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时代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素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信息化和互联网+是其主要特征,社会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交往方式等信息以几何方式不断增加,信息传播的内容、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和影响着出版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读者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然多样化,网络阅读占据重要地位,为此学术期刊社都纷纷建立其门户网站和网络交流平台,甚至推出微信公众号宣传自己,以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表面上看来是新技术的竞争,实质上还是人的竞争,是拥有综合素质的优秀编辑人才的竞争。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可见,青年编辑要不断强化和磨砺自己,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专业学科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承担起未来期刊发展的重任。正如在报告中所言:“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因此,在新时代,青年编辑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应有担当且具有较高的素养。
一、青年编辑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把文稿的政治责任关
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应该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意识是社会主体政治意识、思想品格、职业道德修养的综合概括,政治素质的高下、优劣,直接影响社会主体的工作实绩和自身形象。……一个具有优良政治素质的人,一定具有高尚思想品格,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1]224-225可见,青年编辑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及政治责任感,对于编辑出版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在工作中,对编辑个人而言,“政治思想素养是学术编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一个好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是一个思想纯正的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有着基本社会道德的人,同时还是一个有着较高政治素质的人”[2];对编辑出版工作而言,“新闻出版是否讲政治,新闻出版工作者是否真正具有‘守土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否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从大处着眼,则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从小处着眼,则事关一个地方的精神文明建设”[3];从国家层面而言,对出版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思想,2016年修正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播和积累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该条例为青年编辑明确了工作遵循。在新的时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意识形态呈现多样化趋势,多种思想文化互相碰撞,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隐蔽而激烈。为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青年编辑在思想上必须坚持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肩负学习贯彻、宣传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的双重职责”,在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严把稿件的政治质量关,“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4]。青年编辑要具有优良的政治素质,就要加强政治学习,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出版法律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时代主旋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出版文化精品,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在审读稿件时,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辨别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想,对涉及内部资料、军事信息、民族、宗教、港澳台等敏感性问题时,一定要仔细核查,反复斟酌,务必不出差错,把好文稿的政治质量关。因此,加强青年编辑的政治思想素养,提高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对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前提。拥有优良政治素质的青年编辑,不仅在审稿中具备火眼金睛,而且在选题策划中也能根据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出具有前瞻性、时代性和可行性的选题,“党的报告涉及改革开放稳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涉及治党治国治军,它不仅是我们选题策划的一座富矿,而且也是提高编辑政治文化素质的宝贵营养”[5]。可见,优良的政治素质对青年编辑的日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年编辑应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技能
新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不断更新,期刊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电子期刊占比不断提升,这对传统编辑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随着期刊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不少期刊编辑部都设立了网络采编平台,投稿、审稿、编辑办公都在网上进行,所以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技术,是新时代青年编辑的必备素质。此外,还要关注和学习编辑领域的常用软件,如黑马校对等,以便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学术编辑而言,娴熟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性工作只是基础,还要学会利用各种数据库对拟用稿件作前沿性、真伪性等辨析,以避免一稿多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青年编辑要充分利用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网络知识资源共享平台,进行信息查询,提升学术期刊品质和工作效率;利用网络图书期刊数据库,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寻找从事相关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进而进行选题策划、邀约稿件等工作。通过刊发热点课题的相关论文,以引起学者关注,从而提高刊物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另外,还可以通过数据库,发现具备科研潜力的青年学者,与之进行良性互动,以共同进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已然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青年编辑要学习新技术,重视网络技能及其引发的宣传方式的改变,识别各种媒介宣传工具的特点,借助于微博、微信公众号、QQ、移动平台等媒介,与作者和读者展开互动,及时回馈作者的意见,快速传播办刊理念,转变学术知识传播小众化的缺陷,扩大影响力。