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突围与转型探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的突围与转型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术期刊的突围与转型探究

[摘要]后疫情时代催生“内容→技术→关系”出版模式。生产环节:“混合开发”,打造强大作者群,推进选题筛选与论证,使该模式的形态多样化。推介环节:基于用户思维、碎片化思维、平台思维,“全媒介跟进”推介,使该模式的渠道交互化。服务环节:提供菜单化“助理式”、个性化“辅导式”服务,实现“体验性参与”,使该模式的途径“长尾化”。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出版模式;学术期刊;信息传播

帕洛阿尔托学派的奠基者贝特森认为,传播的内容层面传递着讯息(message)中所包含的信息(information),传播的关系层面传递着传播过程中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人们不能不传播”,“任何一个简短的会谈都包括‘内容信息’和‘关系信息’”。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会携带某种个人关系信息和社会关系信息。关系资源的流动带动传播能量的释放。随着媒体融合步伐的加快,以技术为支撑的内容、关系传播,促使国民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不断升高。2020年肺炎疫情的暴发作为外部冲击,更是让新技术为线上阅读、知识付费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这次以技术为支撑的“全民内容推广”“全民关系营销”,使得社会大众对数字出版内容的需求大大增加,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后疫情时代,面临转型升级的出版业,需通过全面的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重新解读和界定内容生产、用户沟通、营销服务等问题;内容、技术、关系不再是相对的三元存在,而是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技术为关键、关系为基础的相互辅助、相互促进、相互优化的共同体(见图1)。此次疫情中,不少学术期刊反应迅速,快速搜集、快速编辑、快速、快速传播、快速反馈,形成了“策划→编辑→加工→上线→销售”的开放式生产链。后疫情时代,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以“内容→技术→关系”的模式贯通整个出版流程,将用户需求放在首位,提供权威性、系统性、当量化、多样化的精品内容,借力创新技术,设计个性化、品质化学术内容,开发多元体验渠道,实现快速化、持续性、高效率传播。本文拟以《教育研究与评论》为例阐释该模式的建构与运行。

一、生产:“混合开发”,使“内容→技术→关系”的形态多样化

后疫情时代的学术内容生产,需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开发”的方式,使“内容→技术→关系”模式的形态多样化,让学术期刊在生产环节具备以下特点:多渠道约请能代表学科领域内最高水平的专家,开发具有引领性,能覆盖学科领域有深度、有体系、关联度强的学术信息;灵敏地将内容、技术、关系的开发嵌入各种学术社群,如领域数据库、专家朋友圈、学科微信群、读者讨论群等,形成各种各样的学术信息连接,开发强大的作者群,推进选题的筛选与论证。

(一)“混合开发”,打造强大作者群。学术期刊的专业性、小众化,决定了它要尽可能地将领域内专家聚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群”,以可能少的成本,创造尽可能大的价值。“混合开发”是必经之径。1.借助信息数据库搜集作者通过信息数据库线上搜集、线下联系作者,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引领性和影响力。学术期刊要本着“智库型建设”理念,在线上通过数据库搜集、梳理学科内有话语权、发文转载量高的专家型作者,在线下组织“栏目高端共建”活动,约请其到会献计献策,形成优质选题。例如,《教育研究与评论》利用知网数据库,梳理小学数学学科领域内专家,对其近些年发文的文献互引、关键词共现、资源类型等进行分析,洞悉其研究指向,展开定向约稿。如对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的发文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后发现,从2010年到2020年,其发文所选文献、参考文献、引证文献呈上升趋势,研究领域涉及数学教育教学原理、数学课程改革、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等,与刊物的内容定位契合。对其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39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总参考数达226篇,总被引数达820篇,总下载数达34091篇。由此,期刊便将郑毓信教授纳入专家智库,作为主要作者。2.借助“专家群”挖掘作者本文所说的“专家群”主要指学术期刊的智库团队专家。借助他们的辐射效应,挖掘、发现更多的优质作者。例如,《教育研究与评论》关注的“名师百人群”“名师工作室”“国家级培训班交流群”等,集聚了来自全国各省市各学科教育界的高校教授、特级教师、省市教研员、学科带头人等。从这些群里“寻”人,请他们为刊物提供优质稿件,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3.借助刊物合作单位培养作者不少学术期刊都有合作单位,其中不乏专业领域内的精英。与他们携手共进,能为刊物吸引优质作者。《教育研究与评论》有三百多家学术支持单位,在与其长期的良好合作中,期刊发现并培养了不少教育领域的骨干。肺炎疫情期间,刊物在线组专题稿,这些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后疫情时代,这种作者发展方式仍将长期存在。

