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专家接收意见反馈及现状调研,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向专家反馈评审意见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管理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无论是稿件的最终评审意见,还是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我国绝大多数期刊编辑并不向专家反馈。而专家问卷调查显示,专家接收意见反馈的意愿十分强烈,且认为意见反馈对其审稿积极性产生较大影响。进一步调研原因发现,编辑部的终审权观念、反馈要求的缺失、冒然反馈引发专家不满的顾虑及专家未主动要求等成为编辑未反馈意见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期刊出版单位宜改变传统终审权观念,主动关注专家的需求;提前告知反馈的必要,严格保护专家身份隐私;明确提出反馈的规定和具体要求;利用网络平台或工具提高反馈效率,进而确保意见反馈这一同行评议质量管理的利好举措能够得以广泛推行。
关键词:同行评议;审稿意见;终审;审稿专家;意见公开
向评审专家反馈意见是指收到专家评审意见后,学术期刊编辑部将稿件的评审意见及时地告知专家。其中,评审意见指稿件的编辑部终审意见,或该篇稿件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诸多研究表明,意见反馈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管理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如陈培颖等[1]提出,意见反馈能够增加专家间的交流机会,让其感受到工作被重视,激励专家继续认真完成审稿工作;刘菲等[2]指出,意见反馈有利于提高评审专家的审稿水平,增加评审专家的审稿动力;张冰[3]谈到,意见反馈有利于避免专家审稿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包括过度自信、证实偏好、框架效应等;储冀汝等[4]指出,意见反馈有利于提升评审专家的获得感、认同感、成就感,可以校正审稿中的误评,可以保证质量好的稿件不被误判等。吴爱华等[5]指出,公开不同评审专家的审稿意见,可以相互参考,有利于提高评审专家的审稿能力。彭芳等[6]指出,将终审意见反馈给评审专家,不仅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而且能够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有利于维持专家的审稿热情。Wiley在调研2982位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结论中提到,来自期刊的反馈是对评审专家认可的重要形式[7]。可见,意见反馈是一项对同行评议质量有着明显促进作用的举措。那么,意见反馈执行的现状如何,未执行的原因何在,这将成为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梳理文献发现,关于意见反馈的独立研究较少,主要以定性的观点表述散落在审稿流程改进、审稿积极性激励、审稿意见公开等同行评议的相关研究中,缺乏独立的、系统的定量研究。例如,刘宇[8]在讨论稿件外审注意事项时,提到定稿意见要反馈给专家,以示对专家劳动成果的尊重;熊松[9]在研究科技期刊提高审稿质量的对策中,提出需加强对审稿意见的反馈,有利于审稿人与作者之间的沟通,化解分歧;储冀汝等[4]在调研同行评议流程、形式、专家意愿等现状时,提到了审稿意见反馈,认为大多数专家认为期刊有必要向其反馈意见;占莉娟[10]在专家审稿动因讨论中,提及向专家反馈评审意见是影响专家对刊物认可度的重要因素;MERCHANTS等[11]在讨论审稿意见公开实践中,表示向专家公开意见有助于为其他专家提供学习借鉴;杨锐[12]在研究审稿意见深度利用时,阐述了审稿意见向专家公开的重要意义;包雅琳等[13]在讨论审稿专家培训主题中,谈到国际期刊《BritishMedicalJournal》在确定稿件最终结果后,该稿件专家即可互相查看评审意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本文以意见反馈作为独立主题进行系统地讨论,利用问卷和访谈方法全面调研我国学术期刊意见反馈的实施现状,并探寻意见反馈被提出多年却未得到普遍推行的主要原因,以促使意见反馈这一同行评议质量控制的利好举措得以广泛实施。
