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翻译类书评发展现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核心期刊翻译类书评发展现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核心期刊翻译类书评发展现状

翻译类书评是指以翻译类图书(包括翻译理论著作和教材、翻译辞典和期刊等)为评论对象的文体,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研究层面。耿强、梁真惠(2008)和刘金龙(2014、2015)等从理论层面探讨了此类书评的地位、作用、形式和传播媒介。这些学者认为,此类书评属于宏观翻译批评,通过鉴赏和批判,起到介绍最新理论成果、引导翻译理论研究方向的作用。然而,翻译类书评的实践情况却鲜有学者关注。鉴于此,本文从发文量、时效性、研究主题、类型、高产作者等方面,考察2000—2017年我国12本外语和翻译类核心期刊(见表1)上发表的翻译书评,针对该阶段翻译类书评实践发展的不足提出若干发展建议。

一、我国翻译类书评发展现状

本文在CNKI中检索这12本期刊2000—2017年刊登的翻译类书评(包括评介、读后感和序跋等形式),最后搜集到338篇翻译书评,把所评论图书筛选去重后,得到被评的翻译类图书277部。

1.发文量分析

18年间翻译书评的总发文量为338篇,年均不到19篇,尽管较2000年前有了较大提高,但占期刊发文总量的比例仍非常低。以发文量最多的《中国翻译》为例,翻译书评发文量仅占其发文总量的4%。翻译类书评的发表主阵地是《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这三本翻译类专业期刊,共发文223篇,约占发文总数的2/3。其中,《中国翻译》的发文量最多,共132篇,占总数的39.1%,这主要是因为该刊设有“书刊评介”栏目,并且是国内最权威的翻译类期刊。除排在前4位的期刊的发文量高于平均数28.2篇外,其余期刊均低于平均发文量(《外语电化教学》发文量最低,只有2篇)。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期刊的出版周期有关,一般而言,出版周期越短,期刊整体发文量越大,翻译书评发文量也相应越大;另一方面可能与期刊收录范围有关,表1中,除了排名前3位的期刊是翻译研究专业期刊,其他都是外语类综合期刊,刊文侧重点不同。如《现代外语》刊发的书评总数不低(156篇),但多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类文章,翻译类书评仅占书评总数的3%。此外,有些期刊书评整体刊发量就小,如《外语电化教学》16年间只刊发了18篇书评。从年发文量看,数量波动比较大。2006年发文量最多,为26篇。这一年除《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其他所有期刊都有翻译类书评发表。2011年发文量最低,仅12篇。这种数量上的波动可能与期刊发文不规律有关。所选期刊中只有《中国翻译》每年都会发表翻译类书评,其他期刊都有未发表翻译类书评的年份。由此可见,翻译类书评学术地位仍然较低,学术价值仍未得到学界的足够认可。

2.时效性分析

翻译类书评担当着引介相关理论成果,方便广大读者了解并掌握最新学术信息,及时追踪前言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的作用,其时效性至关重要。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翻译类书评整体时效性尚可,书评发表与著作出版时间相差1年及以下的书评最多,共169篇,占50%,比较符合书评的发表特点;评介非华人学者著作的书评时效性相对较弱,时间相差2年以上的比例达到67%。究其原因,一方面华人学者著作由于地缘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在国内译界传播相对更及时;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往往因为出版信息滞后或英文原版书价格昂贵等,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国外出版的翻译学著作。

3.主题分析

书评的主题一定程度上起到影响研究视角的作用。我国翻译类书评所涉主题范围很广,包括翻译理论与思想、翻译史、文体翻译研究、翻译教材、口译、翻译实践、翻译工具书、翻译批评与鉴赏等。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翻译类书评评介数量最多的是翻译理论与思想类著作,共113部,占总数的41%,其次是文体翻译研究著作(37部),其余11类主题著作的数量均低于平均数(21.3部)。文体翻译研究著作总体数量和所占比例虽然不低,但应用翻译著作不多,仅占文体翻译研究著作总数的37%,而且涉及国际应用翻译著作的很少(3部)。口译类著作的书评在2010年后开始增多,并针对的是英文著作,这表示我国翻译界开始逐渐关注、重视口译研究,引介国际翻译学界的先进理论和研究方法。英文著作占多数的主题有翻译期刊(100%)、口译(76%)、机器翻译及翻译技术(67%)、翻译质量评估(60%)和翻译教学、培训与专业建设(67%),这些主题大多是我国翻译研究相对薄弱的领域。

4.书评类型分析

不同类型的书评对学科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翻译书评可分为推介性、评介性和研究性三大类。推介性书评一般结构简单,以介绍著作的主要内容为主,兼有简单的整体评论。评介性书评指书评作者在理解内容基础上,梳理各知识点,揣摩写作思路,根据阅读经验进行适当点评。研究性书评以著作为客体,依据评论者的学术功底和知识背景,融会相关知识,把书中阐发的问题引申开来,力求找到新的启示。这三类书评的学术价值以推介性<评介性<研究性依次递增。其中,评介性书评最多,占75%;推介性书评和研究性书评数量相差不大。此外,根据书评作者对所评著作的感情色彩可将书评分为两类:肯定性,即所有评价都是正面的;中性,即既有正面的评价也有负面的评价。超半数的书评属于中性(54%),也有高达46%的书评属于肯定性。书评作者通常就著作作者的学术造诣和治学态度,著作的整体结构、理论思想系统性、内容选材、学术价值、参考价值、理论贡献等方面给予正面评价。评介性和研究性书评中的正面评论通常较为具体,有理有据。负面评论主要涉及图书排版、语料类型、研究方法、理论局限、应用范围等。