(二)“混合开发”,推进选题筛选与论证。后疫情时代,学术期刊生产环节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好不好”。解决此问题,需要借助大数据,对读者需求的“痛点”“痒点”等进行分析和评估,让看似孤立、无联系的信息生发连接点,从弱连接变为强连接,开发出更多高价值选题。1.利用大数据分析读者需求,进行选题策划首先,发现热点选题。针对疫情,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出版界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精心策划安排战“疫”选题、加强网上出版传播。《教育研究与评论》通过网络数据调研、微信群数据调查,得知广大教师不知该如何应对“在线教学”。为此,期刊紧锣密鼓约请不同学科的专家供稿,打造“疫情背景下的教育转型”专题,火速“上线”传播,线下期刊同步跟进。稿件一上线,点击量便节节攀升,广受读者关注和好评。其次,打造特色栏目。疫情期间,《教育研究与评论》对刊物近10年的刊文所属栏目分布作了分析,发现《叙事研究》《问题研讨》这类读者喜爱、较具启发性的栏目偏少,便开设了《百家讲坛》《答疑解惑》栏目,约请一线专家每期以叙事或答疑的形式,谈深谈透一个话题,让教师对该话题有更为深刻的认知。2.利用算法定位话题,精准筛选选题作者、读者的研究领域、学术层次、地域特征等不同,感兴趣的话题肯定复杂多样,未必与期刊定位匹配。这时就要利用算法定位话题,精准筛选选题。作者层面,期刊将其研究话题数据导入数据平台,进行“过滤”。整合分析后,将适合刊物定位、受读者喜爱的话题引入刊物。例如,对郑毓信教授近10年的39篇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发现读者较多关注且出现频次最高的话题依次是:“数学教学”13次、“活动经验”7次、“思维策略”7次。刊物便将“数学教学”作为期刊的选题之一,约请郑毓信教授负责组稿。读者层面,期刊对近些年刊物所用的选题关键词进行数据化分析,遴选出读者关注且是热点的选题,然后对这些选题进行论证,确定后及时向读者。例如,《教育研究与评论》对近10年的刊文关键词作了分析,发现涉及“策略”“教学”“思维”话题的文献量遥遥领先,但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习作教学”却少有提及。为此,刊物的《独家策划》栏目组织了“读写教室”的长线专题,从理论、操作层面,为读者提供指引。

二、推介:“全媒介跟进”,使“内容→技术→关系”的渠道交互化

后疫情时代,各种新技术轮番登场,带来新的内容连接方式和新的人际关系模式。学术期刊需以“全媒介跟进”的方式,对内容进行深度开发,重视不同层面关系网的建立和增强,强化交互,将内容、关系、技术紧密连接在一起,拓宽与读者勾连的渠道。

(一)基于用户思维,让推介交互化。基于用户思维推介,即站在用户的角度,向他们推介集可读性、深度性、探讨性于一体的信息,激发用户阅读兴趣,然后通过用户的转发、评论、点赞行为,对信息进行再推介,让推介演进为“学术信息—信息阅读者—学术读者群—学术信息流”的交互化行为。《教育研究与评论》针对小学读者群热衷阅读教材解读、回归教学现场方面的文章的特点,于2020年8月21日在官方微信号上了《“投石问路”:深度学习的一种模样——〈师徒年龄问题〉教学解读》,内容是国内知名数学专家华应龙执教《师徒年龄问题》的教学解读,其中呈现了华应龙带着教师回到教学现场的课堂视频和解读。这一内容一经,阅读人数、阅读次数便创下半月新高,在朋友圈被转发4039次,公众号会话6312次,聊天会话1034次。可见,基于用户思维推介交互化的内容,通过用户的在看、转发、会话、聊天、点赞、评论等行为,能在加强用户间联系的同时,让这种“关系网”携带的信息流、资源流为刊物贡献更多价值。

