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探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探析

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推出以来发展迅猛,注册数量目前已逾2000万。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为350万,同比增长14%;月活跃粉丝数为7.97亿,较2016年增长19%【1】。表明微信公众平台在人们生活、工作中已经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阅读呈现碎片化趋势的时代,学术期刊也顺应时展加入了微信公众平台建设的浪潮中,且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侯斯特《2018年9月微信公众号粉丝数据报告》显示教育类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率为6.08%【2】,远超微信公众号总体粉丝增长率(2.57%)。此外,据第80届国际信息科学与技术协会年会相关论文介绍,发表于相同年份、相同期刊上的学术论文在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的传播,被引频次要比不经转发的论文高出30%【3】。总之,微信公众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学术期刊传播知识、扩大影响力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媒介平台。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如何全面、客观地评价其建设运营价值与效果成为值得研究的内容。

1研究现状述评

为了解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研究进展,基于CNKI全文数据库,检索主题相关文献,共得到118篇(检索日期2018年11月16日)。剔除重复、不相关、开通公告、发刊词等文献48篇,将其余70篇文献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其中文献起点是2014年,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对相关文献关键词使用Citespace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剔除无效关键词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研究热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研究主要聚焦于新媒体、媒体融合等主题。其中,“新媒体”和“新媒介”词频共计为10,“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词频共计为7,是研究热点中数量最多的主题。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并结合文献内容分析,可将本文相关主题研究分为四类:媒体融合与传播力、服务平台定位与运营、互联网与数字出版、期刊集群化平台。

1.1传播学视角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评价

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期刊提升自身综合影响力的有力工具,李文娟等【4】以62种自然科学综合类高校学报为样本,给出完善微信平台的基础功能、提高微信传播效率等提升学术期刊微信传播影响力的建议。如何实现学术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郭伟【5】提出要从新媒体定位、内容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建立客观的学术期刊新媒体影响力评价标准等关键性问题着手。冀芳等【6】采用TOPSIS法进行实证分析与指标赋权,以CSSCI(2014-2015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期刊为研究样本构建了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提升影响力的具体策略。余朝晖【7】、赵文青等【8】则通过具体案例总结学术期刊微信平台的传播现状和传播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

1.2数字出版视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建设

高峻【9】以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实际为例,发现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已基本打造起数字化平台,但“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字出版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应进一步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的融媒体发展。余溢文等【10】从学术期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的必要性、平台需求等角度探析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动因,主要包括作者查稿、资讯获取、投稿规范阅读等。赵文义【11】探讨了微信出版作为学术期刊数字出版模式的各类特性,包括为读者提供自有价值、协同价值,读者需求收益递增规律处于主导地位,促进学术期刊的作者群、读者群及其朋友圈之间进行私密性、即时性的学术争鸣和讨论,凸显学术期刊公共领域的特性等。邱子昊等【12】通过对15种新闻传播类CSSCI期刊发行模式和渠道调查,发现学术期刊进行优先数字出版以及利用已有的数字化平台(微信、网站)进行数字化发行变革,可以有效提升期刊影响力和传播力。罗银生【13】以27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期刊“两微一网”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问题,并提出数字出版采编队伍建设、平台融合和平台品牌化运营等三个方面的建议。

1.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定位与运营

做好微信公众号的定位设计是公众号运营成功的开端,李宁【14】认为定位设计应包括明确粉丝和作者的差别、明确粉丝对于期刊的实际意义、做好微信公众号的内容表达及选择微信的粉丝群体等。鉴于学术期刊与微信公众平台两种媒体之间存在的诸多差异,肖骏等【15】提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在定位方面应以服务为核心,逐步向实现经济效益转型。在平台运营方面,谢文亮【16】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应用的视角,尝试建立适合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模式。程琴娟等【17】总结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在运营中的具体问题,如命名不精准、功能结构参差不齐、信息内容与服务局限性等。张艳萍【18】也就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运营策略,包括制定明确考核指标、注重消息内容策划、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及重视跨媒体资源整合等。

