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精品意识与工匠精神,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精品是指既有文化厚度,又有丰富知识内涵,具有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价值的产品。本文所谓的精品意识则指编辑在出版活动中,通过设置重要栏目,策划重要学术选题或学术专题,选择和编辑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以提高社科学术期刊质量的自觉意识。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其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这里的工匠精神即指编辑为追求卓越的学术出版产品的品质精神。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是编辑自身修养、人格魅力和学术品位的综合表现。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心浮气躁,诸多行业追求“短、平、快”(即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带来的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学术期刊界亦不例外。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编辑担负着传播学术信息、刊载学术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促进学术发展的重要责任,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以其独特的精品魅力赢得社会影响力。
一、社科学术期刊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
(一)树立精品意识是对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的根本要求
社科学术期刊(下称学术期刊)是发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传递学术信息的重要载体,担负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当代重大的经济、政治、社会问题,以学术理论的方式引领、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重大责任。其刊发的文章具有巨大的导向性,尤其是那些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的文章,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文化导向作用。学术期刊的愿景是通过编辑的努力来实现的,因此,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必须要有牢固的政治宗旨意识,自觉坚守意识形态底线,将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置于出版工作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标准,坚持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服务的办刊方向。所出版的有价值的学术产品必须追求思想内容正确,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新思想、新经验和新成果,通过积极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等,以完成学术期刊的重大使命。
(二)发扬工匠精神是打造精品社科学术期刊的重要保证
内容与形式是衡量质量的两个方面。优质的内容还须有与之匹配的精美形式。出版精品学术期刊是一项系统工程。选题策划、文章的选择及其审编校、版面安排、装帧设计等每个环节组成出版工程的整体。若稿件内容优等,而文中句不通顺或词不达意,则不但难以充分表达作者的学术思想,亦会因此使整本学术期刊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除了要有优质的选题和优质的稿件外,还须编辑发扬工匠精神,用心编校,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努力使内容和形式均做到极致,以臻“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的完美境界,才有望实现精品学术期刊的打造。
(三)社科学术期刊的现状需要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
一直以来,学术期刊的出版状况屡遭诟病。其原因是,长期以来,学术期刊尤其是拼盘式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从内容到形式,其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千刊一面,大同小异;栏目大而全,面面俱到;所刊文章粗制滥造,人云亦云,对历史或现实均缺乏深层思考和独到见解。这尤以综合性的全国高校社科学报为甚。据悉,我国现有社科学术期刊2000多种,其中高校社科学报有1500余家[4]。其编辑方针、栏目设置、排版模式趋同,甚至文章探讨的社会问题亦大同小异,几无更多创新可言。办刊上,其定位是展示本校科研成果窗口,主要为本校科研、教学服务,办刊思路较为封闭;又因校情各异,仅凭本校(尤其是一些科研力量较弱的院校)实力,有创新突破质量稿件较少,无法真正传播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乃不争事实。说到编校质量同样亦不尽人意。前些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委托中国出版研究院传媒研究所对全国其中1554家“学报”(其中含“大学名称+学报”的1448种)期刊进行了出版质量综合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虽学术期刊中的高校学报编校质量整体状况尚算较好,但仍有相当部分学报的编校质量尚有待改进。差错率在零到万分之一的学报共373种,占学报总数的25.76%;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的学报共409家,占学报总数的28.25%;万分之二到万分之三的学报共260种,占学报总数的17.96%。换言之,编校差错率在万分之一至万分之三的学报占学报总数的46.21%,几近一半。此次调查的1500余家高校学报尽管也包括自然科学学报,但由此也可窥见部分社科学报的编校质量堪忧[6]。因此,要提升社科学术期刊质量,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编辑任重道远,须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
二、社科学术期刊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的思考
精品学术期刊须定位准确,选题新颖,栏目别致,编校、版式、印装精美,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编辑要认真、严谨、严格、严肃;持之以恒,用心钻研;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浮躁;专注致志,精益求精。编辑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重要要求体现在:
(一)要有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即要求编辑策划选题和编发的稿件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标准,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将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置于首位。学术期刊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必须要正确区分学术研究与政治倾向的关系、理论创新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意识形态领域的是与非关系、中西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关系。编辑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刊方向,毫不动摇地坚守马克思主义的與论阵地,在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巩固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树立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意识,出版正能量的学术产品,发挥强大的與论作用,促使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
(二)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亦是精品学术期刊的核心灵魂。学术期刊要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要瞄准学术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促进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以学术研究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各层面对中小企业创新的大力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7]。编辑是期刊的灵魂,编辑的创新意识体现在其出版选题的思想创新、学术创新和风格创新。编辑要树立学术前沿意识,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掌握其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开拓选择那些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学术选题,所组稿件要内容精当,视角新颖,表达独特:或在政治上给人正确导向,或在思想上给人有益启迪,或在学术上给人创新启发,等等。编辑策划创新选题,要注重开拓选题的深度和广度,要注意其组稿连贯性,以形成规模效益和板块效应;要注意选题的整合性,将同类选题进行梳理、筛选和提炼,使选题更具社会价值和学术品位。为实现学术期刊出版的创新意识,编辑可以通过多参加前沿性的学术报告会、学术研讨会、专题研究活动等来拓宽自己的学术创新视野。
