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与编辑专业化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与编辑专业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与编辑专业化

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讨论一直是编辑学研究的热点,编辑学者化指的是编辑结合自身负责的文章或栏目,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等,成为该领域的学者[1]。编辑专业化强调编辑要专注于编校工作,其他如审稿等对稿件内容质量的把握则交由专业领域的专家负责。从表层含义来看,编辑专业化似乎更加符合编辑这一职业的要求与定义,但是,现实中学术期刊特别是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学术期刊,单纯的文字编校已经无法满足其对编辑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学者化”和“专业化”之间寻求编辑职业的平衡性呢?平台经济依托于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能为双边(或多边)客户提供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是一种促成双方(或多方)实现交易并由此产生经营效益的新型经济形态[2]。本文将平台经济的基本理论原理运用于编辑学者化和编辑专业化的讨论之中,旨在厘清两者的区别以及更符合时展趋势的编辑发展路径,以期为编辑的自身发展以及刊物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一、文献综述

1.编辑学者化、编辑专业化的有关研究

编辑学界关于编辑学者化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杨全山认为,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是由期刊的性质决定的[3]。湛江和朱宝林认为,编辑应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学习,拓宽知识面,成为杂家或者编辑学家[1]。王晚霞认为,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介于学术界和编辑界之间,编辑学者化有助于编辑提升刊物质量[4]。许海丽认为,学者化编辑既是学术领域的专家,也是编辑领域专家,能够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对学术论文进行更加精准的把握[5]。范高强提出,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有助于编辑提高学术鉴别力、增强学术责任感,进而推动出版事业乃至文化事业的繁荣[6]。王瑞霞等人认为,编辑只有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高效地完成工作[7]。宋丽梅等人认为,编辑学者化不仅有利于编辑队伍建设,也有利于编辑专业素质以及业务水平的提升[8]。林加西和冯霭群发现编辑学者化作为我国出版界的一个发展方向,目前获得了较高的认同率,对其进行探索、求证及辩论很有必要[9]。以往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讨论大多比较认同编辑学者化这一概念,但是也有人提出了编辑学者化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与编校本位的要求冲突,容易造成高校职称评审标准和新闻出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之间的矛盾,限制了编辑的个人发展[10]。也有人提出高校学报学者编辑化的观点,他们认为编辑应该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学者型人才应向编辑转变,学者编辑化更加符合编辑工作的特点[11]。

2.平台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

平台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主要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借由平台提供者或者平台企业组织,交易双方通过信息纽带联结在一起,最终促成交易的实现[12]。平台经济以双边市场为载体,双边市场以平台为核心,通过实现多类型顾客之间的博弈来获取利润[13]。平台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毋庸置疑,平台经济已经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编辑队伍的建设,编辑就是学术期刊这个平台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本文将运用平台经济的相关理论,研究学术期刊编辑发展的方向——编辑学者化还是编辑专业化。

二、编辑职业发展方向选择

1.编辑学者化

编辑学者化要求编辑不断地朝学者的方向发展,即选择某一专业学科,不断学习积累该学科的知识,掌握该学科的研究动态和热点前沿,成为该学科的专家。从编辑自身的发展来看,编辑学者化是一条更加注重学科专业化的路径,有助于编辑自身专业方面的成长,使编辑在和作者对话时增强自信,提出更加专业的审稿意见,能够更敏锐地发掘优秀稿源,进而提高刊物质量。但是,编辑学者化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即编辑是一个独立的职业,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编辑工作规律的一门学问,具有特定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内容。编辑如果过度追求学者化的发展方向,有可能本末倒置,重科研而忽视编辑的本职工作,进而影响编辑工作的顺利开展。

2.编辑专业化

编辑专业化更多强调的是编辑专注于编辑工作本身。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稿件的后期加工,使文章结构更加优化,理论更加完备,观点更加清晰,更具有学术价值。可见,这一过程就是体现编辑工作价值的过程,更是文章增值的过程,这也引申出我们所说的编辑专业化问题。编辑努力成为编辑学界的专家,掌握编辑学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拥有较强的策划能力,能够找到合适的审稿专家来对稿件进行更加专业的同行评议,能够发现稿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能够和专家、作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成为促成专家和作者之间隔空对话的桥梁,这正是编辑专业化的意义所在。编辑专业化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编辑对某学科专业知识了解不够,则可能削弱自身在与专家、作者沟通时的主动性,可能在对稿件学术质量的把关方面存在不足,进而影响编辑工作的质量。

三、基于平台经济理论的学术期刊平台建设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平台,是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理论研究者迫切需要高质量的、高效的学术成果发表平台,学术期刊也需要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来进一步提升刊物质量。然而,现实中学术期刊的质量参差不齐,人情稿、关系稿屡禁不止,不利于学术研究者的成长,更加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文根据经济学原理来分析学术期刊供求不均衡问题,当供求双方消除了不适应、不平衡时,供求差异将消失,供求将实现均衡,此时,市场达到均衡价格(见图1)。学术期刊市场对学术期刊资源的要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学术期刊资源是相对有限的,那么,在学术期刊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研究者发表优秀学术成果的需求呢?平台经济一般涉及四方:需求方、供给方、平台提供者以及平台支撑者。需求方即作者(学术论文),供给方即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平台提供者即学术期刊,平台支撑者即学术期刊的技术支持(如各类投审稿系统等)。由图2我们可以发现,平台提供者是整个结构的支点所在,连接其余三方,其中最重要的联系:一是学术论文和编辑之间,编辑发现作者的优质学术论文,并帮助其发表传播;二是编辑与学术期刊之间,编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质量。因此,在这个稳定结构中,编辑是核心所在。

