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地方科研院所主办学术期刊创新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科学家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主要通过学术期刊这一媒介向外界并传播出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集中体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学术地位,体现了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1-2]。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创新,期刊也不例外。目前,具有“国内统一刊号”的学术期刊有6000多种,简单地按主管、主办单位可分为全国性期刊、地方性期刊;按内容可分为一般期刊、学术期刊、行业期刊、检索期刊。其中部分期刊在国内甚至国外都有一定影响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也有部分期刊在办刊模式、办刊方针方面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所主办的一些学术期刊,其创新水平还有待提高。《湖北畜牧兽医》创刊近40年,在各界主编的带领下,在“推广应用畜牧兽医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促进湖北畜牧业发展”的办刊宗旨下,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努力为畜牧兽医战线科研、生产、开发和教学服务,积极传播最新科技成果、最新生产技术,及时交流经验[3]。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湖北畜牧兽医》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如何在这种形势下创新办刊模式,调整办刊方针,继续及时、有效地为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养殖户服务,提高社会效益,是编辑部成员、编委、主办单位领导亟待解决的问题。
1《湖北畜牧兽医》创新发展存在问题
1.1体制机制方面
1.1.1主办单位不重视
《湖北畜牧兽医》属于典型的地方性期刊,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主办,编辑部坐落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编辑部人员的编制也隶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另外两个主办单位湖北省畜牧兽医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因均有自己的主要业务,无暇顾及杂志的发展问题。且受科研评价体系的影响,主办单位以非核心为由,对科技人员发表在《湖北畜牧兽医》的论文不予认可,导致优质稿源外流。
1.1.2编辑积极性不高
地方科研院所一般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其主办的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也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工资及运营经费主要靠财政拨付,一般的征稿方式为作者自由投稿,编辑人员主动组稿、约稿的积极性不高,长此以往,杂志的经济效益差,仅维持正常出刊,以不出现政治性错误为目的,市场竞争力不强,工作热情消失殆尽。
1.2稿源方面
1.2.1投稿方式落后
投稿方式是体现作者与编辑沟通的一种方式,作者投完稿,编辑部及时回复是否录用,让作者吃下定心丸,防止作者另投他刊,不致优质稿源流失。目前编辑部仍然沿用落后的邮箱投稿,作者不能自行查询稿件进度,只能电话咨询。在当前新媒体时代,不能与时俱进,甚至与行业脱节。
1.2.2稿件质量不佳
优质稿源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下,地方科研院所每年都会统计本单位科研人员情况,尤其注重SCI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科研人员为了职称评审,也更愿意将优质稿件投至SCI或者中文核心期刊上,导致优质稿源流失,而期刊社为了每月按时出刊,只能录用质量稍差的稿件,长此以往,稿源将更差。
1.3人才队伍方面
1.3.1办刊人员不足
期刊质量好坏除了取决于稿源质量,还取决于编辑队伍素质。《湖北畜牧兽医》编辑部目前编辑人员只有2人,均为硕士,职称分别为副高级、中级。除承担《湖北畜牧兽医》杂志全年的办刊任务外还负责其他杂志的编辑任务,工作强度大,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杂志的发展问题。办刊人员不足影响到稿件编辑、校对质量及杂志出刊时效。
1.3.2编委会的作用未发挥
编委会成员是学术期刊的核心人物,一般都由在专业领域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组成,其主要任务是对期刊质量进行把关,为刊物的创新发展出言献策,积极宣传刊物,推荐专业优质稿源[5]。《湖北畜牧兽医》编委会成员多为主管、主办单位的行政领导,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刊物的创新发展,编委会会议极少召开,流于形式的编委会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1.4新媒体方面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时隔近5年,微信公众号、App等出现在较多的科技期刊中,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出版模式,让作者、读者随时随地查看最新进度,改变了传统的阅读及获取信息方式[6]。《湖北畜牧兽医》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仍然采用单一的传统出版模式,已远不能适应当前时代的需要。
2创新发展思路
2.1立足自身,办出特色