1数据收集方法
为了解我国学术期刊向专家反馈意见的现状,我们分别针对评审专家和学术期刊编辑展开了问卷调研,了解学术期刊向评审专家反馈意见的现状、专家接收意见反馈的意愿及看法等。其中,学术期刊向评审专家反馈意见分为2种情况,一是将编辑部基于专家评审意见形成的稿件终审意见,反馈给该篇稿件的评审专家,称之为“终审意见反馈”。基于编辑部工作效率考虑,终审意见反馈主要指编辑部终审意见与专家意见不一致时进行的反馈。二是向评审专家直接提供同篇稿件其他专家的意见,称之为“他审意见反馈”。问卷调查主要针对这2类意见反馈展开。本研究利用问卷星设计问卷,通过QQ群、微信群、学术会议等途径发放问卷。问卷回收历时45d,最后共回收由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编辑所填写的问卷543份,剔除无效问卷123份,共收集有效问卷420份。共回收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评审专家所填写的问卷618份,剔除无效问卷113份,共收集有效问卷505份。在问卷调查的同时,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进一步了解部分问题的原因。访谈对象是评审专家与学术期刊编辑。访谈方式有2种,一是与问卷中留有联系方式的调研对象通过电话进行访谈,二是小组访谈,由于问卷留下联系方式人员有限,我们开展小组访谈进行补充,分别组织1次评审专家和1次编辑的小组访谈。2种方式的访谈大纲一致:针对专家了解其希望接收或不希望接收他审意见/终审意见的具体原因;针对编辑了解其向专家反馈他审意见/终审意见的具体情况,或未进行他审意见/终审意见反馈的具体原因。
2结果与分析
本文分别针对评审专家和编辑进行调研,一方面针对学术期刊的评审专家,了解专家接收反馈的意愿,以及编辑部反馈对其审稿积极性影响的评价。另一方面,针对学术期刊的编辑,了解编辑部是否进行了反馈,若进行了反馈,在什么情况下反馈;若未进行反馈,原因是什么。
2.1专家接收反馈的意愿及原因。针对2类反馈意见的问卷调研结果显示:1)当编辑部终审意见与专家意见不一致时,专家接收终审意见反馈的意愿强烈。其中,非常希望获得反馈的专家占比40.99%,比较希望的占比41.19%,一般希望的占比16.44%,比较不希望的占比0.79%,非常不希望的占比0.59%。综上,比较希望及非常希望获得终审意见反馈的专家占比高达82.18%。2)专家对接收他审意见的意愿同样十分强烈,非常希望获得反馈的专家占比35.25%,比较希望的占比42.77%,一般希望的占比18.81%,比较不希望的占比2.77%,非常不希望的占比0.40%。综上,比较希望及非常希望获得他审意见反馈的专家占比达78.02%。由此可见,无论是终审意见反馈,还是他审意见反馈,专家希望获得编辑部反馈的意愿都非常强烈,其中,专家获得终审意见反馈的意愿要强于他审意见反馈。这可能是由于专家更关心终审决定者———期刊编辑部的意见和看法。专家对不一致终审意见反馈接收意愿十分强烈,本文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具体的原因主要有:1)希望知道意见不一致的原因;2)认为个人付出劳动,希望得到应有的尊重;3)想了解编辑用稿的视角和喜好。也有极少数专家对不一致终审意见表示不关心,如一位心理学领域的教授称,“同行评审是专家的兼职工作,专家只需关注自身,确保公正客观评价即可,不必考虑文章的最终结果。”专家对他审意见反馈接收意愿同样强烈,本文通过专家访谈了解具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希望了解自己的评价与其他专家评价是否相似;2)希望了解自己的评价是否有缺漏、是否科学;3)希望了解其他专家评价的视角和侧重点,以便借鉴学习;4)个别受访者提到,希望对比其他专家意见撰写的详略程度。也有少数专家不愿意接收他审意见反馈,受访专家提及的原因主要有:1)没有多余时间去关注;2)完成了评审任务即可,不关心结果;3)不在意他人如何评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术立场;4)接收反馈意见的同时,自己的意见也会被反馈,担心自己的评审人身份泄露。