1.4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术期刊集群化发展中的作用

朱晓华等【19】认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期刊集群化是使得期刊由传统纸质出版向富媒体出版、由文献生产者向学科与社会集成型知识服务提供平台实现根本性转型的重要举措。李金城等【20】以CSSCI人文社科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术期刊学科联盟微信平台的问题瓶颈,设计了学术期刊学科联盟微信平台的结构和功能,倡导政府对学术期刊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引导,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周莉【21】认为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的融合发展需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应用学术期刊数据库移动终端,利用云端实现PC端与移动端知识同步共享共用并且充分开展学术社交,各学术期刊数据库平台应打破保护性壁垒,共同参与到学术期刊的大数据共建。综上,可以管窥我国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研究概况,微信公众平台对学术期刊传播渠道、传播效用、传播形式、传播模式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大的变革。但相关研究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深度较浅,已有文献数量较少,且内容上较为分散。冀芳【22】、张夏恒【23】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或模型;张艳萍【24】、周华清【25】、李进华等【26】也分别运用不同的定性与定量方法,提出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的研究主要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方面囿于研究视角单一,评价指标设置局限性较大,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期刊评价不够全面。例如,指标体系只关注到阅读数点赞数等表面数据,没有从用户角度考量信息内容、平台功能等层面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诸如粉丝数量之类的指标存在着原始数据的获取障碍,需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后台获取,欠缺可操作性。因此,本文将立足用户角度,运用“全评价”分析框架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运营等进行评价,旨在构建相对完整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赋权,进一步提升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可靠性。

2“全评价”分析框架及其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中的应用

“全评价”分析框架(All-roundEvaluationSystem)由叶继元教授于2010年正式提出,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其团队及一些学者也积极应用该分析框架对期刊、学者、大学、学科、网站等进行示范性评价,均达到期望的效果。经过多年的应用实践,“全评价”分析框架在学界已产生较大影响,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评价体系。“全评价”分析框架的核心内容可概括为“六位一体”和“三大维度”【27】。“六位一体”指的是评价系统中包含的六大要素: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标准与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制度;“三大维度”在学界传统二元评价思维中有所突破,倡导从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这三大维度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这三大评价维度逐步深入,共同构成对评价客体的全面评价【28】。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的现有研究大多偏向于从形式评价的方面给出定量化指标,少有关注内容质量与效果的研究。基于此,本文根据全评价分析框架,合理吸取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与指标、方法和制度,以期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科学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

2.1评价主体和客体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是由各学术期刊为推广与本期刊相关的论文投稿、学术资讯等信息而推出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自然需要用户通过自身的使用体验来开展评价活动,评价才会真实、直观。评价主体又可划分为若干层次与类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用户,其信息需求也必然有所差异,学术共同体对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信息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评价客体就是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本身。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集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29】,有侧重于传达资讯的订阅号、侧重于服务交互的服务号和侧重于公司内部通讯的企业号三种类型,根据运营需要,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以订阅号为主,也有一部分服务号。

2.2评价目的

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评价的目的就是对相关微信平台的运营状况、信息服务水平进行检测,评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各项功能、价值及其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程度。掌握现有发展情况,能帮助用户更加快速地分辨优质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从而更为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反馈的信息也能反映现有学术期刊微信平台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以帮助学术期刊扬长避短,更好地构建微信公众平台。

2.3评价标准与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依赖于评价目的。首先明确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是学术期刊的扩展平台,需要从资源内容的角度进行评价,同时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基于网络广泛传播的新媒体平台,也要注重对其网络属性和传播属性进行评价【30】。评价指标则为评价标准的进一步细化,通过对评价客体某个或某些属性的概括得到,必须在质和量两方面可以确定。应根据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在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分析中涉及到的概念进行具体提炼,概括其有代表性的属性表现。在此过程中,部分属性可以明确量化,部分属性则很难量化,对此可以利用一些程度词对其进行定性描述。评价指标应设置为多指标、分层次的形式,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权值。