1980年创刊的《湖北畜牧兽医》,曾先后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在第九届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评选中获”优秀期刊(综合类)”称号。该刊辟有“试验研究”“综述专论”“畜病防治”“禽病防治”“畜牧管理”“畜禽生产”“职业教育”等优势特色栏目[3]。适合于不同层次的畜牧兽医科技人员阅读参考,也是广大农村养殖专业户的良师益友。总结近40年的办刊经验,《湖北畜牧兽医》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立足实际,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如2018年8月2日国内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和作者的需求,近10个月以来,《湖北畜牧兽医》刊登以“非洲猪瘟”为关键词的文章及信息达25篇。紧跟社会热点,及时传递了有效信息。经统计,《湖北畜牧兽医》2019年1~4期共刊登83篇文章,其中第一作者单位为高校、科研院所、中职、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分别为17、9、8、49篇。稿源主要来源于基层畜牧兽医站的占59%。由此可见,《湖北畜牧兽医》的作者群体更偏向于基层,应在这部分群体中做好宣传和挖掘,但这部分群体作者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所限,其稿件质量大多不高,一般为实用性技术类的短文。如何平衡好作者群体和稿件质量的关系也值得编辑部人员思考。
2.2提高质量,力争精品
刊物质量包括稿件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其中任何一项不合格,刊物即不合格,更不能成为精品期刊。
2.2.1重视稿源质量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有价值的内容才是王道,优质稿件经专业编校、设计,最终印刷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呈现在读者面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湖北畜牧兽医》编辑部积极调整办刊方式,在审稿过程中优先录取有基金支持或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稿件,积极主动联系同行专家,向他们约稿或请他们推荐优质稿件。申请召开编委会议,讨论期刊的发展方向,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本刊上,发挥专家作用,扩大期刊在同行中的影响力。《湖北畜牧兽医》近3年的论文刊登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湖北畜牧兽医》基金论文比在2018年有较大提升,这得益于稿源的优化。
2.2.2提升编辑素质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是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登记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编辑部成员应充分利用这个契机,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编辑知识,尤其是最新编辑规范,要求全刊在量单位、数字用法、插图、表格等方面标准化、统一化。此外,要积极主动参加畜牧兽医方面的学术会议及展览会,了解最前沿科技动态,熟悉各专家的研究方向,收集专家对刊物的评价意见,及时调整栏目设置、办刊方向等。
2.2.3提高服务意识
编辑对作者的态度将直接影响作者再次投稿的欲望。编辑应增强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本着专业的态度认真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让作者信服。初次的作者对文章的体例结构、标点用法、图表格式、文献标注等方面不了解,编辑可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作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编辑对作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和需求均应认真对待,酌情考虑,将职称评审、毕业答辩、项目结题等需求的文章提前发表[7]。
2.3媒体融合,创新发展
新媒体是综合报刊的及时性、广播的有声性、电视的动画性等优点,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形态[6]。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具有信息量大、及时、互动性强、便携等特点。媒体的寿命长短取决于社会对它的认可度,得到社会的认可将蓬勃发展,否则将迅速被淘汰。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替代传统媒体,是为了使传统媒体更加便捷、受众面更广,更好、更快、更有效地将信息通过新介质传播出去,符合现代人消费需求。《湖北畜牧兽医》办刊近40年时间,目前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期望今后在媒体融合方面能进一步发展。如可以尝试开设微信公众号、更新投稿方式等。地方科研院所主办即服务地方,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服务。提高质量、提升服务是办刊人的第一理念,也是首要任务。《湖北畜牧兽医》在创新发展过程中,首先要改变办刊模式来提高刊物质量,然后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这个机遇进行媒体融合,利用纸质媒体的公信力,注重内容的原创性并进行深度报道;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与及时性将内容快速、高效地传播开来[8]。唯有如此,才能走得更长远,以期为湖北乃至全国的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养殖户提供一个更好、更新的平台,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