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

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在促进知识传播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受传统服务受众与出版模式的制约,其影响力相对有限。一方面,学术研究的专业性导致其受众范围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当前影响因子仍为评价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通用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期刊服务主要以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专业人员为主的导向。这些原因造成了前沿成果的交流与学术期刊影响被限制在研究者社群范围内。因此,扩大学术期刊影响范围就要求期刊扩大读者群,关注读者的不同属性类别并为其提供差异化的服务[1]。作为期刊服务的主体,科研工作者不仅是潜在的供稿人,也是专业的读者。这类人群在科研工作中依赖期刊内容的学术导向,同时也期待更精细化的内容推送和更高效省时的阅读体验。因此,打造精准的内容服务模式有助于优化专业受众对学术期刊的整体评价,进而推动期刊的品牌形象建设。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当前部分科技期刊已经开始尝试与新媒体平台合作进行融合出版,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直播平台等渠道传播期刊内容[2]。新媒体在期刊文献传播中的应用从获取渠道上大大降低了大众获取专业知识的门槛,同时嵌入了社交与互动的属性,推动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惠及,为科学普惠的实现创造了适宜的传播环境。

一、“微会员”订阅模式优化期刊服务

(一)“微会员”订阅模式

从纸质出版到数字出版,内容的订阅服务也随着媒介的发展而逐渐演变出多种形式,例如会员制、付费墙等。“微会员”则是一种以会员制为基础进一步细分的订阅模式。《时尚先生》近年尝试了这一发展路径,杂志社为政治专栏作家查尔斯•皮尔斯创建了一个专属的年度会员计划,成为皮尔斯“微会员”的用户能够获得他所有文章的阅读权限,并且每周会收到一封深度新闻邮件。围绕皮尔斯个人的会员模式建立在用户对他个人文章极高的关注度的基础上,而自2018年11月推出“微会员”模式以来,皮尔斯的网站已经吸引了超过1万名的注册用户[3]。科研工作者通常都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关注的学者,采用研究领域及方向的分栏方式在学术期刊中已经较为常见,而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连线”仍然有待开发。“微会员”模式在学术期刊内容推送中的应用可以使得读者人群的划分从某一研究方向的兴趣用户进一步下沉到围绕学者个人的忠实粉丝。例如,学术期刊用户对自身专业领域的某个或某些学者感兴趣,可以通过订阅成为相应学者的“微会员”,就会定期收到期刊整理的相关文章;同时,作为供稿人的科研工作者也可以被订阅,通过期刊平台将自己的研究推送给真正感兴趣的读者,并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受众群。这一模式在学术期刊的应用中,一方面,期刊可以通过订阅情况系统地了解读者的兴趣点,并且由此实现内容的定向推送,在期刊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更加稳固的关系;另一方面,读者借助期刊的内容分发服务可简化日常跟进学术动向的流程,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对期刊服务的依赖程度也会随之提高。另外,作为学术期刊用户的学者,具有作者和读者的双重属性,在被订阅的过程中获得同领域读者和学者的支持与肯定也有助于推动高质量成果的产出,并加强与该期刊的合作关系。因此,基于“微会员”的订阅将期刊内容进行精准化定向推送,有助于增强期刊、读者与作者三方之间的黏性。

(二)基于“微会员”订阅的互动服务

“微会员”订阅模式是通过期刊为作者与专业读者之间精准化“牵线搭桥”来完成的,尽管在订阅与被订阅的过程中实现了关系上的互动,然而这一推送模式架起的是学术成果交流的“单行道”,即作者向读者单向的内容输出。作为“微会员”模式的发起者,《时尚先生》同样面临这一困境,为了补充反馈机制,杂志社尝试在订阅中整合新的互动服务。譬如,定期开展在线互动活动,会员可以报名在线参与直接向皮尔斯提问。另外,在重大的政治事件发生后,订阅者(微会员)有权限收听皮尔斯和编辑谈话的播客直播,谈话中会对热点话题进行回顾或是回答订阅者的问题。这一互动模式也可以引入学术期刊文章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环节之中。作为专业的读者,科研工作者对学术期刊的定位不仅是前沿学术成果的载体,同时也是学术成果交流的平台和通道。基于期刊文章发表的传统互动模式,一方面理论型学者当前学界的重要问题和研究状况;另一方面实践型学者从中提取理论重点、难点并应用于实践,再以论文的形式通过期刊平台反馈给理论型学者,从而使得理论和实践有效互动实现社会价值[4]。然而,依赖期刊文章发表的互动模式受限于审稿与发稿的周期,弱化了学者在期刊平台上的双向交流的时效性和社交属性。借鉴《时尚先生》的“微会员”互动服务,学术期刊可以定期组织热门学者与其“微会员”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例如在线会议、播客节目、学者工作坊等。这些活动作为传统长周期的“论文社交”互动模式的补充,使得同领域科研人员的联络从书信时代跨越到电子通信时代。因此,在“微会员”订阅的基础上引入互动功能不仅能够建立连接期刊作者和读者即时的双向交流通路,同样也可以为学术期刊这一互动平台的搭建者提供推广品牌、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二、“新闻+”合作解困助力科学普惠