2.4评价方法与评价制度

(1)文献计量法。在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形式评价的过程中,对发文量、阅读量、转载量等量化指标进行计量分析。(2)用户评议法。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评价,最直观、准确的方法则是从用户使用角度出发来开展评价活动,在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中,可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获得用户对其的定性评价。(3)层次分析法。主要体现在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的指标体系划分为递阶层次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31】。评价制度是保证评价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有关人员共同遵守的规程。在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评价时,也需遵循学术大环境下制定的监督制度,以保证评价活动围绕评价目的正常进行,并引导评价思想和评价环境的优化。

3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指标选择

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指标的合理性。选取评价指标应依据可比性、独立性、可操作性等基本原则,即各个指标之间层级分明,不重复、不包含,且易于获取和量化。根据“全评价”分析框架理论,笔者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划分为三大层次,包含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大一级指标以及形式可识别度、形式可信任度、形式可互动度等十个二级指标,见表1。

3.1形式评价指标

形式评价是指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外部特征的评价,往往是较为简单直观的。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评价,主要是对账号建设基本情况进行评价。具体说来,主要包括头像、微信号、功能简介、官方认证、自定义回复等。这些账号建设基本情况的设计策略关系到学术期刊公众平台给用户留下的最原始和最直观的印象。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评价指标总结为以下三点:(1)形式可识别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头像设计和微信号设置是形式可识别度的主要判断因素。学术期刊目前较多采用文字类、封面类、印章类、徽章类等图片作为公众平台头像,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图片,简洁明了、像素清晰是提升形式可识别度的关键。微信号具有唯一性,设置之后一个自然年内只能申请修改一次,微信号设置应讲究简短、权威,便于识别记忆并方便检索查找。(2)形式可信任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可信任度主要是指对信息源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认可。换言之,即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为读者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为科学研究、用户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依据。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可信度、权威性,首先来源于账号主体。账号主体目前分为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两种。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来说,大部分采用机构账号的账号主体,相比于个人账号享有更多的开发功能并更具有权威性。机构账号的账号主体信息指的是注册时填写和上传的组织机构代码信息。其次来源于账号主体是否有官方认证,官方认证是腾讯及第三方审核机构每年对其认证资料进行审核以确保公众帐号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最后来源于公众号资料页面的功能介绍。功能介绍类似于商业宣传中的slogan,要符合三个要素:①简单、易懂、易读、易记;②与主题内容有关;③用户能对内容有用性有初步的感知。(3)形式可互动度。传统的官方网站、投稿邮箱等传播形式一方面不便于移动客户端操作,另一方面单向传播的形式也不便于编读互动。因此,平台的互动性是学术期刊之所以选择开通微信公众平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欢迎语的设置、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的开发都体现了平台可互动性的程度。欢迎语,即用户点击关注公众号之后的自动回复的欢迎式语句,精心设计的欢迎语更有利于提升用户满意度。关键词自动回复,即用户根据指令提示发送对应的关键词所触发的自动回复。专业的自动回复能有效拉近用户与平台的距离,增强用户粘性。

3.2内容评价指标

内容评价指标分为内容有用性、内容易用性和内容友好性三方面的评价。评价指标主要针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推文质量、易读性,菜单功能等的价值等进行选取。推送信息越及时有效、增值功能越完善丰富,内容评价得分越高。(1)内容有用性。内容有用性的评价侧重于对信息质量和价值的评价,主要体现为公众平台推送文章内容的丰富性、相关性、及时性等。现阶段,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文章内容主要包括期刊目次信息、重点文章荐读、投稿指南、论文写作技巧和其他相关资讯(期刊介绍、期刊动态、相关学术会议、相关学术报告信息等)。据相关调研表明,科研人员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所的科研动态、审稿查询、论文征文的需求最高【22】。这些信息的更新越及时、完整,则内容的有用性越高。(2)内容易用性。易用性主要侧重于对系统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考察,即平台在菜单栏的设计、功能开发方面是否全面快捷、层次清晰、简洁明了,便于用户操作。比如,对于用户关注度较高的审稿进度查询、在线检索功能【32】是否开通或创建链接,且是否使用顺畅无卡顿,这些功能的开发与维护都直接影响到用户使用体验及满意度。(3)内容友好性。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弥补了传统传播媒介的不足,让用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和服务。平台应在推送信息的内容篇幅、排版设计上,顺应移动设备的特点,图文并茂、排版清晰,提升用户的阅读体验和使用体验满意度,增强内容友好性。相反,如仅大篇幅地推送文字内容,也没有进行排版美化,则不利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或信息查询。

