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引言
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开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加强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现状及学术影响力研究,可以了解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的发展趋势,同时,对于找出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与其他国家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差距,推动中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发展,提升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地位,进而打破西方学术霸权的桎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文献发现,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发展现状时,大多运用了定量的方法,并主要从发文的角度入手。陆宏弟[1]对本世纪初SSCI和A&HCI中被收录的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进行了发文量、文献类型分布、语种等分析,发现我国高校的发文量增长速度快且研究涉及了人文社科的各个领域;赵宴群[2]以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在SSCI和A&H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发文量、学科分布进行统计,发现了中国人文社科国际发文量逐年递增等规律;何小清[3]将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发文的大陆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SSCI和A&HCI进行数据搜集,分析了1956—2006年间核心机构的发文量、学科分布、国际合作情况等;华薇娜等[4]人对1966—2008年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作者在WOS的发文进行了作者所属国家、发文量、文献类型等方面的统计分析;顾正萍[5]对中国20所高水平大学于1998—2008年在SSCI发表的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金贞燕[6]从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两方面对东亚5个国家和地区的图情领域国际论文的质量进行了研究。本文借助词典等工具书以及百度百科对“国际”“期刊”“论文”“国际期刊”的释义来定义国际期刊论文——世界各国人员均可以获得,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发表在定期或者不定期,有固定名称和出版格式,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出版的刊物(该刊物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上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7-10]。世界各国人员均可获得,是指通过大型的、国际性的数据库或者网络平台获取其中收录的期刊论文。简而言之,本文中的国际期刊论文指发表在大型国际性数据库或者平台收录期刊中的论文,世界各国人员通过一定权限或网络即可获得。关注人文社科某一下属学科国际期刊现状,或者某一研究机构发文情况的文章较多,而对于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整体现状及其影响力,近年来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跟踪研究。本文以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计量分析为基础,希望通过对引文、发文规模和论文质量的分析,了解其发表现状,多层次的评价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共3个一级指标——生产力、文章质量、引用分析。生产力指标下包含发文量、学科排名、热点研究主题、年均增长率等二级指标。文章质量指标下包含热点论文及占有率、FWCI等二级指标。引用分析下包含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高被引论文量及占有率等二级指标。
2基于Scopus的学术影响现状分析
2.1发文量地区分布
刊登(发表)是文章学术影响力形成的前提,发文量是一个国家(地区)科研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发文量越大,学术影响力就可能越大。本文从Scopus发文量和年均增长率角度,对在Scopus发表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最多的10个国家(地区)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1。从发文量角度来看,美国是世界上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生产力最强的国家,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以154813的总量排名第3,约为美国发文量的六分之一,相比在科研产出上还存在一定差距;且中国的发文量仅比排名第4的德国多2644篇,被赶超压力巨大。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以17.81%的年均增长率领先于其他发文前十的国家(地区),几乎是意大利年均增长率的1.5倍,美国年均增长率的4.5倍。从年均增长率角度来看,中国是全球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生产力增长最快的国家(地区),说明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体量持续增大。
2.2基于Scopus的引用分析
论文的被引用结果是对该文献影响力的认证与对作者科研成果的肯定。本文将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对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被引频次进行分析,以期研究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在国际的整体学术水平与地位。美国以9426803次总被引和11.05的篇均被引频次居于首位,是高影响力国家。中国以884380次总被引位居第6名,与科研实力较强的美、英等国家差距较大;中国以5.71的篇均被引频次位居第8名,约为美国篇均被引频次的二分之一,与排名第2的荷兰存在的差距也较大。可以说,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发文量尚可,但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处于10个国家(地区)的下位圈,整体学术影响力不够理想,中国的人文社科研究还未得到国际学者的真正认可,在国际人文社科的研究地位有待提升。