(三)要有服务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自觉在顾全大局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8]。大局意识强调的是从整体、全局出发对事态进行综合考量和谋划,要求做到认清大局、服务大局、贡献大局。增强大局意识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需要;是保证新时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需要。因此,学术期刊编辑须自觉树立高度的大局意识,把编辑出版工作放到服务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紧密服务大局[8];审时度势,关注现实,关注理论学术界最新动态,发掘重点、热点,策划与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息息相关的选题,打造特色栏目,组织重头专题文章,服务大局。一是自觉围绕政治和社会大局策划选题。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关系上说,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是大局[8]。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已进入了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的矛盾难免突现。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地方局部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关系,便成为改革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学术期刊编辑要从学术出版高度分析国家建设和发展总趋势,关注社会思想动态,把握事物发展主要矛盾,出版学术作品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讨论,从理论上和学术上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从大局出发,紧扣时代脉博,反映重大主题,把选题融入大局中思考、布局谋篇,重点选题和重点栏目要紧密围绕现实中的政治、社会等重大问题展开讨论,提供决策或疏导矛盾,引领正确导向,凝心聚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二是自觉围绕国家经济大局策划选题。诚然,经济建设是国家大局。我们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使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才能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0]。要解决此矛盾,我们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因此,在学术期刊出版中,编辑必须围绕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策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选题或专题,以创新的理论阐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从学术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开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7]。三是自觉围绕文化建设大局策划选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亦是引领、支撑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精神之源;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加强文化建设,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版中,编辑要有主流文化意识,用创新的传播手段,提高学术舆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必须围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局策划选题,倡导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和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用高品位的学术出版推动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文化建设,促进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从而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是自觉围绕地方建设大局策划选题。地方建设在国家整体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拥有丰富的研究资源。编辑尤其要重视本地方那些具有潜在研究空间的经济、历史、民俗文化、地理方面的研究选题,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建设服务。在组稿时,编辑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作者深入田野,发掘地域独有的研究资源,撰写有学术价值和地域特色的文章。特别是地方高校社科学报的编辑,更要充分利用本校学科的优秀人才和当地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地理资源,创设精品学术栏目,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四)要有优质作者意识
简而言之,优质作者意识就是心中怀有优质作者。优质作者是优质稿件的提供者。因此,编辑要有优质作者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学术期刊优质稿源的有效供给。首先,编辑要有构建优质作者队伍意识。没有高素质的作者队伍则无法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优质作者是指专家、学者和一些学术视角独到的新锐作者等。构建精良的作者队伍要求编辑对相关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全面了解,对相关学科的高素质作者的研究方向、学术造诣、研究动态乃至写作风格等均要胸有成竹,以便有的放矢地策划选题,组织具有精品内涵的重头文章或专题性文章。同时,构建以专家学者为核心的优秀作者队伍,要注意年龄梯队结构,保证精良作者队伍后继有人。其次,编辑要有主动为作者服务的意识。作者乃编辑衣食父母,编辑要用心做好其服务工作。对于专家、学者和研究潜质的新锐作者,编辑则要主动关心其中期乃至长期的科研规划和短期的科研计划,对于其在投稿或学术研究中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应尽所能做好服务工作。编辑的服务工作还包括发现年轻作者和培养年轻作者。任何专家、学者均是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于年轻作者,因学术研究经验不足或能力所限,其学术成果难免稚嫩,编辑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并满腔热情地帮助其成长。编辑应走出去与作者交朋友,加强与各学科、各专业学术带头人沟通,为其提供更周到、更完善的服务,从而建立编辑与作者之间的深厚感情,以争取其更大的支持。
(五)要有学者意识
提出编辑学者化的观点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学术期刊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对于学术期刊编辑学者化并非要求编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今中外无不通晓,而是指编辑应成为编辑专家和编辑能手;在相关学科某一领域有一定高度的学术造诣;熟知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基本知识[12]。一直以来,对学术期刊编辑是否该学者化的问题虽多有论争,但无用讳言,编辑学者化已成了业界同仁共勉和努力的目标。编辑素养决定学术期刊高度。编辑学者化要求编辑既“专”又“博”,是从更高的标准要求学术期刊编辑,亦与精品理念相符。编辑的“专”主要是指编辑在编辑学领域研究造诣的深度和对编辑技能的精通;编辑的“博”主要是指编辑在“专”的基础上,对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和相关学术信息的掌握,体现其对学术研究和掌握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者,编辑必须形成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编辑承担着选题策划和文稿的初审工作,要掌握系统的编辑学理论,了解编辑学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要具有学术洞察力、分析评价能力,以更好鉴别论文的学术价值。要关注相关学科或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信息,把握其学术研究重点、热点问题,掌握其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学术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科学不断发展,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编辑只有不断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既“专”又“博”,才能高屋建瓴地与作者进行一定高度的学术对话或进行有价值的学术探讨。
(六)要发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含高超、精湛的工作技能,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工匠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学术期刊编辑部通常人员编制少,编辑往往集编、校、排版、装帧设计于一身。质量之魂,存于匠心。编辑崇尚精益求精,致力打造精品学术期刊,不仅要将精品意识落实到选题、组稿上,且在编校、版式、装帧设计等环节上,发扬工匠精神,注重细节,精雕细刻。选择有创新价值、符合学术规范的文稿后,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编辑加工,以充分体现作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编辑加工是对作者文稿进行精雕细刻的过程,要耐心、严谨,一丝不苟,用心打磨。对原稿的编辑加工不只是机械地对文字修改润色,且需对文稿整体框架、基本语言逻辑进行审改[14];必要时,同作者一起讨论、完成论文的修改完善工作。
三、结语
树立精品意识和发扬工匠精神是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重要保证。打造精品学术期刊要求编辑的精品意识与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并为实现刊物的社会价值寻找最佳途径。在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中,编辑作为学术产品出版的策划者、把关者和加工者,应将社会责任置于首位,自觉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作者意识和学者化意识;发扬工匠精神,专心致志,用心打磨,精益求精,以实现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的目标。