2.2意见反馈对审稿积极性影响的评价。专家审稿积极性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质量管理的难点与重点问题[14]。为了解意见反馈对专家审稿积极性影响的大小,本研究分别针对终审意见反馈与他审意见反馈进行调研,具体阐述如下:1)“当终审意见与您的意见不一致时,编辑部未进行反馈,对您审稿积极性的负面影响如何”调研结果显示,终审意见不反馈对审稿积极性将产生中等及更大的负面影响。其中,产生非常大负面影响的专家人数占比6.34%,比较大的占比40.99%,中等的占比33.47%,比较小的占比14.06%,非常小的占比5.15%。由此可见,选择产生中等及更大负面影响的专家人数一共占比80.8%。2)“如果期刊为您提供同篇稿件的其他专家意见,对您审稿积极性的促进作用如何?”调研结果显示,他审意见反馈对审稿积极性能够产生比较大及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其中,认为产生非常大促进作用的专家占比7.33%,比较大的占比57.82%,中等的占比25.74%,比较小的占比6.93%,非常小的占比2.18%。由此可见,认为产生中等及更大促进作用的专家人数一共占比90.89%。综上可见,编辑部他审意见反馈对专家审稿积极性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而终审意见不进行反馈,将对审稿积极性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其原因可能与专家接收意见反馈意愿强烈有关。
2.3学术期刊进行意见反馈的现状。前文调研显示,无论是从专家接收意愿角度,还是从审稿积极性激励角度考虑,学术期刊向专家反馈意见十分必要。而在实践中,学术期刊是否向专家反馈意见?本文通过问卷调研结果来呈现意见反馈的整体现状。2.3.1“学术期刊是否进行意见反馈”调研结果终审意见反馈的调研结果显示,编辑部经常反馈及每次反馈的编辑有131人,仅占比31.19%;偶尔反馈及每次都不反馈的编辑有289人,共占比68.81%。他审意见反馈的调研结果显示,编辑部经常反馈及每次反馈的编辑仅48人,占比11.19%;偶尔反馈及根本不进行反馈的编辑却有372人,共占比88.57%。综上,无论是终审意见反馈,还是他审意见反馈,编辑部完成情况都较差,其中,他审意见反馈情况比终审意见反馈更差,极少数编辑向专家反馈他审意见。2.3.2“什么情况下期刊会向专家反馈意见”调研结果前文调研显示,少部分学术期刊完成了意见反馈,我们与留有联系方式的问卷调研对象进行电话访谈,了解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意见反馈。对于终审意见反馈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类:1)无论终审意见与专家意见是否一致,发送给作者时都会抄送1份给专家;2)终审意见不一致时,都会向专家反馈;3)终审意见不一致时,对不熟悉或初次审稿的专家都会反馈,熟悉的专家没有一一反馈;4)只有结果完全相反时(刊用与退稿)才会反馈,对于修改后再审的稿件终审意见,不反馈给专家;5)专家明确提出要求时才反馈;6)终审意见上传后系统自动反馈。对于他审意见反馈,编辑谈到多种反馈情况:1)专家提出要求时才反馈;2)工作时间节余情况下,会尽量向专家反馈;3)专家提交意见后系统自动反馈;4)只向期刊的主力专家(认真负责且承担较多审稿任务的专家)反馈;5)只向自己重点维护的专家提供反馈服务。可见,完成反馈的期刊编辑并不是每篇稿件都进行反馈,由编辑根据专家的特点、工作繁忙程度、稿件的结果等自主决定是否进行反馈,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和随机性。这表明该项工作并未得到较规范地实施。2.3.3“期刊未向专家反馈意见原因”调研结果上述调研得知,绝大多数编辑不向专家反馈意见,为进一步了解原因,分别针对未进行终审意见反馈与他审意见反馈的原因做访谈。对于终审意见未反馈,受访编辑主要谈及以下情况:1)终审权在编辑部,专家意见仅作参考,并不必要进行反馈。