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引言
“倦怠”(Burnout)一词源自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的小说《一个倦怠的案例》,原指耗竭、燃尽的意思,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提出职业倦怠,用以描述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有关于负性症状的感觉,如感情的长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效力降低,对待服务对象态度差,以及工作成就感的降低等等。此后,职业倦怠引起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诸多针对教师、医生、护士等特定职业的研究成果。作为兼具操作型、服务型、常规型和社交型职业特点的编辑,其职业倦怠不容忽视,因为它直接与精神生产的质量相关。然而,与其他职业相比,在我国,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总量并不多。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编辑职业倦怠”为篇名进行检索,结果仅有92篇,而与此相对照,以“教师职业倦怠”为篇名进行检索,结果有3800条之多。①由此可见,编辑职业倦怠仍大有研究的空间。现有的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现有研究基本沿袭了学者马斯拉奇和杰克逊提出的工作倦怠三维模型,即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只是在具体切入角度或具体表述上有些许差异。二是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这也是现有研究的主要关切点。总体来看,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有社会环境、个人因素和职业因素。社会环境包括工作环境、人际环境、社会期待、社会发展等;个人因素包括个体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个体的归因与应对方式、知识储备与结构、身体状况等;职业因素包括工作压力与工作强度、职业要求等。三是编辑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现有关于编辑职业倦怠的研究多是笼统地针对编辑进行一般性讨论,偶见个别文献探讨图书编辑、女性编辑、青年编辑的职业倦怠,专门针对学术期刊编辑群体的较少;而且这些一般性讨论看似全面,多角度地分析编辑职业倦怠,但并没有就其中的核心因素进行深挖,这就导致研究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创新性。学术期刊编辑是编辑队伍中一股重要而又特殊的力量,承担着学术传播和交流的职责和使命。那么,除了有一般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之外,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有没有其独特之处呢?显然,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更具针对性地缓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的独特性
身份是对一个人的定位,它使一个人有别于他人而成为独特的个体。而对于一个职业群体来说,身份就是使这一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的“标记”,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就如同个体的身份不能用姓名、学历或职务来定义,职业群体的身份也不能简单地从该职业的字面意思来理解。那么,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探讨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必须要放到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学者)之间的关系中去理解,因为身份是在社会交往中建构的。与所有编辑一样,学术期刊编辑就其工作本质而言是要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编辑需要作者提供稿源,否则编辑劳动就会成为“无米之炊”;作者需要编辑“淘沙见金”,将作品予以“净化”后呈现于世,实现其价值。两者相互依存。然而,这种服务与被服务、创造与再创造的关系并非全然是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间真实关系的写照。
(一)从服务关系分析
从服务关系上来说,传统的编辑作为服务者的角色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界定的:即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在作者面前代表读者、在读者面前代表作者”[1],从而实现完整的作品供给—接受。但这样的一种角色,其预设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基于出发点、认知、需求等的差异而有着清晰的边界且相互隔阂甚至矛盾。比如,在图书出版市场,作者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是不确定的,加上作者可能是仅凭自己的兴致写作,并不考虑读者的需求和接受度。此时的编辑确实可以凭自身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在作者和读者之间充当“桥梁”,在协调、沟通、策划、出版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完成身份的确立。但是,当场景转换到学术期刊界,这种“编辑中介说”却不一定适用,因为学术期刊的作者与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是可以互换的,这也意味着学术期刊的受众在一定程度上是确定的。二者之间不存在隔阂,相反,因为对某一问题有着共同的关注和研究,二者是可以直接对话的,此时的编辑“无法像出版社编辑那样定位于联结素无交集的作者与读者”。当然,这并没有否定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服务性质,只是其服务的功能有别于传统的想像。但这一服务功能在现实中又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匿名审稿或专家审稿盛行的当下,编辑似乎沦为了无足轻重的边缘性角色——仅仅作为文字编辑而存在,编辑的主体作用被淡化;而与之相对的另一个极端却是一些编辑主观偏激地强调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凌驾于作者之上,对学术论文任意进行修改等,特别是在发文成为学术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且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情况下,编辑的服务功能更易被异化。
(二)从创造关系分析