3基于ESI的学术竞争力分析
3.1论文产出及排名情况
某个国家(地区)在人文社科领域国际期刊论文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反映该国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能力和影响力。本文基于ESI数据库,从WOS发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3个方面,分国别统计了人文社科近十年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情况。ESI数据库展示了发文量前118的国家(地区)情况,本文将此118个国家(地区)数据进行统计,见表3。美国以692471的发文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地区),是全球人文社科领域科研生产力第一的强国,中国大陆以66115篇文章排名第8,发文量约是美国的9%,存在较大差距。总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分别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中国和法国,美国以8538716次被引排名位居首位,是第2名的3倍多,中国的被引频次仅528737,这说明美国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很强的影响力。中国以8次的篇均被引频次在所有罗列出的118个国家(地区)中排名第58,单篇文章的影响力较小。从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来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德国都居于世界前五,说明他们在人文社科领域有较强的科研实力,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影响力与他们有不小的差距。近年来,ESI在科研评价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某一学科是否入选ESI的排名成为评价一个国家(地区)在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与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本文统计了中国大陆入选ESI的学科以及入选学科的发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希望以此分析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在横向上的科研影响力。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以66115篇的发文量在中国所有入选ESI学科中排名第15。被引频次方面,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以528737次被引排名第15;篇均被引频次方面,人文社科以7.99的频次排名第19。从文章的产出、被引频次以及篇均被引频次3个方面来看,人文社科的生产力与影响力都处于入选学科的下位圈。从横向学科比较来说,中国应该更加重视人文社科国际化的研究,产出更多质量上乘的研究成果,从数量和质量双管齐下,提升中国人文社科的实力和影响力,缩小人文社科研究与中国其他学科的差距。
3.2高被引论文分析
ESI数据库中的高被引论文是被引频次在具体学科近十年内中排名前1%的论文,高被引论文占有率=高被引论文数量/该领域总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某一国家(地区)在具体学科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是其在该学科学术影响力的体现。经统计,ESI数据库人文社科领域共31053篇高被引论文,分属于118个国家,本文将高被引论文数量前十的国家(地区)进行制表统计,见表4。由4表可知,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共有高被引论文22720篇,占了人文社科高被引论文总量的73.17%,说明这10个国家(地区)是国际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影响较高的国家。其中,美国以9899篇高被引论文雄踞第1,占国际人文社科高被引论文的31.88%,其拥有量是第2名的近三倍,是中国的近十倍;而中国仅有1012篇高被引论文,暂居第7,高被引论文的占有率仅有3.26%。从高被引论文的数量和占有率来看,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学术影响力水平与人文社科研究实力强劲的美国等国相比差距较大。在1012篇中国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高被引论文中,中国作为第一机构发表人文社科国际期刊高被引论文296篇(第一机构179所),独著408篇(独著指该文发表机构均为中国机构),作为参与机构发表308篇,见表5。中国独著的人文社科国际高被引期刊论文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均不及以第一机构和参与机构发表的文章。中国作为参与机构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高被引期刊论文以85.10的篇均被引频次,超过以第一机构和独著机构发表的高被引论文。从高被引论文角度来看,中国的研究机构是我国人文社科国际高被引期刊论文的主导研究机构,但无论是主导文章还是独著文章,它们的学术影响力都不如与其他国家合作的文章。从这一点来看,未来人文社科研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提升我国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中国作为第一机构发表人文社科国际高被引期刊论文数量前五的机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见表6。其中,中国科学院以87篇高被引论文稳居第一,数量远远多于其他机构,被引频次高达6280次,是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最高水平。同时,中国科学院、中南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都是理工科实力较强的机构,但是它们在人文社科国际高被引期刊论文方面有较好“表现”,笔者猜想,这是否与各学科研究的交叉性有关?又或许是因为这些机构的国际化合作水平高?当然,真正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才能明晰。进一步对机构性质进行统计发现,179所第一机构中,有145所机构属于高校,说明高校是中国发表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主导研究机构,是人文社科研究的中坚力量,有较高的研究水准,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人文社科研究机构过于单一化,并不利于中国人文社科研究的长远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不同性质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也是提升中国人文社科学术影响力的方法之一。