在访谈中一位编辑反问,“编辑部负责终审,为何要告知专家稿件的终审意见?”2)增加工作量,时间和精力不足。向专家反馈终审意见,若系统没有此功能需要人工操作,增加工作量;专家不认同终审意见时,编辑需要耗费时间与专家沟通解释,同样增加多余的工作量。3)编辑部没有此要求与规定。4)专家没有主动要求。5)终审意见是否反馈给专家,对期刊发展影响不大。对此,本研究将其设置为该问题(多选)的5个选项展开问卷调研,了解相对普遍的原因。结果显示:最为普遍的原因是1),占64.33%;其次是3),占43.27%;再次是4)和2),各占26.90%;以下分别是5)(8.48%)和其他(10.82%)。对于他审意见未反馈的原因,对编辑的访谈结果主要呈现以下几种情况:1)期刊编辑部没有相关要求。在访谈中,多名编辑提到,编辑部没有这方面的要求与规定,也就没有开展此项工作。2)不知道有此做法。在访谈中,当问及该问题时,某科技期刊编辑表示,第一次听说有这种做法。3)是否给专家反馈意见,对期刊整体质量影响不大。4)增加工作量、时间精力不足。5)平台没有此功能,人工操作繁琐。6)引起专家不满。访谈中一科技期刊编辑提到,“有的专家不一定愿意这样做,如果我们不经过专家同意,贸然进行了实名反馈,会引起专家的不满”。我们将这些原因罗列为问卷问题的选项展开调查,以了解主要原因。结果显示,他审意见未得到及时反馈,选择最多的原因是1),占55.71%;其次是6),占37.38%;再次是5),占30.48%;以下分别为4)(24.29%)、2)(23.81%)、3)(12.38%)及其他(7.14%)。综上可见,主要由于传统终审决定权的观念,编辑部制度规定的缺失,意见反馈导致编辑部工作量增加,平台功能落后,担心专家产生负面情绪等原因,大多数编辑没有开展意见反馈工作,这为对策建议的提出指明了方向。
3对策与建议
基于前文调研结果,本文将从理念、制度、平台技术等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以破除意见反馈实施的障碍,改变当前学术期刊意见不反馈或反馈不全面的现状。
3.1改变传统终审权观念,“主动”关注专家需求。调研显示:大多数编辑认为终审权在编辑部,不必将终审意见反馈给专家,即使终审意见与专家意见不一致。纵然,稿件录用的决定权在编辑部,但是,专家审稿多为义务劳动[15],终审意见与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此时编辑部反馈与否体现编辑部对专家劳动的尊重程度;且调研显示,专家接收意见反馈的意愿十分强烈,未收到反馈将对审稿积极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编辑部应改变传统的终审决定权观念,强化专家服务意识,要求专家付出劳动的同时,应尽可能地满足专家在同行评议过程中的合理需求与愿望[16],以此激励专家审稿积极性。编辑部强化专家服务意识,应主动关注专家参与同行评议过程中的需求,而非被动等待专家提出要求。调研显示,编辑部未进行反馈的普遍原因是专家未提出反馈的要求,但实际上专家接收需求意愿十分强烈。可见,当前编辑被动等待专家提出要求的情况较为普遍,并未主动关注专家的需求。我国顶尖的科技期刊在意见反馈的专家服务上明显走在前列。例如,光学领域的顶尖期刊《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无论编辑部的终审意见是录用还是退稿,都会将结果反馈给该稿件的每一位评审专家;生物学领域的顶尖期刊《CellResearch》向评审专家反馈稿件进展的全部内容,不仅包括编辑部的终审意见、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还包括作者的修改稿及作者对编辑部的修改回复等。
3.2保护专家的身份隐私,提前告知反馈的必要性。调研显示:专家对自己意见被实名反馈可能感到不满,成为编辑不进行他审意见反馈的重要原因;专家担心自己意见被反馈时暴露自己评审人身份,也是专家不愿意接收他审意见反馈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术期刊进行意见反馈时应严格保护专家的姓名、单位等身份隐私,避免专家产生顾虑、担心等负面情绪。如《CellResearch》评审专家查看审稿意见时,不能看到其他评审意见撰写者的身份信息。此外,编辑部应让审稿专家提前知晓,每一位专家提交意见后可收到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同时,其意见也被反馈给其他专家,避免专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个人意见被反馈而产生不满情绪。通过送审邮件在告知意见反馈事宜的同时,可简要阐述意见反馈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促使专家相互借鉴与交流,优化评审意见撰写的规范性与科学性等,以取得专家对意见反馈工作的广泛认同与支持。