从创造关系上来说,编辑的再创造功能主要表现为“发现”和“培养”。“发现”是指选择、判断作者及其作品的学术价值。“在人类文化建构过程的不同环节,创造的本质意义反映在作者劳动中,是作者对人类新知识领域的发现;反映在编辑劳动中,则是编辑通过鉴审对精神产品的社会文化价值的发现……编辑的主体性创造,不仅使作者的精神产品转化为社会文化积累,同时也是对作者创造才能的一种创造。”[2]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这种“发现”的前提是他必须拥有高于或者至少不亚于作者的学术鉴别能力和写作鉴别能力。[3]然而现实是,即便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凭借其过硬的文字功底而准确地判断作者的写作能力,但其学术鉴别能力却很难得到真正的认可和信服。尽管编辑学者化的提出和讨论,让一些学术期刊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在队伍建设上确实做出了改变,甚至一些期刊的主编本身就是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但是这并没有在总体上改变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期刊编辑的“刻板印象”。“培养”是建立在“发现”之基础之上的,指编辑在发现并肯定作品的同时,凭借自身的经验帮助作者进一步完善作品,使其得到更好地传播,实现其价值。在图书出版中,图书编辑出于对市场需求和读者心理的把握通过策划、包装等行为确实可以将一个默默无闻的作者培养成赫赫有名的大咖,但这样的“培养”并不太适用于学术期刊。因为在学术圈,检验学者的水平并不是看刊物的发行量或受众的数量,而是要看学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学术观点、所表现出的学术素养,而这些需要经过长期的学术训练,远不是编辑的“指点”和“润色”所能达成的,更何况编辑并不具备“点石成金”的神力。因此,就这点而言,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这种创造与再创造的关系也是值得商榷的。
三、基于独特身份的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及应对
英国学者阿兰•德波顿在其著作《身份的焦虑》中指出,“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心。担忧我们处在无法与社会设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夺去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以及担忧我们当下所处的社会等级过于平庸,或者会堕落至更低的等级。”[4]这种对社会中个人身份焦虑的描述移植到学术期刊编辑这个职业和群体时,其实就是学术期刊编辑身份焦虑的再现。这种焦虑来源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怎么做才能既符合职业的期待又获得职业的自主和尊严?众多研究表明,职业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个体职业倦怠存在中等或高等的相关,并将角色模糊与角色冲突作为工作衰竭或工作压力的重要预测变量。[5]而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这种源于角色模糊和冲突的身份焦虑就是其职业倦怠的一大主因。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一般编辑与作者的关系,使得学术期刊编辑很难在二者的互动中确认自己的身份定位。一方面,过度强调服务易导致编辑的边缘意识,缺少自我成就感,而与之相对,服务者的定位又可能因体制等因素的影响而异化,导致编辑没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偏离服务这一角色设定。另一方面,再造者的定位又很难得到学术共同体的接受和认可。由此,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就不可避免了,表现为对工作没有热情,缺乏工作活力;与作者刻意保持距离,对工作持消极冷漠态度;无力感和低个人成就感,视工作为枯燥无味的烦琐事情,不能发挥自身才能,对未来发展感到悲观等。对此,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应对:
(一)拓宽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视野
学术期刊编辑必须要有和作者对话交流的能力,要在相关学术领域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这样才既能甄选出优质的稿件又能在和作者的讨论中给出建议,提升稿件的质量,而不至于过于依赖审稿专家,弱化自身。从学术编辑自身来说,要增强做学者型编辑的自觉性,及时了解相关学科专业学术研究动态,重视自身的学术积累,在尽量缩小与专家学者之间距离的同时提升作为学术编辑的自信心;从学术期刊单位来讲,要构建有利于学术期刊编辑参与学术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编辑进行专业深造和参与学术交流,将编辑的科研能力纳入到考核体系中。
(二)校正学术期刊编辑的自我认知,正确处理与作者的关系
过去,不管是作者、读者,还是编辑本身,都是将编辑的角色定位于“为他人做嫁衣”。这固然是事实,但只是事实的一部分。学术期刊编辑不仅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且也能、也应该“为自己做嫁衣”。不能只满足于对他人的文章进行修修改改,也应该自己动手开展研究,这样才能在与作者打交道的时候有底气、有自信。另外,在发文难、竞争激烈的当下,出现了作者迎合、吹捧学术期刊编辑的现象,导致后者不自觉地存在某种傲慢和高于作者的错觉。学术期刊编辑要清醒地认识到,编辑工作是为作者、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的。因此,在与作者打交道时,要不卑不亢,既不“踩低”,也不“捧高”,不能“做欺客的大店,也不要屈从欺店的大客”[6],要以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赢得作者的信任与支持。
(三)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
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构成是多元的,但其中最基础的还要数编辑的职业素养,包括编辑业务水平、编辑的主体意识和职业道德等,这些是编辑之所以为编辑的根本。特别是在融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学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碎片化传播,给学术期刊编辑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考验。学术期刊编辑有了更大的能力拓展空间,需要在学术内容的多级加工和再生产、将学术信息进行多媒体呈现等方面有更多的学习和改进,从而超越了传统职业型编辑和学者型编辑的角色而走向了复合型学术编辑。而这也将是学术期刊编辑相较于学术期刊作者的独特优势所在。
四、结语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一般编辑与作者的关系赋予了其身份的独特性,衍生了学术期刊编辑对于自身身份的焦虑,由此导致了学术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危害自不待言。对于学术期刊编辑来说,树立正确的身份意识和价值意识是自身职业倦怠的疏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