(一)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互惠

学术期刊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优化科研工作者的学术合作交流,同时也能够推动学术成果以及期刊品牌在学界和业界影响力的扩大。然而,影响因子不应该是期刊影响力的唯一度量标准,在大众媒体上的曝光程度也是衡量专业期刊影响力的手段之一[5]。截至2020年3月,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的用户中,网络新闻用户的规模已经达到7.31亿,网民使用率高达80.9%[6]。与包括新闻机构在内的大众媒体建立合作关系能够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庞大的受众群体。不仅如此,当前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发展使得实现文化资源共享的机会越来越多。通过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可使更广泛的公众获得更多了解科学知识的机会,成为前沿学术成果的潜在受众,从而推动科学普惠的实现以及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同样,大众媒体在报道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新闻选题时也需要学术成果作为支撑。一项研究表明,在接收科学新闻时,用户对信息可靠性的判断依赖于作者的权威性,因此他们更倾向直接从科学家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获取信息,并且认为其在本质上比新闻机构更值得信赖[7]。而且,当谣言已经产生时,领导型用户对谣言的控制更加有效[8]。也就是说,具有较强权威性的期刊所的信息在减缓谣言传播和科学知识普惠方面有明显优势。然而,由于科研机构和期刊的媒体影响力与面向大众的新闻媒体的影响力之间有较大差距,大量官方的具有辟谣功能的科学研究成果被淹没在假新闻和谣言泛滥的内容推送中。因此,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的合作能够帮助期刊及其成果到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提升其影响力的同时实现科学普惠的社会价值。同时,对于缺乏专业指导的新闻媒体,信源可靠的新闻生产有助于打破媒体机构假新闻泛滥的刻板印象,提高新闻的客观性与专业性,为新闻报道可信度的提高助力,从而实现学术期刊与媒体的双赢。

(二)科研成果与解困型新闻联动

学术期刊与新闻媒体机构的互惠合作为新闻科学性的提高提供了沟通渠道的便利,但是权威期刊授权的信息在实际的新闻生产中受到了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媒体记者在面对具有专业性的科研成果时,一方面难以保证期刊文章在转化为科普新闻过程中写作及编辑的准确性,另一方面难以将科学研究恰当地、有意义地融入日常的新闻当中。解困型新闻(SolutionsJournalism)则为科研成果提供了实现社会价值的应用框架。解困型新闻即回应社会问题,并提供证据,阐述对解决方案的运作方式及其局限性的报道。媒体对社会问题的报道通常会强调问题的产生与现状,而解困型新闻强调的是故事的完整性,即要求涵盖问题的解决方式。因为如果只聚焦问题的严重性,公众则可能认为这一问题无法解决或是没有人尝试解决问题,而这一误解则有可能扩大为更广泛的恐慌。在解困型新闻的框架中,其新闻价值源于解决方案的独特性或有效性,前沿学术成果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解决方案的提出则需要借助深度调查、分析以及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借鉴,这对于新闻工作者在多个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术期刊成果与新闻工作的联动则可以有效提高新闻生产的效率。在联动机制中,由学术期刊筛选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科研成果并进行初步适应性加工,与社会新闻进行整合,有利于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具备科学性、有启发性的建议。同时,在信息过剩与真相缺位并存的新媒体时代,通过提出科学客观的解决方案,解困型新闻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传统新闻业的危机,这也是新闻业转型发展的一大趋势[9]。随着解困型新闻的推广与实践,学术期刊及前沿科研成果拥有更多进入公众视野的机会,在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助推科学知识普惠。

三、“简报式”内容推送拓展普惠边界

近年来,新媒体已经成为学术期刊与更广泛读者群体对接的主要途径。以微信、微博、短视频应用为代表的平台在学术期刊的内容、品牌以及服务推广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以学术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的运用为例,当前的理念为“一次编辑,多渠道出版”,忽略了以用户为导向的阅读模式定制需求,内容策划相对单一,传播效能也十分有限[10]。目前,学术期刊的官方新媒体账号推送的内容大多是三种形式:一是各期目录,二是精选论文全文,三是各期全部论文的全文[11]。对于主动寻求信息或是有专业要求的读者以及科普新闻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索引功能,但是内容专业性的“高门槛”与新媒体平台属性以及大众读者的浅阅读习惯之间形成了冲突,这也限制了学术期刊在科学知识普惠中的实际作用。因此,调和大众阅读习惯的同时保持内容的专业属性成为学术期刊扩大科学知识普惠边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于期刊的自主运营平台