3.3提出意见反馈规定,明确时间与内容要求。调研显示:编辑部没有相关要求是编辑未进行意见反馈的普遍原因。编辑部明确提出意见反馈的要求,有利于督促编辑及时地完成意见反馈工作。意见反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时间要求和内容要求:1)时间要求。反馈必须具有及时性。专家获取同篇稿件的其他专家意见,可以对比自身的意见,发现自身评价的优点与缺陷。若反馈不及时,专家可能遗忘当时评价的想法,此时的反馈对专家产生的积极作用可能减弱。FAYL[17]介绍新的评审系统时提到,编辑部做出终审决定后,会及时向每位专家发送终审意见。意见反馈若不能够直接通过系统及时实现,应明确时间限制,如3~5d,建议不超过1周,避免反馈效果减弱。2)内容要求。通过内容的具体要求,使编辑在操作过程中有确切的依据。对于他审意见,明确指出哪些内容可以反馈,哪些内容不宜直接反馈,需要加工后反馈等;对于终审意见,明确指出哪些情况必须反馈,哪些情况不需要反馈。例如,《自动化学报》编辑提出,针对评审专家意见有冲突的稿件,上一级编委(编辑)要给出详细的终审解释,说明为什么倾向于其中几名评审专家的意见,而摒弃了其他评审专家的意见[1]。
3.4借助网络平台或工具,提高反馈效率。调研显示:增加工作量、编辑时间精力不足是编辑未及时反馈意见的重要原因。利用系统进行意见反馈,能够大大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反馈效率。建议优化采编平台功能,使专家在提交意见后,有权限查看该篇稿件其他专家(匿名)的评审意见及编辑部的终审意见。这一方式具有多重益处:一次设置,自动推送,永久有效,保障反馈的及时性;避免人工反馈出现遗漏现象;减少编辑的工作量;避免评审专家花费时间电话或邮件询问,随时随地满足专家查询需求。开通平台自动反馈功能的同时,宜增加选项,赋予编辑选择的权限,避免不适宜的内容被直接反馈。目前,期刊用户达3288家的腾云协同采编系统[18],能够为评审专家提供其他专家的评审意见和终审意见的查询,并且可由编辑部进行反馈内容选择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反馈效率。期刊编辑部应主动与平台提供商联系,升级平台功能,提高反馈效率。若平台暂时难以实现意见反馈的功能,编辑可借助其他工具来提高反馈效率。例如,设计邮件的内容模板,借助采编系统批量发送邮件方式;利用社交媒体构建审稿专家的社群,发送匿名审稿意见;在网站开辟评审意见(匿名)公开栏目,专家可以自行查询等。
4结束语
学术期刊向专家反馈评审意见,是同行评议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家审稿积极性能够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该问题在实践中却被忽视,实施情况不尽人意。办刊理念相对传统、未主动关注专家需求、制度要求缺失及平台功能不完善等原因共同导致大多数编辑未向专家反馈意见。重视意见反馈,更新传统的终审权理念,树立主动服务专家意识,提出意见反馈时间和内容规定,升级平台功能,从理念、制度、技术层面清除意见反馈的多个障碍,促进编辑及时高效地完成意见反馈,满足专家强烈的接收意愿,激励专家审稿积极性,不断优化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促进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感谢《Light:Science&Applications》期刊张莹老师,《CellResearch》期刊程磊老师为本研究及时提供期刊管理实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