的信息沟通、传播模式提供了新的手段。学术期刊刊登的文章,反映着作者思想、观点、数据、实验分析、结果及结论。不同于传统学术期刊,新媒体可通过文字、图片、源程序、视频、音频、超链接等多种方式丰富文章的表达内容,拓展传播方式。期刊编辑又可在多方面挖掘内容深度,增强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之间的互动,全面掌握所刊发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了解研究热点,实时调整组稿重点,打造具有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内容产品。
2《机械工程学报》新媒体融合探索
《机械工程学报》根据机械学科实验多、数据多等特点,积极探寻新媒体条件下学术期刊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深耕内容和快速传播是学术期刊提升影响力的根本。2016年初,本刊组建了新媒体部,成员共4人,下设电子刊、微信公众号和网站3块业务。新媒体部的发展定位为:关注机械工程领域,做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学术媒体平台。
2.1电子刊
自2011年起,编辑部开始探索以电子图书的形式展现期刊,推出了《机械工程学报》《Chi-nese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的电子刊,这2刊的刊登内容与纸刊完全一致。随着刊登内容量越来越大,2013年编辑部率先在电子刊领域尝试按专业分专辑出版,全年出版6期,每期5类专辑。尤其是在专辑内容安排上,充分考虑编辑部出版2刊的特点,将中英文论文混合出版。2016年,编辑部进一步明确电子刊的定位,即全方位展示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的传播者,并继续在电子刊出版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尝试。根据这2刊刊登内容的特点,编辑部深挖文章内容信息,包括实验过程视频、实验数据、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验室或团队介绍、研究成果应用等。例如2016年刊登的《一种高性能花瓣廓形胶囊机器人》一文,结合电子刊技术,我们除了将作者的文字、图片数字化,还通过与作者沟通,围绕胶囊机器人的运动,作者着重将机器人在羊肠、猪肠、空间螺旋肠道等环境中游动的视频作为文章的附加信息提供出来,提高了文章的内容质量和可读性。作者可以更全面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读者可以看到研究成果的实际演示过程。经过1年的实际操作,编辑部共收集到约5GB的附加信息内容,这为本刊与新媒体的融合打下了基础。
2.2微信公众号
微信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方式,也给学术期刊的定向、精准传播提供了机会。截至2016年1月15日,533种CSSCI来源期刊中共有164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本刊2016年2月29日开始正式运营微信公众号,以期刊为基础,聚焦内容,将其定位于传播正能量,做机械工程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编辑部微信公众号突出服务于学术交流的定位,结合电子刊收集到的文章增值信息,主要设置了论文推荐、科技论文写作、走近科研团队、专家苑等内容板块。例如论文推荐,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编辑和作者共同努力,通过科普的形式引出研究内容,而又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这些研究内容能为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与之前简单将文字的PDF版信息放在网站上相比,提高了可读性,加速了传播。目前一篇论文推荐内容,2~3d的阅读量远远高于同期数据库下载量。通过与作者同做一件事,编辑与作者的情感加深,为进一步获取刊登优质的研究成果打下了基础。这就打破了之前作者与编辑的联系仅在某篇文章发表阶段的格局,建立起长期的沟通渠道。“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作为由我国台湾地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共同设立的奖项,旨在加强高层次机械制造领域人才的培育工作。新媒体部抓住这一契机,持续跟踪报道。与第6届获奖博士生、导师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为本刊积累了作者和审稿专家资源。
2.3网站
网站作为编辑部最早的传播平台,主要承担采编系统、专家数据库管理等功能。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站的集成功能越来越重要。目前大多数学术期刊都拥有自己的采编系统平台,但是如何有效利用刊物刊登的学术文章,提升文章的影响力,而不被淹没在茫茫数据海洋里,一直是期刊人亟待解决的问题。XML文件的出现,使得定义电子文件结构和内容描述成为可能,同时加速了学术期刊从网络出版转变到知识出版的进程。本刊正是看到了XML这种跨平台的、依赖内容的技术,编辑部将文章资源、附加信息资源和专家资源相集成,建立起涵盖投审稿系统、增值出版、多媒体信息检索等为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
3与新媒体融合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不仅给学术期刊的发展带来机遇,而且具有挑战。本刊在探索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3.1编辑人才
在现有办刊体制下,编辑部的编辑数量是根据纸版期刊按时保质出版核定的,如今要面对媒体融合转型,短时间没有经济效益这一局面时,编辑部难以扩充人员队伍。在此情况下,势必要对现有编辑提出更高要求[14]:编辑不仅需要了解刊登的文章的内容,而且要从中找到读者除了文字内容最想看到的内容是什么,并且要与作者沟通什么样的附加信息才更能充分展示研究成果。在获取附加信息后,还要思考如何用读者比较喜欢的文字和形式将刊登的文章推广,并且能够在较大范围传播。本刊新媒体部目前虽然有4人,但都是从原有纸版出版人员中根据个人兴趣选定的,并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在内容创作上与专业媒体人有很大差距,在运营上也基本没有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尝试。
3.2传播环境
与大众类媒体不同,我们的读者定位是机械工程领域的工作者。在1年多的探索过程中,本刊也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如何能让这些信息快速传播得更广,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们最初的想法是:通过作者、审稿专家来传播,这是最能直接达到传播效果的办法;但是,实际操作中作者对这种方式的接受度不完全一致,一般30~40岁的作者容易接受这样通过社交平台宣传自己研究成果的方式,而50岁以上的作者则不太接受。
3.3技术和资金支持
媒体融合所涉及的技术相当庞杂,比如视频剪辑技术、数字出版技术、网站搭建技术、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单单依靠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力量难以支撑,只能依靠技术提供商;但是,目前像玛格泰克、勤云、中国知网等几家比较大的技术提供商只是专注大多数学术期刊的需求,而不能与本刊在媒体融合方面完全契合。这样,就需要期刊根据自身的需求与技术提供商合作,将期刊的优势与提供商的技术优势合并来完成程序的单独开发,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目前情况下,本刊只能将与新媒体融合分阶段来做。
4结束语
《机械工程学报》在1年多的探索过程中,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发展,以新媒体部成立为契机,以网站、电子刊和微信公众号为主要板块,内容资源互通,展现形式多样。电子刊主要作为吸收大量多媒体信息,体现“多”;微信公众号主要从大量多媒体信息中选取更优质的内容来宣传,吸引更多关注者,体现“优”;网站则能将所有内容集成,体现“全”。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和传播者,其内容的质量和传播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媒体融合发展时代,学术期刊应在坚持内容专长、编辑专业、信息权威的优势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实现学术期刊信息的新闻化、科普化、碎片化,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效果,促进学术期刊的可持续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