四、基于平台经济理论的编辑发展路径分析

编辑学者化和编辑专业化都有利有弊,而理想状态是既可以满足编辑工作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不会丧失编辑本位,使编辑工作兼具学术性和专业性。我们将期刊视作一个平台,编辑就是这一平台的经营者,通过融合平台所拥有的专家资源、作者资源,达到借力打力的目的;编辑将期刊打造成专家、作者、读者信息交互的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展开一系列编辑出版工作。因此,本文认为,合格的平台经营者才是编辑未来发展的方向。

1.新型编辑角色之一:合格的平台建设者

本文所说的平台建设者是指负责打造期刊平台的人,其具体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栏目规划。科学合理、具有前沿性的栏目设计能为作者投稿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一般来说,栏目规划可根据专业或论文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学术性论文、综述类论文、热点解析类论文等。编辑应立足刊物特色,在专业以及类型分类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着力打造品牌栏目,以栏目发展带动刊物发展,进而提高刊物的影响力。第二,编委队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编委队伍可以从根源上把握办刊方向,是对“专家办刊”精神的落实。不仅如此,编委还可以为期刊组织高质量的优秀稿件,推荐优秀作者,帮助期刊宣传,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编辑在编委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基于刊物的学术定位及办刊特色,加强对有关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了解,摸清专家学者的研究方向及已有成果,明确刊物编委会成员的工作要求等。在组建编委队伍以后,编辑要明确规定各编委的工作分工,定期组织召开编委会议;依托编委拥有的学术资源,发展栏目主持人,组织优秀稿源等。第三,审稿专家队伍建设。编辑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是专家,在专业局限的前提下编辑需要“借船出海”“借力使力”,把好论文质量关。而这里的“船”就是审稿专家。对于编辑来说,更重要的工作并不是自己如何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审稿,而是通过精读文章,准确判断稿件的研究方向,并精准找到该研究领域权威的、拥有最新研究成果的专家,邀请专家客观公正地对稿件的学术价值、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做出判断,并提出具体的审稿意见。因此,编辑需要提高专业水平,在日常编辑工作中坚持学习,将专业水平更多地体现在如何选择高质量、专业对口的审稿专家上,加深对审稿意见的理解,帮助作者分析审稿意见,探讨具体修改方向,帮助作者打磨稿件,把关修改稿质量,从而提升最终刊发稿件的学术质量。第四,组稿工作。组织优秀稿源是编辑工作的重要部分,编辑必须时刻关注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一是关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持人以及选题,这些高层次的课题研究经过高水平专家评委的审核,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从侧面反映了基金主持人的科研能力。二是密切关注国内外学科动态,编辑可通过阅览国外主流期刊以及国内顶级刊物等,获得有关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约稿组稿。三是参加一些高水平的专业学术会议,了解学术前沿,向专家学者当面约稿组稿。四是关注一些顶尖学者及其研究团队的动态,编辑可根据刊物的要求和一些科研团队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稳定的稿源,刊发有关选题的系列成果,从而提高刊物的学术影响力。

2.新型编辑角色之二:合格的平台维护者及宣传者

第一,未来的编辑要成为合格的期刊平台维护者。编辑作为期刊平台的维护人员,必须坚定信念,坚持以期刊论文质量为第一位。第二,未来的编辑要成为合格的期刊平台宣传者。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急剧加快,信息量早已达到海量级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成为期刊平台的宣传者是大势所趋。一是编辑应掌握一定的新媒体技能,学会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对学术期刊的宣传。二是编辑应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做好宣传工作,从期刊编辑角度对话业界作者和读者,解读期刊、宣传期刊,挖掘潜在的作者资源,鼓励作者投稿,善于发现优秀的审稿人,建设审稿专家队伍,让广大作者和专家对期刊有基本的了解。三是编辑应注重面向各种期刊评价机构的宣传,期刊评价可激励学术期刊提升论文质量和提高影响因子,因此学术期刊编辑要多向期刊评价机构推广宣传。四是编辑应加强和二次文献转载机构的沟通交流。期刊编辑通过向二次文献转载机构宣传期刊,可以掌握最新的各学科研究动态和成果,这有助于编辑选稿、审稿,同时优秀论文通过二次文献转载机构的转载,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进而提升期刊的整体关注度。编辑工作有其独特性,既要求编辑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也要求编辑掌握编辑学的知识,这导致部分编辑在职业规划时无法掌握发展方向。无论是编辑学者化还是编辑专业化,最终都要回归到服务期刊这个主题上,编辑必须以期刊平台建设为中心,提升专业知识和编校水平,成为可以和作者平等对话的专家,以及可以指导作者完善文章的编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