5.书评作者分析

书评作者(第一作者)单位涉及内地、香港和澳门136家高校、出版社和科研机构。其中,内地学者人数最多(共106人),其次是香港学者(10人),澳门学者(2人),这说明内地学者是我国期刊翻译类书评的主力军。这些作者(第一作者)中,教授122位(46%)、副教授55位(21%)。教授人数最多,这与期刊倾向发表权威学者的书评或邀请学界权威人士撰写书评不无关系。

二、我国翻译类书评存在问题

1.发文相对数量较少,发展趋势不明朗

一方面,我国12本核心期刊翻译类书评数量(338篇)远远低于同期13本SSCI和A&HCI收录的国际翻译期刊的翻译类书评数量(约2077篇)。另一方面,翻译类书评数量远落后于同期出版的翻译类著作的数量。许建忠(2009)曾提到,西方翻译学界特别重视翻译类书评,因为这些书评极大地促进了翻译研究学术交流,不同学术观点的碰撞、交融又促进了翻译理论的发展。翻译类书评数量相对较少,是因为我国学者认为书评算不上学术研究,不能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

2.对国际热点前沿主题关注不足,部分国际热门图书未被及时推介

主题关注不足体现在与口译、机器翻译与翻译技术、翻译培训、翻译质量评估等国际翻译研究热点、前沿相关的翻译著作介绍不多,还体现在翻译著作出版、博士论文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不多等方面。而这些主题正是我国翻译学界的研究弱点。

3.研究性书评比例偏低,书评中的评价批判性不足

研究性书评仅占10%,说明大多数书评仅介绍著作的基本内容,扼要评价其理论、研究方法、学术价值等,没能从翻译学整体发展和研究重点出发提出有深度的见解。此外,肯定性书评比例不低,且在很多中性书评中,负面评价所占篇幅偏少,多为泛泛之谈,缺少针对性。翻译类书评不仅要起到推介新理论、观点、方法,传播新的研究成果的作用,还应发挥激发学术讨论、学术争鸣进而推动学术研究深入发展的作用。因此,翻译学界需要既能传播图书基本内容,充分认识其价值和意义,又能有针对性地提出争议和批评的翻译类书评。

4.翻译类书评发文队伍多样性欠缺

书评作者约96%来自高校,发文主体单一,其他社会机构翻译学研究人员参与不足。且近一半书评作者具有教授职称,其他职称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发文比例偏低,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副教授和讲师正处于学术生涯的上升期,如能认真阅读本专业中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撰写书评发表自身见解,能达到活跃学术氛围和提高自身影响力的目的。在读研究生一般有时间广泛阅读大量书籍,思维活跃,视角独特,也可以丰富书评的多样性。

三、我国翻译类书评的发展建议

1.提高学界对翻译类书评的重视程度

首先,学界应将翻译类书评纳入翻译批评体系,重视其学术地位和价值。其次,外语类核心期刊应增设书评栏目,提高书评文章在期刊中的刊登比例。国际权威翻译期刊基本每期都开辟书评栏目,发文数量占每期文章总数的1/3左右,有的期刊(如Target)还设有专门的书评编辑。再次,规范书评格式。本文所选期刊中只有《中国外语》《外语界》《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刊登的书评有统一格式,其他期刊均无统一格式。相比之下,国际翻译期刊对书评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还体现在学术规范上。所有期刊的书评格式都是“图书信息(书名、作者、出版地、出版社、页数)、书评正文、参考文献”。良好的学术规范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学术发展。

2.紧跟国际翻译学研究发展趋势,积极引进国际原版翻译研究著作

我国书评主题涉及面虽然很广,但没能密切关注国际研究前沿与热点,翻译学者应通过关注国际相关出版社(如Routledge、St.Jerome)的出版信息、国际翻译学领军人物研究动态以及国际翻译学研究各分支领域的发展来把握国际翻译学发展动向,及时撰写书评向国内学者介绍最新出版的有学术价值的翻译类著作;相关出版社可及时引进国外原版翻译类著作,给我国研究者提供多维研究视角。针对书评时效性弱这一问题,我国可以构建翻译学者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海外华人学者和国际翻译学者及时获得国际翻译学著作出版信息。我国翻译学者应针对国际翻译类著作在国内外语和翻译类核心期刊发表书评,针对国内翻译类著作在国际翻译刊物上发表书评,让中国的研究成果“走出去”。

3.进一步提高翻译类书评的批判性和学术价值

写好学术书评不仅要读好所评之书,还要有足够的学术背景知识。学术书评不同于商业书评,其功能不仅在于介绍图书信息,还在于从专业角度对书中的学术观点和价值进行评价。这就要求书评作者不仅要简介图书的主要内容,还要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即在指出图书优点和价值的同时,提出针对性建议,充分发挥学术书评活跃学术氛围的功能。正如耿强、梁真惠(2008)所指出的,只有翻译类书评自身提升了批判性和学术含金量,它才能获得翻译学界应有的重视。本文考察了2000—2017年我国主要外语和翻译类核心期刊发表的翻译类书评的发展现状,发现翻译书评在主题覆盖范围、时效性等方面较令人乐观,但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发文数量相对偏少,对国际翻译前沿热点问题的关注不足或不够及时,研究性和更具有批判性的书评缺乏,书评写作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等。要促进翻译类书评的发展,发挥其对翻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需要学界正视翻译类书评的学术地位,需要更多翻译学者加入翻译类书评撰写队伍,发表更具批判性、学术价值的翻译类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