在学术期刊网站建设当中,青年编辑要发挥优长,据办刊人的理念适时更新网站内容,把握读者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变化,努力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和下载量,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善于转变思维方式,在选题策划到出版的各个环节创造性地工作。加强与数字化期刊网的联系,及时发送期刊的最新信息,争取早日与读者见面。推出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网络推广和宣传期刊,最新的期刊目录,推介重要栏目和重点文章,将重磅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在微信号上推出,推介刊物的最新内容并积极鼓励转发,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关注度。综上,在新时代,从工作技术层面而言,“编辑手段的电脑化和网络化、编辑内容的数据化、编辑成果的多样化都对编辑的信息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就根本无法从事编辑工作”[6];从刊物发展角度而言,青年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加强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及时反馈相关情况,增强自身在期刊工作各环节中的技能,为学术期刊事业的发展做出努力,“从出版理念、编辑流程、经营策略到发展目标等,都应体现新时代的要求”[7],彰显学术期刊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
三、青年编辑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
王银娥编审认为:“学术编辑的创新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完成编辑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它与编辑的选题策划、文稿选择、组编文稿等编辑活动密切相关,并渗透和贯穿于编辑活动的全过程。”[1]160在新的时代,青年编辑创新意识的养成,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以创新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实现生存与发展并行不悖。青年编辑要争取各种机会,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高自身的观察力、辨析力及敏锐性,了解学科前沿及其研究动态,关注新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进而提炼具有新意的选题,邀请有关学者撰写相关文章,设立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栏目。在编辑选择稿件时,要及时抓住富有创新观点和新意的文章,或从新角度、新理论进行相关研究,或利用新材料探询相关问题解决方案的文章等,这种有创新的论作无疑会提升刊物的影响因子和下载量甚或转载率,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投稿,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刊物向较高层次发展。在办刊的过程中,青年编辑要明确的认识到,刊物的作者和读者有很大的相关性,不少读者会逐渐转化为刊物的作者,为此要关注读者和作者对期刊的需求,强化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及时回复他们的信息,策划多个栏目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在学术期刊中,编辑、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正如王银娥编审所言:“作为精神产品的学术期刊,是编辑主体和科研主体共同劳动的结晶,二者的沟通和融合是刊物质量提升的基本前提,二者的互动互进是推动学术期刊发展的基础。同时,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必将影响和敦促读者,启迪其科学思维,陶冶其学术素养,铸造其良好人格。编辑、作者、读者三者具有趋同性,这表征着科学研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动,并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以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作用。”[8]因此,青年编辑要注重与读者、作者的互动与交流,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全心全意为读者和作者服务。
四、青年编辑要注重专业学科知识和编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断扩大知识面,增强业务技能,做到既专又博
2012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现更名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出版单位应安排具备较强学科背景的专业编辑人员担任学术著作的责任编辑;责任编辑应积极主动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信息,加强与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和沟通,对学术著作中的学术信息进行必要的查证、核实,确保学术质量。”该规定对学术编辑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新知识、新观点、新发现及新事物、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的时代,青年编辑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坚持不懈地为自己充电,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全面、系统地了解、熟悉相关学科内容,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地掌握专业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实现“博”与“专”的统一。青年编辑只有不断扩充专业知识内存,才能具备伯乐的慧眼,沙里淘金,去粗取精,挖掘和凸显文稿的闪光点,使编辑加工富有成效。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不断提高谋篇布局及表达能力,更好地完成年度科研工作任务。要提高专业水平和编辑能力,青年编辑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学习行业相关标准和权威参考书,更要掌握编辑学基础理论,并将其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将工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做好笔记,善于进行总结,及时纠错。青年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虚心向资深编辑请教,学习他们编辑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根据工作需要,认真写好每一篇选题报告、审读报告等,在资深编辑的带领下,走入行业圈,加强与同行间的交流,以实现刊物的良性传承。青年编辑要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知识讲座、小型的学术沙龙、编辑出版培训会议、编辑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技能比赛等,以提高编辑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青年编辑还可以通过“编辑之友”“中国编辑”“科技与出版”等公众号,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编辑理论和知识,掌握编辑出版界的最新动态。青年编辑还要学习《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规范办刊行为,维护自身和作者的权益。正如张积玉先生在《编辑法律规范论略》中所言:“作为精神产品生产的把关人和组织者,编辑人员在维护著、编、读活动正常秩序中居于主导地位。编辑是否具有明确的自觉的法律意识,对于落实有关编辑出版工作的法律法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9]。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青年编辑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坚守本心,耐得住清苦寂寞,坐得住冷板凳,静下心逐字逐句地审读文章,耐下心不厌其烦地修改文章;又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点,适应时代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