(二)基于碎片化思维,让推介便捷化。互联网的连接是实时的,但用户的阅读行为又体现出碎片化特点。学术期刊需要基于这一事实,及时向用户推介新颖、专业、权威的学术信息。1.“纯碎片化”信息的推介有价值的“纯碎片化”的“关系产品”凭借技术嵌入用户的社会关系网,会影响他们的情感、价值观、认知习惯等,增强学术信息的传播力。仍以《教育研究与评论》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内容为例,因发送的《“投石问路”:深度学习的一种模样——〈师徒年龄问题〉教学解读》深受读者喜爱,期刊又推出国内数学名师贲友林的《找规律》,还以增加《深度学习的模样》书籍链接的形式引导读者观看更多名师课堂,使这一内容再次引发广泛关注。2.“可系统化”的“碎片”信息推介“可系统化”的“碎片”信息,可促使读者从间歇性阅读走向持续性、深入性阅读,产生深度阅读、深度了解期刊的欲望,从“弱关系”转向“强关系”。例如,应广大教师对“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关注,《教育研究与评论》于2019年线下邀请一线名师进行学术演讲、课堂观摩、现场沙龙以及微信群即时互动,探讨深度学习的课堂样态。之后,在刊物与网站上分别以文字、视频的形式连续展示名师的课堂实录、沙龙精彩片段等。2020年3月,编辑部编辑出版《深度学习的模样》,展示名师的课堂精彩片段,约请知名专家对这些教学片段作深度解读。该书印出后第一时间便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店进行线上推介。2020年4月,编辑部借“4·23”读书日,开展书评征集活动,不定期刊发读者阅读心得。2020年9月教师节前夕,又推出了“买书赠书”活动。这样的“系统化碎片信息”推介,实现了学术信息内容、关系、技术的良性互动。

(三)基于平台思维,让推介全面化。互联网平台一边维系供应商,一边聚拢消费者。学术期刊需要通过不同的平台规则,将不同群体的供应和需求聚合在一起,利用各种关系实现内容服务的增值。《教育研究与评论》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功能,在疫情期间搭建“云直播间”,就某些话题与专家、名师展开研讨,将前沿的教育信息通过“云端”第一时间传递给读者;利用期刊微信公众号的留言管理、投票管理、客服功能、原创管理等,梳理分析转载量、引用率高的“热文”,制订年度推文计划,向读者征集意见;邀请转发、点赞、评价高且有见地、有思想的读者参与期刊策划;尝试借助抖音、直播、影音等载体,与得到、喜马拉雅FM、樊登读书等平台合作,打造独家权威栏目,以语音、视频的形式,助推学术信息在“平台关系网”中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大空间中“流动”,在获得好口碑的同时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三、服务:“体验性参与”,使“内容→技术→关系”的途径“长尾化”

后疫情时代,学术知识服务要注重以用户为核心,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存储、传播成本低、价值高的学术资源,形成网络关系群,实时向他们推送学术资源,实现服务与需求的“长尾化”。

(一)提供菜单化“助理式”服务。将用户生成的诸多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关联性、结构化处理,精准判定现有的场景信息与用户需求,形成多个个性化的“用户”模型,为他们开发规模性信息,以多样的产品形态和表达方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视听觉体验产品,提供菜单化“助理式”服务。《教育研究与评论》根据读者不同的阅读喜好,采取“线下会议+‘组块式’论文刊发+课堂教学经典视频展示+同类书出版+专家‘云端发声’+分类推送”的“串烧式”菜单服务,很好地满足了用户需求。

(二)提供个性化“辅导式”服务。后疫情时代,“小众化”“个性化”阅读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小众”的学术期刊,更应为读者提供个性化“辅导式”服务。疫情期间,《教育研究与评论》利用“全国教材高端培训”“全国名师工作室”等微信群,通过线上课程、作者/编者/名人线上讲座、平台直播、阅读推广人分享等方式,开发音视频类读物,供读者按需下载,同时进行个性化推送与宣传,进行网上营销,获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后疫情时代,出版将更深地嵌入“内容→技术→关系”模式。学术期刊在此模式引领下需进一步细分市场,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关键,以关系为基础,走出自己“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