3.3热点论文分析
ESI数据库的热点论文是具体学科领域在过去两年之内发表的,并且在发表不久后就受到大量引用的论文。更明确的说,它们是过去两年发表的论文,在最近的两个月内获得了多次引用,这使得它们在同一学科领域的论文中排名前0.1%,它所代表的是论文在相关领域的创新性和前沿性。热点论文占有率=热点论文数量/该领域总的热点引论文数量。某一国家(地区)在具体学科领域的热点论文数量是其在该学科学术创新能力的体现。经统计,ESI数据库人文社科领域共806篇热点论文,分属于67个国家,本文将热点论文数量前十的国家(地区)进行统计分析。排名前十的国家(地区)共有热点论文587篇,占了人文社科热点论文总量的72.83%,说明热点论文数量前十的国家(地区)是国际人文社科领域学术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其中,美国以191篇热点论文位居第1,占国际人文社科热点论文的23.70%,其拥有量是排名第2(英国)的2倍多,约是中国的4.5倍;而中国凭借42篇热点论文排名第4,其热点论文的占有率仅有5.20%。从热点论文的数量和占有率来看,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期刊论文与前几个国家(地区)相比,学术创新能力不足,与人文社科研究创新能力高的美国等国相比差距大。同时,在42篇中国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热点论文中,中国作为第一机构的有28篇(第一机构有18所),独著13篇,作为参与机构的有14篇。中国独著的人文社科国际热点论文总被引频次(387次)和篇均被引频次(27.99次)不及以参与机构发表的热点文章(总被引频次466次,篇均被引频次33.29次),但是差距较小。中国作为参与机构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热点论文以33.29次的篇均被引频次,以极大的优势超过以第一机构(篇均被引频次25.61次)和独著机构发表的热点论文。中国共有18个机构作为第一机构发表了人文社科国际热点论文,见表7。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以6篇热点论文并列第一,北京师范大学的热点论文总被引178次,居于首位。可以得知,18所第一机构均是高校,说明高校在中国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科研创新能力较强。
4突出主题分析
中国人文社科突出主题分析主要基于Promi-nence指标进行。Prominence是通过文章的被引用次数、浏览次数和期刊的CiteScore指标,计算出该主题的热门程度和发展势头,它是一个动量指标,而不是质量指标,由于某些研究领域的性质,有些主题永远不会成为“突出主题”,但这与主题的重要性并不相互排斥。本文通过指定人文社科相关学科的世界领先主题的百分位(Top1%ofworldwidetopicsbyprominence),来获得中国在人文社科具有较高关注度的文献主题,然后,在世界范围内分析中国在具体主题中的影响力和地位。FWCI(FieldWeightedCitationImpact)是学科标准化后的科研论文影响力指标。目前对论文影响力(质量)的测量主要是基于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但是由于学科、年份、文献类别等差异,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FWCI指标的值是目标文章的被引频次与同学科、同年份、同文献类别论文平均被引频次的比值。
4.1发文量与引用分析
根据突出主题名称逐一在SciVal中统计其发文量、被引次数,再计算篇均被引次数,见表8,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涉及全世界人文社科前1%的突出主题共56个,表明中国在这些主题研究中比较活跃。在56个突出主题中,中国有31个主题的被引次数排名世界前十,说明中国学者在这31个突出主题研究中的科研实力和影响力较高,得到其他科研人员的认可。
4.2质量与影响力分析
通常来讲,当FWCI值等于1时,表示被分析对象的论文质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FWCI值大于1,表示被分析对象的论文质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FWCI值小于1,表示被分析对象的论文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的突出主题FWCI值排名均在世界20名开外。虽然中国人文社科世界前1%的大部分突出主题论文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从排名来讲,整体论文质量与同主题下其余的高影响力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
5结语
本文从论文的发文量、质量、引用分析等3个方面出发,统计分析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分析结果显示,在论文产出方面,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在数量上与美国、英国等科研产出大国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增长率方面,中国以17.81%的年均增长率遥遥领先。结合中国近十年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数量走势和年均增长率分析,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会持续大幅增加。究其原因,国家在中华文化传播、人文社科走出国门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11-15],对人文社科国际化大有裨益,刺激了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数量的增长;国内学术环境“唯论文”“唯职称”导向也间接导致了人文社科发文量增长。在论文质量方面,虽然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整体质量一般,但在某些特定主题中,中国论文的质量较高,世界范围内的人文社科前1%突出主题中,中国学者参与56个,其中38个主题(67.86%)的FWCI值大于1,相关论文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引用方面,中国学者发表的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被引不容乐观,被引次数的总量和增速并不理想,与英、美强国有不小的差距,在国际人文社科的研究地位有待提升。创新性不足、本土化程度低、研究方法陈旧等是制约人文社科国际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及被引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