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优化方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过解读我国高校学术期刊的审稿流程,笔者发现,现存审稿模式尽管为我国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受制于体制和资金的约束,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借鉴国外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先进经验、寻求优化我国高校学术期刊审稿流程的全新路径,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新命题与使命。
一、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审稿人的积极性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学术期刊是按照审稿字数给予审稿人报酬,通常是一篇50—200元不等。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学术环境下,多数期刊审稿人无法拥有国外审稿人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当稿酬偏低时,审稿人缺乏激励,在审稿时会敷衍了事,甚至让学生代替自己审稿。在这种情况下,编辑部可以设定相应的审稿补贴,专门用于提高审稿人的薪酬。但对于高质量的顶级期刊,存在审稿人愿意无偿进行审稿的情况,其负责程度也会大不相同。可见,期刊知名度是调动专家审稿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为了吸引高水平的审稿人,加强期刊宣传力度、提高学术期刊质量和提升期刊等级是每一本高校学术期刊共同的努力方向。此外,大多数专家学者更加注重在整个学术圈的声誉及影响力。为了进一步调动审稿人的积极性,可以实行积分评价制度:根据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审稿数量和质量以及是否认真撰写审稿意见设定等级,按照等级的高低实行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等级较高的专家学者授予勋章或给予金钱奖励,定期公布优秀审稿人名单,且在接受优秀审稿人的投稿时,优先对其进行审核;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等级较低的审稿人减少审稿数量,甚至取消其审稿人身份。
二、加强审稿流程监督,建立责任追责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期刊使用的审稿流程,涉及人员比较广泛,在出现问题时无法明确责任,相互推诿的情况时常发生。此外,专家外审的重要性决定了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学术期刊论文出现质量问题时,很难确定是哪一个环节出现错误。因此,有必要对参与各流程的每一个人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对于每一篇审核的论文实行终身负责制,即使论文已经刊发,但一旦出现任何问题,仍旧可以追溯源头,进行责任定位,从而增强评审专家的责任感,始终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篇稿件,拒绝弄虚作假的行为,促进审稿流程的规范性与客观性。在各学术期刊编辑部建立编辑委员会,以加强对编辑部内部人员和外审专家的监督,确保审稿流程的公正公开。我国学术圈存在严重的“数量论”倾向,为了评职称出现了学者求助于高校学术期刊编辑,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包括抄袭他人、自我抄袭、篡改数据和重复发表。在审稿过程中,一些专家学者借由论文内容不过关故意持否决意见,但是事后传播甚至盗取其他作者的创新思想,即便事情暴露,凭借专家地位,引导舆论氛围,被抄袭者诉讼无路,只能忍气吞声。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建立编辑委员会,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对于涉及抄袭和侵权的学者,实行“终身拉黑”制度,坚决维护原创者的权益。在我国,审稿流程的不健全、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到位,导致信息的透明度较低,很多被拒绝的论文无法公布具体原因。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在未来,通过大数据建立包库,涵盖参与审稿的编辑、学者、编辑部管理人员的信息数据库,不仅包括基本信息,更重要的是考察编辑的专业水平、专家的学术素养、评审信度以及匿名评价指数等,并将这些信息进行共享,方便作者进行查阅,同时可以规避利益相关者,接受同行的监督和约束。这种监督与约束机制,可以促进审稿人理性投票,尽量避免学术评价的主观性,进而推动高校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
三、变革责任编辑初审职责范围
在我国,正是由于众多的责任编辑的知识储备与稿件的学术内容不匹配,从而导致大量的高质量论文流失,但是培养具备完整知识体系的编辑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可以通过改变初审环节责任编辑主要职责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借鉴国外的初审制度,责任编辑的任务主要是审核稿件的格式是否符合编辑部的排版要求,材料是否齐全,论文的图表是否能够正常打开,以及运用专业的检索工具对论文的重复率进行检测,审核是否有抄袭行为,分析对比论文的真实性与创新性等。对于符合要求的稿件提交下一步的审核,对于格式不规范、图表质量不过关的论文返回修改,直至完全符合要求,而对于有明显抄袭倾向的稿件,将其永久列入编辑部“黑名单”。此时,责任编辑主要充当投稿人与专家审稿人之间的桥梁,需要积极主动与双方进行沟通协调,严格规定审稿人的审核期限以及投稿人的修改期限,在审稿期间,主动提醒审稿人,确保其在审稿期限之前提交审稿意见。在这种方式下,责任编辑的工作职能部分转移至专家审稿人,其更多地充当了作者与专家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角色,而专家可以在第一时间判断文章的好坏,确认是否有发表价值,从而极大地缩短审稿时间。
四、创新专家审稿人制度
对于我国的高校学术期刊,责任编辑初审、编辑室主任复审通过后,将稿件匿名提交给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审核,尽管审稿专家之间存在一定交互的“朋友圈”,但不可否认,专家审稿始终是整个审稿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外审专家一般是该学术研究领域,甚至是整个学科大类的佼佼者,主要由专家进行审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优秀论文的流失,保证期刊的质量。此外,专家审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快给出意见,第一时间确定稿件是否能被录用,大大降低了编辑由于专业素养缺乏而造成的审稿周期的拖延,同时减轻了编辑的负担,节约了时间成本。另外,专家审核可以对稿件修改提出有创造性的见解,尽可能客观公正地选择出高质量的文章,从而保证高校学术期刊的科研水平。但是,由于不同的学科类别有不同的写作范式,甚至同一学科的模式也不尽相同,而不同范式之间的模式差距很大,审稿人的知识局限性及自身的主观性很容易影响结果的判定。因此,“审稿专家最好评审的是相同或相近领域的稿件”。在选择专家审稿人时,编辑部应细化学科类别,尽可能寻找同一领域同一学科同一范式的代表人物进行审核,以这种“小同行”的审核方式来保证在把握学术前沿信息的情况下,做出比较客观、科学的学术判断和学术评价。
五、创建作者和审稿人双向约束机制
过于强调专家审稿人的地位,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问题,如专家审稿人的主观性比较强,无法界定专家审稿人与读者的关联性等。为了进一步保证专家审稿人的客观公正,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作者纳入监督体系,实行作者和审稿人双向审稿机制。首先由作者本人提出建议审稿人和规避审稿人名单,明确哪些审稿人在本领域是比较熟悉的专业的不希望参与的论文审核人,然后通过搜索引擎检索作者与其提供的建议审稿人和规避审稿人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建议审稿人与作者的关联性不大,可以直接联系这些审稿人进行审稿。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保证审稿专家的客观性,避免利益相关者的暗箱操作;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高校学术期刊避免无从选择审稿人的困扰,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