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文字体在期刊设计的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文字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承载着记录、传承人类文明和智慧的使命。文字是可视化信息传播的最核心因素,从视觉角度来看,文字直接影响期刊信息传达的效果。因此,期刊编务、出版、发行的每个环节都和字体密切相关,深入学习和研究字体特点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英文的机会越来越多,作为外宣新闻期刊设计师,掌握好英文字体的使用是一门必修课。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访华期间用毛笔认真临摹汉字“永”,字型端正,但缺乏生机。学习过汉字的人都清楚只有理解每个字所包含的内涵和精神,才能真正写出活灵活现的汉字。同样的道理,只有了解西文的历史,尊重文字背后各自文化所代表的世界,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英文文字。母语为中文的设计师们,如何在外宣新闻期刊正确使用西文字体呢?
一、要了解西文字体的历史
与汉字的博大精深相比,西方文字并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从希腊的碑文开始算,大约经历过2000年,到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文字才形成。罗马的图拉真石柱碑文的古典比例是大写字母的范本。中世纪修道院的抄书员们和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创造出当代书写的笔法。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诞生了各式各样的字体。不同字体都有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二、要了解西文字体具体形态和特点
西文只有二十六个字母,所以对比中文字体,西文字体样式有无数种选择,设计师如何在众多字体中选择符合设计需要的款式,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西文字体从有无装饰角区分,分为有衬线字体(serif)和无衬线字体(sansserif)两大类。有衬线就是每一笔画始末都有装饰角,无衬线就是没有额外装饰且笔画粗细差别不大。使用效果的差别在于,有衬线字体突出整体单词,而无衬线字体更强调单个的字母。
三、关注字体的发展变化
字体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变化,丰富多彩的新媒体把人们生活的空间变成数字化的世界,信息传递以数字化方式进行,出版物内容减少了对传统媒体如纸质、胶片的依赖性,读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收信息和消费,比如这些年数字阅读方式发展势头迅猛。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书写方式、使用媒介、装帧形式以及形态等方面不断发展变化,传统的印刷品出版物必然受到这个发展趋势的影响,反映在各知名新闻期刊字体形态上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字体逐渐由有衬线字体转向无衬线字体。(法语中sans是“无”的意思,sansserif就是“无衬线”,即“没有衬线的字体”。)无衬线活字在19世纪前半叶就已经出现,但被广泛使用是20世纪的事情,有时也被称为Grotesk或Gothic,这种字体简洁,在苛刻条件下识别率高。中国设计师较为熟悉的是TimesNewRoman和Helvetica字体,简单对应中文的“宋体字”和“黑体字”。无衬线体因为印刷工艺等历史原因以前多用于出版物的标题、户外道路指示牌等。在大约2000年左右数字印刷开始普及后,无衬线体在正文中的应用量明显增加。在未来,媒介形态丰富多样,无衬线字体易于辨识、动线流畅的特性无疑更具竞争力。
四、传播媒介决定着字体选择
阅读媒介和方式始终决定着字体的选择。数字媒体的普及使得无衬线字体以及随操作系统绑定的各种字体更加深入人心。而区别于多媒体的碎片化、快速阅读的特点,外宣新闻期刊更需要沉浸式阅读,又可以称为线性阅读,文本需要以全神贯注的方式从头读到尾,每个后续的段落、章节或者页面都基于之前所发生的情况。为了使读者能沉浸在文本中,文本的设计不应分散注意力。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决定了选用的字体必须简洁、无障碍的线性阅读。同时,因为外宣新闻期刊的政治性、严肃性,也决定了在字体选择时首选更具严肃性的字体。切不可盲目追求流行、单纯标新立异。
五、结束语
在今天这个信息大爆发的时代,设计师有太多可供使用的字体,成千上万种富有个性、新颖的或有强烈视觉效果的字体充斥在眼前,而且,每天都会新款字体。设计师如何不忘初心选择适合设计需求的字体,需要在外宣新闻期刊设计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