3.3效用评价指标

效用评价,重点在于对评价对象的价值、贡献、社会和经济效益、应用结果等方面的评价。具体到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效用评价,就是读者对于公众平台所信息、提供服务、发挥价值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企鹅智库2016年的《微信影响力报告》显示,近半数(48.8%)用户,会因为文章有价值,而选择转发到微信社交圈【33】。因此,如果要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效用或价值进行量化,那么其效用评价主要体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媒介影响力上。而关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影响力评价,目前主要是针对其传播属性而言的,因此从数据的易获取性和客观性角度出发,笔者选取由清博大数据(原新媒体指数平台,IndexofNewMedia,简称INM)创立的微信影响力评估工具——WCI作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效用评价指标。WCI是微信传播指数(WeChatCommunicationIndex)的简称,主要用于对微信公众平台所群发消息进行传播效果评估,通过传播指数的方式了解群发文章的传播效果。WCI自推出以来几经调整,不断优化,目前使用的是自2017年7月1日起使用的V13.0版本。WCI(V13.0)指标和算法都得到了拓展和优化,指标更加丰富,权重也进行了调整,评价维度更加全面,包含“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和“峰值传播力”【34】,见表2。将WCI引入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具有可行性与合理性。WCI指数越高,就表明该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热度越高和社会影响力越大。

4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构建

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三大维度确立了评价指标及评价要素之后,笔者将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确定最终的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TheAnalytisHierarchyProcess)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萨蒂(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它充分利用人的分析、判断和综合能力,适用于结构较为复杂、决策准则较多且不易量化的决策问题,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具有高度的有效性、可靠性、简明性和广泛的适用性【35】。对学术期刊网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来说,此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4.1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前文提出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包含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的递阶层次结构。

4.2权重确定

首先,对同一层级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邀请5位专家决策者(学术期刊资深编辑1位、图书馆学科馆员1位,科研院所研究员1位,在读博士生2位)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和评分,并设定各决策者的权重系数相同,都为1/5。对每位决策者的打分进行权重计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比例(ConsistencyRatio,即CR)均小于0.1,表明各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同理,根据每位专家的打分,并利用表2中所示的WCI公式已知权重分配,分别计算出每个综合判断矩阵B1-C、B2-C、B3-C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限于篇幅,计算过程不一一列出。最后,将上述步骤中所得的各专家排序向量根据加权取算术平均值,得到最终的指标权重,见表5,表6。群决策理论认为,5~11人能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因此,本文选取的具有不同学术背景和学术环境的五位专家具有代表性,在群体规模上能够保障评价的有效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5结语

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评价,一方面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更高效地获取、筛选并关注于己而言有价值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方便随时随地获取学术资讯、查稿投稿等;另一方面,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主体和运营者来说,全面、客观的评价将会为其加强编读互动、改进服务方式、提升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提供极具价值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引入“全评价”分析框架提出的各项具体指标,既有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外部特征的评价,也有深入到内容和效用的内部特征或产生效能的评价,且囊括了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从策划设计、账号建设、日常运营、用户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评价,评价指标相对而言较为全面,因此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评价体系和结果的可靠性。此外,在指标赋权方面,一方面,选取了不同类型的专家进行决策打分,使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引入由清博大数据提供的时下应用较广、较为成熟的WCI作为评价指标之一,不仅凸显了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时的“因地制宜”,也增强了评价指标的可获得度、易获得度和易量化度。诚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之后缺乏实证研究。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效果或满意度进行评价的实证研究是笔者下一阶段拟开展的研究。在验证此评价体系有效性、客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现状,旨在从现状中发现问题,提出运营策略,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优化运营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