2018年8月20日,《自然》杂志在官方网站上推出《自然》简报这一全新板块,用户注册订阅后,每个工作日都可以免费收到推送的科学新闻、观点和分析摘要。《自然》简报的内容分发方式是电子邮件,每个工作日查阅收件箱的最新消息即可,这一模式与国内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类似,但是《自然》杂志在内容的策划与呈现方面根据用户人群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对于专业的科学工作者,这一板块保持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一是简报的推送内容是在《自然》杂志和世界各地其他出版物中精选出的优秀文章;二是文章的内容是从值得信赖的学者的理性视角出发;三是其内容始终保持平衡,以“简”为主,但不过度简化,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界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根据普通大众的阅读场景和习惯,《自然》杂志对简报内容进行了适应性的加工整合。首先是阅读场景的预设,《自然》简报的编辑芙洛拉•格雷厄姆对这一产品的描述为带您在一杯咖啡的时间里了解更广阔的科学世界。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完整的期刊论文不适宜成为推送内容,而需要编辑对文章进行筛选、加工和总结提炼从而缩短阅读所需时间。其次是从内容的表达方式上来看,《自然》简报的文章标题与摘要突出了“简”的特征,选题考虑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订阅的门槛,扩大了受众范围。当前国内大部分学术期刊自主运营的媒体账号扮演着“论文搬运工”的角色,而这些新媒体平台用户的需求往往是短时间内的碎片化阅读,推送内容的专业性也造成普通用户获取知识的门槛较高。然而如果过度追求简要,只截取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呈现也使得包括科研工作者在内的用户很难快速厘清研究的核心内容[12]。当前期刊自主运营媒体账号的内容推送模式并不能较好地实现科学知识普惠,尽管新媒体平台具有高到达率,仍然需要具备专业素养的期刊编辑对内容进行整合来适应平台和用户的需求。因此,经过加工的“简报式”内容推送是当前学术期刊实现科学普惠、提高影响力的重要方式。

(二)借力第三方推送平台

在国内CSSCI期刊中仅有三成期刊开通了自主运营的微信公众平台,部分现有的账号推送的活跃度与时效性也并不十分理想,融合其他平台构建立体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学术期刊打通传播路径的必然选择[13]。学术期刊与第三方推送平台的合作可以使得科研成果“借船出海”,从而打破期刊本身传播渠道和资源的限制。美国的一家科学新闻整合网站《科学日报》作为第三方平台,以固定的“简报”框架为学术期刊提供内容推送的平台服务,同时为读者提供整合加工后的信息。《科学日报》公开征集各研究机构的简报投稿,筛选过程一方面基于研究发现的专业性,优先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另一方面会考虑新闻价值和读者的兴趣,在内容方面进行适应性的编辑和加工。每一篇简报都包括一句话摘要、简报内容、文章来源、期刊索引、引用格式这五项要素,并且充分强调研究的期刊来源且附有索引链接,保证学术规范的同时增加了学术期刊的曝光度。另外,这类运营体系成熟的平台相较单一期刊的平台关注度更高,其脸书账号会同步转发官网中的简报文章并且有大量用户关注。平台定位的受众群体分布也较为广泛,包括学生(从高中生到研究生)、研究人员以及对科学感兴趣的其他公众。因此,作为自主运营的补充机制,借力成熟的推送平台在增加媒体曝光度以推进科学普惠方面有重要意义。第三方媒体不仅有助于平台资源的共享,也能够借助平台的内容框架实现与读者的对话互动。《科学日报》的简报正文内容通常在陈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研究过程进行简要描述,同时包括对研究者采访的直接引语。这一固定框架促使投稿方(即期刊或科研机构)对学术期刊文章的内容进行了二次挖掘,在强调客观真实的研究概述中补充了以研究者为第一人称的话语。其从研究者出发的主观视角评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表现形式,在读者与研究者之间建立了对话关系,使得简报同时具有科学性和故事性。一名生物学研究者史密斯•阿德里安拍摄了自己做实验时被蚂蚁(实验对象)咬的镜头并添加了对这一现象解释的叙述,上传到实验室YouTube频道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尽管这不是一段展现研究结果的视频,但是从研究人员视角讲述的科研故事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无论是对公众还是对科研人员,记录和展现研究过程中的故事都能够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和科学知识的传播[14]。因此,《科学日报》简报框架中所要求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也能够促进学术期刊科学普惠的边界拓展。

四、结语

从精准型的专业服务到大众化的科学普惠,提升学术期刊影响力不仅需要关注不同读者群体对内容的需求,也需要聚焦内容推送模式和载体。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微会员”订阅模式有助于优化学术期刊的专业服务并推动学术合作交流,从而扩大在学界和业界的影响力。同时,学术期刊与媒体新闻报道的联动扩大了期刊的潜在受众范围,经过适应性整合加工的“简报式”内容推送是当前学术期刊跨越不同读者群实现科学普惠、提高影响力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