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期刊设计及图像视觉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媒介之间的界线由清晰变得模糊,期刊、报纸等传统媒体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内容叙述方式和话语体系的改变促进了模式上的转变,图像的创新变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图像在传统期刊设计中称为插图,随着期刊模式的创新,插图已经无法满足期刊新业态的发展需求,更具感知力的图像成为期刊和受众沟通的主要视觉语言。图像可以是手绘图片、摄影作品、艺术作品等传统形式,可以通过扫码推送的方式,拓展为三维影像形式呈现,使杂志的内容载体更加丰富多彩,视觉传达更具张力、更有活力和延展性,有效增强期刊的感染力和新鲜感,使受众阅读更加轻松愉悦。视觉语言是全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碎片化、娱乐化、可视化成为媒体与受众的沟通方式。具体到期刊,人们往往通过几帧图像就可以对文章的主题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激发起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没有影像语言,设计会枯燥乏味;脱离设计的影像,会苍白孤立,让二者融为一体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杂志各方面加以强化,尝试发掘新的视觉元素,挣脱传统设计语言的束缚,改变传统媒体的固化思维,寻求新的视点,使期刊设计变得富有创造性,充满活力,更具时代特质。
1.与时俱进应对时代变化
融媒体最先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依契·普尔提出,是充分运用现有的媒介载体,将不同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创建出的新型媒体。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近年来,新媒体以极快的速度更新迭代,各类视觉表现形式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过去相对写实、单一的插图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为了应对这些新型传播形态,设计者必须通过不断归纳、重构、整合,使插图的来源更为广泛,创作手法更为多样,如超现实主义绘画、立体派、装置等现代艺术,通过交叉综合、拍照、去色、剪贴的多种方式处理,都可以作为插图出现,使期刊的版面呈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感,让人耳目一新,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当然,这些转换应该是合理的、有序的、互动的,是为了迎合杂志的发展。不应为了改变而改变,过分地强调新奇、前卫,而忽视了改变的初衷。步入科技先行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就当前的期刊设计而言,过去简单粗糙、呆板机械的设计手法已被淘汰,各类前卫的设计理念大量涌入,制作印刷技术发展迅速,人们看待设计的角度也越来越深入……所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期刊的设计观念。面对这种状况,设计师要摆脱旧的理论束缚,用开放式的设计思维对期刊进行重新定位,推陈出新,加深人们对杂志的认知。
2.万花过眼保持期刊特质
期刊盲目跟风的现象非常突出,往往一种新的设计手法或视觉风格一出现,各类期刊纷纷跟进,其后果是千人一面,随手翻开一本杂志都似曾相识。这一点在时尚类、文摘类期刊中尤为严重。因此,保持自我的视觉个性、明确自我的设计方向、凸显自我的图像符号非常必要,设计师不应生硬地照搬别人的东西,而要广泛地吸纳新的设计元素,在全媒体智能化的新语境下,实现图像从静态到动态、平面到立体、一维到三维的视觉体验,以自我的构成理念,归纳、取舍、概括新的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满足受众的交流方式和视觉需求。“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围绕期刊的核心本质进行系统规则的视觉处理与图片选择,坚持自己的创意信条,精确地把杂志所要表达的思想传递给读者,让读者理解和接受,进而实现设计语言与新技术的完美契合,是期刊设计工作的原点和初心。
3.推陈出新,期刊设计功能和图像的取舍
包豪斯的设计师们认为,设计可以使无序的世界变得有序,他们的设计哲学是“清除生活中的无序和混乱”。期刊设计也是如此,当一份份杂乱的稿件交给设计师时,他首先需要理顺稿件的脉络,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对每篇文章进行解读分析,搜寻和文字相匹配的图像和字体,将页面上的点、线、面各元素经过重新排序、设计,取得有序、单纯、均衡的效果。文章与文章之间编排设计也是如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要尽量避免文章与文章在设计上的反差过大,让受众在阅读过程中时断时续,产生割裂感。优秀的期刊设计具有节奏感和逻辑性,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所有的空间、线条、装饰都为它服务。设计者要将分散的,形态各异的物像联系起来,找到它们内在的统一特征,通过重新组合,使其产生和谐的平面秩序。视觉传达有多种表现类型,色彩华丽的,清新淡雅的,古典端庄的;从风格上来说,有具象的、抽象的、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另外,杂志标题与内文之间,标题与插图之间,插图与内文之间,都存在着和谐与否的关系。具体到一篇文章的配图,要从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图像中筛选出合适的,需要进行各方面的考量。首先,图片要精确地把文章的纵深内涵传达给受众,让读者望图生义。如果图片不能很好地反映文章内容,应坚决舍弃。其次,设计语言要和文章的风格要相匹配。一篇意境悠远、文笔优美的散文作品,配上一幅对比强烈、画面凌乱的前卫作品,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再次,图像本身的水准也很重要。在同类型的图片中,那些新颖别致、手法成熟的作品肯定是首选。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在图文相符的情形下,图像对文章的诠释应该是巧妙婉转的,努力做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4.全媒体业态下期刊视觉呈现要以人为本
未来的媒体技术将创造“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同心圆协同作业、多平台交互应用、多渠道应用增值”的新方式,积极应对全球化的社会与经济变革,解决媒体信息在时效性、关联性、交互性等方面的短板,延伸媒体信息的产品链。如果我们把过去的期刊划归为传统纸媒,那么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满足大众对视觉个性化的需求,期刊要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近几年,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升级,为迎合人们的视觉感受,夺人眼球成为设计师的首要选项。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原生动力,但一味地取悦观众并不是期刊设计的最终目的,如果不遵循受众视觉感受的规律,片面追求强烈的、绝对的色彩效果,也会造成受众生理和心理感官上的不适。20多年前,日本曾经发生过令人震惊的“3D龙事件”,动画片《精灵宝可梦》第38集快结束的4秒钟内,电脑战士3D龙出现,动画设计师以强烈的连续红、蓝、白、黑四色闪光制造爆炸效果,造成一万多名观众发生昏厥、呕吐、抽筋、头痛、暂时性失明等症状,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动画片随之禁播。事后,医学界的研究表明,红蓝光快速交替闪烁会对人的眼睛造成光敏感癫痫,从而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此事件促成了新的动画制作规则。这也表明,对于视觉设计语言的传达,不能过分追求视觉感官上的刺激炫目,违反设计的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各要素之间的交互关系,达成设计与视觉和谐、优美、均衡的构成秩序。图像传达无法和设计语言相剥离,当前,传统期刊、报纸、图书等媒介在视觉冲击力上无法和新媒体相比,表现出相对单一的局限性。所以,在期刊的设计表达中,我们要遵循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突出艺术性,以人为本,使得期刊设计成为更适合大众需求的载体,提供新的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让期刊在新业态下更具表现力、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